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结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结合

就某种性质上来说,建筑是按照人的意思被切割出来的,它理应属于人工创造的产品,而环境则属于自然形态的东西,这两者并不是天然就是和谐共处的,而应该是通过一些组合处理,来协调这两者的关系,只有使它们巧妙的相结合,才能更大范围的求得统一,任何建筑只有当她和环境融合在一起时,并和周围建筑共同组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时,才能充分地显示出它的价值和表现力。如果脱离了环境,建筑而孤立存在,即使本身尽善尽美,也不可避免地会失去了烘托而大为减色。关注建筑外部空间、创造良好的公共环境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中心问题之一。这也是从环境的角度重新认识建筑的一个出发点。如何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不同的理论和不同时期的现代建筑给了我们一些重要启示,这些理论和作品着眼于场地、地段、城市等不同层面的环境要素,对建筑、空间、形态、材料、建造有充分的理解,并反映现实感受。建筑物与环境对人产生直接的视觉印象和感受,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对人们的行为起引导作用,不同性质、不同感觉的建筑环境构成了多彩多姿的城市空间。

一、基础环境与建筑

地面:

地面是建筑与环境空间的使用者,人的行为支承面,它的色彩,高差处理及质感的不同,均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人的行为起着引导与限制的作用。为了便于人们行走与活动,地面常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砌块铺设,具有防滑、耐磨、防尘、排水等性能,并因其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改善了城市环境,而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室外活动空间中。

色彩设计:

地面以色彩为主,确定了整个环境的基调,它可以与建筑物的色彩构成对比或统一。一般来说,环境空间较大,气氛要求活跃的宜采用对比手法;环境空间较小,气氛要求安静的宜采用统一手法。同时色彩应充分考虑所处的环境,整个地面在小环境中仅起到背景作用。在同一环境氛围下,亦可通过局部不同色彩的处理,去区分不同功能局部空间,对人们行为起限制或引导作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道路上的斑马线,通过局部的色彩处理,对道路这个交通空间起着局部划分的作用,人在此区间内的行为受到引导和肯定。

地面高差的处理:

利用地面高度的变化的处理,对人的行为空间的划分更加准确,界面更加清晰。利用高差的变化作为小环境的边界,可以加强小环境的空间边界感,使人清楚的区分内外两个空间。当高差不大时,内外空间比较开敞;高差较大则低处可形成封闭的空间,高处可以俯视,保证良好的视野。如此利用边界的高差变化,可以很好的界定一个小环境,带来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水体:

水体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没有水的环境是一个缺乏生气的环境,水体在设计应用中,又分为静水与动水。西方古典园林是讲动的,园林中多采用喷泉、流水、瀑布等;中国古典园林是讲静的,采用大面积的水面,以静制动。在现代环境中一般将动水与静水结合起来,共同组构空间。水体中有常有水池,瀑布与喷泉三种形式。水池在组景中最为常见,既可点景又可作为背景成为小环境中的景观中心与人们的视觉中心。喷泉则可根据人们的需要创作出不同的

喷泉形态。瀑布在城市环境中,主要是利用地形高差和砌石形成小型的人工瀑布,以改善景观。同时水池,瀑布,喷泉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有时它们共同展现在人们面前,有时则突出一部分,隐蔽其它两部分,完全根据环境设计的要求,共同组成人们所需要的水环境。

绿化:

绿化在设计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我国传统的配植方式,讲究的是疏密有至,讲究的是树木的苍劲有力;而欧洲对环境绿化的配植方式,讲究的是植物色彩的配搭、修剪的整齐和平面的几何图案。城市的绿化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树木、草地、花坛。树木除了生态、物理和化学作用外,在城市环境中还担负着满足人们视觉需求和心理需求的任务。在城市环境中,树木使各种类型的建筑物结合在一起,互相映衬,使环境协调统一,也软化了建筑物僵硬的直线条,并且在形态上,色彩和文理上都和建筑物形成强烈的对比变化,将自然的形态引入人工环境中,使建筑和树木在环境中共同发挥作用。草地和花坛相互结合,共同作用。花坛主要以欣赏花朵为主,可以借草坪为背景,改变草坪单一的绿色,使草坪呈现丰富多彩的空间效果。

二、建筑与建筑的结合

一、建筑尺度的问题

城市的发展变革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永远处在进程当中。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完美但是我们永远到达不了。人们似乎想制止、冻结城市的发展这是不现实的生存就是要改变。但在改变之前我们得尊重它的过去。我们得把城市设计放在一个发展进程的一个环节中去。老建筑总有一些很矮而高层建筑正体现了城市的进化。高度不是关键重要的是设计好不好是不是尊重了城市本身。被很多人排斥的高层建筑不仅可以增加容纳面积而且是老建筑得以保存下来的客观支持。所以我们可以建造新的建筑物同时保留那些有价值的老建筑。

二、建筑密度的问题

建筑密度即建筑覆盖率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之比

1 、密度大小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合理性与建筑高度相连接的一个

问题就是密度。现在很多的建筑是把建筑周围都铲平了建一个高层。街道也没有了。实际上保留原有街区的尺度楼可以盖的更高密度可以更高。城市的责任是创造适合的街道给人们互相交流的场所。城市需要的是大的差异密度高低的都要有。密度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怎么在解决密度的同时融入这个城市。城市应该是建筑挨着建筑街区挨着街区。当然街区里面要有新老建筑同时存在才是好的。

2、建筑的层次如果把整个街区夷平然后再建新建筑那是绝对不

可取的。如果保留了一个街区的部分老建筑同时在其间插入一些新建筑因为新的建筑物要很小心的与周围发生关系让不同年代的建筑物互相对话。

三、保护老建筑世界上只有少数几栋建筑需要原样保留如果你只是

保留的话最后就成了博物馆了如果你想继续使用这个建筑那你就得选择有价值的。如果有活人住在里面我们就得做一些变动。我们得依靠人自身的判断力依靠市场的反应依靠文化传统来保护老建筑。保留旧的建筑改造旧的建筑在旧围墙后面建新建筑让人看到历史是怎样前进的。

三、建筑与环境结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