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观指人们对学生的总体的基本看法,包括对学生的基本属性的认识。

讨论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课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进行讨论磋商,一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

儿童中心论:杜威的教育观点。认为儿童是太阳,是中心,教育的措施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教师不再起主导作用,只是从旁协助学生的助手。这种观点重视儿童及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具有积极意义。但矫枉过正,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最终会导致教育质量的降低。

学习:广义的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指靠后天习得的行为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指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地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观念的过程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愉快的、创造性的学习。以罗杰斯为代表。主张(1)意义或经验的学习是重要的学习即让学生学习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有好处的材料(2)学习是愉快的事。(3)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习(4)引导学生自我评价(5)学生自我引导,即学生自己决定学习什么并自觉发动学习活动(6)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国外教育学发展的主要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3)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资本主义教育特征(1)教育目的具有二重性(2)学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3)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到逐步结合。

社会主义教育特征(1)社会主义教育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2)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3)教育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所谓的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科学、道、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学科课程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有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

第二,有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第三,有助于课程设计和组织教学,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但是,其弱点也是明显的:

第一,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兴趣,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

第二,过于强调学科课程也有可能导致割裂学生的理解力,肢解学生完整的生活。第三,容易导致忽略火热的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

第四,学科课程也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和划一的讲解式教学方法。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学研究类型(总结经验型、调查分析型、科学实验型、理论概括型)。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阐明了“建国君民”、“人文化成”的独特功能。

中国最早提出“教学相长”(《大学》)。

杜威教育思想被称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主要标志。

“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杜威)。

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被称为“划时代的著作”,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爱弥儿》作者(卢梭)。

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对中国建国初期教育发生过重大影响。

英国洛克《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思想。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尝试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上建立教育方**。

(赫尔巴特)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里学和伦理学之上。

马克思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劳动起源论)。

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和杜威)。

“其身正,不令而行…”反映了教室职业的(示范性)。

“十年树木…”教师劳动(持久性)特点。

新世纪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基础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教师权威观)。

“国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说明教师劳动(创造性)。

“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洛克)。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卢梭)。

“揠苗助长”违反了(阶段性和顺序性)。

“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学生受教育权主要有(学习权,公正评价权)。

“博学之,审问之…”(《中庸》)。

传统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赫尔巴特)三中心(教师,课堂,教材)。

现代教育思想代表(杜威)三中心(儿童,活动,经验)。

师生关系:教育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心理关系。

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社会大环境,学校人际关系,课堂组织环境。

“教学相长”《学记》。

和谐师生关系特征:教育关系教学相长,人际关系尊师爱生,社会关系民主平等,心里关系宽容理解。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要求:确立现代教育观,关爱尊重信任学生,采取公平民主的教育方式,主动与学生交往,提高自我修养。

教育具有(继承性,历史性),在阶级社会里还具有(阶级性)。

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效法(日本)制定的(癸卯学制)后效法美国(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目的具有(两重性)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到逐步结合)。

我国古代学制萌芽于(西周)形成于(两汉)完备于(唐代)。

我国基础教育使命: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

我们的多元化办学体制以(政府)办学为主体,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特点:阶级性,以六艺为基本内容,官师合一,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教育基础阶段要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教育,普及而不是提高。

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教育基本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本质必然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本质必然关系。

教育平等包括:人即目的,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差别性对待。

(遗传素质)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教育目的的制定,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必然内在联系是(教育规律)。

(生产力发展)是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决定因素。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