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点火系习题库
- 格式:docx
- 大小:46.89 KB
- 文档页数:7
内燃机原理与构造习题解答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1、汽车发动机通常是由哪些机构与系统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用?向气缸供给由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混合气。
2、柴油机与汽油机在可燃混合气形成方式与点火方式上有何不同?它们所用的压缩比为何不一样?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发火方式:汽油机:汽油粘度小,蒸发性好,自燃温度高于380ºC。
在气缸外部的化油器处形成混合气,由进气管进入气缸,在压缩接近上止点时由火花塞发火点燃混合气。
即外火源点燃。
柴油机:柴油粘度大,蒸发性差,自燃度为250ºC左右。
在气缸内部形成混合气,即在压缩接近终了由喷油泵提供雾状柴油,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自行发火燃烧。
即压缩自燃。
柴油机靠压缩自燃,因此,压缩比设计得较大。
3、四冲程汽油机与柴油机在总体构造上有何异同?汽油机由以上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组成;柴油机由以上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和起动系组成,柴油机是压燃的,不需要点火系。
汽油机与柴油机的燃料供给系有区别:汽油机:由化油器向气缸供给由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混合气。
柴油机:由喷油泵提供雾状柴油,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1、发动机镶入缸套有何优点?什么是干缸套?什么是湿缸套?采用湿缸套如何防止漏水?气缸套采用耐磨的优质材料制成,气缸体可用价格较低的一般材料制造,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同时,气缸套可以从气缸体中取出,因而便于修理和更换,并可大大延长气缸体的使用寿命。
气缸套有干式气缸套和湿式气缸套两种。
干式气缸套的特点:气缸套装入气缸体后,其外壁不直接与冷却水接触,而和气缸体的壁面直接接触,壁厚较薄,一般为1~3mm。
它具有整体式气缸体的优点,强度和刚度都较好,但加工比较复杂,内、外表面都需要进行精加工,拆装不方便,散热不良。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2-1写出中心曲柄连杆机构活塞的运动规律表达式,并说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用途。
答:X = r[(1-cosα)+ λ/4(1-cos2α)] = XⅠ+XⅡ; V = rω(sinα+sin2α*λ/2) = vⅠ+vⅡ;a = rω2(cosα+λcos2α) = aⅠ+aⅡ; 用途:1)活塞位移用于P-φ示功图与P-V示功图的转换,气门干涉的校验及动力计算;2)活塞速度用于计算活塞平均速度Vm= =18 m/s,用于判断强化程度及计算功率,计算最大素的Vmax,评价汽缸的磨损;3)活塞加速度用于计算往复惯性力的大小和变化,进行平衡分析及动力计算。
2-2气压力P g和往复惯性力P j的对外表现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答:气压力Fg的对外表现为输出转矩,而Fj的对外表现为有自由力产生使发动机产生的纵向振动。
不同:除了上述两点,还有•Fjmax < Fgmax•Fj总是存在,但在一个周期其正负值相互抵消,做功为零;Fg是脉冲性,一个周期只有一个峰值。
2-3 解:连杆力:;侧向力:;曲柄切向力:;径向力:;证明:输出力矩:;翻倒力矩:==.所以翻倒力矩与输出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4 解:1,假设每一缸转矩都一样,是均匀的,仅仅是工作时刻即相位不同。
如果第一缸的转矩为,则第二缸的转矩为,;第一主轴颈所受转矩;第二主轴颈所受转矩;第三主轴颈所受转矩;第四主轴颈所受转矩;2,2.5 当连杆轴颈和连杆轴承承受负荷是,坐标系应该固定在哪个零件上?2.6 轴颈负荷与轴承负荷有什么关系?互为反作用力关系2.7 什么叫做自由力?答2.8提高转矩均匀性的措施?答 1,增加气缸数2,点火要均匀3,按质量公差带分组4,增加飞轮惯量2.93. 为什么说连杆轴颈负荷大于主轴颈负荷?答主轴径主要承受往复惯性力和气压力,曲轴一般动平衡,旋转惯性力较小,主轴径较短弯曲应力也较小,连杆轴径要承受连杆传来的往复惯性力和气压力,还要承受连杆及曲柄销的旋转惯性力。
第四章《民用爆炸物品与起爆方法》复习思考题1.按炸药的组成你,可将炸药分成(a)和混合炸药两大类。
a.单质炸药 b.优质炸药 c.复合炸药 d.自制炸药2.混合炸药的组分一般含有以下三种:(a)、可燃物和附加物。
a.氧化剂 b.试剂 c.添加剂 d.除湿机3.按炸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可将炸药分为:起爆药、(b)、火药及烟火剂四大类。
a.乳化炸药b.猛炸药c.岩石炸药d.硝酸铵4.铵油炸药由(c)和燃料油组成。
a.碳酸钙 b.工业用盐 c.硝酸铵 d.石灰5.铵油炸药有粉状铵油炸药和(d)两大类。
a.猛炸药 b.乳化炸药 c.起爆药 d.多孔粒装铵油炸药6.常用的.多孔粒装铵油炸药由多孔粒状硝酸铵和柴油组成,其中硝酸铵占(a),柴油占 5.0%~6.0%。
a.94.0%~95.0% b.92.0%~93.0% c.93.0%~94.0%d.95.0%~96.0%7. 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的装药密度为 0.90~0.93g/cm3 时,爆速一般为(c)。
a.2600m/sb.2700m/sc.2800m/sd.2900m/s8.乳化炸药分(a)、煤矿乳化炸药和露天乳化炸药三种类型,它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含水炸药。
a.岩石乳化炸药 b.液体乳化炸药 c.固体乳化炸药 d.铵油乳化炸药9.2 号岩石乳化炸药爆速不小于(c)。
a.1200m/s b.2200m/s c.3200m/s d.4200m/s10. 2 号岩石乳化炸药的有效储存期为(a)个月。
a.6 b.5 c.4 d.311.煤矿许用乳化炸药的有效储存期为(b)个月。
a.3 b.4 c.5 d.612.膨化铵油炸药由(c)和复合油相物品混制而成。
a.碳酸铵 b.硝酸钾 c.膨化碳酸铵d.木粉13.民用黑火药的一般配比是硝酸钾:硫磺:木炭=(b)。
a.65:20:16 b.75:10:15c.70:15:15d.80:10:1014.目前,常用的工业雷管主要有(a)、导爆管雷管和电子雷管三类。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在水平冰面上,一辆质量为1×103kg的电动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关闭发动机后,雪橇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雪橇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关闭发动机后,雪橇的加速度为-2 m/s2B. 雪橇停止前30s内通过的位移是150 mC. 雪橇与水平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03D. 雪橇匀速运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为5×103W30°50kg10m2.如图所示,某段滑雪场的雪道倾角为,质量为的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处的雪道上由3m/s2g=10m/s2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为。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该运动员在雪道上下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5000J3000J2000J1000JA. B. C. D.3.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空气阻力就越大。
雨滴形成后从高空落下,最后匀速落向地面。
能反映雨滴在空中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其速度变化的是()A. B. C. D.4.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如图,火箭点火后刚要离开发射台竖直起飞时()A. 火箭处于平衡状态B. 火箭处于失重状态C. 火箭处于超重状态D. 空气推动火箭升空5.图为“歼20”战机在珠海航展上进行大仰角沿直线加速爬升的情景,能正确表示此时战机所受合力方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荡秋千是人们平时喜爱的一项休闲娱乐活动。
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荡秋千,A和B分别为运动过程中的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
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经过A位置时,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B. 在B位置时,该同学受到的合力为零C. 由A到B过程中,该同学的机械能守恒D. 在A位置时,该同学对秋千踏板的压力大于秋千踏板对该同学的支持力7.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的处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时起受到如图所示水平外力F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12.5WB. 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4JC. 前2秒的过程中,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 第1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为6W8.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 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C. 宇航员的加速度等于零D. 地球对宇航员没有引力9.某机动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受的阻力的大小等于车重的0.2倍,机动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0m/s 。
《汽车概论》习题(各类专业学生公选用)习题部分第一章汽车构造总论一、填空题1.按国标GB9417-88《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中规定的国产汽车产品分为车、车、车、车、车、车、车、半挂车与专用半挂车等八类。
2.我国准依据国际标准(ISO 3833)制定有关汽车分类的新标准(GB/3730.1-2001),按新标准,汽车分为车与车两大类。
3.汽车类型虽然很多,但基本组成相同。
通常都由、、与四大部分组成。
4.汽车在坡道上等速行驶时,所受到的阻力有阻力、阻力与阻力。
5.我国通常依发动机排量(V)将轿车划分为、、、与高级轿车(V>4升)。
6.编号为CA7200的汽车是生产的、发动机排量为的车。
7.编号为EQ1090的汽车是生产的、总质量为的车。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载货汽车的等级是按它的最大装载质量划分的,可分为微型、轻型、中型与重型四个等级。
()2.汽车的总重是汽车自重与承载量的总与。
()3.汽车驱动力等于汽车行驶中的总阻力时,汽车就停止运动。
()4.汽车正常行驶时所能获得的最大驱动力总是小于或等于车辆的附着力。
()5.汽车驱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
()6.汽车的最小离地间隙,是指汽车满载时,汽车最低点离地面的距离(mm)。
()7.世界上第一辆装有功率为625W汽油机、最高车速为15Km/h的三轮汽车是1769年由法国人NJ居纽制造。
()三、问答题1.汽车底盘的作用是什么?2.保证汽车正常行驶的条件是什么?3.为什么在积雪或泥泞路面行驶时,要在汽车驱动轮上安装防滑链?4.未来汽车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第二章汽车发动机第一节汽车发动机的分类与主要组成部分一、填空题1.汽车用汽油发动机种类繁多、但基本组成相近,都由机构、机构、与、、、、等组成。
2.目前一般车用汽油机的压缩比为,柴油机的压缩比为。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发动机燃烧室是指活塞在上止点时由活塞的顶部,气缸壁、气缸盖的底部构成的密闭空间。
第二章发动机的性能指标1.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是什么?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相比,主要作了哪些简化?答:目的:1.用简单的公式来阐明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各基本热力参数间的关系,明确提高以理论循环热效率为代表的经济性和以平均有效压力为代表的动力性的基本途径2.确定循环热效率的理论极限,以判断实际内燃机经济性和工作过程进行的完善程度以及改进潜力3.有利于分析比较发动机不同循环方式的经济性和动力性简化:1.以空气为工质,并视为理想气体,在整个循环中工质的比热容等物理参数为常数,均不随压力、温度等状态参数而变化2.将燃烧过程简化为由外界无数个高温热源向工质进行的等容、等压或混合加热过程,将排气过程即工质的放热视为等容放热过程3.把压缩和膨胀过程简化成理想的绝热等熵过程,忽略工质与外界的热交换及其泄露等的影响4.换气过程简化为在上、下止点瞬间开和关,无节流损失,缸内压力不变的流入流出过程。
2.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组成3.排气终了温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有流动阻力,排气压力>大气压力,克服阻力做功,阻力增大排气压力增大,废气温度升高。
负荷增大Tr增大;n升高Tr增大,∈+,膨胀比增大,Tr减小。
4.发动机的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存在哪些损失?试述各种损失形成的原因。
答:1.传热损失,实际循环中缸套内壁面、活塞顶面、气缸盖底面以及活塞环、气门、喷油器等与缸内工质直接接触的表面始终与工质发生着热交换2.换气损失,实际循环中,排气门在膨胀行程接近下止点前提前开启造成自由排气损失、强制排气的活塞推出功损失和自然吸气行程的吸气功损失3.燃烧损失,实际循环中着火燃烧总要持续一段时间,不存在理想等容燃烧,造成时间损失,同时由于供油不及时、混合气准备不充分、燃烧后期氧不足造成后燃损失以及不完全燃烧损失4.涡流和节流损失实际循环中活塞的高速运动使工质在气缸产生涡流造成压力损失。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利用反应 Zn+Cu2+= Zn2++ Cu 设计成原电池。
则该电池的负极、正极和电解质溶液选择合理的是()A.Zn、 Cu、 ZnSO4 B. Cu、 Zn、 ZnCl 2C.Cu、 Zn、 CuCl2 D. Zn、 Cu、 CuSO42.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 2Fe3++2I -2Fe2++I 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为证明反应的发生,可取甲中溶液加入铁氰化钾溶液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在甲中溶入FeCl 2固体时,甲中的石墨电极为正极D.此反应正反应方向若为放热,电流计读数为零时,降低温度后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3.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Zn,其他电极均为Cu,电解质溶液都是 CuSO4 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移动:电极Ⅰ→电极Ⅳ→电极Ⅲ→电极Ⅱ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Ⅳ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 Cu- 2e-=Cu2+4.已知海水中含有的离子主要有Na+、 Mg2+、 Cl -、Br-,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列说法正确的是()A. X为锌棒, K置于 M,可减缓铁的腐蚀,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H2↑B.X 为锌棒, K置于 M,外电路电流方向是从 X到铁C.X 为碳棒, K置于 N,可减缓铁的腐蚀,利用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D.X 为碳棒, K置于 N,在 X电极周围首先失电子的是 Cl-5.下列解释事实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热的纯碱溶液可去除油污: CO32- +2H2O H2CO3+2OH-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 Fe-2e-= Fe2+C.以 Na2S为沉淀剂,除去溶液中的 Cu2+:Cu2++S2-=CuS↓D.向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两极溶液中滴加酚酞,阴极变红:2H2O+2e-==H2↑+2OH-6.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第二章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分类:按喷射方式(连续、间歇喷射)、按有无空气量计(D型、L型)、按喷射位置(进气管喷射、缸内直接喷射)按喷油器的数目(多点喷射、单点喷射系统)、按各缸喷油器的喷射顺序分(同时喷射、分组喷射、顺序喷射)按有无反馈信号分(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单点喷射系统是利用节气门开启角度和发动机转速控制空燃比的。
单点喷射是在节气门上方装有一个中央喷射装置。
27.单点喷射又称为节气门体喷射或中央喷射。
多点燃油喷射系统根据喷油器的安装位置又可分为进气道喷射和缸内喷射,多点喷射是在每缸进气门处处装有1个喷油器同时喷射喷油正时的控制是以发动机最先进入作功行程的缸为基准。
缺点是由于各缸对应的喷射时间不可能最佳,造成各缸的混合气形成不均匀顺序喷射正时控制其特点喷油器驱动回路数与气缸数目相等,ECU根据,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发动机的作功顺序确定各缸工作位置。
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CU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空气流量计确定喷油时间8.一般在起动、暖机、加速、怠速满负荷等特殊工况需采用开环控制。
9.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是对喷射正时、喷油量、燃油停供及燃油泵进行控制。
10.燃油停供控制主要包减速断油控制、限速断油控制1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由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控制系统组成12.燃油供给系统的功用是供给喷油器一定压力的燃油,喷油器则根据电脑指令喷油13.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装用的空气滤清器一般都是干式纸质滤心式。
16.各种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基本相同,都是由电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脉动阻尼器组成电子燃油控制系统有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控制系统子系统组成。
电动燃油泵分类:按安装位置不同分(内置式【具有噪声小、不易产生气阻、不易泄漏、安装管路较简单】、外置式【串接在油箱外部的输油管路中】)、按其结构不同分(涡轮式、滚柱式【主要由燃油泵电动机、滚柱式燃油泵、出油阀、卸油阀,输油压力波动较大,在出油端必须安装阻尼减振器】、转子式侧槽式。
第二章复习题1.汽车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汽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大部分组成。
2.汽车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有何区别?动力性:前驱车前轴轴载大,运动性差,另外因为加速时重心后移,无法实现太大的动力输出。
相反,后驱的运动性就更好,可以搭载更大的动力单元。
舒适性:前驱车前桥负荷过大,影响舒适性,前驱车前轮既要负责驱动,又要负责转向,并且由于车辆前部配中较大,前轮的磨损更严重,加速和制动时,对前桥的负担过重,抬头和点头现象更明显,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后驱车起步加速表现好,舒适度高,车辆汽车起步加速或爬坡时重心后移,后轮作为驱动轮抓地力增强,有利于汽车起步、加速和爬坡,提供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度。
操作稳定性:前轮驱动操作性差:由于发动机和驱动系统等主要部件都集中在车辆前部,车辆后部配重较轻,后轮很容易失去抓地力,尤其在湿滑的路面上。
转向不足,由于前轮同时承担了转向和驱动的功能,因此先天具有转向不足的问题,高速过弯转向不足尤为明显。
后轮驱动操控性好:后轮负责驱动令前轮可专注于转向工作,因此转向时的车辆反应更加敏捷。
起步加速表现好,舒适度高,车辆汽车起步加速或爬坡时重心后移,后轮作为驱动轮抓地力增强,有利于汽车起步、加速和爬坡,但是,后轮驱动牵引力不足,转向过度,后驱车在过弯时,减速重心前移,很容易造成甩尾。
3.汽车产品型号。
为了识别车辆而给不同车辆指定的一组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的编号。
第一位数字表示车辆的类别第二、三位数字表示各类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第四位数字表示1载货汽车表示汽车的总质量(t )1数值企业自定产品序号:0—第一代产品1—第二代产品2—第三代产品 (2)越野汽车3自卸汽车4牵引汽车5专用汽车6客车表示汽车的总长度(0.1m )2数值7轿车表示发动机的工作容积(0.1L )数值89半挂车及专用半挂车表示汽车的总质量(t )1数值注①当汽车的总质量大于100t 时,允许用3位数字。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2018.12一、填空题1.往复活塞式点燃发动机由配气机构、曲柄连杆机构、点火系统、冷却系统、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和起动系统组成。
2.四冲程发动机曲轴转二周,活塞在气缸里往复行程4 次,进、排气门各开闭1 次,气缸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1 次。
3.二冲程发动机曲轴转1 周,活塞在气缸里往复行程2 次,完成1 工作循环。
4.发动机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有有效功率、有效转矩等;经济性指标主要是燃油消耗率。
5.发动机的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称为效率。
6.汽车用活塞式内燃机每一次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和排气行程这样一系列连续工程,这称为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由于柴油机压缩比大于汽油机压缩比,因此在压缩终了时的压力及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压力比汽油机压力高(√)2.多缸发动机各气缸的总工作容积之和,即发动机排量(√)3.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越小,经济性越好。
(√)4.发动机总工作容积越大,它的功率也就越大。
(√)5.活塞行程是曲柄旋转半径的2 倍。
(√)6.经济车速是指中速的行驶速度。
(√)7.通常汽油机的经济性比柴油机差,从外特性中的曲线比较,汽油机曲线比柴油机曲线平缓。
(×)8.发动机转速过高过低,气缸内充气量都将减少。
(√)9.发动机转速增高,其单位时间的耗油量也增高。
(√)10.发动机最经济的燃油消耗率对应转速是在最大转矩转速与最大功率转速之间。
(√)11.同一发动机的标定功率值可能会不同。
(√)12.在测功机上测定发动机功率时,是在不带空气滤清器、风扇、消声器、发电机等条件下进行的。
(√)三、单项选择题1.发动机的有效转矩与曲轴角速度的乘积称之为(B )。
A、指示功率B、有效功率C、最大转矩D、最大功率2.发动机在某一转速发出的功率与同一转速下所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之比称之为(D )。
A、发动机工况B、有效功率C、工作效率D、发动机负荷3.燃油消耗率最低的负荷是(C )。
冷却系习题1.填空题(1)根据所用冷却介质的不同,发动机的冷却方式可分为式和式两种。
(2)发动机水冷却系统由装置、装置和装置三部分组成。
(3)发动机水冷却系统中的冷却装置由、、等组成。
(4)发动机水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强度调节装置由、、等组成。
(5)发动机水冷却系统中的水温显示装置由等组成。
(6)发动机冷却液的循环分为循环、循环和循环。
(7)发动机用散热器一般由、和等组成。
(8)发动机用离心式水泵主要由、、等三部分组成。
(9)发动机用风扇离合器有式、式和式,其中式应用最广泛。
(10)散热器的维修主要内容包括、和。
2.判断题( )(1)发动机过热会使充气效率降低。
( )(2)发动机过热会使发动机早燃和爆燃的倾向减小。
( )(3)发动机过热会使润滑条件恶化,加剧零件的磨损( )(4)发动机过热会使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降低,造成零件变形或损坏。
( )(5)发动机过冷会使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温度太低,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燃料消耗增加。
( )(6)发动机过冷会使润滑油的粘度增大润滑改善,零件的磨损减小。
( )(7)发动机过冷会使未汽化的燃料冲刷摩擦表面(如气缸壁)上的油膜或稀释润滑油,加重零件的磨损。
( )(8)点火时间过晚会造成发动机过冷。
( )(9)混合气过稀会造成发动机过热。
( )(10)若散热器中的水垢过多会造成发动机过冷。
( )(11)发动机水冷却系中的风扇属于冷却强度调节装置。
( )(12)发动机水冷却系中的节温器属于冷却强度调节装置。
( )(13)发动机水冷却系中的散热器属于冷却强度调节装置。
( )(14)发动机水冷却系中的百叶窗属于冷却强度调节装置。
( )(15)发动机水冷却系中的水温传感器属于水温显示装置。
( )(16)采用膨胀水箱把冷却系变成了一个暂时性的封闭系统。
( )(17)采用膨胀水箱避免了空气的不断进入,减小了对冷却系内部的氧化腐蚀。
( ) (18)采用膨胀水箱使冷却系中的水汽分离,使压力处于不稳定状态。
第六章、发动机点火系统复习答案一、填空题:1、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点火系统,大致可分为传统点火系统、晶体管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与磁电机点火系统。
2、点火系的作用就是;将蓄电池或发电机的低压电变成高压电,再按发动机各气缸的工作顺序点燃气缸内混合气,使发动机运转。
3、传统点火系统主要由电源、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点火开关及辅助装置等组成。
4、断电器的作用是接通及切断点火线圈初级绕组中的电流,以便在铁心中产生变化的磁场,供次级绕组升压。
5、配电器的作用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点火顺序,配送至各缸的火花塞。
6、点火提前装置包括离心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与辛烷值选择器。
7、电容器的作用是减小触点断开时的电火花,延长其使用寿命与提高次级电压。
8、蓄电池点火系的低压电路电流走向为: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初级绕组→断电器活动触点→断电器固定触点→分电器壳体搭铁,流回蓄电池负极。
9、蓄电池点火系的高压电路电流走向为: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蓄电池正极→蓄电池→接地→火花塞侧电极→火花塞中心电极→高压导线→配电器侧电极→分火头→配电器中心电极→点火线圈次级绕组。
10、附加电阻是一个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它串联在低压电路中。
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初级电流减小,但同时附加电阻的电阻值却因温度降低而减小,故又使初级电流下降较少。
这样附加电阻就起了保持初级电流根本稳定的作用。
11、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四大局部组成。
12、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是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改变断电器凸轮及分电器轴的相对位置方法来实现点火提前自动调节的。
13、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的作用是随发动机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是通过改变触点及凸轮的相位关系的方法来进展调节。
※14、点火提前角过大〔即点火过早〕,会使气缸内压力在压缩行程急剧升高时,给正在运动的活塞所造成的阻力增大,不仅会使发动机功率降低,而且还会出现发动机运转不平稳现象。
总论填空题1.JN1181C13汽车属于货车,其总质量为18t。
2.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与电子设备_等四部分组成。
3.发动机一般由_曲柄连杆机构_、_配气机构_、_供给系统_、_冷却系统__、_润滑系统_、_点火系统_、起动系统等部分组成。
4.汽车行驶时,其阻力由_滚动阻力_、_空气阻力_和_坡度阻力_、_加速阻力_等组成。
5.汽车的空气阻力与_行驶速度_、_迎风面积_及_空气阻力系数_有关。
6.汽车的爬坡阻力主要取决于_车重_和路面的_摩擦系数_。
二、选择题1. 4×2型汽车的驱动轮数为(B)。
总车轮数*驱动轮数A.4B.2C.8D.62.BJ1061型汽车属于( C )。
A.客车 7B.轿车 6C.货车D.越野汽车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填空题1. 汽车的动力源是_发动机__。
2. 热力发动机按燃料燃烧的位置可分为_内燃机_和_外燃机_两种。
3. 车用内燃机根据其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主要构件的型式,可分为_活塞式内燃机_和 _旋转燃气轮机_两大类。
4.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行程,即_进气行程_、_压缩行程_、_作功行程 _和_排气行程_。
5.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_动力性能指标_和_经济性能指标_、_运转性能指标_。
6. 发动机的动力性指标包括_有效转矩_、_有效功率_和_转速_等。
7.发动机的经济性指标是指_燃油消耗率_。
8.二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_一_周,进、排气门各开启_一_次,活塞在气缸内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行时,完成_进气、压缩_行程,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行时,完成_作功、换气_行程。
二、判断改错题1.对多缸发动机来说,所有气缸的工作行程都是同时进行的。
(错误)改正:对多缸发动机来说,所有气缸的工作行程都是交替进行的。
2.发动机的外特性代表了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最高动力性能。
(正确)3.汽油机的压缩比越大,则其动力性越好。
习题集蓄电池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汽车在正常运行时,向用电器供电的是发电机。
( T )2.汽车上用的电和日常生活上用的电是一样的,都是交流电。
( F )3.因为汽车上用电器都是一条导线连接的,所以称为串联单线制。
( F )4.汽车上采用单线制时,必须是负极搭铁。
( T )5.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装置。
( F )6.现代汽车普遍采用的电池是铅-二氧化铅蓄电池。
( T )7.酸性蓄电池的电解液为化学纯净的硫酸和蒸馏水。
( T )8.起动发动机的电源是发电机。
( F )9.极板组中负极板总是比正极板多一片。
( T )10.配制电解液时,严禁将蒸馏水倒入硫酸内。
( T )11.汽车上采用单线制时,必须是负极搭铁。
( T )12.在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相对密度是升高的。
( F )13.铅蓄电池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和温度。
( T )14.放电电流越大,端电压下降越快。
( T )15.电解液注入蓄电池内以后,要静止放置5~8h,才能进行充电。
( ? )16.无需维护铅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补加蒸馏水。
( T )17.各单格电池之间有间壁相隔,以保证各单格电池的独立性。
( T )18.栅架的作用是容纳活性物质。
( ? )19.栅架的材料是铅锑和木材。
( F )20.铅锑合金中掺锑的目的是降低浇铸性能和减小机械强度。
( F )21.正负极板各一片插入电解液中,就可获得6V的电动势。
()22.负极板总比正极板多一片。
( T )23.配制电解液时,是将蒸馏水注入硫酸中的。
( T )24.电解液在电池内的液面应高出防护片10~15cm。
( T )25.如果电解液的液面低于规定值时,应加稀硫酸,以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
( F )26.电解液的标准温度各国都不一样,我国的标准温度是20℃。
( F )2527.加液孔盖是密封的,主要防止电解液逸出和外界空气进入电解液中。
《汽车电器设备》各章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汽车电器试验二、判断题1.万能试验台调速电机是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
(X )2.万能试验台采用三相380V交流电源。
(X )3.转速表量程转换开关应与调速电机转速转换开关档位对应。
(V )4.万能试验台对蓄电池充电属定流充电。
(X )5.对顺时针转(从驱动端看)的起动机;在制动试验时,应夹驱动齿轮下部三个齿;对逆时针旋转的起动机,制动试验时,应夹驱动齿轮上部三个齿。
(V )6.电容器性能测试前,可在万能试验台上做容量测试。
(X )三、选择题1.万能试验台( B )直接测试铅蓄电池的性能。
A、能B、不能2.TQD-2万能试验台对14V发电机做负载试验时,能测试发电机的最大功率( B )W。
A、250B、500C、7503.万能试验台电枢感应仪不能测试( B )的电枢性能。
A、起动机B、交流发电机C、刮水器电动机4.电容器性能测试时,万能试验台氖灯闪烁,说明电容器已经( C )。
A、短路B、断路C、漏电5.TQD-2万能试验台调速范围为0±( C )r/min。
A、1000B、9000C、5000第一章汽车电器试验二、判断题1.×;2.×;3.√;4.×;5.√;6.×。
三、选择题1.B;2.B;3.B;4.C;5.C。
第二章铅蓄电池的维修工艺三、判断题1.蓄电池液面过低,可用矿泉水添加。
(X )2.专用蓄电池蒸馏水(俗称”补充液“)可以饮用。
(X )3.配制电解液时,应将蒸馏水徐徐注入硫酸中。
(X )4.普通铅蓄电池电解液面应高于防护板10~15mm。
(V )5.因为正极板处反应剧烈,通常单格电池内正极板比负极板多一片。
(X )6.栅架加锑能提高浇铸性能,但会加剧水分的分解和自放电。
(V )7.若极板形成硫酸铅,就说明极板有硫化故障。
(X )8.极板硫化后不得用快速脉冲充电法充电。
(V )9.负荷测试时,铅蓄电池存电量应在75%以上。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与维修复习题及答案第1章课程概述本章介绍了阐述了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及排放的发展。
具体要求如下:一、重点掌握1、了解电子控制系统(以发动机管理系统为例)与被控制对象和必须达到的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及特点、学习方法二、一般掌握1、认识排放、经济和安全三大法规与汽车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2、认识对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了解与检测、维修之间的关系三、复习题第2章汽油机对燃料供给与控制的基本要求解释在发动机构造课中应该已经认识了的空气与燃料混合所形成的混合气中的空气与燃料的混合比例——空燃比——在发动机不同的运行工况时的不同要求,也就是建立起对所谓的“控制目标”和“控制要求”的认识。
一、重点掌握1、空燃比对汽油机稳定工况性能的影响2、对稳定工况空燃比的控制要求3、对热机怠速工况进气量和空燃比的控制要求4、变工况过程中对空燃比和进气量的控制要求5、点火提前角与空燃比的关系及对点火提前角的控制要求6、三效催化转化器对空燃比控制的要求二、一般掌握1、混合气分配均匀性第3章化油器式供油与喷射式供油的比较本章讲述了化油器式供油与喷射式供油的比较。
具体要求如下:一、重点掌握1.电控喷油系统的组成;二、一般了解1.化油器供油系统组成及缺点。
第4章电磁喷油器及其他供油部件本章介绍了电控系统各种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具体要求如下:一、重点掌握1、喷油器的典型结构、工作特性及驱动2、电动输油泵及其控制3、油压调节器和燃油轨二、一般掌握油压脉动阻尼器的结构与原理第5章控制系统的主要器件本章介绍了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本章的内容应当重点掌握。
具体要求如下:一、重点掌握1、氧传感器、双氧传感器、宽域氧传感器——构造、工作原理2、运行状态传感器——转速传感器、进气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3、执行器——按控制目标l空燃比——喷油器(压力和开启时间)l点火时间——点火控制器——点火模块或分电器l怠速稳定转速——怠速执行器二、一般了解4、电子控制器(车用电脑)5、典型发动机管理系统图读图第6章控制的实现——开环、闭环控制及控制策略本章讨论了电控系统控制策略。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课时作业1 描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 1.(2010·山东青岛训练)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成功举办,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包括田径、体操、柔道在内的所有28个大项的比赛,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 .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C .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D .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时2.甲、乙两名跳伞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机上先后跳下,在打开伞前的一段时间内,后跳的运动员乙看到甲的运动情况是 ( )A .向下匀速运动B .静止不动C .向下匀加速运动D .向下变加速运动3.一摩托车爱好者以平均速度v 1(大小)从甲城开往乙城,又以平均速度大小v 2开回甲城,则他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v 1+v 22B.2v 1v 2v 1+v 2C.v 21+v 222D .0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加速度为零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为零 B .物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 C .2 m/s 2的加速度比-4 m/s 2的加速度大 D .在匀减速运动中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5.如图1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左图所示的位置,经过7 s 后指针指示在如右图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A .7.1 m/s 2B .5.7 m/s 2C .1.6 m/s 2 图1D .2.6 m/s 26.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关系为v =6t 2(m/s).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 ) A .12 m/s,39 m/s B .8 m/s,38 m/sC .12 m/s,19.5 m/sD .8 m/s,12 m/s7.我国运动员刘翔获得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成绩是12′91″,在男子110米跨栏中夺得金牌,实现了我国在短跑中多年的梦想,是世界第一,为亚洲争了光,更为中国争光.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的 ( )A .起跑时的加速度大B .平均速度大C .撞线时的即时速度大D .某时刻的即时速度大 8.(2010·济南模拟)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③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A .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 .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 .尽管空间站匀速转动,加速度也不为零二、计算题(3×12′=36′) 9.一辆汽车从原点O 由静止出发沿x 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的运动而记下它在各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见下表: (1)汽车在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少? (2)汽车在前3 s 内的加速度为多少? (3)汽车在第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10.一修路工在x =100 m 的隧道中,突然发现一列火车出现在离右道口200 m 处,修路工恰好在无论向右还是向左跑均能完全脱离危险的位置,问这个位置离左出口的距离多少?他奔跑的速度至少是火车速度的多少倍?图211.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有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装在小转台M 上,到轨道的距离MN 为d =10 m ,如图3所示.转台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为T =60 s ,光束转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光束与MN 的夹角为45°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上,如果再经过Δt =2.5 s 光束又射到小车上,则小车的速度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数字)图3时刻t /s 0 1 2 3 4 5 6 7 位置的坐标x /m 0 0.5 2 4.5 8 12 16 20瞬时速度v /(m·s -1) 1 2 3 4 4 4 4 41解析:撑竿跳高中的运动员的动作和支撑杆的转动情况对比赛结果影响极大,不能视为质点;同理,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对比赛结果影响也很大,不能视为质点.其余两项可视为质点. 答案:BD2解析:甲跳下后的速度v 甲=gt ,经Δt 乙跳下,则v 乙=g (t -Δt ),v 甲乙=v 甲-v 乙=gΔt ,即甲相对乙匀速下落. 答案:A3解析:因位移为0,故平均速度也为0. 答案:D4解析: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表示其速度没有变化,此时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A 错;加速度减小表示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减小,若物体原来做加速运动,现加速度减小说明速度变化变慢,且a 与v 方向相同,速度仍在增加,不过速度增加得慢一些,所以B 错;加速度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其数值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率的大小,所以C 错;匀减速运动中,a 与v 反向,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所以D 是正确的.答案:D5解析:a =v t -v 0t =(60-20)7×3.6m/s 2=1.6 m/s 2. 答案:C6解析:平均速度v =Δxt ,t =0时,x 0=5 m ;t =2 s 时,x 2=21 m ;t =3 s 时,x 3=59 m .故v 1=x 2-x 02 s=8 m/s ,v 2=x 3-x 21 s=38 m/s. 答案:B7解析:径赛中的成绩是以相同距离所用时间来确定的,时间短则成绩好.距离→时间→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短,选B.有的学生可能会选A 或C ,特别是C 项,因为人们一般只看最后谁先到达终点,只以冲刺速度决胜负. 答案:B8解析:即将升空的火箭,速度为零,但合外力已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A 错.由于紧急刹车,速度的变化率大,故加速度大,B 对.磁悬浮列车以很大的速度 答案:BD匀速行驶,加速度为零,C 错.空间站匀速转动,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存在向心加速度,D 对. 9解析:在时间轴上,时刻只是一个点,它与位置、瞬时速度对应,是一个状态量,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长度,它与位移、平均速度相对应,是一个过程量.汽车在第2 s 末,是指一个时刻,它对应汽车的位置在x =2 m 处,瞬时速度为3 m/s.汽车在前3 s 内,是一段时间,即汽车从0时刻到3 s 初时刻的一段过程,对应汽车的位置从x 轴上的0到4.5 m ,即位移为4.5 m .同样,汽车在第4 s 内,指的是汽车在第4个1 s 内,是一段时间,对应的一段位移是s =8 m -4.5 m =3.5 m .所以(1)汽车在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为3 m/s.(2)汽车在前3 s 内的加速度为a =v t -v 0t =4-13 m/s 2=1 m/s 2.(3)汽车在第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x t =8-4.51m/s =3.5 m/s.答案:(1)3 m/s (2)1 m/s 2 (3)3.5 m/s10解析:要脱离危险必须使人在火车到达隧道口前跑出隧道.设人所在位置离左出口为x m ,如图2所示,则离右出口为(100-x ) m .v 人为人的速度,v 车为车的速度,从左出口人恰能脱离危险时有:x v 人=300v 车①从右出口人恰能脱离危险时有:100-x v 人=200v 车,②由①②得x =60 m .即人离左出口60 m. v 人v 车=60300=15.即最小速度是火车的15倍. 答案:60 m 15倍11解析: 图4在Δt 内,光束转过角度Δφ=ΔtT×360°=15°①有两种可能:(1)光束照射小车时,小车正在接近N 点,Δt 内光束与MN 的夹角从45°变为30°,小车走过L 1,速度应为V 1=L 1Δt②由图可知L 1=d (tan45°-tan30°) ③ 由②③两式代入数据得V 1=1.7(m/s).(2)光束照到小车上,小车正在远离N 点,Δt 内光束与MN 的夹角从45°变为60°,小车走过L 2,速度为V 2=L 2Δt④由图4可知,L 2=d (tan60°-tan45°) ⑤ 由④⑤两式并代入数据解得V 2=2.9 m/s.答案:V =1.7 m/s 或2.9 m/s课时作业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1.在平直公路上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该汽车在6 s内的刹车距离为()A.30 m B.40 mC.50 m D.60 m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是10 m/s,那么,这个物体()A.在这个时刻之前0.1 s内的位移一定是0.1 mB.从这个时刻起1 s内的位移一定是10 mC.从这个时刻起10 s内的位移可能是50 mD.从这个时刻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通过100 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10 s3.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 m.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A.0.01 m/s2B.0.05 m/s2C.36 m/s2D.180 m/s24.(2010·山东潍坊检测)如图1所示,A、B两物体相距S=7 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 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以v B=10 m/s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 m/s2,则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 ()A.7 s B.8 sC.9 s D.10 s 图15.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A.1∶3B.1∶5C.1∶8 D.1∶96.某人从楼顶由静止释放一颗石子.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子的阻力,利用下面的哪些已知量可以测量这栋楼的高度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①石子落地时的速度;②石子下落的时间;③石子下落最初1 s内的位移;④石子下落最后1 s内的位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2010·江苏启东模拟)针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内容及过程,有以下叙述:①伽利略借助数学知识和实验现象发现,如果速度与位移成正比,将会得到错误的结论;②伽利略通过逻辑得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误的;③伽利略做了大胆的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运动,落体的速度与时间或位移成正比;④伽利略通过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这一严谨求实的实验测定,得出只要倾角一定,铜球的加速度不变,他进一步设想当倾角为90°时,运动变为自由落体,其性质不变,且所有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一样,到此人类终于认识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了.根据伽利略研究的真实过程,请你做出科学合理的排序,你认为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图28.(2009·江苏高考)如图2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二、计算题(3×12′=36′)9.跳伞运动员从350 m的高空离开直升飞机,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才打开伞,设开伞后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4 m/s,求他下落的总时间及自由下落的距离.(g=10 m/s2)10.某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起飞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a=4.5 m/s2,飞机速度要达到v0=60 m/s才能起飞,航空母舰甲板长为L=289 m,为使飞机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应以一定速度航行以保证起飞安全,求航空母舰最小速度v是多少?(设飞机起飞对航母的状态没有影响.飞机的运动可以看作匀加速运动).某同学求解过程如下:由运动知识有v20-v2=2aL,解得v=v20-2aL.代入数据后得到v=602-2×4.5×289 m/s=999 m/s=31.6 m/s.经检查,计算无误.该同学所得结论是否有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若有,请予以改正或补充.11.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在离地面224 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 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取g=10 m/s2),求:(1)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是多少.1解析:v 0=72 km/h =20 m/s ,刹车时间为t ,则at =v 0,解得t =v 0a =4 s ,故刹车距离x =v 02t =40 m.答案:B2解析:由于不清楚物体的运动性质,故A 、B 错,而C 、D 对. 答案:CD3解析:由逐差法得x 6-x 1=5aT 2,所以a =x 6-x 15T 2=0.01 m/s 2,A 对.答案:A4解析:设经t 时间A 追上B ,则有v B t +12at 2+7=v A t ,解得:t =7 s ,这种算法说明B 做匀减速运动时间为7 s ,而事实上物体B 停止的时间t B =0-v B a =5 s<7 s .故A 追上B 的时间为t ′,应有x +0-v 2B2a=v A t ′.解得:t ′=8 s.答案:B 5答案:D 6答案:C 7解析:伽利略首先是利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的论断;然后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运动是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假说;由于当时实际条件的限制,伽利略并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自己的结论,所以他采用了间接证明的方法:①运用数学推导的方法,得出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符合x ∝t 2;②运用斜面实验,测出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符合x ∝t 2,从而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将斜面实验逐步推广到90°时的情况,即小球自由下落,认为小球仍然保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性质.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判断正确的顺序应该是D.答案:D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运动规律的运用,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加速阶段若一直加速则2 s 末的速度为12 m/s,2 s 内的位移为x =8+122×2 m =20 m ,则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A 正确.汽车一直减速在绿灯熄灭前通过的距离小于16 m ,则不能通过停车线,如距离停车线5 m 处减速,汽车运动的最小距离为6.4 m ,不能停在停车线处.AC 正确. 答案:AC9解析:根据题意,设运动员开伞瞬间的速度为v 1,则v 1既是开伞前自由落体的末速度,又是开伞后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所以有v 21=2gh 1,v 22-v 21=2ah 2,h 1+h 2=H将v 2=4 m/s ,a =-2 m/s 2,H =350 m 代入解得v 1=34.4 m/s.h 1=v 212g =118020m =59 m所以t 总=t 1+t 2=v 1g +v 2-v 1a =34.410s +4-34.4-2s =18.6 s.答案:18.6 s 59 m10解析:该同学解法是错误的.若航空母舰匀速运动,以海水为参考系,在t 时间内航空母舰和飞机的位移分别为x 1和x 2,由运动学知识得到x 1=v t ,x 2=v t +at 22,x 2-x 1=L ,v 0=v +at .由以上各式解得:v =9 m/s. 答案:9 m/s 11解析:(1)设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为h 时速度为v ,此时打开伞开始匀减速运动,落地时速度刚好为5 m/s ,这种情况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间最短,则有v 2=2gh ①v 2t -v 2=2a (H -h )②由①②两式解得h =125 m ,v =50 m/s.为使运动员安全着地,他展开伞时的高度至少为H -h =224 m -125 m =99 m.他以5 m/s 的速度着地时,相当于从h ′高处自由落下,由v 2t =2gh ′,得h ′=v 2t 2g =252×10m =1.25 m.(2)他在空中自由下落的时间为:t 1=2hg =2×12510s =5 s.他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 2=H -h v=H -h v +v t 2=224-12550+52s =3.6 s.他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 t =t 1+t 2=8.6 s.课时作业3 运动的图象、追及和相遇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图11.A、B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运动,如图1所示为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下面对阴影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离B.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小距离C.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时离出发点的距离D.表示两车出发时相隔的距离解析:在v—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两条线的交点为二者速度相等的时刻,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则题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离,故A正确.答案:A图22.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x—t图象如图2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乙物体做曲线运动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C.当甲、乙两物体两次相遇时,二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D.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解析:乙物体的位移图象是曲线,并不代表做曲线运动,A错.甲从参考原点出发,乙从x0出发,B错.甲、乙两图线相交代表相遇,此时斜率不同,即速度大小不等,C对.乙超甲后,两物体距离越来越大,D错.答案:C3.(2010·四川安岳模拟)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下边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是()解析:小球竖直上抛后,在上升过程,速度减小,到最高点时速度等于零,下降时速度增大,进入水中后,因受到水的阻力,加速度减小,但速度仍增大,进入泥后,泥对球的阻力大于小球的重力,故向下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由以上分析知,选项C正确.答案:C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赶往B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地.又知甲骑自行车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快,并且两人骑车速度均比跑步速度快,若某人离开A地的距离x与所用时间t的函数关系用如图3中的四个函数图象表示,则甲、乙两人的图象只可能是()图3A.甲是①,乙是②B.甲是①,乙是④C.甲是③,乙是②D.甲是③,乙是④解析:前一段位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故甲的x-t图象的斜率较大;后一段位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故甲的x-t图象的斜率较小,而且前一段甲的斜率应大于后一段乙的斜率.答案:B图45.如图4所示,甲、乙、丙三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1时刻,三物体比较()①v甲=v乙=v丙②x甲>x乙>x丙③a丙>a乙>a甲④甲丙之间距离最大⑤甲、乙、丙相遇A.只有①②③正确B.只有②③④正确C.只有①②③④正确D.全正确解析:t1时刻三图线相交,说明速度相同.①对⑤错.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②④对;由斜率表示加速度知③对,故选C.答案:C图56.如图5所示是两个由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A和B的速度图象.运动过程中A、B 的情况是()A.A的速度一直比B大,B没有追上AB.B的速度一直比A大,B追上AC.A在t1 s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2 s时B追上AD.在t2 s时,A、B的瞬时速度相等,A在B的前面,尚未被B追上,但此后总是要被追上的解析:t2时刻前v A>v B.t2时刻后v B>v A,t2时刻时x A>x B.A在B前,t2时刻以后,由于v B>v A,所以B总是要追上A的,故A、B、C均错.D对.答案:D7.如图6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由图象可知()图6A.甲乙两质点在2 s末相遇B.甲乙两质点在2 s末速度相等C.在2 s之前甲的速率与乙的速率相等D.乙质点在第4 s末开始反向运动解析:由图象知,2 s末甲乙两质点在同一位置,所以A项正确.在x-t图象中图线上某点的切线斜率为物体在该点的速度,2 s末v甲=-2 m/s,v乙=2 m/s,所以B项错误,C项正确.乙质点在4 s之后位移减小,所以反向运动,D正确.答案:ACD8.(2009·安徽高考)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1A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宇宙学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宇宙的大部分可能由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排斥作用导致宇宙在近段天文时期内开始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象?()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位移时间图象方面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和迁移能力;由于宇宙是加速膨胀的,故宇宙半径和时间是二次函数关系,而且其图象的斜率即速度是逐渐增大的,故选C.答案:C二、计算题(3×12′=36′)9.某同学星期日沿平直的公路从学校所在地骑自行车先后到甲、乙两位同学家去拜访他们,x-t图象如图7甲所示,描述了他的运动过程,在图乙中画出它的v-t图象.图7解析:(上午)9时,他从学校出发,骑车1 h到达甲同学家,速度v1=15 km/h,在甲同学家停留1 h;11时从甲同学家出发,12时到达乙同学家,速度v2=15 km/h,在乙同学家也停留1 h;(下午)13时返回,骑车1 h,速度v3=30 km/h,14时回到学校.图8取出发时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v 1、v 2为正,v 3为负;10~11时、12~13时速度为0;据此作v -t 图,如图8所示.答案:见解析图图910.如图9所示是某运动物体的x -t 图象,它是一条抛物线.由图象判断物体可能做什么运动,并求物体第7 s 末的瞬时速度的大小.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规律为x =v 0t +12at 2,v 0、a 为定值,因此位移x 为时间t 的二次函数,由数学知识可知,x -t 图象为抛物线,由题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本题关键在于利用x -t 图象求出初速度,设x =v 0t +12at 2,利用图象上两点P (6,48)、Q (8,80)建立方程组: 48=v 0×6+12×a ×62①80=v 0×8+12×a ×82②联立①②式,解得v 0=2 m/s ,a =2 m/s 2,物体做初速度2 m/s ,加速度2 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 7=v 0+at 7=(2+2×7) m/s =16 m/s.答案:匀加速直线运动 16 m/s图1011.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成功地实现了多人航天飞行.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在世界上已处于领先地位.“神舟”六号飞船完成了预定的空间飞行和科学技术实验任务后,返回舱于17日成功返回.返回舱返回时开始通过自身制动发动机进行调控减速下降,穿越大气层后,在一定高度打开阻力降落伞进一步减速下降,这一过程中若返回舱所受空气摩擦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空气阻力系数)为k ,所受空气浮力恒定不变,且认为竖直下落.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返回舱的运动v -t 图象如图10所示中的AD 曲线所示,图中AB 是曲线在A 点的切线,切线交于横轴一点B ,其坐标为(8,0),CD 是曲线AD 的渐近线.问:(1)返回舱在这一阶段是怎样运动的?(2)在初始时刻v =160 m/s ,它的加速度多大?解析:(1)从v -t 图象上可知:物体的速度是减小的,所以做的是减速直线运动,而且从AD 曲线各点切线的斜率越来越小直到最后为零可知:其加速度越来越小,所以返回舱在这一阶段做的是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减速运动.(2)因AB 是曲线AD 在A 点的切线,所以其斜率大小就是A 点在这一时刻加速度的大小,即a =1608m/s 2=20 m/s 2.答案:(1)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减速运动 (2)20 m/s 2单元综合测试一(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
0 总论一、填空题1.JN1181C13汽车属于货车,其总质量为18t。
2.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设备等四部分组成。
3.汽油机一般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起动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
4.汽车行驶时,其阻力由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和上坡阻力、加速阻力等组成。
二、选择题1。
4×2型汽车的驱动轮数为( B )。
A。
4 B.2 C.8 D.62.BJ1061型汽车属于( C )。
A。
客车 B.轿车 C。
货车 D.越野汽车3.CA1092型汽车,其中的数字“1”表示。
A 轿车B 货车C 客车D 越野车4.CA7226L型汽车,其中的数字“7”表示。
A 轿车B 货车C 客车D越野车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一、填空题1。
目前汽车的动力源是发动机。
2。
热力发动机按燃料燃烧的位置可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两种.4。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行程,即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和排气行程。
6. 发动机的动力性指标包括有效转矩、有效功率和曲轴转速等。
7.发动机的经济性指标是指燃油消耗率.6。
柴油机主要由等两大机构四大系组成。
7。
汽油机主要由等两大机构、五大系组成.8。
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功率称为。
9。
发动机的动力性指标包括和等.10。
在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压缩的混合气是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燃烧室中装有。
二、判断改错题1.对多缸发动机来说,所有气缸的工作行程都是同时进行的。
(×)改正:交替进行的2.发动机的外特性代表了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最高动力性能。
( √)改正:3.汽油机的压缩比越大,则其动力性越好。
(×)改正:汽油机压缩比增大到一定程度,因产生爆燃与表面点火而使动力性变坏4.当压缩比过大时,柴油机、汽油机都可能产生爆燃。
(×)改正:删去柴油机5.在进气行程中,柴油机吸入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改正:吸入的是纯空气6.柴油机是靠火花塞跳火来点燃可燃混合气的。
燃烧学思考与练习题第二章思考与计算题2.1 煤有哪些种类,都有哪些特点,其可燃组分有哪几种?2.2 煤中灰分和煤中不可燃矿物质的含义一样吗?2.3 煤中的含碳量、固定碳和焦炭的含义相同吗?2.4 什么是燃料的发热值?高位发热值和低位发热值有什么区别?如何利用氧弹式热量计测量煤的高位发热值?2.4 什么是标准煤?规定标准煤有何实用意义?2.5 整理一下你所了解的国内外的洁净煤燃烧新技术。
2.6 哪些石油加工产品可以作为工业炉窑的燃料?2.7 燃料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利用恩格拉粘度计测量燃料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并绘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曲线。
2.8 重油燃烧技术对重油的粘度有什么要求?2.9 何谓燃料油的闪点、燃烧点和着火点?用实验来证明。
2.10 为什么需要了解燃料油的热稳定性和掺和性指标?2.11 与气体燃料有关的单一气体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12 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天然气等都有哪些特点?按照它们的热值范围排序。
2.13 试求40%甲种煤和60%乙种煤的混合物发热值。
甲种:C ar=62.1%,H ar=4.2%,S ar=3.3%,N ar=1.2%,O ar=6.4%,M ar=7.0%,A ar=15.8%乙种:C ar=38.6%,H ar =2.6%,S ar =3.8%,N ar =0.8%,O ar =3.1%,M ar =11.0%,A ar =40.1% 2.14 已知某种煤的空干基成分为:C ad=53.97%,H ad=2.91%,S ad=3.54%,N ad=0.76%,O ad=5.1%,W ad=0.91%,A ad=32.81%;V daf=14.76%;Q net,ad=21623.8kJ/kg和收到基水分W ar=4.6%,求煤的收到基其它成分,干燥无灰基成分及收到基低位发热值,并用门捷列夫及我国煤科院的经验公式进行验算。
2.15 某种煤收到基含碳量为41%,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其收到基水分由15%减少到10%,收到基灰分由25%增加到35%,试求其水分和灰分变化后收到基含碳量?(要求先推导换算公式后计算)2.16 甲乙两厂采用相同型号锅炉,甲厂燃用Q net,ar=22274 kJ/kg的煤,煤耗6.53 kg/s,乙厂燃用Q net,ar=16341 kJ/kg的煤,煤耗8.25kg/s,用标准煤耗比较哪个厂的锅炉燃烧经济?2.17 某加热炉使用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的混合煤气,煤气温度25℃,由化验室分析的煤气组分见下表,求两种煤气的发热值和当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按7:3混合时,混合煤气的组分第三章计算练习题3.1 某气体混合物,其各组分的摩尔数见下表组分 CO CO 2 H 2O N 2 NO X i0.09567340.005试求:(1)氮氧化物(NO )在混合物中的摩尔分数。
第4章点火系习题库
一、填空题
1. 为抑制汽车发动机点火时产生强烈的无线电干扰,常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式来防止无线电干扰。
2. 传统点火系统由 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_ 组成。
3. 由于过高电压给绝缘带来难题,成本增高,故次级电压通常被限制在 V 以内。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火线圈按磁路形式可分 和 两种。其作用将蓄
电池或发电
机供给的低电压变成 ______________ 。
5. 汽车分电器由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等组成一个总成。
6. 电容器并联在断电器触点间,其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电阻串联在低压电路中其
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配电器的作用是将 ________________ 按发动机各气缸 的 __________________ 配送至相应
的 ___________ 。
9. 离心点火提前机构的功能是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 __________________ 。
10. 真空点火提前机构的功能是在 ________________ 时 __________________ 。
11. 火花塞根据热特性可分为 _____ , _____ 和 _____ 火花塞。凡 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 的发动机应选用冷型火花塞。
12. 影响次级电压的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13. 点火过早的主要现象是发动机出现的 ______ 的 _______ 的 ____________ 。
14. 点火过迟的主要特征是发动机 ____________ ,不能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顺
利 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像有 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 发出 _________________ ,
并有黑烟。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火正时的判断象征是发动机
仅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且 _________________ 。
16. 点火过早的危害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火过迟的危害有
_______________ 等。
18. 晶体管点火系是利用 __________ 作为 _____ ,接通或断开初级电流的点火系。
19. 火花塞由 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 及 ________ 等主要部件组成。
20. 一般六缸发动机的点火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的变化,还与所用汽油
_______________ 有关。
二、 判断题(正确的打“V” ,错误的打
“x” )
I. 发动机转速加快时,点火提前角应增大。( )
2. 发动机负荷减小时,点火提前角应减小。( )
3. 火花塞在使用中经常发生积炭现象,证明火花塞过“冷”了。 ( )
4. 发动机熄火后仍能工作一段时间并伴有敲击声,说明火花塞过“热”了。 ( )
5. 为使发动机产生最大功率,不损失能量就应在活塞到达上止点时点火。 ( )
6. 点火正时正确的发动机,其分火头所指旁插孔对应气缸的活塞应处于压缩终了附
近。( )
7. 点火过迟会使发动机过热。( )
8. 火花塞间隙过小,高压火花变弱。( )
9. 断电器触点间隙过大与点火时间无关。( )
10 •汽车上的火花塞,若其裙部越长,则散热愈快,属于冷型火花塞。
()
II. 发动机点火系中,真
空提前装置的作用是发动机负荷变大时, 使点火提前角变大。
(x )
12. 发动机采取
触点式点火系,其点火高压会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降。
()
13. 采用电子点火的发动机,由于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增大了,故能提高点火电压和 点火
能量。
()
14. 发动机的火花
塞,其点火电压的搭铁极性是中心电极为正极。 (
)
15. 火花塞积炭严重时,先将火花塞在硫酸中浸泡,将积炭软化后再用铜丝刷清洗。
( )
16. 最佳点火提前角
应随发动机负荷的增大而减小。 ( )
三、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功率大,压缩比大,转速高的发动
机应选用( )。
A. 热型火花塞;B.中型火花塞;C.冷型火花塞
2. 点火系中电容器作用是( )。
A. 减少触点火花;B.增大触点火花;C.与火花无关
3. 分火头击穿漏电,将会引起( )。
A. 全部火花塞无火;B.少数缸不工作;C.点火错乱
4. 点火线圈高压线脱落,会造成( )。
A. 高压无火;B.高压火弱;C.点火错乱
5. 点火过早会使发动机( )。
A.功率下降;B.功率提高;C.省油
6. 电容器击穿(短路)会造成( )。
A. 火弱;B.无火;C.触点烧蚀
7 .下面关于点火时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次级绕组通电的时刻; B. 次级绕组断电的时刻
C. 初级绕组通电的时刻; D. 初级绕组断电的时刻;
8、桑塔纳2000GLS型轿车JV型发动机分电器触发叶轮的叶片不在空气隙时, 感
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值应为 ( )V。
A 、0.3 〜0.4 B 、1.3 〜1.4 C 、0.7 〜0.9
9 、 汽油发动机点火提前角过小将使 ( ) 。
A .发动机起动起困难 B .发动机非常容易起动
C.发动机怠速更加稳定 D .提高汽油发动机的经济性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磁感应式信号发生器需要电源
B. 霍尔式信号发生器需要电源
霍尔传
C. 磁场被屏蔽时霍尔式信号发生器产生霍尔电压
D. 磁场未被屏蔽时霍尔式信号发生器输出高电平
四、简答题
1. 简述点火提前角及点火正时。
2. 晶体管点火系的优点有哪些?
3. 简述火花塞安装不良可能导致的问题。
4、说明火花塞的拆卸步骤及注意事项
5、说明火花塞的安装步骤
五.分析题
1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3
1-发电机;2-电压调节器;3-电流表;4-蓄电池;5-熔断丝;6-点火开关;7-起动复合继电器;8-起动机;
9-充电指示灯;11-点火线圈;12-分电器;13-火花塞;14仪表稳压器;15-水温表;16-水温传感器;17- 燃油表;
18-燃油传感器;19-油压表;20-油压传感器;21-低油压警告灯;22-低油压报警开关;23-低气 压蜂鸣器;24-低
气压报警开关;25-熔断丝;26-喇叭继电器;27-喇叭按钮;28-喇叭
1)说明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写出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电流流向
2)写出点火线圈次级级绕组的电流流向
3•根据下图分析电子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海 点火 欣农和信号
■*
|25
03
1
—
3
I
II
4 M0H 4
+
r
.
]i
「
F
V
1
U
N L
I -------r
iryp
50
i
12
15a
^-L, 30
T
|]2V
U
wn§l
严
—ii*_
17
[15
© © ®
21
T1&
24 27
2
磁感应式分电器
r
i
电子点火控制器
用
火
圈
专
点
线
蓄
电
池
'_发生器
火
花
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