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格式:docx
- 大小:447.63 KB
- 文档页数:9
1、能使发动机获得最佳动力性、经济性和最佳排放时的点火提前角,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
点火提前角小:若恰好在活塞到达上止点时点火,混合气开始燃烧时,活塞已开始向下运动,使气缸容积增大,燃烧压力降低,发动机功率下降。
点火提前角过大:则活塞还在向上止点移动时,气缸内压力已达到很大数值,这时气体压力作用的方向与活塞运动方向相反,此时有效功减小,发动机功率下降。
一般来说,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时,其最高燃烧压力(也可以说是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出现在曲轴转角的上止点后10 度左右。
2、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1)发动机转速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发动机转速升高,点火提前角应该增大。
2)进气歧管绝对压力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当管路压力高(真空度小,负荷大),要求点火提前角小;反之,管路压力低(真空度高,负荷小)时,要求点火提前角大。
3)辛烷值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发动机的爆震与汽油品质有密切关系,常用辛烷值来表示汽油的抗爆性能。
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以加大;反之,汽油的辛烷值越低,抗爆性越差,点火提前角应减少。
3、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方式1.初始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其大小随发动机而异。
4、爆震控制爆震是汽油机运行中最有害的一种故障现象。
发动机工作如果持续产生爆震,火花塞电极或者是活塞就可能产生过热、熔损等现象,造成严重故障,因此必须防止爆震的产生。
爆震与点火时刻有密切关系,同时还与汽油的辛烷值有关。
在传统的点火系统和无爆震控制的点火系统中,为防止爆震的发生,其点火时刻的设定往往远离爆震边缘。
这样势必就会降低发动机效率,增加燃油消耗。
而具有爆震控制的点火系统,点火时刻到爆震边缘只留一个较小的余量,或者说,就在爆震界面上工作,这样即控制了爆震的发生,又能更有效地得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2、爆震控制方法工作原理:爆震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缸体上,利用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把缸体的振动转换成电信号输入ECU,ECU 把爆震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同时判定有无爆震以及爆震强度的强弱,进而推迟点火时间。
汽车的点火提前角与闭合角
1、从点火开始到活塞上升到上止点这段时间内发动机曲轴所转过的角度就是点火提前角。
最佳点火提前角
A、随发动机转速增加而增加。
B、随燃油辛烷值的增高而增大
C、随发动机负荷的增大而减小
如果点火过早,在活塞还没有到达上止前就点火做功,使活塞受到反冲(阻止活塞继续向上运动),这样不仅发动机的功率降低,并且可能引起爆震运动的零件和轴承加速损坏。
如果点火过迟,燃烧过程在汽缸容积增大的情况下进行,同时炽热的混合气与汽缸壁接触的面积增加,热传导损失增大,因而转变为有效功的热量相对减小,混合气燃烧不完全,气体最高压力降低,从而导致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
2、从初级线圈通电到断电这段时间说是传统点火系统的点火闭合角(也就是点火控制脉冲的脉冲宽度就是点火闭合角。
)
从初级线圈通电到断电这段时间,把点火能量储存在点火线圈中。
《汽车新技术》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汽车诞生在( )年。
A.1885 B.1888 C.18862、长春一汽制造出的中国第一辆汽车是()。
A.解放牌4T载货汽车 B.东风牌轿车 C.黄河牌货车 D.红旗轿车3、()汽车尾部过度向后伸出,形成阶梯状,在高速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
A.箱型 B.流线型 C.船型 D.楔形4、甲壳虫型汽车是()成功设计的。
A.卡尔·本茨 B.雪铁龙 C.费迪南德·保时捷 D.恩佐·法拉利5、下列哪种属于间接测量空气流量的传感器。
()A. 叶片式空气流量计B. 热膜式空气流量计C.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D. 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6、某汽油喷射系统的汽油压力过高,以下哪项对的。
()A. 电动汽油泵的电刷接触不良B. 回油管堵塞C. 汽油压力调节器密封不严D. 以上都对的7、对喷油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空气流量计B. 水温传感器C. 氧传感器D.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8、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
A. 升高B. 减少C. 不受影响D. 先高后低9、属于质量流量型的空气流量计是()。
A. 叶片式空气流量计B. 热膜式空气流量计C. 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10、空气流量计常用于检测:()A. 进气质量B. 进气效率C. 进气密度11、当结构拟定后,电磁喷油器的喷油量重要决定于()。
A. 喷油脉宽B. 点火提前角C. 工作温度12、废气再循环的作用是克制( )的产生。
A. HCB. COC. NOxD.有害气体13、进入进气歧管的废气量一般控制在( )范围内。
A. 1%~2%B. 2%~5%C. 5%~10%D. 6%~13%14、在( )时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不工作。
A. 行驶B. 怠速C. 高转速D. 热车15、采用三元催化转换器必须安装( )。
A. 前氧传感器B. 后氧传感器C. 前、后氧传感器16、假如三元催化转换器良好,后氧传感器信号波动( )。
当汽油机的负荷减小时,汽油机的转速下降,点火时间需要推迟,点火提前角要减小;当汽油机的转速增大时,点火时间需要提前,点火提前角要增大。
发动机点火及其它控制第一节发动机点火控制系统一、点火控制系统的发展点火系统最基本的原理是通过断电开关控制点火线圈一次电流的大小和断电时间,从而控制点火的能量和时刻,保证发动机汽缸内的混合气彻底燃烧。
在传统的化油器式汽油机中,点火控制系统经过了传统式(触点式)向无触点式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系统的分电器仍一直采用机械式离心和真空提前机构来控制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
随着EFI系统的出现和发展,点火控制系统开始采用电控点火装置(ESA)。
它可以使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均处于最佳点火提前状态,并实现3方面的功能:通电时间控制,点火提前角控制和爆震控制。
二、电子点火控制系统现代点火控制系统都是计算机控制的电子控制系统。
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分电器的,一类是没有分电器的。
但是它们的主要组成及控制原理是相同的。
组成:(1)点火器:包括点火控制电路等、闭合角控制电路、点火器信号电路、功率晶体管及其驱动电路等。
(2)点火线圈及分电器点火线圈采用一次线圈电阻值很小的高能点火线圈。
在有分电器的系统中,各汽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在无分电器的系统中,将气缸分组,每组共用一个点火线圈,或者是每个气缸独立用一个线圈。
电子点火控制系统的组成如图(1)ECU的输入信号ECU的输入信号,除了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输入信号,除了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计、水温传感器等送来的信号外,还有曲轴位置传感器送来的以下信号:1)G信号所谓G信号,即上止点参考位置信号。
它的周期对应的曲轴转角等于发动机各缸工作间隔所对应的曲轴转角(四缸发动机为180度,六缸发动机为120度),G信号的相位所对应的曲轴位置与各组活塞的上止点位置有一定的角度,一般为上止点前10度。
根据G信号,ECU可能准确地计算出曲轴每转1度及一周所用时间和发动机转速。
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确定方法
点火提前角是指点火时点火系统提前点火时间,从而使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达到最佳效果。
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可以显著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方法。
1. 经验法
经验法是一种基于经验和试验的方法。
先选择一个初步的点火提前角值,然后进行试验,观察发动机的燃油效率和性能表现。
如果表现良好,可以逐步增加点火提前角值,直到出现性能下降或发动机噪音变大的情况。
此时,将点火提前角值调整到最佳值。
2. 动态点火提前角法
动态点火提前角法是一种基于发动机速度和负载的方法。
通过监测发动机转速和负载,可以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值。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发动机在不同负载和速度下都能获得最佳性能。
3. 发动机模拟软件法
发动机模拟软件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计算机模拟发动机的运行情况,通过改变点火提前角值来观察不同点火提前角值的影响。
该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试验成本和时间,同时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可以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值,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和性能表现。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判断。
- 1 -。
表JX—2淮海技师学院教案编号:SHJD—508—14 版本号:A/0 流水号:课题:点火系的作用、工作要求、组成和工作过程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点火系的作用、要求、组成和基本工作过程掌握点火提前角的影响因素教学重点:点火系的要求、点火提前角概念及影响因素教学难点:点火系要求、点火提前角概念及影响因素授课方法:讲授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后记:要使发动机顺利起动和正常工作,点火系必须满足工作要求。
讲解本讲内容时,可结合发动机正常工作条件进行分析。
表JX —2 2板 书 设 计注:要求以一块黑板的版面来进行板书设计一、点火系的作用将蓄电池或发电机的低压电转变成高压电,再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适时将高压电分送给需要点火气缸的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
二、工作要求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电压击穿电压:火花塞电极被击穿而产生火花时所需要的电压。
影响击穿电压的大小的因素有:(1)火花塞电极间隙大小和形状火花塞电极的间隙越大,击穿电压越高;电极尖端棱角分明,击穿电压低。
(2)气缸内混合气体的压力和温度混合气的压力越大,温度越低,击穿电压越高。
(3)电极温度和极性火花塞电极温度越高,击穿电压越低;中心电极为负极且温度较高时,击穿电压较低。
(4)发动机的工作情况2.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发动机正常工作时,需要1~5mJ 的火花能量。
但在混合气过浓或是过稀时,如发动机起动、怠速或节气门急剧打开工况,则需要较高的火花能量。
高能电子点火系一般应具有80~100mJ 的火花能量,起动时应产生高于100mJ 的火花能量。
3.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作情况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燃烧最大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15°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最大,此时所对应的点火提前角为最佳点火提前角。
影响因素:主要的因素是发动机转速、负荷、冷却液温度及燃油品质。
三、点火系的组成1.组成:蓄电池、点火开关、点火线圈、断电器、配电器和火花塞等部件组成。
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确定方法
点火提前角是引擎点火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点燃混合气的时机。
正确的点火提前角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效率,同时减少排放和磨损。
下面介绍一些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确定方法:
1.参考厂家数据:每个发动机都有一个最佳的点火提前角范围,厂家会在发动机手册中提供这个数据。
按照这个范围进行调整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2.实验调整法:使用发动机测试台和相关仪器,对不同点火提前角下的功率、扭矩和排放进行测试,找出最佳的点火提前角。
3.动态调整法:在实际车辆使用中进行动态调整,通过观察车速、扭矩、油耗和排放等指标,逐步调整点火提前角至最佳状态。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调整点火提前角时要注意不要过大或过小,过大会导致爆震,过小则会影响发动机功率和效率。
同时,不同的燃料、环境、驾驶方式等因素也会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 1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1、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
A、升高B、降低C、不受影响D、先高后低答案:B2、前驱的变速驱动桥车辆,在转弯时出现异响,主要是由于_( )而造成的。
A、半轴花键磨损B、轴承磨损C、万向节球笼磨损D、缺油答案:C3、自动变速器亦使用特氟融密封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
A、特氟融密封环比起矩形密封环,允许油液有少量的泄漏B、特氟融密封环常用于静态密封C、特氟融密封环两端采用斜交口D、特氟融密封环多装在转轴上,用于液压口的密封答案:B4、甲说:变矩器闭锁离合器的控制故障通常是电控系统造成的。
乙说:绝大部分变矩器的闭锁离合器是靠液压锁止的。
A、甲正确B、乙正确C、两人都正确D、两人都不正确。
答案:D5、以下不属于信号输入装置的是()。
A、进气压力传感器;B、启动开关;C、曲轴位置传感器;D、电动汽油泵;答案:D6、一位顾客将一辆汽车送去修理,因为汽车在做检查/保养排放测试中,CO含量高,测试没通过。
在测试过程中,氧传感器电压值一直都低,然而,在测试中,传感器功能却是正常的。
下面哪项是最可能的问题?A、空气泵在进气处漏气B、燃油泵压力高C、喷油器漏油D、空气滤清器滤芯太脏答案:A7、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当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 )左右时,发动机输出功率最大。
A、前10°B、后10°C、前5°D、后5°答案:A8、造成自动变速器换档延迟故障,其原因是_( )。
A、换档电磁阀线圈开路B、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不良C、换档电磁阀阀芯卡滞D、液压系统的主油压偏高答案:D9、组装自动变速器的液控系统,在安装油缸活塞密封件时,应对密封件作出( )的处理。
A、涂抹粘合剂B、保持清洁并干燥状况C、首先浸入自动变速器液中D、涂抹密封胶答案:C10、汽油喷射发动机的怠速通常是由()控制的。
A、自动阻风门B、怠速调整螺钉C、步进电机D、继电器答案:C11、车身控制系统的控制器采用了低数据传输速率的B类CAN总线连接,数据传输速率为:A、250kb/sB、125kb/sC、100kb/sD、50kb/s答案:B12、在输出轴处于增矩工况下,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中的导轮处于( )_状态。
发动机燃烧速度名词解释
发动机燃烧速度指的是内燃机中燃油混合气体在燃烧室内燃烧的速度。
这一速度对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主要术语解释:
1.燃烧速度(Flame Speed):燃烧速度是指燃烧波在燃烧室中传播的速度,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燃烧波通过的距离来表示。
它与燃料的种类、混合气体的浓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
2.点火提前角(Spark Advance):点火提前角是指点火系统提前于活塞达到顶点时开始点火的角度。
调整点火提前角可以影响燃烧速度,对发动机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3.燃烧效率(Combustion Efficiency):燃烧效率是指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转化为有用功的比率。
较高的燃烧速度通常有助于提高燃烧效率。
影响燃烧速度的因素:
1.燃料类型:不同种类的燃料具有不同的燃烧速度。
例如,某些燃料可能具有较高的燃烧速度,有助于提高发动机性能。
2.混合气浓度:适当的空气和燃料混合比例对于获得较高的燃烧速度至关重要。
过浓或过稀的混合气都可能影响燃烧速度。
3.压力和温度:较高的压力和温度通常会导致更快的燃烧速度。
这是因为在高压高温环境下,燃烧过程更容易启动和维持。
4.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性能和点火提前角的调整也会直接影响燃烧速度。
优化燃烧速度对于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尾气排放、增加动力性能都是重要的。
发动机设计和调整通常会考虑这些因素以达到最佳的燃烧效果。
电控发动机习题模块一习题一、填空题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用英文表示为____EFI ________,怠速控制系统用英文表示为_ISC。
2.电控发动机特征最明显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由空气供给系统、__燃油供给系统_和电子控制系统3个部分组成。
3.发动机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主要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或其他控制装置将各种控制信号输入ECU的。
4.执行器是受ECU控制、具体执行某项控制功能的装置。
5.D型喷射系统的特点是利用空气压力传感器测量进气压力,并参照进气温度计算空气流量,根据所需的空燃比决定喷油量,由此确定喷油时间。
6. 采用汽油喷射技术的汽油机,按空气测量方式不同,可分为间接测量方式和直接测量方式。
判断题:1.现代汽车广泛采用集中控制系统,它是将多种控制功能集中到一个控制单元上。
(√)2.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喷油量控制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控制内容。
(√)3.电子控制系统中的信号输入装置是各种传感器。
(√)4.空气流量计可应用在L型和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
(×)5.空气流量计与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相比,检测的进气量精度更高一些。
(√)6.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中,一个传感器信号输入ECU 可以作为几个子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
(√)7.在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中,同一传感器信号可应用于不同子控制系统中。
(√)8.空气流量计是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9.后备系统是在发动机控制模块内,由自诊断系统控制开启。
(√)10.后备系统是简易控制,既能维持其基本功能,又能保持发动机正常运行的最佳性能。
(×)11.进气管压力与发动机转速测量计算出进气量的方式是间接测量方式。
(√)12.空气流量计测量单位时间内发动机吸入的空气量是直接测量方式。
(√)三.填空题:1.以下是发动机信号输入信号的是()A空气流量计B点火模块C. EGR阀D喷油器2.以下是燃油喷射发动机执行器的是()A、曲轴位置传感器B、节气门位置传感器C、空气流量计D、活性炭罐电磁阀3.大众桑塔纳2000型轿车,燃油是通过喷油器喷射在()A、燃烧室内B、空气滤清器C、进气门外D、进气门处4.采用顺序喷射方式时,一般喷油是在()进行。
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确定方法
最佳点火提前角是发动机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对燃油效率、动力输出、排放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对于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都至关重要。
在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时,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理论计算法:通过发动机的设计参数和理论计算方法,计算出最佳点火提前角。
这种方法相对较为简单,但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知识。
2. 实验方法:利用实验室或车辆测试台进行实验,通过不断调整点火提前角,观察发动机的燃油效率、动力输出、排放等参数变化,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但需要较为专业的测试设备。
3. 经验法:根据发动机的使用经验和实际情况,结合试验数据和调整后的参数,逐步调整点火提前角,最终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
这种方法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较为擅长,但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积累。
总之,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需要考虑发动机的设计参数、实际使用情况和实验数据等多个方面,采用综合方法进行分析和调整,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
- 1 -。
有利提前点火角是指在发动机活塞还未达到压缩上止点的时候,火花塞提前跳火,而从火花塞跳火的时刻起,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的时间内,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这个角度便称之为点火提前角。
点火提前角的作用是在各种不同工况下使气体膨胀趋势最大段处于活塞做功下降行程,这样效率最高、振动最小,升高温度所用时间最少。
影响点火提前角最大的因素是转速和混合气的燃烧速度。
随着转速的上升,提前点火角会适度提前。
此外,提前点火角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另一种解释。
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当气缸内的混合气被火花塞点燃时,活塞正处于压缩行程的初始阶段。
通常情况下,活塞在到达压缩上止点之前就已经开始点火,点火时刻到压缩上止点的角度被称为提前点火角。
这个角度的大小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载。
在低速和低负载时,提前点火角较小,因为此时气缸内的压力较低,需要更长的点火时间来点燃混合气。
而在高速和高压时,提前点火角会增大,因为较高的压力可以更快地传播火焰,使活塞在更短的时间内到达压缩上止点。
提前点火角的调整是通过改变点火正时来完成的。
点火正时是通过控制点火线圈的通电时间来控制的。
通过提前或延迟点火正时,可以改变提前点火角的大小。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发动机的性能和负载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提前点火角是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减少振动和降低排放。
了解和掌握提前点火角的原理和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和使用发动机。
汽车构造试题1.在进气行程中,汽油机和柴油机分别吸入的是( )A、纯空气、可燃混合气B、可燃混合气、纯空气C、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D、纯空气、纯空气2.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的混合气为________混合气( )A、浓B、稀C、理论D、功率3.发动机的冷却水最好不用硬水,如( )A、雨水B、河水C、自来水D、井水4.点火过迟会导致发动机( )A、排气管放炮B、耗油率下降C、化油器回火D、曲轴反转5.6135Q柴油机的缸径是( )A、61mmB、613mmC、13mmD、135mm6.在热负荷较高的柴油机上,第一环常采用〔〕A、矩形环B、扭曲环C、锥面环D、梯形环7.排气门的锥角一般为〔〕A30°B、45°C、60°D、50°8.国产代号为RQ-90的汽油,表明其辛烷值〔〕A、恰好为90B、小于90C、不小于90D、大于909.发动机在中等负荷工作工况下工作时,化油器供给〔〕的混合气A、浓B、很浓C、很稀D、较稀10.孔式喷油器的喷油压力比轴针式喷油器的喷油压力〔〕A、大B、小C、不一定D、相同11.柴油机低压油路是指〔〕A、从油箱到输油泵这一段油路B、从油箱到喷油泵这一段油路C、从喷油泵到喷油器这一段油路D、从到喷油器这一段油路12.把活塞连杆组传来的气体压力转变为扭矩对外输出的机件是A、曲轴B、凸轮轴C、传动轴D、半轴13、喷油泵柱塞行程的大小取决于〔〕A、柱塞的长短B、喷油泵凸轮行程C、喷油时间的长短D、柱塞运行的时间14、关于发动机增压的功用,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将空气预先压缩后供入汽缸,以提高空气密度。
增加进气量B、进气量增加,可增加循环供油量,从而可增加发动机功率C、燃油经济性会变差D、可以得到良好的加速性15、动力在差速器内的传动路线是〔〕A、差速器壳→十字轴→半轴齿轮→行星齿轮→左右半轴B、差速器壳→十字轴→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左右齿轮C、行星齿轮→差速器壳→十字轴→半轴齿轮→左右齿轮D、差速器壳→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十字轴→左右半轴16、制动器制动效能的大小依次为〔〕A、简单非平衡式>平衡式>自增力式B、简单非平衡式>自增力式>平衡式C、自增力式>简单非平衡式>平衡式D、自增力式>平衡式>简单非平衡式1、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低处为〔〕A、上止点B、下止点C、活塞行程D、曲轴半径2、四行程四缸发动机曲轴相邻工作两缸的曲拐之间的夹角是〔〕A、60°B、90°C、120°D、180°α,进气迟关角为β,排气提前角为γ,排气迟关角为δ,3、设某发动机的进气提前角为则该发动机的进,排气门重叠角为〔〕α+γD、β+δA、α+δB、β+γC、4、在柴油机中,改变喷油泵柱塞与柱塞套之间的相对位置,则可改变喷油泵的〔〕A、供油时刻B、供油压力C、供油量D、喷油推角5、废气再循环的作用是抑制〔〕的产生A、HCB、COC、NOxD、有害气体6、关于废气涡轮增压器,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涡轮机是将发动机排气的能量转变为机械功的装置B、排气流过涡轮机渐缩形叶片式喷管时降压、降温、增速、膨胀、使排气的压力能转变为动能,流出的高速气流冲击叶轮,推动叶轮旋转C、空气从压力机旋转的叶轮获得能量,使其流速、压力和温度均有较大的增高,然后进入叶片式扩压管中D、空气流过压力机渐扩形流道的扩压管时减速增压,温度也有所升高,即在扩压管中,空气所具有的大部分压力能转变为动能7、关于强制式曲轴箱通风系统〔PCV〕,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防止曲轴箱气体排放放到大气中B、进气管真空度吸引新鲜空气经空气滤清器、滤网、空气软管进入气缸盖罩内,再由汽缸盖和机体上的孔道进入曲轴箱C、当发动机工作时,进气管真空度作用到PVC网,使PVC阀关闭D、在曲轴箱内,新鲜空气与曲轴箱气体混合并经气-液分离器、PVC阀和曲轴箱气体软管进入进气管,最后经进气门进入燃烧室烧掉8、从进气门开始开启到排气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成为〔〕A、排气提前角B、排气迟后角C、近期提前角D、进气重叠角9、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的混合气为_____混合气A、浓B、稀C、理论D、功率10、电控汽油器喷射系统中的喷油器在喷油断面、油压一定时,其喷油量的多少,决定于其电磁线圈中电流脉冲中〔〕A、宽度B、强度C、产生时刻D、结束时刻12、在三轴式变速器各档位中,输入轴的动力不经中间轴齿轮直接传递给输出轴的是A.抵挡B、低速档C、高速档D、直接档13、将扭矩从差速器传至驱动轮的是A、桥壳B、主减速器C、半轴D、驱动桥14、P175/70HR13表示的桥车用轮胎宽度为〔〕A17mm B、70mm C、75mm D、175mm15装有ABS 制动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当ABS失去作用时A、制动系统仍然能继续工作B、制动系统完全失效C、制动时车轮总不会抱死D、无任何影响1、汽油机不能采用压燃式〔×〕2、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气缸总容积与气缸工作容积的比值×3、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曲轴转2圈,凸轮轴转1圈,发动机各个缸都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4、干式汽缸套的特点是汽缸套装入汽缸体后,其外壁直接和冷却水接触,而湿式汽缸套的特点正好与干式汽缸套相反×5、由于机油粗滤器串联于主油道中,所以一旦粗滤油器堵塞,主油道中机油压力便会大大降低,甚至为0. ×6、传统点火系统是在断电器触点断开瞬间在点火线圈中产生高压电,而半导体电火系和微机控制电火系次级电压的产生无需断开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7、在发动机飞轮上通常作有压缩上止点记号,其目的是为了点火正时和配气正时×8、普通差速器的特点是只差速不差扭〔√〕9、当十字轴针式刚性万向节的主动叉是等角速转动时,从动叉也是等角速的×10、发动机正常运转时,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来确定实际的点火提前角×11、爆震发生就会对发动机产生危害,因此扫避免发动机爆震发生×12、ABS系统中以易抱死的车轮〔附着力大小的车轮〕不发生制动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则称这种控制方式为高选择方式控制×13、四冲程直列五缸发动机发火次序只有一种可能的排列法。
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点火动作按道理说应该是做功冲程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活塞运
动非常快,活塞在做功冲程逗留的时间非常有限也非常珍贵。所以发
动机要想有更好的输出效果,势必要争分夺秒。因为从点火到完全点
着(火焰传至整个气缸)需要时间,所以发动机要提前点火。其实点
火提前角远不止上面说的那一个依据,它是一门非常讲究的学问。
一、能使发动机获得最佳动力性、经济性和最佳排放时的点火提前角,
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
点火提前角小:若恰好在活塞到达上止点时点火,混合气开始燃烧时,
活塞已开始向下运动,使气缸容积增大,燃烧压力降低,发动机功率
下降。
点火提前角过大:则活塞还在向上止点移动时,气缸内压力已达到很
大数值,这时气体压力作用的方向与活塞运动方向相反,此时有效功
减小,发动机功率下降。
一般来说,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时,其最高燃烧压力(也可以说
是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出现在曲轴转角的上止点后10度左右。
二、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
1) 发动机转速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发动机转速升高,点火提前角应该增大。
2)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当管路压力高(真空度小,负荷大),要求点火提前角小;反之,
管路压力低(真空度高,负荷小)时,要求点火提前角大。
3) 辛烷值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发动机的爆震与汽油品质有密切关系,常用辛烷值来表示汽油的
抗爆性能。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以加大;
反之,汽油的辛烷值越低,抗爆性越差,点火提前角应减少。
三、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方式
1.初始点火提前角
初始点火提前角,其大小随发动机而异。
2、爆震控制
爆震是汽油机运行中最有害的一种故障现象。发动机工作如果持
续产生爆震,火花塞电极或者是活塞就可能产生过热、熔损等现象,
造成严重故障,因此必须防止爆震的产生。
爆震与点火时刻有密切关系,同时还与汽油的辛烷值有关。
在传统的点火系统和无爆震控制的点火系统中,为防止爆震的发
生,其点火时刻的设定往往远离爆震边缘。这样势必就会降低发动机
效率,增加燃油消耗。而具有爆震控制的点火系统,点火时刻到爆震
边缘只留一个较小的余量,或者说,就在爆震界面上工作,这样即控
制了爆震的发生,又能更有效地得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3、爆震控制方法
工作原理:爆震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缸体上,利用压电晶体的压电
效应,把缸体的振动转换成电信号输入ECU,ECU把爆震传感器输出
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同时判定有无爆震以及爆震强度的强弱,进而
推迟点火时间。当ECU有爆震信号输入时,点火控制系统采用闭环控
制方式,爆震强,推迟点火角度大;爆震弱,推迟点火角度小,并在
原点火提前角的基础上推迟点火提前角,直到爆震消失为止,当爆震
消失后,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当前的点火时间角。如果没有爆震发生,
则逐步增加点火提前角一直到爆震发生,当发动机再次出现爆震时
ECU又使点火提前角再次推迟,调整过程如此反复进行点火过早 不
仅使发动机的功率降低,还有可能引起爆燃和运转不平稳现象,还会
造成运动部件损坏。
点火过迟 导致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点火过迟 导致发动机过热,
功率下降。
点火过早,会造成爆震,活塞上行受阻,效率降低,磨损加剧,这是
应该防止的。点火过迟,气体做功效率低,排气声大。不论点火过早
或过迟,都会影响转速的提升。最佳点火角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果要
爱车工作在理想状态下,以下因素必须考虑:
1、缸温缸压。越高燃烧越快,点火提前角要越小。影响缸温缸压
的因素有:发动机压缩比、气温、缸温、负荷。大家的车在气温变化
的季节有不同表现正缘于此。
2、汽油辛烷值。也就是汽油牌号,越高抗爆震能力越强,相应允
许更大的点火提前角。
3、燃气混合比。过浓过稀燃烧速度皆慢,需增加点火提前角。这
个主要看节气门开度、海拔高度。
对于难以预料的情况,有些车还加装了爆震传感器,发生爆震时
自动降低点火提前角。
显然,要完成如此复杂的调制,靠传统的模拟点火器是难以胜任
的。只有单片机点火器,才能高速、精确、稳定地实现最佳点火提前
角问题的关键在于“从点火到气缸混合气燃烧膨胀需要的时间”,实
际上上述因素通过影响“从点火到气缸
混合气燃烧膨胀时间”从而影响提前角,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因素:
1、转速。转速越快理论上需要提前角越大,但是混合气需要压缩
到一定的程度,汽油分子在空间具备
一定的密度才能可靠点燃,所以提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提了;
2、负荷。负荷越大同样转速下节气门开度越大,吸入的汽油量也
越多,汽油分子在空间的密度也越大,燃烧速度会更快,所以需要较
低提前角。
3、温度。这个容易理解,温度高混合气燃烧速度快,需要较低提
前角。
4、汽油标号(辛烷值)。低标号汽油燃烧速度比高标号的快,所
以需要较低提前角;
5、压缩比。压缩比越高汽油分子在空间的密度也增大,燃烧速度
会更快,需要较低提前角。
可调整点火曲线功能。
点火曲线对动力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车、不同的工况对点火
曲线的要求都有所不同,所以要充分发挥爱车的动力性能,适当的调
整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简单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1、如果你车子经常处于载人或载货状态,你可以降低最大点火提
前角,以获得更大的功率;
2、当你改大了缸径、镗了缸,这些改动改变了原车的压缩比,加
了涡轮增压或是改了直接排气的排气管,使得进气效能增加,都必须
降低最大点火提前角,才能获得更大的功率;
3、如果原车在某一转速下存在较强的共振,这时可以通过改变在
共振转速下的提前角,来改善和避开车子的共振;
4、通过改变点火曲线的形状,可以获得迅猛的加速体验,或是持
续的、柔韧的加速乐趣;
5、通过改变点火曲线,可以最大程度的适应不同标号的汽油。
总之,通过正确的调整点火曲线,可以在振动、加速、急速、
油耗、排放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当然,超级点火器只是一个可以充
分玩味的利器,如何使用并发挥最强的功效,更取决于你对点火系统
的正确理解以及对各种相互制约因素的平衡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