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制剂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21.57 KB
- 文档页数:2
纳米技术在中药剂型改造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目的阐述纳米技术在中药剂型改造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方法广泛查阅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叙述目前在一些合成药制剂领域已逐渐使用的与纳米概念有关的制剂技术,如:纳米中药、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乳化技术、脂质体制备技术、聚合物纳米制备技术等。
结论纳米技术在中药剂型改造中的应用,将极大丰富中药的剂型,将有助于提高中药的研究和治疗水平,真正意义上实现中药现代化。
【关键词】纳米技术;纳米中药;剂型改造;研究进展纳米科学技术(Nano-ST)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刚刚诞生并正在崛起的新科技,它的基本涵义是在纳米尺寸(10-9~10-7m)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创制新物质[1]。
药剂学领域中纳米粒子的研究早于“纳米技术”概念的出现,70年代就已经对纳米脂质体、聚合物纳米囊和纳米球等多种纳米载体进行了研究。
目前,我国中药剂型的老化、单一,是中药制剂难以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我国中药提取工艺及设备落后,限制了中药临床疗效的提高。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中药具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现代剂型可能是现代中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1 纳米中药徐辉碧等[2]认为“纳米中药”是指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粒径<100 nm的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原药及其复方制剂[3]。
纳米中药一般不是简单地将中药材进行粉碎至纳米数量级,而是针对组成中药方剂的某味药的有效部位甚至是有效成分进行纳米技术加工处理,赋予传统中药以新的功能,这些功能有下面几方面: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呈现新的药效,拓宽原药的适应症;丰富中药的剂型选择;减少用药量,节省中药资源。
如灵芝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其具有抗肿瘤作用较强的活性成分及功能因子被包裹在极其微小的、直径只有6 μm,且具有坚韧双层包壁的灵芝孢子中。
一般制剂及粉碎技术不能将其孢子破壁,也不能提取到其中的脂质活性物质,因此,灵芝功效大打折扣。
药物制剂中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技术研究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纳米颗粒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载体在药物制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纳米颗粒表面的修饰,可以改善药物的稳定性、生物活性及药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药物制剂中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一、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的意义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是指通过改变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及结构,达到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提高靶向性和生物安全性的目的。
表面修饰对纳米颗粒的生物活性、稳定性和控释性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表面修饰,可以减少纳米颗粒与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增强其药物递送的靶向性,减少毒副作用。
二、表面修饰技术的分类1. 化学修饰技术:包括胺基化、酯化、磷酰化等方法。
通过改变纳米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和靶向性修饰。
2. 物理修饰技术:如电沉积、共价键结合等。
通过改变纳米颗粒的物理性质,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和增强对特定细胞的识别能力。
3. 生物修饰技术:如蛋白质包裹、多肽修饰、表面修饰等。
通过特定的生物分子与纳米颗粒表面的相互作用,实现药物的靶向性修饰和增强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
三、表面修饰技术的关键问题1. 表面修饰剂的选择:需要根据纳米颗粒的性质和药物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表面修饰剂,以达到相应的修饰效果。
2. 表面修饰的稳定性:需要考虑表面修饰是否能够稳定存在于纳米颗粒表面,并且能够在药物制剂中保持其修饰效果。
3. 表面修饰与药物相容性:需要考虑表面修饰是否对药物的活性产生不良影响,以及是否会导致药物与纳米颗粒的相互作用改变。
四、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技术的应用1. 靶向治疗:通过表面修饰,可以将纳米颗粒靶向到特定细胞或组织,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2. 控释技术:通过表面修饰,可以调控纳米颗粒对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时间,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和控制释放。
3. 药物稳定性增强:通过表面修饰,可以提高纳米颗粒制剂的稳定性,减少药物的降解和失活。
药物制剂中纳米胶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胶束作为一种理想的药物传递系统,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药物制剂中纳米胶束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一、纳米胶束的定义与特点纳米胶束是由表面活性剂和药物组成的亲水和疏水性混合物。
其粒径通常在10-1000纳米之间。
纳米胶束的特点包括高药物载荷能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
二、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1. 溶剂沉淀法:该方法通过在混合溶液中添加沉淀剂,如乙醇或乙醚,使胶束从溶液中析出。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并且能够得到较小的粒径纳米胶束。
2. 膜超滤法:该方法利用膜超滤装置,通过压力驱动溶液通过微孔膜,从而分离出纳米胶束。
这种方法能够得到较为均一的粒径分布纳米胶束。
3. 热溶液法:该方法将药物和表面活性剂在高温下混合,使其溶解,然后通过降温使纳米胶束析出。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具有高药物包封率的纳米胶束。
三、纳米胶束的性能研究方法1. 粒径测定:利用动态光散射仪或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可以测定纳米胶束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情况。
这对于评估纳米胶束的药物传递效果至关重要。
2. 药物包封率测定:通过分离纳米胶束中的药物,并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浓度测定,可以计算出纳米胶束的药物包封率。
这可以用来评估纳米胶束的药物载荷能力和释放行为。
3. 稳定性评估:纳米胶束在药物传递过程中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可以通过测定其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变化情况来评估其稳定性。
四、纳米胶束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纳米胶束作为药物传递系统具有许多优势,如增加药物的水溶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等。
因此,在药物制剂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抗肿瘤药物传递:纳米胶束可以通过被肿瘤细胞辨认的靶向配体,将药物准确地输送到肿瘤细胞内部,从而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
2. 控释药物传递:纳米胶束可以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途径,实现药物的长效释放,从而减少药物的频繁给药次数。
3. 体外诊断:纳米胶束可以作为载体,将诊断性物质输送到体内,用于磁共振成像、荧光成像等体外诊断。
药物制剂技术开发应用新进展在当今医学领域,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药物制剂技术是指利用药物学、化学工程学、生物工程学等知识和技术,对药物进行有效、安全、合适的载体设计和制备,以便给药时能够达到预期的疗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制剂技术应用的新进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都对制剂的研发和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纳米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技术,它在药物制剂技术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通过纳米技术,药物可以被包裹在纳米粒子中,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分布,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效并降低用药剂量。
这种技术的出现,为制剂的研发和应用带来了新的突破口。
二、仿生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创新仿生技术是将生物学原理与工程学技术相结合,通过仿生的方法研究和制造产品。
在药物制剂领域,利用仿生技术,可以设计出更加接近生物体内部环境的制剂,从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靶向性。
这种新的制剂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个性化治疗的需求,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三、3D打印技术在制剂制备中的突破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在药物制剂方面,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个体患者的特点,制备符合个性化治疗需求的药物制剂,有效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
这种技术的出现,使得药物制剂研发更加灵活多样化。
总结而言,药物制剂技术的新进展,包括纳米技术、仿生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为药物制剂的研发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药物制剂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以上是对药物制剂技术开发应用新进展的一些个人看法和理解,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帮助。
如果有什么不足或者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地方,欢迎您随时向我提问。
祝好!药物制剂技术开发应用的新进展,正是当前医药领域的热点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药物制剂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为药物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选择。
药物制剂中纳米载药系统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应用一直是医药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载药系统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围绕纳米载药系统的制备和应用展开综述,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
一、纳米载药系统的概述1.1 纳米载药系统的定义纳米载药系统是指将药物通过纳米技术将其包裹在纳米级的载体中,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和靶向性,并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
1.2 纳米载药系统的分类根据载体的性质和制备方法的不同,纳米载药系统可以分为无机纳米载药系统和有机纳米载药系统。
无机纳米载药系统主要包括金属纳米粒子、纳米孔材料等;有机纳米载药系统则包括聚合物纳米颗粒、脂质体等。
二、纳米载药系统的制备方法2.1 化学法制备纳米载药系统化学法制备纳米载药系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调节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表面修饰,可以得到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的纳米载药系统。
2.2 物理法制备纳米载药系统物理法制备纳米载药系统主要包括溶剂挥发法、超声法和凝胶法等。
这些方法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和高温,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
三、纳米载药系统的应用研究3.1 靶向性药物传递系统纳米载药系统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增加其对特定细胞或组织的识别和结合能力,实现靶向性药物传递。
这种靶向性药物传递系统在癌症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3.2 控释性药物传递系统纳米载药系统可以通过控制释放速率,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
这种控释性药物传递系统在治疗慢性疾病和减少药物副作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3 药物稳定性提升系统纳米载药系统可以通过包裹药物,提高其稳定性,延长其有效期。
这种药物稳定性提升系统在药物贮存和运输中具有重要作用。
四、纳米载药系统的挑战与展望4.1 纳米载药系统的生物相容性问题纳米载药系统的生物相容性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探索纳米载药系统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
“浏阳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主动与爱卫办结合,解决了废弃物处置之难,与乡镇(街道)协作,解决了工作机制之难。
”在2019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项目回收会上,湖南省农药检定所所长吕运涛如此评价“浏阳经验”。
正是得益于领导重视、财政支持、分工明确、人员到位,使得浏阳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的县市。
2018年,浏阳全市32个乡镇(街道)、322个村(社区)、427家农药经营门店共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中心32个,设立收集点1207个,安置回收桶1577个,发放回收纤维袋27120个,全市共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68.84吨,其中玻璃瓶10.06吨、塑料瓶36.74吨、塑料袋22.04吨。
善于解题:探索长效机制治理沉疴:在吕运涛看来,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既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也是一件需要默默奉献的重要工作。
这项工作目前还不为人重视,需要农业部门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把工作做细做深。
同时,还要立足长效,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长效机制。
经过一年的试点,在湖南省农药检定所的指导下,浏阳初步建立起了“市场主体回收、公共财政扶持、专业机构处置”的长效工作机制,全面调动起了农药经营者、农药使用大户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大瑶镇组织种植大户在自己所流转土地范围内搞一次地毯式农药包装废弃物清理活动,组织试点农资店开展积分制收集兑换方式,农药包装废弃物兑换积分,每满5元农药可积1分,凭10积分兑换券可到原农资店兑换价值4元/包的磷酸二氢钾一包(或其他等价农药)。
北盛镇、高坪镇、普迹镇、龙伏镇等乡镇均采取有偿回收方式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
“玻璃农药瓶0.3元/个、塑料农药瓶0.2元/个、塑料农药袋0.1元/个。
”这是记者在北盛镇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中心见到的有偿回收价目表。
“小举措带动观念大改变。
”浏阳市农药监管站副站长张璋告诉记者,浏阳全市已形成散户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交农资店或村级收集点,农资店、种植大户将收集的农药包装废弃物交乡镇收集中心,再由乡镇交政府爱卫办指定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置的回收处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