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覆盖材料对设施大五星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12.64 KB
- 文档页数:4
枇杷套袋对果实的影响农技服务,2011,28(9):1353责任编辑杨晓容责任校对胡先祥枇杷套袋对果实的影响熊朝成,司开瑜,李慧(贵州省开阳县农业局果树站,贵州开阳550300)摘要时5个枇杷品种进行果实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果表面茸毛完整,光滑,富有光泽,着色均匀.套报纸套与对照成熟期相差3~5d,溶性固形物含量略有降低;套专用袋比对照成熟期延后1—2d,对成熟期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较小.关键词枇杷;套袋中图分类号$66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421(2011)09—1353一O1随着水果的生产规模及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安全性的问题.套袋是被用来提高水果安全性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在其他水果上应用套袋技术比较广泛,而枇杷的套袋还不是很普及.笔者于2009~2010年进行了枇杷的套袋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金丰1号,红灯笼,白玉,大五星和冠玉.1.2试验设计试验设在开阳县的枇杷基地示范园内.试验设自制报纸,专用袋和对照(不套袋)3个处理,试验园株行距4irlx4ITI,树势生长旺盛,果园按常规丰产园管理.1.3试验方法套袋时间于疏果后的4月10日,每穗留2~3个果,套袋时将袋口撑开,托起袋底,将袋口吹膨胀,手执袋口下2~3cm处将幼果及果柄装入袋内,然后将袋口两侧向中央折叠后用细扎丝扎紧.每个处理套l0个袋,果实采收时除袋,采果为6月5日,采果时每个处理在树冠外围选10个果,以同株树的不套袋果为对照,分别测定其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观测果实着色,表面斑点,锈斑,毛茸,果肉色泽等情况.2结果与分析2.1套袋对果实外观的影响从表1看出,套报纸袋和专用袋能有效防止裂果和日灼,使果实表面茸毛完整,光滑,富有光泽感,着色均匀,果肉色白,外观美丽,减少斑点和锈斑的产生,防止日灼,使用专用袋的效果更明显.套袋的品种间差异较明显.对大五星的效应更明显,减少斑点和锈斑的产生,使果皮易剥,果面橙红色,果面光洁,色泽鲜艳.但套报纸袋有延缓其成熟的表象,与对照相比成熟期相差3~5d,套专用袋与对照相比成熟期延后1~2d.2.2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2.2.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各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处理均呈现对照处理最高,专用袋处理其次,报纸袋处理最低的趋势(表2).通过方差分析,5个品种套报纸袋后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之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而套专用袋后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间差异不显着,说明,套报纸袋有降低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而套专用袋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2.2.2可滴定酸含量.对冠玉和大五星的可滴定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大五星的对照处理为0.16,报纸袋处理为0.17,专用袋处理为0.14;冠玉对照处理为0.18,报纸袋处理为0.22,作者简介熊朝成(1982一),男,贵州开阳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收稿日期2011-06-30专用袋处理为0.15.说明套专用袋可有效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表1不同处理对枇杷果实外观的影响表2不同处理对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品种对照报纸袋专用袋品种对照报纸袋专用袋金丰1号l1.2610.0311.02大五星13.o2l1.O112.21红灯笼13.29l1.1212.56冠玉11.719.9811.O1白玉12.2410.1111.653小结套袋可以有效改善金丰1号,红灯笼,白玉,大五星和冠玉等枇杷的外观,使其果面茸毛完整,斑点减少,无锈斑,着色均匀,减少日灼,果肉白嫩.套报纸袋的枇杷迟熟3~5d,套专用袋与对照相比成熟期延后1~2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1~3百分点;套专用袋对枇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影响,而有效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套专用袋还有利于青种着色和果皮易剥.参考文献[1]张莹,陈帆.枇杷果实套袋试验初报[J].中国南方果树,2009,36(6):52 一S3。
桂林大五星枇杷留果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初探Ξ易显荣,高克义,文仁德,于钟平,韦励业,易艳柳(广西果蔬研究所,广西桂林 541004)摘 要:以4a生的大五星枇杷为材料,调整每株树结果枝与总枝数之比为7∶10,研究大五星枇杷留果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疏花后可有效降低养分的消耗,使坐果率提高了10.5个百分点。
大五星枇杷每穗留果量以3、4个果为宜,疏果后可使平均单果重分别比对照提高14.58g和20195 g;果实可食率提高13.91个百分点和11.54个百分点;还可提高果实的固形物含量。
关键词:大五星枇杷;留果量;产量;品质 由于大五星枇杷引入广西不久,大多数果农对大五星枇杷的疏花、疏果技术和留果量认识不足,且目前没有较完善的疏花疏果和留果量技术。
为此,针对大五星枇杷的留果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大五星枇杷留果量指标,用以指导生产。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和材料试验于2003~2004年在广西果蔬研究所内进行,试验品种为4a生的大五星枇杷,株行距为4m×3m,667m2栽56株,树势中庸。
该果园后因城市道路建设被征用,试验中止。
果袋用桂林本地产的双层内黑外棕的纸袋,规格为166mm×197mm。
更换一次。
覆膜前2~3d进行1次病虫害防治,常选用持效性长的杀螨剂(如克螨特、螨危等)加广谱性杀菌剂(大生、多菌灵等)混合使用。
4 覆膜方式果农对脆蜜金桔的覆膜方式依各自的经济条件、树龄、果园地势、架材来源等不同而异,常用以下几种方式:(1)直接覆膜式。
将膜沿行向直接覆盖在树冠上,两侧用绳子拉紧,固定在另一行的树干上。
常用于幼龄果园或树冠较高大的果园。
优点:经济、简易、省工省料,一般667m2成本300~500元。
缺点:顶部枝叶易折断,高温时枝叶被灼伤,膜易被刺破,不抗风。
(2)倒“U”形拱架式。
沿行向在果树两旁等距离各打一排桩,选一长竹片拱成倒“U”形,两端绑缚在桩上,在架上覆膜,再在膜上拉绳压膜防风吹破。
2019年第36卷第10期理技术,提高云南省早熟柑桔品质。
(王世明/摘录)乙烯和1-MCP对早熟甜樱桃“Burlat”贮藏效果的影响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10.1016/j.scienta.2019.108787),来自美国克兰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乙烯和1-MCP对早熟甜樱桃“Burlat”贮藏效果的影响。
甜樱桃(Prunus avium L.)因富含生物活性化合物和诱人的感官特性而受到消费者青睐,但甜樱桃非常容易腐烂。
研究人员调查了乙烯及其拮抗剂1-MCP是否会影响早熟甜樱桃品种的采后质量,并延长其保质期。
研究人员对1℃下存放的“Burlat”甜樱桃进行了3种处理,历时1个月:i)对照(正常空气下存放);ii)连续补充乙烯(10μL/L);iii)1-甲基环丙烯(1-MCP;1μL/L)持续处理24小时,然后进行正常空气处理。
在处理后0、7、14、21和30天评估采后生理失调的发生率、生理和功能品质特征以及果实衰老的演变情况。
结果表明,甜樱桃对乙烯和1-MCP处理均敏感。
连续的乙烯处理减少了脱落酸的积累,导致更严重的重量和硬度损失。
而且,乙烯处理后的果实通过贮藏后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表明对甜樱桃果实衰老有影响。
不同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单糖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反,1-MCP处理在贮藏的前7天保持了果实硬度,而在贮藏结束时降低了生理病害的发生率。
此外,与对照和乙烯处理的樱桃相比,1-MCP处理将花青素3-O-葡萄糖苷的积累延迟了7天。
总体结果表明,1-MCP具有延长早熟甜樱桃果实采后贮藏寿命的潜力。
(周洲/摘译)深秋预处理温度对苹果、蓝莓和黑加仑树苗抗冻性的影响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10.1016/j.scienta.2019.108755),来自芬兰自然资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深秋预处理温度对苹果、蓝莓和黑加仑树苗抗冻性的影响。
三种叶面喷施液对‘大五星’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大五星’枇杷为材料,研究了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并在枇杷生长发育关键期施用三种叶面喷施液,研究其对‘大五星’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光合作用的影响。
通过筛选出最佳叶面喷施液组合,以得到能有效提高枇杷果实品质和可食率及光合作用的安全、健康、环保、高效的方法。
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大五星’枇杷果实的果肉与种子生长发育均为单S曲线型,即慢-快-慢,但果肉与种子的快速生长期时间有所不同,果实纵、横径与果实发育变化规律相同。
添加了叶面营养液的各处理不会改变果实纵、横径变化规律,仍然为单S型变化规律,各处理的纵、横径增长速度显著加快,观测期内的净增长量显著高于对照,证明喷施叶面肥能有效促进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其中喷施添加了壮果蒂灵和绿芬威的叶面液处理效果最好,果实成熟时平均纵径和横径最大,分别为4.480 cm和4.108 cm,分别高于清水处理的对照0.986 cm和0.887cm。
2.与对照相比,所有处理都能有效提高枇杷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
果实成熟期提前了5天左右,且果实整齐度有明显的提高;添加了壮果蒂灵和绿芬威的处理综合效果最好,较喷施清水的处理果实单果重提高了37.37%,果实体积提高了26.17%,果实可食率提高了7.0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比喷清水的对照分别提高了7.08%、26.53%、35.98%、90.78%、17.45%,总酸含量降低了29.11%。
爱多收、壮果蒂灵和绿芬威叶面营养液喷施后,对果实种子数量、种子重量和果皮厚度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差异;外观品质主要表现在减少了果面斑点,果实成熟后颜色更红,果皮更容易剥离,添加壮果蒂灵和绿芬威的组合对提高枇杷外观品质效果最好;添加了壮果蒂灵的处理能显著使‘大五星’枇杷果蒂增粗,其中同时添加壮果蒂灵和绿芬威的处理果蒂最粗达到0.454cm,较喷施清水的对照提高了51.33%,有利于营养物质流向果实内,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资中县“大五星”枇杷果实品质特征分析作者:彭震宇林玲陈焱宋中平付伟陈梦宋伟赖永辉王建钟守生李华雄蒋秦钟珍香杨蓉来源:《南方农业·上》2023年第07期摘要以四川省資中县地标产品“甘露枇杷”主栽的“大五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主产村枇杷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分析。
结果表明:甘露枇杷8个主产村的果实化学品质差异较大,小尖山村、玉皇村和罗汉道村的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均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综合口感最优。
而各主产村间枇杷果实物理品质虽有一定差异,但大部分指标间差异不显著。
对甘露枇杷的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部分品质指标间存在相关性,例如可滴定酸与固酸比、横径呈极显著负相关(r为-0.855**、-0.845**,p<0.01)。
甘露枇杷不同果实品质指标的变异幅度较大,半数以上的指标变异系数大于10,其中固酸比变幅最大(14.46~70.12),变异系数达38.04%。
因此,以“大五星”为主栽品种的甘露枇杷果实品质和口感差异均较大,不仅需要通过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来提高果实营养品质,缩小甘露枇杷的口感差异,还需要加快品种改良和引进筛选,推动甘露枇杷品种更新换代,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关键词大五星枇杷;甘露枇杷;果实品质;特征分析;四川省资中县中图分类号:S667.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23.13.003中国是枇杷的故乡,栽培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
中国枇杷品种类型丰富,分布区遍及北纬33.5°以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
枇杷果实多汁,甜酸适度、风味好,营养丰富,是开春之后较早上市的水果,填补了我国早春至初夏期间水果较少的市场空白,丰富了百姓的“果盘子”,更因较好的保健作用[2],深受大众喜爱,具有较高的经济收益[3]。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归德镇(原甘露镇并入归德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枇杷产业,推广种植大五星枇杷至今,已培育区域公共品牌“甘露枇杷”,种植面积超过1 333 hm2,是川南经济区最大的枇杷产业基地。
培肥地力对桂林市雁山区大果枇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摘要为提高现有种植面积的产量和品质,借鉴福建省莆田市等地的管理经验,进行了培肥地力和提高追肥量对大果枇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单株产量最高的为有机肥+化肥小区。
关键词大果枇杷;培肥地力;产量;品质;广西桂林;雁山区自2000年以后,雁山区农业局陆续从福建和四川等省引进了早钟六号、大五星、解放钟、长红三号、太城三号等多个大果枇杷品种,面积约700 hm2。
其中早钟六号占70%左右。
经过多年的种植和管理,由于部分农户缺乏管理技术,加上前些年桂林市当地的枇杷价格较低,产值也不高,群众种植积极性不高,不少农户砍树改种其他水果。
近2年整个雁山区大果枇杷种植面积约为30 hm2。
为提高现有种植面积的产量和品质,根据枇杷生长特点和雁山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并借鉴福建省莆田市等地的种植经验,加强枇杷园的田间管理工作,旨在进行培肥地力和提高化肥施用量后,从中找到影响雁山区大果枇杷产量和品质最主要的因素。
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雁山区雁山镇、柘木镇、大埠乡等大果枇杷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第四纪红土发育而成的低丘陵地区,土层较深厚,但土质偏酸偏瘦,保水保肥能力不强,与福建省莆田市相比,气温和降雨量以及降雨时段都有很大差别。
其中福建省莆田市的区域年降雨量达1 300~1 900 mm,时间分布为1—6月递增,晴雨交替,此时气温回升,恰逢莆田市枇杷果实生长期,需要大量水分,有利于果实生长和采收;5—6月为梅雨季节,有利于采后树势恢复;7—9月进入夏季,晴天多雨日少,有利于枇杷花芽分化;10—12月为少雨季,气温逐渐下降,且无霜冻,有利于枇杷授粉受精和幼果膨大,因此莆田市枇杷的果实比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和广西等地的都要大,且早熟。
雁山区的气候条件与福建省莆田市相比,主要特点是:一般年份在3月底至4月上中旬,从梅雨季节突然转到夏季高温天气,晴天多雨日少,气温很快爬升到25 ℃以上。
2011. 6 总第43期68黄皮[Chausena lansium(Lour.)Skeels.]为芸香科黄皮属果树植物,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在华南地区广泛栽培。
华南地区7月正值夏季,温度高,湿度大,连续高温和降水天气交替出现,此时黄皮果实正处于果实迅速膨大期和成熟期,环境因子变化和管理不当经常会导致裂果、炭疽病及果品质量下降等现象发生,商品价值受到严重影响。
目前,国内外有关遮阴及地膜覆盖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集中在苹果、香蕉、草莓等大宗水果[1-3],对黄皮的应用研究鲜有报道。
因此,作者以“金鸡心”黄皮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遮阴及地膜覆盖处理对黄皮果实品质及好果率的影响,为其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本试验在广州水果世界九佛基地进行,供试材料为11年生“金鸡心”黄皮20株,砧木为鸡心黄皮,试材生长良好,树势中庸且基本一致。
试验设遮阴、地膜覆盖及遮阴+地膜覆盖3个处理,以无遮阴无地膜覆盖为对照。
单株小区,5次重复。
各处理于6月上旬分别选择5株树进行遮阴(黑色单层遮阴网)及地膜覆盖(银白色塑料地膜)。
成熟时,每株随机选取10串果穗,并统计每串果穗中的裂果数量、未熟果数量以及炭疽病果数量;另从各处理的所取果穗中随机抽取30个正常果实,测量其单果重、可食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上各项均计算平均值。
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遮阴及地膜覆盖处理对黄皮果实品质的影响由表1可见,地膜覆盖较遮阴及遮阴+地膜覆盖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单果重,这可能与地膜处理提高了土壤温度、促进果实生长有直接关系;可食率方面各处理间相差不大,均在60%~62%之间;地膜覆盖显著提高了黄皮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为17.54%,遮阴及遮阴+地膜覆盖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分别为11.23%和12.95%。
2.2 不同遮阴及地膜覆盖处理对黄皮果实好果率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在裂果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其中遮阴处理最高,为3.80%,其他处理均在1.6%遮阴及地膜覆盖对黄皮果实品质及好果率的影响徐社金 陈 军 谢细东 刘淑娴 陈春锋(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 广东广州 510405)摘 要:以“金鸡心”黄皮为试材,研究了遮阴及地膜覆盖处理对黄皮果实品质与好果率的影响。
树冠遮荫对大五星枇杷生长结果的影响试验摘要利用遮阳网覆盖树冠,可以较明显地降低树冠内部与地下的温度,改善树冠内部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枇杷枝叶与根系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关键词大五星枇杷;遮阳网;生长结果;影响在夏季高温季节,如果光照太强,直射到树冠上,叶片蒸发量大,失水多,常常造成果树叶片萎蔫,严重者会伤害树梢和叶片,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湖南永州属于丘陵山地,有大量的山坡丘陵及无灌溉条件的旱地果园,每年的6-8月因气温高达35℃,甚至40℃以上,叶片蒸发量大,失水多,常常造成果树叶片萎蔫,树枝甚至树干都产生严重的日灼。
遮阳网是一种以聚乙烯烃树脂为原料的高强度、多功能的网状农用覆盖材料,具有遮强光、降高温、防暴雨、抗雹灾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蔬菜育苗与蔬菜生产上[2],而果树只有在草莓生产上有些应用报道,在枇杷栽培上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报道。
为了探究遮阳网覆盖树冠进行遮荫对大五星枇杷生长结果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时间与地点试验于2005年6-10月在我院实习农场枇杷园内进行,试验树为五年生的大五星枇杷树,土质为红壤,栽培管理水平同常规。
1.2 试验设计遮阳网是从市场上购买的3种黑色塑料遮阳网,遮光率分别为50%、70%与90%,覆盖前先在果园内部选择树体生长正常、健壮、大小相近、长势相当的枇杷树共计21株备用。
本试验共有7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总计21株树。
即:处理1为50%遮荫1个月;处理2为70%遮荫1个月;处理3为90%遮荫1个月;处理4为50%遮荫2个月;处理5为70%遮荫2个月;处理6为90%遮荫2个月;处理7为对照(不遮荫)。
遮荫处理从2005年6月10日开始,分别给选取的树用50%、70%、90%的遮阳网覆盖,每种遮阳网覆盖6株,共计18株,另外3株不覆盖的用作对照,处理完毕后挂牌并登记。
在遮荫1个月后(即7月10日)把覆盖50%、70%、90%遮阳网的树分别去掉一半,即各去3株,共9株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