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答案(III)
- 格式:doc
- 大小:71.60 KB
- 文档页数:6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政治)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读上图。
完成1、2题。
1.雨伞最初的标价是二元,这“二元”是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②观念上的货币③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④现实的货币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雨伞的价格由二元涨到二元七角五分,说明商品的价格A.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B.由商品的价值决定C.由货币的支付手段决定D.受供求关系影响“大米涨价了,也得买。
”“金价涨了,以后再买金项链吧。
”3. 上述对话表明价格变动①能够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②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较小③能够调节商品价值量的变化④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较大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4. 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为替代品。
当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后,所产生的影响是①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②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③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④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 如果服装加工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那么生产一件连衣裙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______,一件连衣裙的价值量就会___________。
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________。
A.减少减少反比B.减少减少正比C.增加增加正比D.增加减少反比6. 商场里商品的陈列是有讲究的。
例如,照相机旁放置记忆卡或电池、香皂旁陈列皂盒、剃须刀架旁摆放剃须泡沫、牙膏旁边放置牙刷等。
上述陈列的每组商品是A.互补商品B.价值量相同的商品C.替代商品D.价格档次相同的商品7. 周末,小陈同学陪妈妈逛商场,看到下图的情景,向妈妈解释了产生这一情景的下列几种原因,其中合理的是A.不正当的竞争引起洗衣机市场的混乱B.洗衣机供过于求致使商家争抢客源C.洗衣机质量优劣决定其销售量大小D.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洗衣机价格8.从北京到上海,对于一般出行者来说,飞机与高铁列车是A.互为替代的交通工具B.价值量相同的交通工具C.互补关系的交通工具D.价格相同的交通工具9.分析上图中的两种消费类型,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右边的消费类型优越于左边的消费类型B.左边的消费类型优越于右边的消费类型C.不同的消费观念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D.左边的消费类型属于租赁消费10. 在消费中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人喜欢追赶潮流或跟风随大流。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文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连同答卷共9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福布斯》杂志发布了2011年的全球富豪排行榜,墨西哥卡洛斯•斯利姆以其名下740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名2011年世界亿万富翁的首位。
人们习惯用货币来衡量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这是因为A.货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B.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C.货币体积小、价值大、便于保存D.货币的价值能通过其他商品体现出来2、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日益盛行,网上商店遍地开花,网上购物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对于网上购物的正确认识是A.可以节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B.使得商品交换的结算方式发生了变化C.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D.意味着电子货币将代替纸币,使货币职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3、2012年9月1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了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决定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美联储通过“印钱”买入证券资产,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的传导途径是①增发美元→美元币值下降→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可能会贬值②增发美元→美元币值上升→使全球经济走出金融危机低谷③增发美元→美元汇率降低→中国对美的出口将会变为逆差④增发美元→大宗商品涨价→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将会加大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4、2012年以来,电商(电子商务)价格此起彼伏,苏宁、国美、当当、天猫、京东、腾讯等多家B2C网站纷纷参与价格战。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理科政治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 54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哲学的任务在于它必须先于行动。
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这一观点强调了A.管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C.真理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D.哲学对管理实践有指导作用2、2013年10月7日凌晨1时15分左右台风“菲特”在浙闽交界处沙南岸沙埕镇登陆。
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3、小张在日记中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
”这说明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D.价值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上形成的4、“玉皇大帝的外貌似汉族人,上帝的外貌似西方人”。
这说明①人脑是一切上帝的来源②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③鬼神上帝是对客观事情的真实反映④鬼神上帝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歪曲的虚幻的反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C.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D.物是观念的集合6、判断某种联系可否称为规律,关键看其是否是物质运动过程中联系。
A.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B.客观的、经常出现的C.固有的、现象间的、稳定的D.客观的、现象间的、必然的7、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A.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B.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C.文艺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演出D.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8、有人听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A.社会历史性B.能动性C.客观物质性D.主观性9、xx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III)一、单项选择题(24题,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参加演讲会、辩论会④购买蔬菜水果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⑥合唱团、舞蹈队、装表演队⑦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⑧某国议员竞选(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⑦⑧2.15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说明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D.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3.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A.文化创造 B.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C.人民群众 D.社会的发展4.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哪一特点?( )A.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C.文化对人精神愉悦的影响 D.文化对人健康向上的影响5.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
由此可以看出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6.爱迪生说:“我这一生行将结束。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并以此为人类造福。
我在世的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
”这段话表明A.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B.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C.人的发展是全面发展D.人的发展就是要会发明创造7.宗教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种最普遍的社会现象,自它产生以来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各个层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具体来讲,宗教具有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认同功能、凝聚力的功能、调节情感的功能。
这说明( )①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②民族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④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8.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是( )①民族文化是至高无上的②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③民族文化具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9.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
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近百万,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战争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D.古代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10.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3 000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第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电子方式、数字方式进行转播,其中包括网上的高清转播、手机电视等。
美国NBC网站,视频观看者是雅典奥运会的30倍,手机视频下载量是都灵冬奥会的20倍。
在中国,有1.02亿观众在网上收看相关的比赛,还有1.46亿观众通过网络点播方式收看转播。
全球范围内有77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网上频道。
以上事实说明(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大众传播已取代旧的传媒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B.鲜明民族性C.较强融合性D.明显渗透性12.我国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称为“六礼”,依次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与现在的婚礼有巨大的差别。
关于这种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这种变化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②传统文化的内容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③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④这种变化对人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3.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C.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D.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14.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15.近20年来,约有7000条新词产生,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再就业等,这一事实说明()A.人类文化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人类文化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人类文化是人脑主观自生的D.人类文化先于人类实践活动16.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是()A.消费者的心理B.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C.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爱好D.社会实践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19.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0.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③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④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重要性的看法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B.我国的“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成功体现了我国科技处于世界前列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2.下列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理解正确的有( )A.这是由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造成的B.这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多彩、精深C.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D.不同区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23.“大禹治水”是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
这说明( )A.自强不息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B.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C.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24.邓小平谈到爱国时曾经说:“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这说明(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④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二卷(非选择题52分)二、论述题(2题,共52分)25、材料一:近年来,红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成为新的文化消费热点。
革命纪念地和田园、牧场成为人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新的场所,也为革命纪念地和农村当地居民开创了致富的新途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红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的意义。
(10分)(2)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就必然而然地提高了。
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10分)26、材料一:2012年6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统一、鼓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
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升华这一民族精神。
材料二、“韩流”涌入中国以来,赢得了许多青少年学生的青睐。
据上海市团委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60名接受调查的青少年学生当中,知道“哈韩族”的占80%,知道“流氓兔”的占81.9%。
另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有46.5%的中学生表示喜欢韩国的青春偶像剧,48.2%的中学生表示喜欢欧美的HIP-HOP、日本动漫、韩式阔脚裤。
(1)结合材料一,说说在新的历史条件我们应该怎样弘扬这一民族精神?(15分)(2)新时期中国为什么仍然必须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魂”?(5分)(3)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呢?(12分)2012至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政治试题答案一、非选择题(52分)25(1)①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又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发展红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有利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内容,也有利于革命老区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革命老区和农村居民收入,这也体现了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
(6分)②文化塑造人生。
红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是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分)(2)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
但是又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两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也有不同步的情况。
(2分)①一方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
从这种意义上说。
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4分)②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