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的语言是这篇散文的特色
- 格式:docx
- 大小:27.39 KB
- 文档页数:17
诗化的语言是这篇散文的特色
【篇一:诗化的语言是这篇散文的特色】
【淡墨按】: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专业刘香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淡墨诗散文语言艺术特色》已获专家评审、论文答辩等程序通过。刘香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淡墨诗散文语言艺术特色》以淡墨的诗散文为研究对象,以淡墨诗散文作品的语言为研究材料,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对淡墨的诗散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现在已经产生的论文来看,从语言艺术这个角度去分析诠释淡墨作品的论文中,此篇论文分析的最为深入、最为细致。本论文从语言意义上切入、所涉及到的艺术语言学范畴更为宽泛,分析和使用例证也最多,是一篇很好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这篇论文一共五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诗散文的概念及创作;第三章 淡墨诗散文的语言特色;第四章 淡墨诗散文的语言风格;第五章淡墨诗散文的精神特征。全文47559字。为了突出刘香这篇论文的特点,本博选取了这篇论文的第三章 淡墨诗散文的语言特色;第四章淡墨诗散文的语言风格;第五章淡墨诗散文的精神特征。望博友和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在这里,淡墨要感谢本论文的指导教师骆小所教授、感谢本论文的作者刘香,因为你们的研究和努力彰显了诗散文,支持了诗散文。
淡墨2016年6月28日
淡墨诗散文语言艺术特色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刘香
第三章 淡墨诗散文的语言特色
翻开淡墨的作品,细细品味它语言,似一张无形的网,让我们感受到:精美的语言、诗化的文字节律、独特的意象、深邃的哲思,让我们感受到云南高原充满激情的原始文明和温文尔雅的现代文明,同时还能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统一,领略到原始生态文明和现代都市文明碰撞的火花,这种语言上的冲击、富有韵律的文字,无时无刻不让人浮想联翩,引发更深层次的遐想。淡墨诗散文中的心灵深度、生命意识、人性的震颤、审美意象的浓郁……
淡墨的诗散文之所以别具一格,是因为他的文章饱含红土高原般恢弘、磅礴、浓情、粗犷的语言,时而豪放热情、时而细腻温柔的行文,“动”“静”巧妙结合的文字节奏,这就让人油然而生出一种顿挫感:这就使得读者在这一紧一松的文字韵律中体会到作者的言外之意,同时不断的进行转换,而后体验到犹如驾驶一匹“野马”的激情,在这跌宕起伏的文字中领略到整篇文章的意境和诗意。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可以将这种富有诗情画意的节奏和蓬勃激荡的感情贯穿整篇文章,使散文独具“诗”的韵味。
其实用“诗散文”(poeticprose)来定位淡墨的“诗化”作品更为贴切,因为其诗化的情感表达和诗化的文字节奏与一般的散文不同,较长的篇幅又不符合诗和散诗的特征,这种“诗散文”的形式让淡墨的作品与众不同。可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向往富足的物质生活,忽略了精神追求,甚至用嘲讽的语气贬低“诗人”的存在,就是这样一个对经典文学嗤之以鼻的社会,让一个居住在西南边陲,又是“诗散文”的开拓者人情何以堪。
语言是情感表达的载体,也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语言可以看出作家的创作特点和性格特征,以此类推,作家的作品也能在某些方面表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性情,读者也可以从作品中体会出作家的情怀。并且,淡墨的诗散文语言不仅素朴自然、淡雅细腻,而且还很平和幽默,读者可以从他的语言特色中就能深刻地了解到他的风格,而且淡墨先生对辞藻华丽与冲动的激情以及随波逐流式等的适应时代的文体都没有刻意去追求,他追求的不是奢华的文字,而是一种淡雅朴素,宁静平和的心灵语言。同时淡墨先生也使用了冲淡的语言方式来创作冲淡的效果。恰似红土炽热情谊深,乌蒙磅礴气势宏。最喜山中饮酒,空山新雨之后,鸟鸣更显山幽,品味着自然的冲击,孕育着无声的文字力量。
第一节 诗性语言的音乐特征
一、和谐优美的音律
文学语言在很多文体中表现得具有音韵、音律的特点,即所谓的押韵,背诵起来十分优美,这就是语言的音乐性。这一点对于文学来说十分重要。契诃夫说:“我通常在校样上最后完成我的小说,而且不妨说,是从音乐的一面来修改它。”[ ]音节的搭配是文学语言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汉语中元音占优势,乐音多,声音高低抑扬很明显,词分单双音节和多音节,所以特别富有音律美。老舍说:“我写文章,不仅要考虑每一个字的意义锤炼,还要考虑到每个字的声音。”[ ]语言艺术是声音美和意义美的结合体,语音修辞可以使语言音义兼美,声情并茂,在淡墨的诗散文中语音修辞也注意的十分到位。 淡墨具有很深的传统文化底蕴他的作品不仅格式整齐,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是他注重音节的结果,进而追求流畅婉转的音律,注重作品的音乐美。
(一)叠音的运用
“叠音词,是把相同的音节重叠起来使用,发挥汉语音节的特点,构成一种节奏和谐的声响美。不仅如此,叠词中叠着的词,本身大抵又有自身的含义,所以它或在空间上,或在时间上,或在浓度上,或在厚度上,或在深度上、长度上……加重色彩感、线条感、立体感等等的形象性。”[ ]
叠音词不仅具有调节节奏和旋律的作用,很多时候还可以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叠字、叠词在淡墨诗散文中的频繁使用,以多种音的节重叠,使得他笔下的高原情景,风土人情更加生动。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叠字是一种连接形、义、音这三者完全相同的字的修辞手法,也称作“复字”、“双字”、“重言”。该修辞手段仅在汉语中存在,叠字的特殊性可见一般。结合汉语自身的特色,叠字不仅具有阅读的音乐美感,还对于表达感情有帮助。为了达到提高表达,构成整齐和谐的效果,从而加重印象等目的,很多时候叠音不避重复,而是利用重复,它使语言的形式更加均匀和谐,更确切的表达了繁复的情感与语气。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叠字的运用十分常见,《诗经》中叠字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叠字有时表达物体的形状,有时拟声表情,有时调整韵律和表达心理活动的复杂。通过叠字的运用表达了语言的美丽、韵律美。在淡墨先生的诗散文中恰当的使用了叠字,确切而生动地传达了感情,达到了很多方面的效果。具体的修辞作用为:可以使得感情更加亲切,这样相叠的称呼词语,不仅使语音和畅,往往还具有亲切的色彩。不仅是旁系亲属的称呼如:公公、婆婆、伯伯、姨姨、哥哥、弟弟、妹妹等具有这一感情色彩的叠字,就连是表示直系亲属的称呼词,如:爸爸、奶奶、宝宝、乖乖等也可以达到这种效果。而从修辞角度看,重叠表能示“任一”、“每一”的意义,名词和单位词重叠后能表示“任一”或“每一”的意思。得以用最简洁的形式来达到最大的概括、强调作用,使语言表达达到音、形、义的重叠。例如:
(1)荒草年年都在这里生长苍凉。《情系红土地》
(2)烂漫的山花年年都要在这里潇洒走一回。《情系红土地》 (3)松赞林寺的长号,粗声阔嗓的,一声声吹红了那一轮快要落山的太阳。《秘境香格里拉》
(4)希望是一只淋湿了翅膀的雉鸡,蹲在草棵棵里总飞不出去。
《思念的原野》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不使用叠字的表达方式,如“年年一每年”;“家家、户户一每家、每户”等等,原先在语音上有力的节奏,简洁有力的用词,由于音、形、义的复叠的消失,都会大大减弱了修辞的效果。加重语气,无论动词、形容词还是副词,用相叠运用的方式,由增加语感的繁复、声音的繁复达到这种目标。例如:
(1)往后,往后,你愈说滇西是瘴疠之地,那些火爆爆的男人愈是要去闯滇西。《走进滇西》
就加重语气来说,显然“火爆爆”要比“火爆”效果明显的多得多,下面的例子都是这个道理。
(2)天性的活泼妩媚,总要簪一朵红艳艳的山花,总是一波又一波的笑纹。蹦蹦跳跳走下山岗,扭扭屁股绕进花甸,明亮的秋波将荒原的心事撩拨得乱麻麻的。《写给红河》
从这些例子清楚的体现出不仅可以加强情感,还可以加强语气。大部分副词性的用词重叠可以减轻程度,有的字重叠以后,既可以是副词,也可以是形容词,还可以起到减轻程度的修辞作用。例如:
(1)在那红土高原上,看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情系红土地》
(2)在皎洁的月光下,你可以静静地审视人生的伤口。《情系红土地》
(3)弯弯的奶子河,默默地用自己奶哺育着这片土地。
《秘境香格里拉》
以上各例都是运用叠词减轻程度的作用和意义。动词的重叠可以让表达流动性增强,对缓和语气有一定的效果。例如:
(1)滇西的路十分难走,山峦在马背上摇摇晃晃,翻过雪山丫口,你便走进一家深山野店。《走进滇西》
(2)不再是扭扭捏捏藏藏掖掖的小家碧玉,你以一种大境界、大气概的形象,时常在中央电视台亮相。《写给红河》
(3)蹦蹦跳跳走下山岗,妞妞屁股绕进花甸,明亮的秋波将荒原的心事撩拨得乱麻麻的。《写给红河》
语气方面都比单独一字出现要缓和一些,比如“逛逛”可当作逛一逛,“走走”、“揉揉”也是“揉一揉”、“走一走”的意思,在重叠以后,前两个例句还能表示出内心清幽悠闲的情意,这类叠字对于时间并没有一种明确的限制,长时或短时。在平时常利用它来做缓和语气的请求句,既不限定要做,也不限定要快做,对于所表现出的动作来说。比如说“我想看看这部著作”,“我来给你说说这个故事”等。再比如“请你看看这篇文章”“请你尝尝这碗茶的味道”。都说运用叠字表达口气比较淡的愿望。延长语气,动词或副词重叠,有时还能表示时间的拉长,表示动作的连续进行、含有重复的意思。例如:
(1)我久久地伫立在这大地上,等待那一阵高原风摩挲她孤傲的儿子。《情系红土地》
(2)弯弯拐拐的山路是老鹰叼到蓝天上总也扯不直的意象,有一头黄色的麂子悄悄溜出梦的边缘。《情系红土地》
(3)弓弩述说的常常是生存而不是仇恨,这里的男人都是些火炭般的阿黑。《情系红土地》
(4)每天夜里,古老的红河水夜夜都从我的梦里流过,一年两年,涛声依旧。《情系红土地》
(5)火把果一样,默默地燃烧自己。《情系红土地》
(6)也许因为梦得太久,也许因为痛苦太深,我常常一个人爬到高高的山顶上去。《情系红土地》
(7) 玄派的老鹰在蓝天上反反复复地考察之后,想预言点什么?
《情系红土地》
(8)春天和秋天持续着开花和结果的事业,生生灭灭的野草提倡一种神圣的哲学。《走进滇西》
不难看出“弯弯拐拐”、“悄悄”,突出了这种山路的坎坷,“久久”重叠后使人感觉路漫漫,情也漫漫,延长了情思,通过使用这种意象,切切实实真真切切的表现出了红土地的山路之艰难崎岖,上述所有例子都是这个作用。动词重叠有时还可以表现出短暂急促的意思,并且其在动作上还隐含有尝试的意味,从而起到缩短语气的修辞作用。例如:
(1) 当山里的豹子花开的时候,它也该走出山洞到阳光下来伸伸懒腰。
《秘境香格里拉》
(2)蹦蹦跳跳走下山岗,妞妞屁股绕进花甸,明亮的秋波将荒原的心事撩拨得乱麻麻的。《写给红河》
“歇歇”即歇一下或歇一歇,“洗洗”可作洗一洗或洗一下,“碰碰”也有碰一下的意思,这类叠字所不同的是额外还具有一些时间的长短,与表示缓和语气的叠字有共同的地方,但此类可作为短时态解释。一般来说,动词、形容词可用来重叠构成状声词;也有其他词类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