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收稿日期:2008-12-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3157);国防科技创新基金(CXJJ-09-M41);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8ZR1422500);上海市学科带头人项目(07XD14035)作者简介:李佳(1982—),男,河北省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及相关领域;导师:夏保佳(1961—),男,江苏省人,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电源技术。
Biography:LI Jia (1982—),male ,candidate for Ph D;tutor:XIA Bao-jia (1961—),male ,researcher.储存后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研究李佳,张建,张熙贵,杨传铮,夏保佳(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50)摘要:以不同温度、不同荷电态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储存实验,通过X 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手段研究了储存前后电极活性物质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变化;并对储存前后的电池进行测试,研究了储存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等综合性能的影响。
结果发现,经不同荷电态高温储存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的体相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但其正极材料的微晶尺度和微应力随储存时荷电态的升高而减小;储存后,正极表面出现较明显的钝化膜,负极表面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增厚。
经高荷电态储存后,锂离子电池的交流内阻和厚度变大,1C 容量发生衰减,电极充放电极化增大,电池的1C 循环性能下降,安全性能下降;放电态储存后,电池的综合性能无明显变化。
说明,放电态储存对于锂离子电池是一种较好的储存条件,有利于储存后电池综合性能的保持。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储存;微结构;综合性能;安全性中图分类号:TM 91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87X(2009)07-0552-05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lithium ion battery after storageLI Jia,ZHANG Jian,ZHANG Xi-gui,YANG Chuan-zheng,XIA Bao-jia(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 200050,China)Abstract:Lithium ion batteries were stored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in different state of charge (SOC).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electrode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XRD and FESEM,and the generalperformances of the batteries before and after storage were tes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afterstorag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the microcrystal and microstress of cathode material reduced as the storing SOC ofbatteries going up,though the bulk structures did not change.Meanwhile ,during storage there deposited apassivation film on the surface of cathode as the SEI (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 )film on the anode getting thicker.After stored in high SOC ,the general performance of the batteries changed more obviously,including the fading of 1C capacity,the deterioration of 1C cycling performance ,the degradation of safety performance and so on.However,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thium ion batteries that were stored in low SOC condition didn't degrade.Therefor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storage at low SOC condition is propitious to keep original general performance of lithium ion battery.Key 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storage ;microstructure ;general performance ;safety 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和自放电率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拓展[1]。
凝聚态物理专业(070205)培养方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Condensed Matter Physics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培养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将物理理论与实际问题关联起来的、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研究与应用性专业人才。
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
硕士研究生应达到的要求:(1)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时跟踪学科动态;能广泛获取各类相关知识,对科技具有敏感性。
(2)具有项目组织综合能力和团队工作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3)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能流利阅读专业文献,有较好的听说写译综合技能.(4)获得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结果.5。
本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有:高等量子力学,群论,计算物理,高等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低维物理与薄膜技术,专业英语等课程,另外还要参加教学实习,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撰写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硕士生毕业可以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或在相关企事业任职.二、学习年限1。
培养方式采用课堂教授、讨论、专题发言与课后自学、写读书笔记;社会调研与教学实习;参与科研与学术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生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2.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培养年限总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与导师(一)研究方向1.光电子物理。
导师主要有石旺舟教授、赵祥永研究员、刘锋教授、林方婷副教授、唐艳学副教授、王飞飞副教授等。
2.材料物理.导师主要有潘裕柏研究员、陈之战研究员、胡古今研究员,王涛副教授、秦晓梅副教授、刘爱云副教授等.3.信息光学.导师主要有冯勋立研究员、闫爱民副研究员、胡志娟副教授、赵振宇副研究员、何晓勇副研究员等。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名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是我国著名的技术学科综合性研究所之一。
其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曾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
1958年、1959年本所前后分出组建了长沙矿冶研究院、昆明贵金属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又前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2021年8月,按照研究所最近几年来科研领域的变迁和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的调整,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将所名更改成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微系统所)。
招聘职位信息数字电路设计工程师(上海、南京)---4人(职位编号:SIM01)职位描述1.在FPGA或DSP平台上进行无线数字基带和保护操作模块的设计工作。
2.主导或协助完成高速多层PCB板的设计调试。
职位要求1、通信、电子及其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
2、精通C/C++语言编程3、有高速度的多层PCB板的设计和调试的经验优先;4、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无线通信通信软件工程师(上海、南京、北京)---18人(职位编号:SIM02)职位描述1.完成嵌入式通信协议软件的开发、调试、测试、优化和成立文档。
职位要求1、计算机、电子及其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
2、精通C,C++;3、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DSP工程师(南京)---1人(职位编号:SIM03)职位描述1. DSP模块开发与调试2. 相关定点平台开发3. 参加系统测试与后期保护职位要求1. 通信、电子、计算机专业,硕士以上学历2. 精通C/C++语言编程3. 熟悉TI C64x/C55x系列DSP的开发与优化技术4. 具有必然的数字信号处置基础5.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MAC协议工程师(南京)---2人(职位编号:SIM04)职位描述1、参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2、主要负责业务流配置、MAC相关协议、数据面管理设计与实现。
创新人物Innovation Character2018年,集成电路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位列实体经济发展第一位。
作为影响社会、经济和国防安全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是信息时代的基石,是一个国家的“工业粮草”。
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国家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2018年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
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这一消息令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田彤教授备受鼓舞,多年来,他一直为推动集成电路核心技术研发四处奔走。
“象牙塔”中的教授、商场上的总裁、重点实验室的领军人物……田彤的角色很多,但主题都与集成电路有关。
他是模拟/射频集成电路及系统设计研发领域的领军人,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开辟了集成电路的新领域,并带领企业以高科技产品服务走向世界。
立足前沿,描绘微电子蓝图少年时期,田彤就对微电子领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喜欢动手摆弄各种东西。
20世纪80年代,硅谷成为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关于硅谷的故事令他心驰神往。
1986年,田彤考入华中理工大学,顺理成章地选择了固体电子学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沿着自己的兴趣之路继续学习。
接着,他又先后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接连完成了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建立了完备的工艺、电路和微电子学科知识体系,同时,将研究目光渐渐聚焦于射频集成电路及系统设计研发这一研究方向。
田彤始终保持着对学科专业的关注,他把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起来,并且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路走来,罗晋生教授、林金庭教授、陈堂胜教授给予他很多帮助,老一辈科学家的谆谆教诲指引着他在科研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2020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通信专业经验贴一、院校选择关于择校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先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择校心理历程吧。
我本科是在一所双非院校读的通信工程专业,当时班级里考浙大是最多的,由于个人原因,我是要往上海考的,起初也很早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819开始备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过同学了解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就去网上各种找了有关于微系统所的资料,运气挺好的,找到了一个在新祥旭上专业课的同专业师兄,和他详细了解了之后就毅然决然的报考了上海微系统所。
对于微系统所的了解可以参考知乎上点赞最多的帖子,我就不赘述了,择校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适合自己去考,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学校老师帮忙找一些师兄师姐,这个咱们也可以借助外力去找辅导机构,新祥旭还挺不错的,不是打广告哈,师兄师姐是你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这个重要性我不再强调,其他的院校选择方法都是大家老生常谈的,我也就不重复了。
二、初试备考在定了学校之后,你要做的就是全身心投入到初试备考,不要有其他各种犹犹豫豫的想法。
鉴于通信工程专业的考研同学在大三下大四上还有很多专业课要上,我们就把考研初试备考时间安排在6月中下旬。
下面主要以数学和专业课为例说一下大致的时间安排:数学:6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把数学书和课后习题过一遍;8月中旬到9月底把全书(或者十八讲之类的辅导书)过一遍;10月初到10月底交给真题,顺便把书再看一遍;11月初到11月底把全书看一遍,顺便开始做一些模拟题;12月初到12月中旬回归真题,并穿插新的模拟题;12月中旬之后,查缺补漏。
这样可以保证每本书都看两遍,更好的理解题目。
数学方面我是用的书是:课本及课后习题解答,张宇高数十八讲,李永乐线性代数分册,张宇概率论九讲(这三本书是核心,里面的题目思路很全),李永乐660(我是一天只做20题),张宇真题,李永乐6+2,张宇八套卷,张宇四套卷。
大家可以从网上找网课资源,然后下载后快进着看。
室内走廊环境高频段宽带无线信道测量与建模王萍1 勾天杭1,2 李朋朋1,2 李颖哲1,2 赵振维3 张利军3【摘要】摘要为了验证在高频段进行宽带无线通信的可行性,介绍了针对室内走廊环境进行的14 GHz宽带无线信道测量和所获取的信道特征。
基于频域信道冲激响应测量方法,设计搭建了宽带无线信道测量平台,较好地克服了高频段电波传播能量实时测量采集的难度。
基于实测数据提取信道参数化模型,获取了高频段电波传播特性参数统计分析结果,包括路径损耗与阴影衰落、时延扩展、角度扩展。
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高频段电波传播时延小、方向性强,适用于宽带互联通信。
【期刊名称】电波科学学报【年(卷),期】2012(027)003【总页数】6【关键词】关键词高频段无线通信;宽带无线信道;信道测量;参数化信道建模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1]。
而高频段无线频谱资源应用相对空闲,且具有衰落快、波束集中,方向性强,不易受干扰等特点。
如果能合理利用高频段频谱资源,与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相结合,优势互补,将能很大程度上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满足持续增长的业务需求。
此外,高频段电磁波的波长相对低频段电磁波小,使得所需的天线尺寸减小,适合终端设备的小型化。
对高频段无线信道特征加以认识是合理利用高频段频谱资源提高通信系统性能的基础。
为此,需要对高频段宽带无线信道进行测量与建模,获取电波传播的特性,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目前,受商用信道探测器的限制,多数无线信道测量频点集中于传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2-5],不能支持6 GHz以上频率的测量。
国内外,高频段宽带无线信道测量建模工作已经开展[6-8],然而,高频段宽带无线信道测量及建模还不够成熟,需要进行更多的信道测量和建模。
在国家科研项目支持下展开的14 GHz室内走廊环境下的宽带无线信道测量与建模作为对高频段无线信道特性研究的一部分,对于后续技术的研发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2006AA03Z 36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 B935400,2006C B302700);上海市科委资助项目(06QA14060,06X D14025,0652nm003,06DZ 22017,0752nm013,07QA14065)相变存储器驱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沈菊,宋志棠,刘波,封松林(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纳米存储技术联合实验室,上海200050)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相变存储器驱动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依靠电流驱动的驱动电路,整体电路由带隙基准电压源电路、偏置电流产生电路、电流镜电路及控制电路组成。
该结构用于16K b 以及1Mb 容量的相变存储器芯片的设计,并采用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的0118μm 标准C M OS 工艺实现。
该驱动电路通过Hspice 仿真,表明带隙基准电压、偏置电流均具有较高的精度,取得了良好的仿真结果,在16K b 相变存储器芯片测试中,进一步验证了以上仿真结果。
关键词:相变存储器;电流驱动;;偏置电流;电流镜;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中图分类号:T N432;T N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53X (2008)0520431204Design and R ealization of Driving Circuit for Phase 2Change RAM ChipShen Ju ,S ong Zhitang ,Liu Bo ,Feng S onglin(Laboratory o f Nano 2technclogy ,Shanghai Institute o 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 f Sciences ,Shanghai 200050,China )Abstrac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a novel driving circuit of phase 2change RAM chip was described ,and a driving circuit by current driving was designed.The driving circuit consists of v oltage reference ,current bias ,current mirror andcontrol logic circuit.It was integrated with both 16K b and 1Mb phase 2change RAM chip using the standard 0118μm C MOS process of S MIC.Hspice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driving circuit has a high precision ,both for the v oltage referenceand current bias circuit.The chip was tested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 was dem onstrated.K ey w ords :phase 2change R A M;current driving ;reference v oltage ;bias current ;current m irr or ;C M OS EEACC :1265D0 引言相变存储器(PC 2RAM )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存储器,在研发下一代高性能不挥发存储技术的激烈竞争中,PC 2RAM 在读写速度、读写次数、数据保持时间、单元面积、功耗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显示了极大的竞争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孙玲玲女,1956年6月出生,1985年3月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获电路与系统硕士学位。
研究员,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电路与系统”博士生导师;“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应用”硕士生导师。
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电路与系统”学科带头人。
主讲的课程包括:集成电路CAD,近代网络理论, 微波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导论,VLSI设计导论、EDA技术等;指导本科学生工程训练和毕业设计数十人。
主要研究方向:深亚微米及RF/微波IC设计及CAD方向、射频集成电路及应用系统研究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防预研、国际合作等三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已有20多项成果通过国家级和部省级专家技术鉴定或验收,并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近年已在电子学报等刊物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
兼任全国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IFIP中国代表、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电子学报、微波学报编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主编等。
查丽斌女,1964年1月出生,陕西西安人,副教授。
1991年5月获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曾主讲线性电子电路、电路原理、电路分析基础、电力系统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机原理及拖动技术、计算机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等课程。
指导本专科学生毕业设计数十人,有近20年的教学经验,教学责任心强,教学效果良好。
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GIS),教育软件的开发。
公开发表论文若干篇,主编出版了教材<<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柴曙华男,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实验师。
197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实验教学工作。
80年先后和同事们完成了电工实验室的筹建、教材编写、实验项目改革的任务。
2000年后参与完成了下沙校区电工、电路、信号与系统综合实验室筹建、扩建等工作。
会议议程时间:2011年11月23日13:30-17:30地点:川投国际酒店1F锦程厅主持人:叶甜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议程时间内容13:30-13:40 双流县领导致辞专题报告13:40-14:10新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研究及其对物联网的影响李乐民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14:10-14:40中国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和挑战王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14:40-15:10物联网技术在山地灾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需求、问题、现状与突破展望陈宁生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15:10-15:40物联网应用中的中间件技术杨运平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设计师技术与成果信息发布15:40-16:00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王儒敬常务副所长16:00-16:20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王文武科技处处长16:20-16:40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李学恩传感网络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16:40-16:55 成都物联网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刘亚强副部长16:55-17:10 四川凯路威电子有限公司彭泽忠董事长17:10-17:25 成都科诺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柳岸副总经理嘉宾简介论坛主持人叶甜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
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2009年,担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总体专家组组长,被国务院任命为专职技术责任人,是中国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研发领域的首席技术决策专家。
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工艺与设备技术、半导体器件与电路领域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论文(含合作论文)200多篇,取得专利数十项(含合作专利)。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嘉宾简介演讲嘉宾王曦中国科学院院士1966年出生于上海。
(信息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女性专刊第五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和信息技术研究所女性专刊2005年3月20日2005年上海市科教系统妇女工作要点按照上级党委的有关要求,科技和教育俩个大口的妇委已“拆二合壹”。
根据科教系统女职工的特点,制定了《2005年上海市科教系统妇女工作要点》,现摘录其中的主要内容,以便于今后的工作中能对我所的妇女工作有所指导和帮助。
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壹步引领科教系统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科教兴市”主战场。
●表彰、宣传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
●通过媒体专访、组织专题事迹方案会等形式,重点开展宣传活动。
●于上海科教活动周中,组织“科学创造未来”系列主题活动。
二、以促进科教妇女整体素质提高为宗旨,扎实推进各项服务、实事项目的落实。
●推进妇女学上网、学法律、学技能、学礼仪,组织法律知识竞赛。
●组织“科教联手,你我牵手”联谊活动。
●举行“科学育儿”主题亲子活动。
●组织“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等疗休养组织工作。
●组织优秀女科教工作者“三八”期间妇科体检。
三、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建设和谐社会为基点,努力营造、优化女性成才的氛围和环境。
●拓展建立“优秀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发展资助金”。
●组织、推荐有关专家、教授参和以“妇女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妇女发展论坛。
●举行“女性学科进课堂”工作交流总结会。
●做好科教系统第五届“比翼双飞模范佳侣”的评选工作。
四、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核心,增强科教系统妇女组织把握和服务大局的能力。
●筹建“上海女科学奖联谊会”和“上海市优秀青年女教师联谊会”。
●举办科教系统妇女干部学习培训班。
●推进“壹校(所)壹品、壹区壹特”工作,分类形成品牌工作群。
●对“如何提高通过有效服务促进知识女性发展的能力”等专题开展调研、征文和交流活动。
1、为了于所内深入开展凝聚力工程,所工会、妇委于春节前夕见望了生病于家的所女职工张郢,带去了对她的问候,且祝愿她早日恢复健康。
动力电池研发团队一、天津电源研究所(电子第十八研究所)1、领军人物汪继强:任信息产业部电子十八所副总工程师。
从事电池、燃料电池和相关材料研究。
曾先后主持锂电池、燃料电池等若干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或预研项目的研制任务。
1982-1985年曾公派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新型电池的研究工作。
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
1985年以来,担任十八所副总工程师,先后主持若干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包括863新型贮氢材料及Ni/Mn电池产业化攻关、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锂离子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等。
Ni/Mn电池研究成果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锂离子电池成果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正在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研究成果中国天津电源研究所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化学与物理电源研究所。
该所主要研究把化学能、光能、热能转换成电能的技术和电子能源系统技术,现已研制出空间及地面用电源系统以及锂电池、镉镍和氢镍电池、锌银电池、密封铅酸电池、热电池、太阳电池、半导体制冷组件及温差发电器等400多种规格的产品,这些产品已广泛用于各种卫星、尖端武器、工业控制、通信、广播、交通、电子仪器和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其中有100多项分获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该所自70年代便成立锂电池专业技术研究室,是国内最早研究锂电池技术的单位。
研究室技术力量雄厚,始终跟踪国际前沿技术,研制开发了锂亚硫酰氯原电池系列、锂锰原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等多种系列的锂电池产品,有方形、圆柱形、硬币式等几十种规格。
该所研制的锂电池已经在军事和民用方面获得许多应用。
在军事方面,应用在通讯电台、保密机、声纳发生器、各种水雷、地雷引信等作电源。
在民用方面,可用于作记忆储存元件、仪器仪表、便携式电子器件、移动电话、计算机、电子表和电子玩具等的电源。
新近开发的锂离子电池已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获得应用,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
该所开发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技术转让能力。
会议议程时间:2011年11月23日13:30-17:30地点:川投国际酒店1F锦程厅主持人:叶甜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议程时间内容13:30-13:40 双流县领导致辞专题报告13:40-14:10新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研究及其对物联网的影响李乐民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14:10-14:40中国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和挑战王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14:40-15:10物联网技术在山地灾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需求、问题、现状与突破展望陈宁生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15:10-15:40物联网应用中的中间件技术杨运平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设计师技术与成果信息发布15:40-16:00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王儒敬常务副所长16:00-16:20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王文武科技处处长16:20-16:40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李学恩传感网络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16:40-16:55 成都物联网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刘亚强副部长16:55-17:10 四川凯路威电子有限公司彭泽忠董事长17:10-17:25 成都科诺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柳岸副总经理嘉宾简介论坛主持人叶甜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
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2009年,担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总体专家组组长,被国务院任命为专职技术责任人,是中国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研发领域的首席技术决策专家。
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工艺与设备技术、半导体器件与电路领域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论文(含合作论文)200多篇,取得专利数十项(含合作专利)。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嘉宾简介演讲嘉宾王曦中国科学院院士1966年出生于上海。
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50人)姓名所在单位
郭宝珠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吴昌旭心理研究所
吴应湘力学研究所
戴鹏程物理研究所
张广宇物理研究所
艾国祥国家天文台
刘雪明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王祥科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黄迪颖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刘青松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禹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游静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占肖卫化学研究所
王树化学研究所
丁奎岭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游书力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杨学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钱友存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朱学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胡海岚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戈峰动物研究所
黄亿华生物物理研究所
朱平生物物理研究所
李家洋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亚平上海药物研究所
李绪志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张勇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郑婉华半导体研究所
王岩飞电子学研究所
宋志棠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贾锐微电子研究所
傅伯杰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李召良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秦大河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王强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周东美南京土壤研究所
陈立东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冯衍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会明金属研究所
李小森广州能源研究所
史宝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熊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闫立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乾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冯新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恩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永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齐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董振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专业方向】功能材料的电化学合成:金刚石和类金刚石【推荐(学校)单位和导师姓名】:张树永【推荐原因】尊重学生,也不抠门,关键是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研究内容简介】:功能材料的电化学合成:金刚石和类金刚石;金属腐蚀及其防护研究:铝及铝合金、镁合金的腐蚀与防护。
聚合物涂层、表面转化膜;电化学催化与化学电源: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制备与功能化:金属基纳米阵列材料和催化材料。
【就业前景介绍】工作问题不用愁,张老师找的人比较少。
【考试情况】无外校歧视等问题,复试的大多能留下【相关考试资源链接】暂无,主要科目是有机化学山大版和物理化学【您对考研的看法】努力未必与收获成正比,但是不努力就一定没收获!【专业方向】电化学分析【推荐单位或导师】中国科学院电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董绍俊院士【推荐原因】董老师为人和蔼,治学严谨,学术水平很高,而且会招外考的学生,现在主要研究的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及荧光发光材料的研究。
【研究内容简介】电分析化学【就业前景介绍】出国读博后都是去的全世界最好地方,而且回国后董老师也会照应的【考试情况】化学专业的专业课考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生物专业的很受欢迎,考试科目看一下应化所网站上的说明就行,好好看看书本做做历届考研题就可以了。
【您对考研的看法】考研一定要选一个好的牛的导师,这样你才会有前途【专业方向】电化学【推荐单位或导师】中南大学,黄可龙教授【推荐原因】人超好,材料学院牛人,科研经费也多,手下还有几个电池方面的老师【研究内容简介】主要研究金属及涂层在各个环境下的腐蚀与防护,如土壤,不过主要是大气方面【就业前景介绍】各类金属研究所和电池企业【考试情况】中南大学考试初试为物理化学,金属学和材料力学等,复试为金属学,粉末冶金学【您对考研的看法】考了,考完一定先联系他们梯队的老师【专业方向】物理化学电催化【推荐(学校)单位和导师姓名】武汉大学陈胜利【推荐原因】如果你真想学点东西,真想做点科研,在这儿氛围很浓厚,老板要求高,特别要求全面发展!【研究内容简介】氧还原、氧析出电催化,扫描电化学技术、电化学理论计算【就业前景介绍】帝国理工大学博后,回国不久,可介绍攻读博后,一般说服学生硕博连读【报考要求及相关资料】有物理化学基础知识【您自己的考研感受】老师比较客观【专业方向】电化学、电催化【推荐单位或导师】西南科技大学何平【推荐原因】长春应化所博士【研究内容简介】电渡、电催化【就业前景介绍】就硕士毕业也能拿好几千的工资了,前提是你把电化学基础掌握好了就行。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导师简介:
张苗,女,博士,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作为创始人之一,建立了我国唯一的SOI产业化基地-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
培养的学生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优秀奖、院长优秀奖等,其中一名博士生入选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5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5-2006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2006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作者简介:
张波,男,博士研究生,2007年考入上海微系统所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应变材料与器件。
应变自如,释放由心
记恩师张苗研究员求学20多年来,总希望遇到对自己的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好老师,他们不仅传授给我们专业的知识,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很庆幸的是,在我作为学生的最后阶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遇到了影响我一生至深的好导师—张苗研究员。
张老师的研究领域为高端硅基衬底材料与应变材料,这是国际半导体领域的前沿课题。
从见到张老师的第一面开始,她治学严谨的科研风格、和蔼可亲的笑容以及独有的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张应变”之于科研思维
科学需要想象,科学更是创造;科学精神离不开理性、怀疑和实验。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应变材料的研究,从一开始,她便要求我瞄准国际前沿热点,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的想象力,以“张应变”的方式去探究科研中存在的问题。
正是在张老师这一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我在研究应变材料的同时,开展了应变材料相关器件方面的研究,不但加深了对应变材料本身的理解,还为进一步验证材料的性能奠定了基础。
其实,张老师在读博士期间,就具有极为开
阔的科研思路。
张老师博士工作主要研究Si中注入H离子的性质,然而凭借她敏锐的洞察力,却创新性的发现,Si中注H后形成的气泡,对半导体中的杂质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这一技术对提升半导体工艺中的杂质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张老师平时鼓励我们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张应变”的思维中去解决面临的各种科研难题!
张老师也鼓励我们多参加国际会议,去和众多科学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触摸学科发展的脉搏、呼吸新鲜学术空气。
通过国际会议得到的很多信息,不是简单地通过文献检索就可以获得的,这对扩大我们组在业内的影响、把握国际科技发展的主流、了解最新科技动态、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关系有重要意义。
二、“完全释放”之于科研讨论
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与大学时期老师远远站在讲台上讲课不同,我们可以离老师如此近的探讨问题,我当时感到很紧张也很兴奋。
仍记得第一次开小组科研讨论会,对全体老师和同学汇报自己的科研工作,当我用颤抖的声音都很难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当看到张老师那充满微笑的面容,让我不用紧张、慢慢的讲述,我顿时产生了亲切的感觉。
除了在定期的科研例会上,我们可以随时的跟她讨论科研问题,可以跟她一起到所食堂吃饭,一边讨论问题,她始终以微笑相迎,有时使我们全然忘了是跟一位老师在对话。
由于心情的“完全释放”,我们之间的科研交流变得非常顺畅,完全没有师生间的压力存在。
此外,张老师非常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经常用自己的阅历来帮助我们。
我们也很乐意与她分享非学术性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育儿方面,张老师经验丰富,经常传授给我们教育孩子的众多方法。
因此,不管是科研还是日常生活,我们都可以充分享受和张老师交流的“完全释放”状态。
三、“压应变”之于科研作风
张老师科研讨论中的平易近人并不代表她在学术上降低要求,恰恰相反,她治学非常严谨,对我们的要求也很严格,让我们在做实验时,每时每刻都处在“压应变”的状态中。
对于我们的实验方案,张老师和我们讨论多次,我们预期有什
么结果,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力争做到方案确实可行;对于我们的实验流程,张老师严格关注,她会经常亲临实验室,坚持和我们一起做,身体力行。
实验中出现的人为错误,她更是严厉呵斥到毫不留情的地步;对于我们的实验结果,她要求我们分析一定要透彻,要有理论支持,做到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对于我们要投稿的论文,遣词用句是否切意妥帖、图表画得是否清晰、甚至标点符号的对错他都会要求得一丝不苟。
对待学术,张老师治学严谨,精益求精,获奖无数:2005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5-2006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2006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对待学生,张老师严于律己,诲人不倦,培养的学生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优秀奖、院长优秀奖等,其中一名博士生入选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四、“应变自如”之于科研应用
众所周知,对于我们上海微系统所来说,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产业应用,是解决国家真正所需的根本所在。
张老师作为创始人之一,建立了我国唯一的SOI产业化基地-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高新技术转化,解决了我国SOI材料的“有无”问题,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跳跃式发展。
因此,张老师对我们研究的应用前景甚为关注,她经常强调“学以致用”的思想,让我们在搞好研究的同时,要对该研究的进一步应用做好充分的调研,并了解工业界内对应变材料的态度,要求我们站在产业界的观点去指导我们的工作。
科研与应用相结合,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验能力,而且还要站着产、学、研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为了达到科研应用这一终极目标,必须在科研思路上要保持高度的“张应变”,不断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科研作风上要保持高度的“压应变”,治学严谨、刻苦实践。
短短的千余字,能描述张老师的实在太少。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张老师的引领下,不仅让我们知道今天如何搞研究,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知道将来如何搞研究。
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老师那“应变自如,释放由心”的科研态度令我们敬佩不已。
提起张老师,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谢在我们求学道路上能遇到这样一位好导师,我们为是你的学生而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