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2算法程序的灵魂
- 格式:ppt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37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30214024课程名称: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总学时: 72 讲课学时: 52 实验学时:20学分: 4适用对象: 计算机应用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C语言是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很有发展前途的计算机高级语言,C语言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既具有高级语言的优点,又有低级语言的许多优点,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方法和C语言的基本概念。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逐步掌握C语言的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功能,从而掌握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后续的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程序设计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达到以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 C语言各方面的知识,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具备初步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并能熟练应用 TURBO C集成环境进行C语言的编写、编译与调试,达到省二级考试要求的能应用C语言解决一般编程问题的水平。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进一步领会现代程序设计的特点和应用,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计算机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三、基本内容与课时分配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C语言概述【教学目标】了解C语言的发展、特点,了解简单的C程序;【教学内容】1、C语言的发展、特点、简单C程序的介绍;2、一般的上机步骤;【课时安排】 2课时【重点】C程序介绍及C程序上机过程;【难点】C语言程序的编译、连接与执行;第二章程序的灵魂—算法【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最终用C语言表示一个算法;【教学内容】1、算法的概念;2、简单算法举例;3、算法的特性;4、怎样表示一个算法;5、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课时安排】 2课时【重点】怎样一步一步的最终用C语言表示一个算法;【难点】几种算法的表示方法第三章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数据类型,掌握好算术表达式、赋值表达式和逗号表达式的用法;【教学内容】1、C的数据结构类型;2、常量与变量;3、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4、赋值表达式与逗号表达式;【课时安排】 4课时【重点】各种数据类型的特点及比较;各种表达式的用法;自增自减运算;【难点】自增自减运算;【实验要求】通过上机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课时)第四章顺序程序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程序设计;【教学内容】1、C语句概述;2、赋值语句;3、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4、格式输入与输出;5、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课时安排】4课时【重点】赋值语句;字符的输入输出和格式输入输出;【难点】格式输入输出;【实验要求】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方法;各种格式转换符的使用;(2课时)第五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目标】掌握各种表达式的用法;掌握IF语句,SWITCH语句;【教学内容】1、关系运算符和和关系表达式;2、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3、IF 语句;4、SWITCH语句;【课时安排】4课时【重点】IF 语句;SWITCH语句;【难点】IF语句的嵌套;【实验要求】;熟悉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结合程序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2课时)第六章循环控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1、GOTO语句;2、WHILE语句;3、DO-WHILE 语句;4、FOR语句;5、循环的嵌套;6、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课时安排】4课时【重点】WHILE 语句、FOR语句,循环的嵌套;【难点】循环的嵌套;【实验要求】掌握用WHILE语句、FOR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用循环的方法实现一些常用算法(穷举、迭代、递推);(2课时)第七章数组【教学目标】掌握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和字符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及其应用【教学内容】1、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2、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3、字符数组;【课时安排】4课时【重点】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和字符数组的定义、引用、输入输出和初始化及其应用;【难点】数组的应用;【实验要求】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和字符数组的定义、引用、输入输出和初始化的方法;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2课时)第八章函数【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教学内容】1、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2、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3、函数的调用;4、函数的嵌套调用;5、函数的递归调用;6、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7、变量的存储类别;8、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课时安排】6课时【重点】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函数的调用;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变量的存储类别;【难点】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实验要求】掌握普通函数、递归函数的写法;第九章预处理命令【教学目标】掌握宏定义的方法;掌握文件包含的方法;掌握条件编译的方法;【教学内容】1、宏定义;2、“文件包含”处理;3、条件编译;【课时安排】2课时【重点】宏定义;“文件包含”处理;【难点】宏定义;【实验要求】能够正确定义和使用宏。
2 程序的灵魂—算法 (1)2.1 算法的概念 (1)2.2 简单算法举例 (1)2.3 算法的特性 (4)2.4 怎样表示一个算法 (4)2.4.1 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 (4)2.4.2 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4)2.4.3 三种基本结构和改进的流程图 (6)2.4.4 用N-S流程图表示算法 (6)2.4.5 用伪代码表示算法 (7)2.4.6 用计算机语言表示算法 (7)2.5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8)2程序的灵魂—算法一个程序应包括:●对数据的描述。
在程序中要指定数据的类型和数据的组织形式,即数据结构(datastructure)。
●对操作的描述。
即操作步骤,也就是算法(algorithm)。
Nikiklaus Wirth提出的公式:数据结构+算法=程序教材认为:程序=算法+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方法+语言工具和环境这4个方面是一个程序涉及人员所应具备的知识。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同学知道怎样编写一个C程序,进行编写程序的初步训练,因此,只介绍算法的初步知识。
2.1 算法的概念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步骤。
为解决一个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步骤,就称为算法。
●计算机算法:计算机能够执行的算法。
●计算机算法可分为两大类:⏹数值运算算法:求解数值;⏹非数值运算算法:事务管理领域。
2.2 简单算法举例【例2.1】求1×2×3×4×5。
最原始方法:步骤1:先求1×2,得到结果2。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乘积2乘以3,得到结果6。
步骤3:将6再乘以4,得24。
步骤4:将24再乘以5,得120。
这样的算法虽然正确,但太繁。
改进的算法:S1: 使t=1S2: 使i=2S3: 使t×i, 乘积仍然放在在变量t中,可表示为t×i→tS4: 使i的值+1,即i+1→iS5: 如果i≤5, 返回重新执行步骤S3以及其后的S4和S5;否则,算法结束。
如果计算100!只需将S5:若i≤5改成i≤100即可。
使用二进制搜索算法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分享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二进制搜索算法是一种常用的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它的原理非常简单,但却能够高效地找到问题的解。
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使用二进制搜索算法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二进制搜索算法。
它也被称为二分搜索或折半搜索,是一种在有序数组中查找特定元素的算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数组分为两半,然后判断目标元素在哪一半中,再继续在该半部分进行搜索,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确定目标元素不存在。
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关键是数组的有序性。
因此,在使用该算法解决复杂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确保问题的输入数据是有序的。
如果数据不是有序的,我们需要先对其进行排序,以便能够应用二进制搜索算法。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以更好地理解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应用。
假设我们需要在一个由数字组成的数组中找到目标数字。
首先,我们需要对数组进行排序,以确保它是有序的。
然后,我们可以开始二进制搜索。
首先,我们将目标数字与数组的中间数字进行比较。
如果目标数字等于中间数字,那么我们找到了目标数字,搜索结束。
如果目标数字小于中间数字,那么我们可以确定目标数字只可能存在于数组的左半部分。
我们再次将左半部分的中间数字与目标数字进行比较,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找到目标数字或确定目标数字不存在。
同样地,如果目标数字大于中间数字,那么我们可以确定目标数字只可能存在于数组的右半部分,然后继续进行搜索。
二进制搜索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log n),其中n是数组的长度。
这意味着,无论数组的大小如何增长,二进制搜索算法的性能都非常高效。
因此,它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非常有用。
除了在数组中查找特定元素时,二进制搜索算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复杂问题。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将问题的解空间表示为有序的连续范围。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二进制搜索算法来确定解的位置。
这种方法在优化问题中特别有用,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优解。
此外,二进制搜索算法还可以用于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例如在旋转排序数组中查找特定元素。
第二章(备课笔记)问题:输入三个数a,b,c,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输出。
(假设输入三个数5,9,4,经过大小对比,从大到小排列为9,5,4。
如果把更多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呢,计算量就随之变大,仅靠人脑会很吃力。
考虑借助计算机来解决。
)如何用计算机解决?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一般步骤:★问题的分析★算法分析及设计算法★设计编制程序★调试程序★运行与维护程序其中,第二步:算法的分析与设计,即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称之为程序灵魂。
比如说,从徐州到上海,可以坐飞机,坐动车,坐火车等等,这些不同的方法或者步骤,在计算机的求解问题中,就是选用不同的算法。
下面就具体介绍第二章程序的灵魂——算法。
第2章程序的灵魂——算法2.1 算法的概念★几个基本概念❖数据:是计算机程序处理的对象,可以是整数、实数、字符,也可以是图像、声音等的编码表示。
❖数据结构:程序中指定数据的类型与数据的组织形式●在程序设计语言中,与数据结构密切相关的便是数据的类型和数据的存放。
❖软件= 程序+ 文档。
❖程序:用程序设计语言表达问题的求解过程。
●程序=数据结构+算法。
❖算法:用某种工具(文字、数学公式、框图、计算机伪代码等)解决问题的步骤。
程序设计1. 对于较小的简单问题,一般采用下列步骤进行程序设计:●确定数据结构,如:变量、数组●确定算法●编写程序代码●上机调试●整理并写出文档资料2. 对于较大的复杂问题采用的是“模块化、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程序设计方法。
2.2 算法的基本表达方法(1) 什么是算法?简单地理解,算法是为解决一个特定问题而采取的确定的、有限的方法和步骤。
(2) 算法的特性(P19)正确的算法应该满足5个特性:•有穷性:一个算法应包含有限的操作步骤,而不是无限的。
•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个步骤都应该是确定的,不应含糊不清。
(不应产生歧义)•有效性:每个步骤都应有效执行,得到确定结果。
如果b=0,则执行a/b就不能有效执行。
全国计算机⼆级C语⾔各章节复习题第⼀章C语⾔概述略第2章程序的灵魂----算法⼀、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C语⾔⽐其他语⾔⾼级B)C语⾔可以不⽤编译就能被计算机识别执⾏C)C语⾔以接近英语国家的⾃然语⾔和数学语⾔作为语⾔的表达形式D)C语⾔出现的最晚,具有其他语⾔的⼀切优点正确答案: C2.2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构成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B)可以在⼀个函数中定义另⼀个函数C)main()函数必须放在其他函数之前D)所有被调⽤的函数⼀定要在调⽤之前进⾏定义声明正确答案: A2.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语⾔程序总是从第⼀个的函数开始执⾏B)在C语⾔程序中,要调⽤函数必须在main()函数中定义C)C语⾔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D)C语⾔程序中的main()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正确答案: C2.4 C语⾔规定,在⼀个源程序中,main函数的位置A)必须在最开始B)必须在系统调⽤的库函数的后⾯C)可以任意D)必须在最后正确答案: C2.5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个C源程序可由⼀个或多个函数组成B)⼀个C源程序必须包含⼀个main函数C)C程序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函数D)在C程序中,注释说明只能位于⼀条语句的后⾯任意位置正确答案: D2.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语⾔编译时不检查语法B)C语⾔的⼦程序有过程和函数两种C)C语⾔的函数可以嵌套定义D)C语⾔的函数可以嵌套调⽤正确答案: D2.7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在C程序中,每⾏中只能写⼀条语句B)若a是实型变量,C程序中允许赋值a=10,因此实型变量中允许存放整型数C)在C程序中,⽆论是整数还是实数,都能被准确⽆误地表⽰D)在C程序中,%是只能⽤于整数运算的运算符正确答案: D2.8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个算法应包含有限个步骤B)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算法是⽤来处理数据对象的C)算法中指定的操作,不能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运算执⾏有限次后实现D)算法的⽬的是为了求解正确答案: C2.9 算法是指为解决某个特定问题⽽采取的确定且有限的步骤,下⾯不属于算法的五个特性的是A)有零个输⼊或多个输⼊B)⾼效性有效性C)有穷性D)确定性正确答案: B2.10 下列关于C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语⾔既具有⾼级语⾔的⼀切功能,也具有低级语⾔的⼀些功能B)C语⾔中的每⼀条执⾏语句都必须⽤分号结束,分号不是C语⾔的⼀部分,是语句之间的分隔符号C)注释可以出现在程序中任意合适的地⽅D)命令⾏后⾯不能加分号,命令⾏不是C语⾔的语句正确答案: B2.1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级语⾔都是⽤接近⼈们习惯的⾃然语⾔和数学语⾔作为语⾔的表达形式B)计算机只能处理由0和1的代码构成的⼆进制指令或数据C)C语⾔源程序经过C语⾔编译程序编译之后⽣成⼀个后缀为.EXE(c)的⼆进制⽂件D)每⼀种⾼级语⾔都有它对应的编译程序正确答案: C2.12 C语⾔中⽤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结构是A)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B)if,switch,break C)for,while,do-while D)if,for,continue 正确答案: A⼆、填空题(请将每⼀个空的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序号后。
java二分法查找算法
二分法查找算法(Binary Search)是一种常见的查找算法,它通过将搜索数据分成更小的片段,以便更快地找到需要的结果。
尽管是一种老旧的
技术,但二分法查找算法依然是解决大多数搜索
问题的有效工具,它的实现和使用在互联网领域
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分法查找算法的工作原理是:将列表中的每
个元素与搜索值相比较,选取中间值,然后继续
将其中间值逐步拆分两份,通过比较这两份,并
且只需要查找较小的一部分,以减少搜索时间。
如果较小的部分没有匹配的结果,则搜索可以结束;相反,如果较小的部分存在匹配项,则可以
继续缩小范围,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快地找出需要
的结果。
二分法查找算法的一个关键优势在于它的复杂度非常低。
与线性搜索相比,它的复杂度仅为O (log n),而且可以在大量数据集上效率很高。
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二分法查找算法比线性搜索更有效率,特别适用于解决排序好的数据集。
另外,二分法查找算法实现起来较为简单,在有唯一答案的数据集中通常只需要几行代码。
相比之下,使用其他算法进行搜索可能需要大量的级联函数或迭代循环,这需要更多的计算机资源来完成。
此外,如果发生某个异常情况,二分查找算法则较容易识别,从而节省了异常处理的代码量。
因此,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和实现简单的优势,通过使用二分法查找算法可以大大简化互联网程序的实现,并且在查询和检索数据时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性能和低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