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台钓调漂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10
台钓浮漂的调钓原理和调漂方法可以说没有浮漂,想要钓好鱼简直是天方夜谭!作为钓鱼人的眼睛,浮漂的作用不言而喻。
但实际上很多钓友依然对浮漂调钓的原理以及调漂方法一知半解。
调漂的基本术语调目,是指在双钩不挂饵离底时,漂尖露出水面的目数。
比如说露出四目就称为调四,如果漂尖刚好处于水面上,既不下沉也不上升,称为调平水。
钓目,是指钓鱼时双钩上饵,漂尖露出水面的目数。
比如说露出两目就是钓二。
半水,是指双钩都不触底,悬在水中,称为半水。
调漂时必须要半水调漂。
台钓调漂发展至今日,已经出现很多的调钓方法。
纵使方法甚多,调漂的最终目的还是一样的,总的来说分成三个部分:其一,设定明确的调目和钓目;其二,调整线组状态适合临场的鱼情其三,漂相清晰准确,真实反映水下情况基本调漂格式调四钓二,这是伴随台钓法传入大陆时的典型调漂格式。
其实适用性广泛,时至今日仍然是很多钓友特别是初学钓友的首选调漂格式。
这种调漂格式的完美状态是一钩离底,一钩轻触底,由于整个线组都垂直于水中,水底给予线组的支撑力几乎没有,因此这种调漂格式下的浮漂是相当灵敏的。
调四钓二这种调漂格式是一种钓目比调目低的一类调钓方法,比较类似的如调五钓三、调八钓一等等。
如此调漂的好处是可以从漂相上清楚的观察到钓饵的状态。
钓饵在水中融化,线组重力减小,浮漂就会慢慢浮起并升高到预先设定的调目,此时必须扬竿重新挂饵。
调四目,这是调四钓二的第一步。
整理好线组,在铅皮座上卷很重的铅皮,要卷的很紧。
不要上子线和鱼钩,直接打入水中找底,移动浮漂直到漂尖露出水面。
接下来将浮漂下移30cm,并开始修剪铅皮,减少其重量。
如浮漂直立后没入水中,说明铅坠太重,应继续剪铅片,直到浮漂开始缓慢沉没时,说明铅皮重量已经接近浮漂浮力,这时一定要一点一点的剪铅皮,直至将浮漂调整到露出水面四目为止。
尽量不要剪过,如果一旦铅皮剪多了,调目大于四目,就应添加铅皮,此时铅皮卷就难以保持圆柱型,而且补铅容易掉,会对钓鱼产生一定的影响。
台钓怎样调漂的必备技巧分享习惯使用台湾钓法来钓鱼的小伙伴,对于钓鱼调漂肯定不陌生,台钓调漂是台钓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想要学好调漂,一定要掌握一定的钓鱼调漂技巧。
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台钓调漂技巧1、标准调漂—调四钓二台钓法灵敏度高、反应明显、稳定性好、鱼获量多。
关键的一环是浮标的调整,即浮力与重力调整。
台钓调漂有几个基本原则:在现场调,不要在家中调;在钓点调,不要在水边调;根据钓具、水情、鱼情调。
台湾钓法使用鱼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在鱼漂的上面有许多各种颜色区分开来的的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叫一目。
“调四目”,就是通过调整铅坠的重量后,使浮漂在水面以上露出四个小格“钓二目。
就是在钓钩包上钓饵后,浮漂在水面上只露出二个小格,原先浮漂露出水面的四个小格中的二个小格因加入钓饵的重量而沉人水中。
钓鱼饵料的重量在钓鱼调漂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钓鱼饵料比较大或者相对而言太重了,钓鱼的浮漂就显不出二目,甚至连一目也不显示;饵团小了、轻了,浮漂就沉不下去。
水面以上可能是三目。
浮漂应该调整到这一水平。
第一,能保证浮漂立在水中的稳定性。
第二,可使立漂反应准确,不至于过于迟钝或过于灵敏。
如何才能恰到好处,就要靠不断摸索。
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饵团不大不小。
最基本的“调四目钓二月”程序可分以下四步。
第一步,把估计超过浮漂浮力的铅皮卷在铅皮座上,浮漂移至比水深浅一些靠近铅坠的位置,投向目标点。
使浮漂受重、全都沉下水面,此时最好挂上双钩。
第二步,把超重的铅皮逐步剪去,让浮漂慢慢露出水面,直到稳定在露水四目为止(此时的钩坠均悬于半水、不应着底)。
操作时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铅皮要一点一点儿剪,因剪多了再加铅片比剪去麻烦。
二要把风线全压入水中,因飘浮在水面上的母线将影响浮漂调整目数的精确性。
第三步,将饵团装到钩上(比垂钓时使用的饵团要大些),使钩下沉到底,这时浮漂将再一次受重、没人水中。
第四步,按传统调整立漂的方法,逐步把浮漂向上移,直到双钩装饵抛到目标点,母线压人水中时,浮漂在水面外露二目为止。
台钓如何调漂及找底方法大全半水调漂1、台钓钓组,台钓钓组的精华之处,在于其能非常灵敏的反应鱼吃食的信号。
其钓组的搭配比较精细-------小竿,细线,小漂(长流线型浮漂,细尾),轻坠,小钩,长脑线(拴鱼钩的线)。
至于怎么组装,这里都有详细的图文,一看就明白,就不多费唇舌了。
一切就续后,就是试漂,调漂。
一般的文字资料,都介绍以调四目钓两目,为台钓入门的基础。
我也用其做为调漂的基本参数。
所谓目,就是浮漂上的彩色的小格,一格为一目,调四目,就是要让浮漂露出水面四个小格。
而所谓的钓两目,就是看水面露出两个小格,看其上浮或者下沉和横移而来判断鱼咬钩情况。
这个时候,学钓的人也许就会糊涂了,怎么调着是四目,而钓着却说两目?差两个呢,别着急,这个就涉及到了台钓和咱们民间所流传的钓于方式的关键。
我们民间这种钓鱼方式一般钓鱼人都称做传统钓,传统钓钓组的坠子是躺在地面上,坠子的重力大于浮漂的浮力,一般是漂调几目就钓几目。
而台钓的坠子是悬浮在水中的。
它的重力小于漂的浮力,这个是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才说的调四目,就是调漂时将浮漂调的在水面上露四目。
钓二目,是指在垂钓时视标在水面上露出的两目,而少的两目是鱼饵的重量,因为上面已经说过,台钓的钓组在空钩情况下是悬浮水中的。
所以当双钩挂饵下水后(饵的大小适当情况下,约黄豆粒大),浮漂会自然下沉两目,水面还会剩余两目,而剩余的这两目,就是所谓“钓两目”,开始露在水面的四目就是所谓的调“四目”。
到这里该明白“调四目钓两目”这个专业说法的由来吧?这个四目如何调呢?1). 首先,我们将铅皮缠到铅皮座上,然后扬竿入水找深浅,也就是所谓的找底。
如果入水后,看不到浮漂,就将漂向上移动,直到漂尾与水面一平,2).接着就提竿,将浮漂象下移动(浮漂座上下各有两个太空豆)但是暂时不要移动最上面的那个太空豆,那是标视水深浅的,起定位的作用。
一会修整铅皮的时候用的着。
3).如果钓组入水后,漂躺在水面上,就向下移动浮漂。
台钓调漂方法
第一步:半水调漂
1.将浮漂向下拉,让铅坠和子线双钩处于半水状态。
可以直接将浮漂拉至八字环,在近岸看漂。
也可以先用较重铅坠沉底,浮漂调至露出水面1目,再将浮漂下拉超过子线长度10厘米。
2.看空钩时的浮漂目数,可以修剪或增加铅皮,调至想要的目数,如4目。
3.看挂耳时的浮漂目数,可以修剪或增加铅皮,调至想要的目数,如2目。
第二步:精确找底
1.向上拉浮漂,由于浮漂以下主线长度增加,浮漂目数会比半水状态略小,当浮漂目数等于或略大于半水状态,就是下钩触底。
2.如果是玉米、颗粒等不易化开的饵料,就挂饵找底。
当浮漂目数等于或略大于2目时,就是下钩触底。
3.如果是易化开的粉饵,就空钩找底,但在挂饵后要向下微调。
空钩找底后挂饵,浮漂目数会大于3目小于4目,此时向下拉浮漂,当等于或大于2目时,就是下钩触底。
第三步:触底定位
1.最佳钓底状态是下钩轻触底,此时只要有鱼吞饵,浮漂就会有反应。
如果再向下拉浮漂,就是钓浮。
如果再向上
拉浮漂,就是钓钝。
最钝状态是铅坠触底,此时只有当鱼吞饵后能拖动铅坠,浮漂才会有反应。
2.挂饵状态,下钩触底,将上下用于固定浮漂的太空豆聚拢标记,一般为上下各2粒。
钓浮时留最上一粒太空豆标记,钓钝时留最下一粒太空豆标记,以便能随时回到下钩轻触底状态。
3.浮漂目数越小,剩余浮力越小,越灵;浮漂目数越大,剩余浮力越大,越钝。
子线越短,越灵;子线越长,越钝。
台钓调漂怎么钓灵?怎么钓钝?调漂是钓者重要垂钓技巧,可以说不会调漂等同于未入钓鱼门,学会调漂不只是会调目而已,还要分辨什么样的鱼情,找到适合调漂的方法。
钓者应该通过在垂钓过程中,观察来调整浮漂钓灵与钝,让浮漂在灵和顿之间转换,当浮漂出现动作时就可以提竿刺鱼,这才算完成调漂。
那么如何调整调漂才能在灵顿之间转换,下面就来跟大家讲解。
1、调整钓目这是最简单的调整浮漂的灵与钝的方法,我们常说看到鱼口但是打不上,就把浮漂向上推一目,其实就是为了让子线弯曲的大一些,钓的钝一些,让鱼口给的更真实!但是我一般不推荐大家往上推那么多,建议一次往上推1/3目左右就可以,根据鱼口情况继续调整,但是这个往上推的距离是有极限的,不要超过你的钩距大。
2、改变调目一般在大型水域钓大鱼的时候,钓目越高更方便钓者观察吃口,相反如果想钓小鱼就选择低钓目的浮漂,更利于钓者观察。
但是当鱼口变慢,变轻,或者鱼的个体较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直接改变浮漂的调目,改为调低钓低,此时浮漂就会从钓灵改为钓钝了!3、更换浮漂不同的浮漂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别,比如吃铅大小不一样,漂身形状不一样,漂脚漂尾长短不一样,这样都会决定了在同样的线组条件下,他们的灵与钝肯定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钓大鱼用大漂,钓小鱼用小漂,因为小漂的灵敏度一般要高一些,适合钓小鱼的轻口,大漂的灵敏度要低一些,更适合钓大鱼的抓实口!4、调整子线垂钓的过程中,浮漂和铅皮在自重条件下,子线长短、粗硬都会对整个线组有影响,所以在选择子线的时候可以尽量的软一些细一些,这样鱼儿能更好的吃饵,信号传递也会变快,钓者也能把握提竿的时间。
子线的长短可根据鱼情的不同,而做出调整。
子线越长钓饵下水之后摇摆幅度越大,鱼对会动的鱼饵更有吸引力更强,诱鱼的效果会更强,但是信号传递会变慢,子线如果越短,摆幅的速度会减弱,饵团下水速度更快,信号速度也会快一些。
钓鱼的时候,只要根据鱼情来决定钓灵还是钓顿,鱼口也不会太差,并且学会灵活运用,这样才会调高中鱼率。
台钓入门:钓灵与钓顿两个基本调漂方式台钓调漂是基本功,浮漂调的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渔获的多少。
不过呢还是有不少钓友不太重视调漂,认为有鱼就能钓到,调漂精准不精准无所谓。
当然了,首先有鱼才行,不过调漂精准可以钓的更多。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台钓入门:钓灵与钓顿两个基本调漂方式,欢迎阅读。
一、关于调漂的灵和顿不管是调灵调顿,还是钓顿钓灵,都有各自的理论与理由。
先简单介绍下,光说调目,有的人认为调目越高越灵,理由是漂尾入水少,浮漂此时浮力小,浮力小自然就灵,这里根据阿基米德哥哥定律,浮力跟排水量成正比。
再说钓目,很多钓友觉得钓目越高越灵敏,还是根据上面的理论,钓目高浮漂浮力就小(钓目不超过调目)。
小编认为不管调几钓几,钓目大于调目就是顿,钓目小于调目就是灵,调平水钓2目,就是顿,调四钓二就灵,子线绷直就是灵,子线弯曲就是顿。
二、灵顿的公式1、最灵:钓目=调目-钩饵重首先我们要知道不考虑饵重的调漂都是不靠谱的,饵重大于调目,怎么都是双饵钓底的,怎么调都只能更顿了。
如果说调8目,饵重6目,钓2目,刚好满足上面的公式,这时候是在钓浮,双子线绷紧,我们上面说过,子线绷紧是最灵的。
如果你钓3目,那一饵到底一饵悬浮,此时就是传说中的不灵不钝,也是正常钓目。
你要是钓1目,好吧,你怎么都钓不到1目,根据饵重,最低钓2目。
2、最钝:钓目=调目+钩重精确调漂除了考虑饵重还经常需要考虑钩重,尤其是钓鲫鱼的时候,使用浮漂一般比较小,小钩换大钩,对于浮漂调目和钓目是有影响的。
举例来说,不带子线半水调漂,浮漂露出10目,挂子线变成了8目,说明双钩重2目。
如果你钓目等于10目,那双钩都是到底的,此时状态钓的最顿。
这个说白了就是无钩调漂,有啥用呢?用虫饵调漂的时候就可以这样用,这样可以保证双钩到底了。
3、从灵到顿:以上的两个公式只说的两种情况下,第一就是钩饵重量小于调目,也就是可以钓浮的状态下。
第二,在铅坠悬浮的状态下,所以铅坠到底子线躺底这种情况不在讨论之中。
常见几种调标方法调试、试验及水下状态半水调漂半水调漂不是指双钩在水深一半的状况下调漂,而是指在双钩离底并且很接近底的状况下调漂。
竞技钓是非常讲究实战的,竞技钓者进行半水调漂是将双钩离底10公分的情形下进行的。
这个10公分无非是这样简单得出:在铅皮坠上额外加点铅皮,保证线组能下沉,铅坠躺底。
将这样的钓组投到钓点,通过反复移动浮漂,最终使得浮漂露出一目,这个时候铅坠到浮漂一目处的距离大致就是钓点的深度。
假如子线的长度(双钩中较长子线的长度为准)是12公分,则将浮漂下拉22公分,这个时候将钓组投到钓点,钩离底10公分。
在这种状态下,通过修剪铅皮进行调漂叫半水调漂。
之所以要这样将双钩置于离底又离底很近的情形下进行调漂是为了减少水线自重对调漂的影响。
一只优秀的浮漂的一目能反映千分之一克的重量,因此水线长度和水深差距过大的话势必影响调漂的准确性,相差半米的两根水线的重量差异对一只优秀的浮漂来说是不可忽略的。
这就是正确理解和进行半水调漂的重要性。
平水调漂简单说比如估计水深是1米,调漂在0.5米左右,挂较重的铅皮,让线组入水后,漂全部沉入水中。
是空钩状态。
然后依次一点点的减掉铅皮,最后保证线组入水后,漂的顶端刚好和水面相平。
这叫调平水(一)、不带饵调标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调标步骤:(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到4目;(2)然后挂双饵(模拟饵,与真钓饵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动浮标达到钓2目;——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下钩饵子线略有弯曲。
——主要影响因素:饵团大小、重量要求严格,要求一致;此法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不灵不钝”的钓法,多数钓家认为此法较适合比赛池钓,原则不适宜大自然野钓。
2、空钩、半水调平水——调标步骤:(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标尖调成平水;(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饵团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
学习台钓调漂新手入门详解看到有什么钓友学调标时,有点是是非是的感觉,今天就在讲一次调标,这次主要针对新手,对调漂还没有一定概念的钓友们,网上有很多关于调标的文章,但有些文章过于高深,容易引起新手们的误解,新手学调标本来就有难度,如果再误入歧途后,再想扭转过来,可能花费的时间更多。
1、首先我们卷一块比浮漂浮力略大的铅皮。
铅皮要尽量不绕好,中间不留空隙。
卷铅皮2、要知道水深,不能盲目的去调漂,测水深的时候可以用稍重于浮标的全部浮力的铅皮抛入水中。
怎么知道铅皮比浮标全部浮力大?将浮标移动到铅皮处,抛入水中,完全沉入水中即可。
下图是找底过程,一步步往上长浮标,直到看到目数为止,这时候就说明铅皮已经到底。
找底过程3、记住到底后,浮漂所在的位置,这时候由于铅皮重于浮标的全部浮力,所以,此时的铅皮应该是在水底的,现在我们往下移动浮标,这个向下移动的距离就是以我们的子线的长短为标准,如果子线15公分,我一般移动25公分,因为考虑水底可能有水草等杂物。
往下移动浮漂4.由于我们往下移动了浮标,所以当把浮标再次抛入水中时应该完全沉入水中,如上图。
这个时候的状态说明我们可以剪铅皮了。
为什么剪铅皮?因为这时候的铅是到底的,钩肯定是躺在水底的,这种调标本就是让铅皮悬起。
钩子到底。
剪铅皮5、如上下两图,当我们剪掉铅皮后就是这样的效果,铅坠在一点点的离开了水底,慢慢的浮标上露出水面了,并且出现了目数,这时的钩与铅坠已经完全离底了,如果我想调四目,就让浮漂露出的目数为四目就不要剪了。
然后再多抛几次竿,看看是不是四目,记住每次剪铅皮的时候要少剪,宁愿多剪几次也没关系。
否则一次剪过了,再调整,对新手来说有点麻烦浮漂的最稳定调目一支浮标最稳定的调目是你的标尾目数的一半偏少一点的位置是这支浮标最稳定的目数;/ g5 e- a. B. G9 \' s0 n$ H5 c% K排出特殊情况钓滑鱼,轻口鱼,慢鱼,快浮鱼,还有天气不好,气温低,阴天气压低,水底淤泥很多等各种特殊情况的条件下需要追求调大灵或大钝,你平时在天气情况良好,鱼口开口正常,我们最常用的11目的浮标,调目在5,6目是这支浮标最稳定的目数也就是出动作最好的目数,13目调目为6目,15目调目为6,7目,这个时候是你的浮标最稳定的调目。
台钓调漂其实很简单,几种简单的调漂技巧,有效应对多种水域台钓调漂简单,也不简单。
调漂要根据水域和鱼情的实际特点,所以其中的变化比较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目的都是为了让鱼口正确反映到浮漂上。
下面介绍几种不同水域的调漂思路,希望能帮助到各位钓友。
一、野钓调漂野钓调漂不讲究灵,可以钓顿来增加提竿的成功率,毕竟野外水域大鱼不多,反而小鱼多。
1、空钩调平水方法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漂调成平水,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让浮漂露出1-2目,此时肯定有一个钩是到底的,随着钓目的增加变成双钩到底,甚至双子线弯曲。
这个方法属于钓钝,应用于大型水库、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
此法并不是没有考虑钩饵重量,而且直接忽略了钩饵的重量。
2、挂饵调漂挂双钩挂饵,在半水状态下,通过增减铅皮使浮漂调成平水,然后向上移动浮漂确定钓目,可以钓1、2、3目,随意,这个调漂方法跟上面的有点类似,随着钓目的增加变成双钩到底,甚至双子线弯曲。
但是这种调漂方法充分考虑了钩饵重量,是比较灵敏的调漂方法,适应于风浪浪静的水域垂钓。
二、黑坑调漂黑坑就不像自然水域了,鱼情复杂小鱼几乎没有,也正因为多变的鱼情,调漂完成后还需要考虑鱼层所在位置,还有水底是否有淤泥,一直是个变化的过程,绝非固定不变的调几钓几。
首先空钩半水调漂,调目设定要根据浮漂漂尾来确定,一般在在漂尾的中间目,比如18目浮漂,调目在10目左右,为方便下面的描述,暂时确定10目。
然后双饵挂钩称重,此时浮漂露出2目,说明双饵重量8目左右。
然后开始找底,浮漂露出超过2目就说明找到底了,正常上饵开始垂钓。
2目多一点点的时候一饵到底一饵悬浮,当浮漂露出10目,说明没饵了,需要换饵。
不过很多黑坑都有水底酱层,通过上面的调漂方法,如果浮漂长时间没有信号,很可能双钩已经埋人水底酱层。
这时我们就需要稍稍减轻铅皮重量,让饵料微微到底悬浮状态,或者在此调钓基础上行减轻饵料重量。
三、夜钓调漂电子夜光漂没啥好说的,上面每种都可以用,只说说绑上荧光棒怎么调漂。
台钓精确调漂技巧钓鱼是一种古老的娱乐活动,而在钓鱼中,调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精确调漂技巧可以使钓者提高钓鱼的成功率,并增加垂钓的乐趣。
以下是一些台钓精确调漂技巧的介绍。
首先,合理选择漂。
漂是调漂的核心装备,选择合适的漂对于钓鱼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台钓中,通常使用的漂有固定式浮漂和滑动浮漂。
固定式浮漂适合水流缓慢的地方,而滑动浮漂适合水流湍急的地方。
此外,根据钓鱼的水深和鱼的种类,也需要选择相应大小的漂。
其次,掌握调漂方法。
调漂的主要目的是让鱼饵在水中的位置和深度与鱼的活动区域相匹配。
调漂时,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饵料的重量来调整漂的位置,或者调整漂的位置来改变饵料的深度。
一般来说,鱼在水中的活动区域较浅,因此调漂时应尽量使鱼饵在水中的上半水层,这样可以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再次,注意调整鱼饵的重量和种类。
鱼饵的重量和种类直接影响到调漂的效果。
在台钓中,一般使用地球饵、果饵、虫饵等。
地球饵的重量较大,适合用于水流湍急的地方;果饵的重量适中,适合用于水流缓慢的地方;虫饵的重量较小,适合用于浅水区域。
根据钓鱼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鱼饵来调整饵料的深度,并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另外,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
钓鱼是一项需要经验和技巧结合的活动,每个地方的水流和鱼种都有所不同,因此调漂的方法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
例如,如果水流较急,可以适当增加漂的重量,或者减少饵料的重量,以提高钓鱼的稳定性;如果鱼群较深,可以将饵料调整到较深的位置,以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最后,要抓住时机。
在钓鱼中,时机非常重要。
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下,鱼的活动时间和区域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选择钓点和调漂时,要根据当时的时间和天气条件来进行调整。
例如,早晨和傍晚是鱼类活动较为频繁的时候,此时可以适当调整漂的位置和饵料的深度,以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总之,精确调漂技巧是台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选择漂、掌握调漂方法、调整鱼饵的重量和种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以及抓住时机,可以提高钓鱼的成功率,并增加钓鱼的乐趣。
如何进行台钓调漂台钓调漂简说--------给初学台钓者台钓钓组,的精华之处,在于其能非常灵敏的反应鱼吃食的信号。
其钓组的搭配比较精细-------小竿,细线,小漂(长流线型浮漂,细尾),轻坠,小钩,长脑线(拴鱼钩的线)。
至于怎么组装,这里都有详细的图文,一看就明白,就不多费唇舌了。
一切就续后,就是试漂,调漂。
一般的文字资料,都介绍以调四目钓两目,为台钓入门的基础。
我也用其做为调漂的基本参数。
所谓目,就是浮漂上的彩色的小格,一格为一目,调四目,就是要让浮漂露出水面四个小格。
而所谓的钓两目,就是看水面露出两个小格,看其上浮或者下沉和横移而来判断鱼咬钩情况。
这个时候,学钓的人也许就会糊涂了,怎么调着是四目,而钓着却说两目?差两个呢,别着急,这个就涉及到了台钓和咱们民间所流传的钓于方式的关键。
我们民间这种钓鱼方式一般钓鱼人都称做传统钓,传统钓钓组的坠子是躺在地面上,坠子的重力大于浮漂的浮力,一般是漂调几目就钓几目。
而台钓的坠子是悬浮在水中的。
它的重力小于漂的浮力,这个是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才说的调四目,就是将浮漂调的在水面上露四目。
钓二目,是指在水面上露出的两目,而少的两目是鱼饵的重量,因为上面已经说过,台钓的钓组在空钩情况下是悬浮水中的。
所以当双钩挂饵下水后(饵的大小适当情况下,约黄豆粒大),浮漂会自然下沉两目,水面还会剩余两目,而剩余的这两目,就是所谓“钓两目”,开始露在水面的四目就是所谓的调“四目”。
到这里该明白“调四目钓两目”这个专业说法的由来吧?这个四目如何调呢?首先,我们将铅皮缠到铅皮座上,然后扬竿入水找深浅,也就是所谓的找底。
如果入水后,看不到浮漂,就将漂向上移动,直到漂尾与水面一平,接着就提竿,将浮漂向下移动(浮漂座上下各有两个太空豆)但是暂时不要移动最上面的那个太空豆,那是标视水深浅的,起定位的作用。
一会修整铅皮的时候用的着。
如果钓组入水后,漂躺在水面上,就向下移动浮漂,直到找到上面说的深浅。
将竿提出,把浮漂向下移动到方才留着没移动的太空豆与最下面的钩之间距离的一半地方,也就是小于实际水深的方。
或者干脆把漂移动到坠子附近,用剪刀修剪铅皮。
注意:一定要小心的,少少的剪,直到浮漂在水中露出四目,这个时候也就完成了调四目的工作了,如果熟悉了这个修剪铅皮的过程,同样方法你也可以调5、6、7、8、9、10目。
也可以调1、2、3、目,全看你想怎么调,需要多少了。
其关键是修剪铅皮的重量!有人也许问,怎么调一目啊?铅皮都很轻了,轻那你不会换一块大的铅皮重新修剪。
接下来,就是台钓调漂关键的地方了,找底。
这个时候你需要在准备一小块铅皮,用它把最下面的那个小钩给包上,注意!一定要是最下面的那个小钩!然后扬竿入水,如果看不到漂,就向上移动浮漂,直到露出开始调的四目。
然后就提竿,把小钩上的铅皮拿下来,在将钓组入水,看看浮漂露出几目,如果是四目,就再往上轻微的移动浮漂至水面露出浮漂五目。
为什么要露五目呢?因为才用铅皮找的底,不过是粗略的知道钩在水中的大体位置。
拿下铅皮后,由于浮漂的浮力大于下面钓组重力,所以会上浮,而这个上浮距离是我们所未知的。
如果上浮大的话,双钩挂一般大小的耳会出现双饵都离地的现象。
而不是单饵触地的最佳状态。
将浮漂调到露五目的时候,说明水下单钩真的找到了底!!因为单钩着地后,由于脑线的支撑作用打破了原来悬浮状态的四目所保持的力的平衡。
再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小心仔细的一点点一点点的将浮漂向下移动。
直到水面上刚刚好露出四目为最佳。
注:一定是由五目一点点向下移动到四目!!!至此。
就剩下最后一项工作了,就是再将浮漂向下移动两目的长短。
到此,整个调漂过程才算完成。
有朋友要问,已经调到四目了,为什么还要向下移动两目?呵呵,其实很简单。
因为我们是调四目,钓两目。
上面说的很明白。
四目是空钩无饵时的状态,而钓两目是双钩挂耳的垂钓状态,这两个饵团的重量正好是能让浮漂下沉两目,从而达到钓两目的最佳灵敏状态。
而我们调漂刚露四目的时候,钓组在水中的状态正好是最下面的那个单钩轻轻的擦着地皮儿,那是似触未触的状态。
如果挂饵后,不是最佳状态。
我们将浮漂在向下移动两目深浅,也就等于把两个饵团的重量留了出来,如果此时在挂饵垂钓,那一定是浮漂调好的四目基础上下沉两目,水面留两目。
也就是要钓的两目。
这个时候水下钓组的状态是下钩饵团刚刚触地,真正达到了整个钓组的最佳状态。
如果要让钓组的反应变的迟钝点,那就向上移动浮漂,从而达到一钩横卧水下,一钩悬浮,或者一钩横卧水下,一钩轻微触地,亦或者双钩都横卧水下和铅坠以下的钓组都卧在水下的相对最迟钝状态。
如果要灵敏,一切要反过来。
既让双钩挂饵后都处在悬浮状态。
调漂并不神秘初学台钓的钓友,都必须跨越一道门槛,那就是调漂。
近些年来,报刊杂志发表了许多关于调漂的文章,这对初学台钓的钓友起到了启发和引导作用,从而加深了对台钓调漂的理解,提高了操作水平。
?调几目钓几目,这是常说的一句口头禅,但它必须反映客观实际,鱼情不同,漂情不同,调钓的目数也不同。
遗憾的是不少人在说漂时,只说调几目钓几目,而忽略他所指的是什么材质的漂,是软尾漂还是硬尾漂?是一支漂尾有几目的漂。
这样一来,他说的是那种漂,你学的是这种漂,他说调几钓几管用,而你学着去做却不那么管用。
?也有些文章把调漂说得过于复杂,用了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言词,别说初学者,就是有一定台钓基础的人,也会被弄糊涂。
再是用过激的言词去否定已被实践证实了的一些基本调漂方法,如把“调四钓二”说成是骗局,或把高手调漂说得神秘兮兮,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这都不利于台钓的推广和提高。
坦诚的说,现在成名的台钓高手,在早期有几位不是从“调四钓二”开始学起的,尤如一位博士是从小学一年级启蒙一样,因为台钓刚传入大陆时基本上用的都是七目软尾漂,七目软尾漂不从调四钓二开始学起,那应怎么学起?当然,后来七目以上的硬尾漂普及后,调漂有了新的变化,那是十分正常的事。
?一九九三年台北市仁德钓鱼会会长徐晃先生对我说:“不管漂尾长短,学调漂先从漂尾的一半调起,钓目也从调目的一半钓起,然后自己去慢慢摸索”。
从那以后我开始学台钓,学调也是从最简单的调四钓二学起,慢慢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曾在十三届和十五届全国钓鱼比赛中两次获得领队组手竿第三名。
为了消除初学台钓钓友的疑虑,我说一下最基本、最简单的调漂方法。
?一、孔雀羽七目软尾漂,从调四目钓二目开始学,调四目或三目半是七目漂尾的一半,是居中目,这样大致可将调四目以上为灵敏,四目以下为迟钝,这主要是划个大致的界线便于区分,然后从二目钓起,饵略大于黄豆粒,这就是常说的调四钓二,当然这也说的是钓底。
鱼情正常时调四钓二是适合的钓法,鱼情不正常时,一般不要轻易动调目,只要上下移动钓目,往下可钓一目、半目,甚至平水。
往上可钓三目、四目,流水时可钓五目、六目,这时子线已弯曲在水中,调目确定后,钓几目合适,就要靠自己上下移动浮漂去摸索了,初学者如此,高手也是如此,当然高手早已跳出调四钓二这个初级阶段了。
?二、马尔杉木漂尾十目的硬尾漂。
它的居中目是五目(十二目是六目、十四目是七目),可以从调五钓三或两目半开始学,钓目也是调目一半,上下都有余地,也能保证两饵沉底,钓几目合适仍然要根据鱼吃食的情况,上下移动浮漂,增减钓目,以达到正常上鱼的目的。
?三、初学台钓的钓友存在一种共同的倾向,那就是喜欢灵敏,他们认为既然灵敏是台钓的优势,就以为越灵敏效果越好,结果却适得其反,回报他们的是空钩连连,弄得手忙脚乱,疲备不堪,钓不上几条鱼来。
所以初学台钓时在鱼情正常的情况下把漂调得不灵不钝或迟钝些,如七目软尾漂可从调四钓二开始,转向调四钓三、调四钓四,或降低调目,改为调三钓二、调三钓三,把调目调低些,把钓目调高些,不仅适合鱼情,也便于观察。
调三钓三下饵落底,上饵也轻触底,钓饵在池底的状态符合鱼吸食的基本要求,漂上的反应也较真实。
这是一种老老实实的钓法,掌握这种基本方法后,再向纵深发展就有了基础,道理也容易弄明白,不要一开始就去追逐高手们的调漂方法,那是华而不实,自陷泥潭。
?四、对漂的要求勿需太高,初学台钓不一定要用价格昂贵的高档漂。
在竞技池以外的水域垂钓,普通漂一样能用。
我在参加一次钓鱼比赛时,由于行前匆匆,临场才发现漂盒未带,无奈只得向旁边一位刚学台钓的钓友借了一支漂。
这是一支软尾六目塑料漂,漂尾较粗,所以一开始我就调三目钓二目,后改为调三钓三,上鱼情况一直很好,在这场80多人参加的比赛中,我轻取第一名。
当然,如果你有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在竞技池参加比赛,拥有高档漂那是必要的。
?总之,台钓调漂并不神秘,只要你不好高鹜远,而是脚踏实地,从最基本的方法学起,不需要多久就会有心得体会,从而跨越这道门槛就不再是难事了。
台钓调漂基本调钓方式:一、以全标示杆的目数一半为调目,调目的一半为钓目。
二、以全标示杆的目数或一半为调目,分别挂单钩和双钩饵半水记取目数,以半水单钩的目数为钓目。
三、双钩双饵半水调平水,然后延长水线,使漂上升一目,此时一目即为钓目,去掉双饵标示杆所显出的目数即为调目。
四、单钩挂饵调平水,去掉后标示杆的目数为调目,双钩上饵到底露出的目数即为钓目(一般使用两目)。
“达摩”、“王冠”等高档正规的孔雀羽材质软尾漂,标示杆0.4—0.7毫米之间长10厘米左右,专门钓鲫时可使用第一种方法。
其它档次不太高的或高档次却标示杆较粗的浮漂则用第四种方法。
如专门冲大鱼而去,故意将饵食搓大以引诱大鱼来食则用第三种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种方法是针对空心漂尾或是飘尾太短的硬尾漂。
对于长尾漂则应为调一目至二目,双饵找底钓两目。
鱼情不正常时,一般不要轻易动调目,只要上下移动钓目,上下半目、一目、一目半、两目,水流动时还可上下移动三目至四目。
调漂准确标准:1.浮漂一上一下,短促有力,扬竿有鱼,显示调整正确。
2.浮漂一上一下,缓慢无力,扬竿无鱼或鱼钩刺在下颚,说明铅片太重,应减轻铅片,增加灵敏度。
3.浮漂一上一下,多扬竿无鱼,应加重铅片,减少灵敏度。
4.浮漂抖动激烈,扬竿无鱼,应加铅片。
5.浮漂上下快慢不一,扬竿无鱼,应减轻铅片。
调钓变法:一、调灵钓灵:应用于鱼的行动迟缓,不大开口的情况下,如氧气不足或天气寒冷鱼不爱动。
二、调灵钓钝:用于鱼很滑,吃食时有各种试探活动,不易准确掌握提竿时机的情况。
三、调钝钓灵:用于鱼群密集,互相干扰吃食或鱼咬钩很不规范的情况下。
四、调钝钓钝:鱼多也游动就是不开口,有可能鱼游动中触钩,漂一有反映立即提竿,常可挂上鱼来。
“天气不好,水中缺氧,冬天水冷,吃口轻”当遇到这几种情况时,决不能钓灵,一定要双饵落底,调灵钓钝。
但如用细身细尖子小漂,则调平水钓半目或一目。
在鱼少的水域中为使钓饵有动态仿真效果,来引诱为数不多的鱼时,可以钓灵。
但是小杂鱼多的地方,还是钓钝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