钢琴毕业论文-肖邦练习曲OP.25-NO.12分解
- 格式:doc
- 大小:617.50 KB
- 文档页数:19
本科生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处理肖邦练习曲《黑键》的钢琴演奏与技巧Discussion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piano playing skills of the Chopin Etudes "Black Keys"所在系(院):学生:指导老师:研究起止日期:二○一二年五月至二○一二年五月二○一二年五月摘要练习曲是针对练习某一方面的演奏技巧而写的乐曲,以解决演奏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为主。
正因如此,造成了大多数练习曲只管技巧的训练,而不考虑音乐的艺术性。
肖邦练习曲则是对这一体裁的飞跃。
他的练习曲在提供高难度技巧练习的同时,也融入了更多艺术的色彩,使练习曲成为了具有全面内容和形式的音乐会练习曲。
因右手全部音符都在黑键上弹奏而得名,是肖邦第一次尝试性的、用有明确练习目的的手法,把旋律和主题交给左手,而让右手持续地弹奏特定的练习音型,好像是对主题进行注解,对以后一些练习曲的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
本文试图从演奏的角度,找到和解决其中的技术问题和弹奏方法。
关键词:练习曲;演奏;技巧;解决AbstractEtudes is written for the musical skills and to practice a particular aspect of music, mainly to solve the performance of a variety of technical problems. For this reason, resulting in the most Etudes just skills training, regardless of the art of music. Chopin etude is a leap for the genre. His Etude in a difficult skill to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into the more artistic color, to become a comprehensiv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Concert Etude Etude. Named after the right hand all the notes are played on the black keys, Chopin first attempt, with clear practice purposes the way the melodies and themes to the left hand, and let your right hand to continue to play a particular practice sound type, seems to be the subject annotate useful to explore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some of the Etudes. This paper attempts from a playing point of view, find and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and methods of play.Keywords :Etude; Play; Skill ; Solve1 引论 (1)2 肖邦简历 (1)3 《黑键练习曲》创作的历史背景 (1)3.1作者爱国情感的真挚流露 (2)3.2民族精神与民族灵魂的融汇铸就 (2)3.3民族与灵魂的赞歌 (2)4 《黑键练习曲》的钢琴演奏与技巧 (3)4.1演奏要点 (3)4.2演奏技巧 (4)5结语 (6)6参考文献 (7)7参考文献综述 (8)8致谢 (10)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琴已不再被大家所陌生。
肖邦《c小调钢琴练习曲》音乐赏析与演奏论文
肖邦《c小调钢琴练习曲》音乐赏析与演奏【摘要】本文通过对波兰著名作曲家肖邦的介绍以及对其作品《c小调练习曲》(op10,no.12)的音乐赏析与演奏要点分析,使读者对此著名的练习曲有更深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对肖邦的作曲风格和演奏方法有更彻底的把握。
【关键词】肖邦;革命练习曲;音乐赏析与演奏
一、作者生平简介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弗列德里克·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的作曲家,一生始终将祖国和民族视为自己的生命,通过钢琴抒发爱、倾诉痛苦、发泄愤怒,将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渗透入自己的血液,通过钢琴欢笑、哭泣、歌唱、呼喊,用钢琴作为武器去激励人们,因此被舒曼誉为“藏在花丛里的大炮”。
肖邦,在他那如诗般的音乐中,包含着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炙热的情怀。
他一生写了大量的作品,绝大多数是钢琴作品,而且体裁十分广泛。
包括4首叙事曲、3首奏鸣曲、37首练习曲、4首谐谑曲、以及大量夜曲、玛祖卡、波罗乃兹、幻想曲、协奏曲、回旋曲、室内乐等。
肖邦的音乐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他突破了传统形式的束缚,成功地创造出一种富于个性的创作艺术,丰富了浪漫主义音乐,肖邦既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又是波兰民族乐派的伟大开拓者。
在一生的创作中,为发展波兰民族音乐,丰富世界钢琴音乐的宝库,做出了伟大而不朽的贡献。
二、《c小调练习曲》的创作背景。
2015届硕士学位论文浅谈肖邦练习曲中的演奏技巧作者姓名岳阅指导教师贾争卉副教授学科专业音乐研究方向键盘乐演奏培养单位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学习年限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二〇一五年六月山西大学2015届硕士学位论文浅谈肖邦练习曲中的演奏技巧作者姓名岳阅指导教师贾争卉副教授学科专业音乐研究方向键盘乐演奏培养单位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学习年限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二〇一五年六月Thesis for Master’s degree,Shanxi University,2015On Chopin Etudes in playing skillsStudent Name yueyueSupervisor Prof.Zhenghui jiaMajor MusicSpecialty Keyboard music performance Department Shanxi University School of music Research Duration2012.09-2015.06June,2015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I)引言 (1)一、论题的缘起——在练习肖邦练习曲时所引发的思考 (1)二、肖邦练习曲的研究现状和本论题的意义 (1)第一章作曲家简介及创作的风格特点 (2)1.1作曲家生平及其在钢琴发展史上的地位 (2)1.2作曲家所擅长的创作领域 (3)1.3作曲家创作的风格及特点 (3)第二章作品简介与重要性 (5)2.1创作的时间和创作背景 (5)2.2在钢琴演奏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5)第三章简述24首肖邦练习曲中的技巧和练习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7)3.124首肖邦练习曲的技巧分析 (7)3.2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15)结语 (17)参考文献 (18)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9)致谢 (20)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1)承诺书 (22)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23)ContentsChinese Abstract (I)ABSTRACT (II)The introduction (1)Origin,topic--reflections arising in practice of Chopin Etude (1)Research status of two,Chopin Etude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 is (1)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mposer wrote (2)1.1The composer's life and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ano.21.2The composer at the creation in the field of (3)1.3Th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sers (3)Introduction and importance of the second chapter works (5)2.1The creation time and creation background of (5)2.2In piano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5)The third chapter briefly describes the24Chopin Etudes and exercises in the skills needed to pay attention to points (7)3.124Technique analysis of Chopin Etudes (7)3.2practice proces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points (15)Conclusion (17)Reference literature (18)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during degree (19)Thanks (20)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21)Commitment Book (22)Thesis use authorization statement (23)中文摘要本文通过对肖邦生平、创作特征、以及对肖邦练习曲这一肖邦钢琴艺术的集大成之作的研究,来分析和总结钢琴演奏中的技巧以及一些其它方面的相关能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我们平时的钢琴演奏的学习和钢琴教学的工作。
Jian肖邦练习曲Op.25No.11的艺术赏析与当代诠释田晓娜北德克萨斯大学摘要:肖邦作为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他的钢琴练习曲为人类钢琴发展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至今日,肖邦的钢琴练习曲成为钢琴学习者必弹的曲目,也是由他开始,练习曲摆脱了“技术性练习”的桎梏,在艺术上表现出高的审美内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冬风》。
论文以《冬风》为分析点,从音乐中蕴含的波兰的民族性、音乐的沙龙性和音乐的戏剧性来体会其丰厚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肖邦《冬风》技术特点技巧训练审美内涵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1-0008-03弗里德里克·肖邦(fryderyk chopin1810-1849年),浪漫主义时期波兰重要的作曲家和钢琴家。
肖邦一生大约创作了200部钢琴独奏作品,题材众多例如圆舞曲、前奏曲、回旋曲、变奏曲等等,除此之外,为音乐会创作的六首钢琴与管弦乐作品展现了初期的炫技色彩,其他还有大约20首歌曲和4首室内乐作品。
肖邦的一生创主题旋律的带入,一股萧瑟寒意扑面而来,而后如暴风雨般的发泄之意倾泻大地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这些精彩的钢琴独奏作品为他赢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奠定了他时至今日杰出的高度。
肖邦总共写了27首钢琴练习曲,练习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技术,所以每一首都有其侧重的技术难点,为了提高手指独立性的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在肖邦之前,所有的练习曲都是只有技术性而不讨论音乐性,肖邦开创了练习曲音乐性的先河。
肖邦练习曲Op.25No.11可以说是肖邦练习曲中难度最大的曲目之一,练习曲前四小节,都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曲目中持续大范围如瀑布般的十六分音符更是对学琴者的一种历练,分析和把握这首曲子对理解其他的肖邦练习曲甚至是其他题材的曲目都有重要的作用,需从训练技巧的重要性、音色控制的重要性、对比演绎的选择性和科学记忆的重要性四点来揭示其艰难的技术特点。
Etude Op.25No.11.a小调,英文翻译为“冬风”,在其他语言中又称为“枯叶”。
肖邦《降A大调练习曲》(Op.25 No.1)音乐形式与感性体验作者:黄莹来源:《当代音乐(上旬刊)》2016年第10期[摘要]肖邦《降A大调练习曲》(Op.25 No.1)创作于1834年,被誉为肖邦钢琴作品中,用综合性的表现手段体现音乐色彩性的经典范例,充分展现出肖邦高贵的浪漫主义诗人气质。
[关键词]肖邦;《降A大调练习曲》;音乐形式《降A大调练习曲》的曲名为“牧羊人的笛子”。
肖邦对此曲的解释是:“牧童因暴风雨的来临,躲避于安全的洞穴。
远处风雨大作,牧童却若无其事地取出笛子,吹出风雅的旋律。
”[1]肖邦像这样亲自解释自己作品情景的现象是极为罕见的。
舒曼为《降A大调练习曲》所加的副标题是“风神的竖琴”(Aeolian Harp),他在自己撰写的《关于弗列德里克·肖邦的钢琴音乐研究论文12篇》作品25号,第二册的论文中写道:“你想象一下风神爱奥尔的琴吧,它有一切调性,艺术家的手把这些调性编织成最奇幻的花纹,但又永远听得出比较低的基调和柔和如歌的高声部,这样你就会得到关于他的演奏的一个近似的概念。
”[2]舒曼上述这段话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跟以往对“炫技性”练习曲的理解不同,《降A大调练习曲》不是以高速洪亮的炫技音响取胜,而是以细腻委婉的分解和弦炫技见长。
由于此曲是肖邦基于“牧童在山洞中避雨时吹出悦耳的笛声”的幻想之下创作的,因此炫技部分的作用体现于,在从容不迫的分解和弦音型的衬托下深情地唱出主题旋律,通过分解和弦音型展现出完美的空间感、声部感及乐句间细微的色彩变化。
该曲所追求的富有诗意和梦幻般的音色,要依赖于手指的灵巧弹奏才能获得。
对于这首技术性与朦胧感兼备的练习曲,要以一个四分音符等于100左右的速度来演奏的确需要高超完美的技巧。
既要将每组分解和弦的小音符弹得清晰均匀、连贯优雅;又要避免手指触键沉重的倾向,否则会使音响笨重、浑浊,从而毁坏优雅的音乐形象。
舒曼的话对于完美地演奏分解和弦技术大有裨益:“这首《降A大调练习曲》听起来就像是一首诗。
《肖邦练习曲op.25no2》演奏技巧作者:鲜英来源:《华人时刊·中旬刊》2015年第07期【摘要】《肖邦练习曲op.25no2》这首练习曲右手的节奏型几乎都是三连音,如一串清晨的阳光快乐又轻盈的划过窗台。
左手是稳定的八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安稳地走着,使右手的旋律不至于流至轻浮。
通过对演奏该作品时应注意的是手指跑动的技巧以及关于放松等问题。
【关键词】演奏技巧;触键位置;放松;琶音;情感表现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240-01肖邦(1810 -1849)他作为波兰巨大的作曲家、钢琴家。
在他母亲的影响下,他成长在波兰的民间音乐中。
他从小就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
他学习钢琴是在他6岁时候就开始了,而在他7岁时就开始进行作曲了,因此在他8岁时就在音乐会上台演出,16岁时的他便就进入了华沙音樂学院的作曲班,他不到20岁就已经是华沙颇有名的钢琴家以及作曲家。
肖邦的作品几乎都是钢琴作品,其他还涉及的有各种舞蹈、幻想、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曲等。
他的音乐拥有显明的本性和狂放气派,昂扬雄伟的乐律,色调丰盛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加了色泽,他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肖邦练习曲op.25no2》这是一个小f小调手指快速跑动锻炼,2/2拍,很快两个音符,这是第一个手指和手臂柔软的练习,三段体结构,此中第一段F小调第一节,一个大调,F小调,降A大调;第二段为降A大调、降b小调、C大调、f小调;第三段为f小调。
所以说此曲它是一首“无穷动”式的快速、平均的练习,而且也是一首以三连音为主而贯穿全曲练习曲。
这是一首歌,像一个梦幻般的意境的小曲,但舒曼也评论说:“这首练习曲是美丽的,充满幻想和安静,像一首歌,就像在梦中的孩子”。
所以,要演奏出此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演奏技巧的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手指技术问题《肖邦练习曲op.25no2》这是一首“手指跑动”的技术性的练习曲。
的,凝固的,要很好的把控音色,声音不能散,切记不要弹出很歌唱的感觉,力量集中在指尖上。
接下来第五小节就是沉默后的爆发,为有精神的,有活力的快板,这也与引子部分形成了戏剧性的对比效果,听觉上有着较强的冲击力。
第五小节右手第一个音Fa要有很强的穿透力,为了避免出现刺耳的声音,很考验右手五指的力量。
左手和弦的旋律也呈示了主题材料,从a小调转到E大调的I级上结束乐句后又转到C大调。
随后乐曲中段以e小调开始再现了主题材料,采用了相互模仿的手法推动着音乐一直向前发展。
这首练习曲到了后半段也一样很有冲劲,61-64小节双手反向如激流般的半音阶倾泻而下,力度记号为ff,尾句为fz,这两个乐句不仅要求速度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力度方可表达出此。
切记此处要演奏得干净清晰,注意音色,听觉上要非常敏感,在音乐的润色上才会有提升。
尾句fz的音注意踏板不要保留,手与脚同时松掉。
到了65小节重复了两句fa re mi #so,力度记号为p,配合着空拍,这种短暂的留白和停顿在听觉上起我们增添了一种紧张感。
这里的弱不要弹得过于浅薄,既要与前面做出强弱对比,三连音的旋律线条也要清晰,以关节主动击键。
随后乐句逐渐变强音阶式的靠向主题的出现,像是前面的矛盾被解决,听觉上也得到了安全感。
最后93-96小节是全曲最强烈之处,力度记号为fff,又一次强调了主题的材料,回归到本曲a小调上行音阶一气呵成,最后在高音结束,让听众的心灵得到满足。
(二)练习重难点分析这首作品中右手一连串十六分音符是非常密集的,在快速下行跑动时要突出半音旋律,手指不能混,应把重心放在三,四,五指上。
肩膀一定是要放松的,肩膀紧张会导致力量无法传送到手臂,随后手臂要推动手腕,手指在开始下行急速跑动,这里快速的下行音群像是我国北方冬天的狂风将枯叶卷起,寒风刺骨般,音色要干净果断,手指触键要坚定,有颗粒感。
演奏者在平日练习或上台弹奏这首作品时,经常会出现手指在快速跑动中很僵硬,疲劳,力量不流通,音色不够好等问题。
[转载]肖邦练习曲OP.25原⽂地址:肖邦练习曲OP.25作者:李⽼师肖邦作品25号练习曲集也是由12⾸曲⼦组成,除第12⾸写于1831年冬天外,其余都写于1836—1837年间。
第1⾸《降A⼤调练习曲》,这是⼀⾸很特殊的练习曲,因为肖邦把右⼿每组16分⾳符的第⼀个⾳和左⼿的根⾳,在乐谱上都让⽤⼤号铅字印出。
这的确是把次要的东西,提升到主要位置上。
由于它的旋律⾮常动听,象⾸竖琴曲,所以很多⼈称它为“竖琴练习曲”。
第2⾸《f⼩调练习曲》,是⼀⾸带有幻梦意境的⼩曲,德国作曲家舒曼曾经评论它说:“它是那样美妙动⼈,充满幻想和静谧,宛如孩⼦梦中的歌声”。
这⽀曲⼦是⼆部曲式,“⽆穷动” 式的快速、平均的三连⾳贯穿全曲。
优美、典雅的旋律,把⼈们带进温柔的、诗⼀般的意境。
第3⾸《F⼤调练习曲》,它的情绪乐观、明朗,与上⾯《f⼩调第⼆⾸练习曲》形成了性格上的强烈对⽐。
它要求做到演奏均匀⽽流畅,⼒度等握得体。
第4⾸《a⼩调练习曲》,它是⼀⾸通过移动重⾳位置的节奏练习曲。
第5⾸《e⼩调练习曲》,肖邦在这⾸乐曲的曲⾸,标明“轻快的⼩谐谑曲”(Scherzondoeleg giero)这就说明了乐曲的性质。
这是肖邦听到意⼤利著名⼩提琴家帕格尼尼(1782—1840)的演奏之后,被他那魔⿁般技术所感召,写下的⼀⾸技术性很强的练习曲。
这的A段由右⼿呈现焦急不安、悠长的旋律,⽽左⼿⽤不谐和和弦,有如提琴嘲弄性轻快的拨奏。
中段是从容流畅的旋律与前后形成鲜明的对⽐,然后A段再现,整⾸曲⼦带有幽默和谐谑情趣。
第6⾸《升g⼩调练习曲》,它⼜是⼀⾸优雅的、带有伤⼼的“触键练习”。
西⽅⾳乐评论家说是:“透过眼泪⽽微笑。
”关于这⾸练习曲,有这样⼀个传闻。
说肖邦在写作它的时候,⼼⾥想象着⼀个波兰流亡者在雪撬银铃声中,沿着茫茫⽆尽头的冰雪⼩道,流放到远⽅去的情景,这个传闻不⼀定可靠,但乐曲中那连续不断的、3535的三度和弦,确实有些象雪撬前进时送来的铃声。
写的。
这时的肖邦整个人的心情是比较压抑的,因此这首练习曲也就散发出担忧、愤怒、惶恐的气息,同时也诉说了对安宁和平的向往。
他把悲痛欲绝的心情转化成了音符,以钢琴为战鼓,通过乐曲的旋律表达出愤怒的心情,写下了著名的作品。
肖邦在本曲中运用了琶音技巧,连绵不断地分解琶音上下跑动呈现出了波涛此起彼伏的听觉效果;隐伏旋律的写作手法让作品的旋律感变得鲜明的同时音响也非常丰满;丰富的和声织体营造出了多变的情绪,半音的使用产生了半音化和声,在听觉上使人感觉到纠结的色彩变化,增加了作品的戏剧性。
舒曼说:“肖邦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肖邦巧妙地用和声和调性诠释了这句话:小调的使用和分解和弦的急速上下跑动营造了紧张的情绪;部分转到大调我们可以理解为阳光照耀海浪犹如看见了新大陆的场景,反映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作品,无论是在演奏技巧还是在思想内涵方面,是肖邦内心真实的写照,同时也是一部令人动容的艺术作品。
二、肖邦练习曲Op.25No.12的音乐特征(一)作品曲式分析本曲是再现单三部曲式,c小调,二二拍。
再现单三部曲式A B A1a a1bc a a11-89-2223-3031-4647-5455-83c小调C大调c小调b A大调c小调c小调A乐段是呈示乐段,由两个同头换尾a乐句和a1乐句构成的非方整型乐段,7-8小节可视为引出a1句的短小连接。
13小节使用了那不勒斯和弦,增加了色彩变化。
15-22小节是a1乐句的扩充,形成了收拢性结尾。
B乐段是引申型中段,两句体对比乐段,是A段材料的变化发展,B乐段是由b乐句和c乐句构成的两句体对比乐段。
调性转到了b A大调上,31小节转为c小调,属持续音三次模进推进,开放结束在c小调的属和弦上,为第三部分再现段做准备。
A1是A乐段的再现,对A段进行了扩充,叠加了紧张感,最后一个和弦停在同主音大调的主和弦上,运用了辟卡迪三度结束,把作品推向了结尾。
《肖邦练习曲Op.25No.11》演奏技巧研究作者:刘蕴浩朱茜来源:《北方音乐》2020年第11期【摘要】肖邦是19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历史上著名的作曲家与钢琴家,他为钢琴事业奉献了一生,是波兰音乐历史上最出色的人物之一。
他创作出的音乐具有民族风格,独创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色彩和演奏技巧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创作涉及了各种钢琴体裁,练习曲在钢琴演奏技巧领域是认为最具技巧权威、实用的练习曲之一。
本文以肖邦冬风练习曲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其艺术价值与艺术特征,为演奏教学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性、思想性、技巧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创作风格;肖邦练习曲Op.25 No.11;演奏技巧【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1-0024-02【本文著录格式】刘蕴浩,朱茜.《肖邦练习曲Op.25 No.11》演奏技巧研究[J].北方音乐,2020,06(11):24-25.一、《肖邦练习曲》的创作风格在西方音乐的大背景下,肖邦被后人称之为“钢琴诗人”,他汇聚了浪漫主义钢琴的精华,使这一乐器在这时期达到了黄金时代。
肖邦的创作风格是浪漫的、个人的,人们不会拿他的音乐风格与别人作比较,他的音乐风格深深刻上了自己的烙印,成为钢琴史上瞩目的辉煌时刻。
他一生只为钢琴去创作,把这件乐器发挥得淋淋尽致。
肖邦一生创作了二百多首体裁丰富的钢琴音乐作品。
《练习曲》是教学运用最好的文献,“练习曲”是一种技巧,很少有练习曲的内容会与情感艺术特征相联系,而肖邦的每一首练习曲都是情感的丰富和精华,值得深入去研究。
肖邦以他的天才和创造力将这一体裁提升为艺术杰作,表现了肖邦对键盘结构的深刻理解,创造了新的演奏技巧,为钢琴演奏增添了独特的美感和新的效果。
肖邦在练习曲中表达了痛苦、爱情、浪漫的个人情感,融入他的练习曲中。
在这种情感练习曲的基础上,仍然没有忽视技巧的重要性,他巧妙地将技巧与情感相结合,在练习曲的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空间。
跳音的音型很容易就会想到蹦蹦跳跳的动物,谱例中左手连续的八分音符的顿音具有一定的旋律性,绘画精灵聪明伶俐的形象以及欢快的生活氛围,犹如一群小精灵们灵活的飞翔,一起嬉戏玩耍。
谱例2
五、结语
作曲家通过音乐作品来表达音乐内容,我们将不同音型、节奏等来想象出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作曲家赋予作品的他律性内容,它本身不存在音响之中,而且受音响以外的东西约束。
通过他律性可以得出音乐内容是作曲家对某种事物的情感的表达。
本文分析了李斯特《侏儒舞》中的视觉形象,认识到作曲家是如何塑造“侏儒”的形象。
■
[参考文献]
肖邦六度双音练习曲里,处于最高音的旋律声部是最重要的,在音乐层次上是最突出的,这就构成了第一条主线条。
右手的低声。
《肖邦练习曲Op.10nr 12》及其演奏分析作者:张楠李春晓来源:《大观》2020年第08期摘要:肖邦——浪漫主义乐派钢琴大师,他的作品涉及无数的创作主题,他创作的练习曲广受欢迎,无论是在作品风格还是在作品的技术方面,這些练习曲都是划时代的珍品。
其中《肖邦练习曲Op.10nr 12》是肖邦众多作品中英雄主义色彩最为明显的一部,这首练习曲还有一个名称,“革命”练习曲,是在保卫华沙的战争失败后肖邦出于爱国主义情怀有感而作。
关键词:肖邦;练习曲;浪漫派一、选题缘起(一)艺术价值肖邦,钢琴音乐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钢琴诗人,他的一生创作颇丰,给后人留下宝贵的钢琴史诗。
《肖邦练习曲Op.10nr 12》是肖邦二十七首练习曲里最广为流传的一首作品,不仅其作品技术吸引着无数后来人的争相模仿,也成为音乐会中最为常见的曲目之一。
在现代各个高校的招生宣传中,这首作品也成了热门选项之一。
这部作品不管是在曲风方面,还是在技术处理上,都无疑具备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
(二)个人兴趣笔者从小练琴时便深受老师一句话所影响,“没有谈过恋爱不要弹肖邦”,虽然学琴路上解开了这个疑惑,但是至今拿到肖邦的作品还会思索一番。
在弹奏了肖邦众多的作品之后终于明白,世人之所以会一直把这句话流传下来,是因为肖邦作品表达的情感细腻,使人被作品风格的浪漫多彩深深震撼,并不是单纯地听上去好听这么简单,每一首作品都能感受到肖邦音乐以及他本人的情怀。
就像这首《肖邦练习曲Op.10nr 12》,在笔者看来这部作品更像是一首乐曲,而这部作品的艺术性以及它的高超技巧深深吸引着笔者。
二、肖邦和他的练习曲(一)肖邦生平简介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1849年)是波兰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是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
他也是钢琴音乐史上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肖邦的作品擅长运用钢琴来表现丰富而浪漫的情感,因此他也被称为“钢琴诗人”。
肖邦《大海练习曲》的创作与演奏分析魏 晋(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摘要】弗雷德里克.肖邦,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誉为“钢琴诗人”。
他所作的24首钢琴练习曲在世界钢琴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大海练习曲》为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结合笔者自小的钢琴学习经历,以及对《大海练习曲》的理论研究,通过对该作品的创作和演奏两方面进行简要理解和分析。
【关键词】肖邦;《大海》;创作;演奏【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引言肖邦的作品几乎全部是为钢琴所作。
在世界钢琴艺术史上,像肖邦这样倾注全部的生命与热情,专注于钢琴创作的音乐大师是独一无二的。
他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他不仅从音乐语言的表现上作出了独创性的改变,还不断发掘钢琴的表现潜能,将钢琴这一乐器的功效发挥的淋漓尽致,为日后其“乐器之王”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肖邦所作钢琴作品的体裁十分广泛,前奏曲、练习曲、夜曲、谐谑曲、圆舞曲等等均有所涉猎,他在钢琴上的这一成就是无人能及的。
一、创作简介(一)肖邦的创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早期创作(1830年以前):这一时期肖邦的钢琴音乐风格愉悦乐观,体现了他青少年时期开朗活泼的精神面貌,充满了生气勃勃的青春气息。
肖邦自幼便在音乐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在波兰被视作神童,7岁的时候他创作了第一首钢琴作品B大调与g小调波兰舞曲,在华沙被称为“第二个莫扎特”。
2.中期创作(30年代):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从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真正的成熟,他赋予不同的音乐体裁以全新的内容,并用高超的作曲技艺将它们提升至音乐与技巧完美结合的新高度。
1830年波兰爆发了反对外国势力瓜分波兰的起义,肖邦也因此被迫离开祖国移居至法国巴黎,身处异乡的肖邦心系祖国和人民,因此创作了大量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作品,以此表达其内心对侵略者的愤懑以及对祖国同胞的牵挂。
肖邦c小调练习曲《大海》的分析与演奏作者:范小珊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9期【摘要】肖邦是波兰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和装饰性,强调声乐性和器乐性的互相融合,深受广大受众喜爱,成为了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
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大海》也是一部技术性难度较大的作品之一,本文对《大海》演奏中遇到的常见技术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肖邦;c小调;练习曲;《大海》【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识码】A引言作为著名钢琴学者的肖邦,创作的c小调练习曲《大海》是练习曲中的代表作,该作品不仅具有较强的技术难点,还被赋予了较为丰富的音乐情感,将肖邦练习曲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肖邦c小调练习曲《大海》在演奏练习中要想克服掉常见的技术难点,就必须要循序渐进,提高手指跑动的速度,提高触键弹奏的准确性等等,通过学习肖邦c小调练习曲《大海》中,可以逐步提高自身钢琴的演奏技巧性。
一、肖邦简介及其音乐风格和特点(一)肖邦的个人简介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出生于波兰,是波兰19世纪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在整个欧洲乐坛是最具独创性的艺术家。
同时,肖邦也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二)肖邦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及特点肖邦创作作品个性突出,特征鲜明,肖邦的音乐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和装饰性,强调声乐性和器乐性的互相融合。
他的和声大胆新颖.钢琴织体独特,曲式结构灵活自由。
他的音乐诗意连绵并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如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和《降A大调波兰舞曲》等。
大体肖邦的创作分为四个时期:1.华沙时期这是肖邦创作的起点时期,作品基调更多的是表现出乐观、愉悦,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民族主义音乐家的基础。
肖邦练习曲OP.25.No.12《大海》的音乐技巧分析
齐楠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22()13
【摘要】钢琴练习曲是在钢琴学习和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专门克服技巧难点和训练手指的一种形式。
肖邦的24首练习曲与其他的车尔尼练习曲有所不同,它的练习曲是技术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艺术品”,他将练习曲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它的每一首作品都不是钢琴技巧练习曲,而是一幅幅宏伟、戏剧色彩极强的艺术作品。
本篇论文主要从音乐和技巧两个方面去分析肖邦的《大海》这首练习曲,从而感受肖邦不一样的“大海世界”。
【总页数】3页(P130-132)
【作者】齐楠
【作者单位】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1
【相关文献】
1.肖邦《大海练习曲》音乐分析
2.肖邦练习曲音乐风格特点及演奏难点分析——以《c小调(革命)练习曲》为例
3.肖邦练习曲No.25 Op.1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技巧
4.肖邦《大海练习曲》的演奏技巧研究
5.如何诠释肖邦练习曲中的音乐审美内涵——以肖邦钢琴练习曲作品25之5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肖邦《大海练习曲》的创作与演奏分析作者:魏晋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02期【摘要】弗雷德里克.肖邦,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誉为“钢琴诗人”。
他所作的24首钢琴练习曲在世界钢琴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大海练习曲》为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结合笔者自小的钢琴学习经历,以及对《大海练习曲》的理论研究,通过对该作品的创作和演奏两方面进行简要理解和分析。
【关键词】肖邦;《大海》;创作;演奏【中图分类号】J60;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引言肖邦的作品几乎全部是为钢琴所作。
在世界钢琴艺术史上,像肖邦这样倾注全部的生命与热情,专注于钢琴创作的音乐大师是独一无二的。
他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他不仅从音乐语言的表现上作出了独创性的改变,还不断发掘钢琴的表现潜能,将钢琴这一乐器的功效发挥的淋漓尽致,为日后其“乐器之王”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肖邦所作钢琴作品的体裁十分广泛,前奏曲、练习曲、夜曲、谐谑曲、圆舞曲等等均有所涉猎,他在钢琴上的这一成就是无人能及的。
一、创作简介(一)肖邦的创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早期创作(1830年以前):这一时期肖邦的钢琴音乐风格愉悦乐观,体现了他青少年时期开朗活泼的精神面貌,充满了生气勃勃的青春气息。
肖邦自幼便在音乐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在波兰被视作神童,7岁的时候他创作了第一首钢琴作品B大调与g小调波兰舞曲,在华沙被称为“第二个莫扎特”。
2.中期创作(30年代):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从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真正的成熟,他赋予不同的音乐体裁以全新的内容,并用高超的作曲技艺将它们提升至音乐与技巧完美结合的新高度。
1830年波兰爆发了反对外国势力瓜分波兰的起义,肖邦也因此被迫离开祖国移居至法国巴黎,身处异乡的肖邦心系祖国和人民,因此创作了大量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作品,以此表达其内心对侵略者的愤懑以及对祖国同胞的牵挂。
本科毕业论文如何演奏好练习曲—以肖邦练习曲OP.25NO.12为例How to play etudes—in the case of the Chopin Etude OP.25NO.12学院(系):艺术与学院专业:音乐学(钢琴)学号:学生姓名:入学年度: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5年5月20日摘要弗雷得里克·肖邦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被誉为“钢琴诗人”。
他将一生创作精力都奉献给了钢琴事业,创作了许多钢琴作品,这些作品都是钢琴发展史上重要的佳作,无论对演奏者还是研究者来讲,都是其艺术发展道路上汲取养料的重要财富。
文中以他二十四首练习曲中的一首——OP.25 NO.12《c小调练习曲》即“大海练习曲”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此曲的写作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乐曲的曲式特点进行分析。
在曲子的演奏重点方面,论述了演奏中对双手琶音的处理和如何准确掌控旋律音的问题;在对同音反复等技巧的论述中,将怎样达到音断意连的最佳效果及如何最好的运用踏板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练习方法方面提出了循序渐进,提高双手琶音的准确性和查缺补漏,完善演奏的整体性等方法。
最后在对演奏版本的选择方面提出了良好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和论述,力争达到在更加深入、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同时,为这首练习曲以后的演奏起到指导性作用,同时对弹好肖邦的其它练习曲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练习曲;手指;技巧How to play etudes—in the case of the Chopin Etude OP.25 NO.12AbstractAs one of the leading roles in the music history of Poland and celebrated European romanticism pianist and composer in the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Frederic Chopin, the “Piano Poet”, devoted his lifetime effort to the piano career and contributed numerous piano works, which are all masterpie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iano that can contribute a lot to both the player and researcher in art cause. This paper takes OP.25 NO.12 “c-sharp minor etude”-the Sea Etudes-one of the 24 etudes as research object, explores its composing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meaning and analyzes its buckling features. For the key point of playing, handle and accurate mastering on canto of two-hand arpeggios in playing are discussed; for skills like homophones repeat, how to achieve best effect of “Sound off while means even”and the best use the pedal are analyzed in-depth. As to practice method, ways like step by step, improvement of two-hand arpeggios accuracy, make up for deficiency band improved integrity of play were raised. At last, good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selection of playing versions. By way of abo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is paper can guide the etude play in future while striving to achieve more thorough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n the work, meanwhile, it can also promote the playing of Chopin’s other etudes.Key Words:etude; finger; skill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引言 (1)一、概述肖邦OP.25 NO.12练习曲 (2)(一)创作背景特征及研究价值 (2)1. 创作背景特征....................................................................... .. (2)2. 研究价值....................................................................... . (3)(二)曲式结构研究 (3)二、肖邦OP.25 NO.12练习曲的演奏分析 (4)(一)肖邦OP.25 NO.12练习曲的技术分析 (4)1.双手琶音技巧的分析与应用....................................................................... . (4)2.手指地形学的应用与分析....................................................................... .. (7)3.同音反复技巧的分析与应用....................................................................... . (7)4.踏板技巧的分析与应用....................................................................... (8)(二)肖邦OP.25 NO.12练习曲的练习方法 (8)1.由慢及快,逐渐提高手指的准确度与灵活性 (8)2. 把握各项技巧,不断全面完善 (9)三、肖邦OP.25 NO.12练习曲各版本的简介及选择 (10)(一)肖邦OP.25 NO.12练习曲各版本的简介 (10)(二)肖邦OP.25 NO.12练习曲版本的选择 (11)1.以原作版本为起点....................................................................... (11)2.不同阶段有所侧重.......................................................................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引言弗雷得里克·肖邦是波兰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也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舒曼曾称赞肖邦的音乐像“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他的音乐容都与波兰有关,因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他的音乐和波兰紧紧相连,因此,民族性也成为肖邦音乐的特征之一。
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四首练习曲,共分为两集,各包含十二首,作品号即OP.10和OP.25,对弹奏技术有非常高的要求,属于音乐会练习曲,他的练习曲是在传统形式上的继承与突破,且有针对性的对比较困难的技巧进行练习,把艺术和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钢琴练习曲的训练是钢琴演奏和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钢琴练习曲是作曲家专门为练习和克服钢琴演奏技巧难点而创作的乐曲,它具备一种或多种特定的技术训练和表现手法,以此来达到训练手指和提高音乐表现力的教学目的。
一、概述肖邦OP.25 NO.12练习曲肖邦的钢琴练习曲包括了乐曲所应具备的多种要素,包括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和音乐表现等,这首练习曲更有其独特的侧重性。
(一)创作背景特征及研究价值1.创作背景特征在浪漫主义时期以前,已经有很多单一的技巧性练习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算是最初在练习曲的世界里崭露头角的,他的《十二平均律集》里面,前奏曲就是起到练习曲作用的一种体裁。
浪漫主义时期的很多艺术家受到当时非主流音乐的影响,他们不再创作单一的技巧性练习曲,而是追求感性思维。
因此,作曲家们运用夸的表现手法,把钢琴演奏技巧达到巅峰。
而肖邦受到很多前辈的影响,在他们的创作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提升,把艺术和技术完美地结合。
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四首练习曲,分为两集,每集有十二首,即OP.10和OP.25。
其中,OP.10写作于1829年—1832年,OP.25写作于1832年—1836年,但是OP.25 NO.12这首曲子是肖邦在1831年11月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之后饱含着对革命者的悼念和对祖国命运的担忧之情而创作。
总体来看,肖邦练习曲OP.10和OP.25的写作背景十分复杂,在他的创作生涯里,肖邦分别经历了背井离乡、和自己心爱的人分离、身体有疾病等等一些问题。
OP.25 NO.12——c小调练习曲,又名大海练习曲,它与作品10号第12首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创作的时间差不多,并且在调性上还相同,都是c小调。
两手作品都运用了宏伟浩瀚的创作特征,给人以震撼和号召的听觉感受,同时两首曲子也给我们带来一种波涛汹涌的气势,同时饱含了肖邦作品中共有的爱国主义情怀。
2.研究价值肖邦的OP.25 NO.12是本集练习曲中的最后一首。
它的技巧练习针对性很强,主要针对了双手的琶音跑动,具有非常强的目的性;其次,在双手琶音练习的基础上,还包含了同音反复和快速跑动等技术难点;此外,本曲的标题为“大海练习曲”,在演奏时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情绪激昂,汹涌澎湃,展现了在“华沙起义”期间革命者排山倒海的英勇之气和起义失败后肖邦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之情。
综上所述,对于这首练习曲进行技术性的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演奏好这首练习曲和克服演奏技巧都具有指导意义。
(二)曲式结构研究这首曲子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容如下:A段是从第1小节到第22小节,是呈示性段落,用了述性写法,因此旋律比较明显,调性比较稳定,结构非常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