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与三门峡水利枢纽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江堰与三门峡水利枢纽

摘要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水利工程,是古人智慧的集中体现。三门峡是新中国初期的产物,它带有鲜明的时代背景。经过对三门峡和都江堰的深刻比较,让我们了解一项工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两者的分析,如我们去了解河流,泥沙等地质形态对工程运行的重要影响。在此,我就都江堰与三门峡做一些比较和评价。

关键词:

三门峡,都江堰,泥沙,黄万里,黄河,异重流

一前言

我认为每一个水利工程都应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抗洪强度,促进周边经济发展。显然,在这点上都江堰比三门峡要好。虽然三门峡的修建在短期内治理黄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修建的时候设计者考虑欠缺(未充分考虑黄河的独特的地质环境),所以运行不久以后就出现了问题,问题越来越大并且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反观都江堰,它能够运行几千年而不倒,绝不是一种偶然,靠的是设计者的智慧。都江堰充分利用了岷江的地质环境,从而使大坝更加牢固。都江堰的这种设计理论对我们现代的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都江堰与三门峡的修建背景及其利弊

2-1 都江堰的成因及其功绩

都江堰修凿于2260年前的“刀耕火种”年代,在于它一直延续2260年而永不衰败,这与早已荒废的世界同时期的古老水利工程如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渠和古罗马的人工渠道相比,更彰显出它的恒久性;更在于它惠及的区域之大,人口之多,成本之少,前所未有,世所未有。现在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

代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目前都江堰浇灌面积已达成都平原5000平方公里内34个县的1003万亩农田。早在2000多年前,也就是都江堰竣工使用100多年时,司马迁就在《史记》中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由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自从有了都江堰,才有了蜀中盆地的自流灌溉,才有了成都平原上驯服的岷江,才有了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才有了蜀人生生不息乃至近代对中华民族上亿人口的贡献。有副楹联曾这样赞曰:“两千年好事,车同轨,书同文,天府百流同灌。数万顷良田,水有源,禾有本,中华一大有州。

2-2 建造三门峡的历史背景

黄河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由于特殊的水沙关系,黄河是一条河情特殊,治理难度极高的河流,黄河的“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近几十年又由于黄河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开发(如三门峡),黄河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1)。

为了治理好黄河。1954年10月,在苏联专家道德指导下,以水利部和燃料工业部为主成立的黄河规划委员会完成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那是一个看起来很美妙的远景:在黄河上要修筑起46座河坝,“500吨的拖船能由入海口航行到兰州”。装机总容量可达23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达到1100亿度,相当于1954年全部发电量的10倍,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659万亩扩大到1.16亿亩。而在这46座水坝当中,三门峡是最大和最重要的。

在当时,几乎没有人公开反对三门峡工程,充满壮志豪情的领导人们一心一意要在自己手上实现所谓的“圣人出,黄河清”的梦想,在这种一边倒的极端气息下,负有责任的专家们不敢面对现实,直抒己见,个别甚至曲意逢迎,企求腾达。

当然反对的人也不是没有,黄万里就是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1955年关于黄河规划的第一次讨论会上,许多专家都对苏联专家提出的规划交口称赞,只有黄万里反对,并当场指出:“你们说“圣人出,黄河清”,我说黄河不能清,黄河清,不是功,而是罪。

相对现在的纷繁复杂,三门峡的决策带有那个特殊年代的痕迹: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经济考虑无条件服从政治安排。1957年初,三门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审查会刚刚召开时,陕西省就激烈地表达了对这个工程的不满意见:根据苏联专家的设计,水库高程从黄河规划委员会提出的350米增加到了360米,库区淹没农田由200万亩增加到325万亩,移民由58.4万人增加到了87万人。当时的陕西省代表指出:用迁移七八十万人口的代价换来一个寿命只有50~70年的拦沙库,群众很难同意。

关于这一点,立主工程上马的三门峡水利枢纽设计总工程师、苏联人柯洛略夫说:“任何一个坝址……为了调节洪水所必需的库容,都是用淹没换来的。”次年,三门峡在一片争议声中动工,《人民日报》发表了《大家来支援三门峡啊!》社论。施工完成后仅仅一年半,即1962年,三门峡就因为泥沙淤积、抬高渭河水位、淹没下游农田而开始改建。

2-3 都江堰修建方法对我们的启示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都江堰工程按水势和地形特征,以杩槎截流导流、卵石护岸、竹笼盛石筑堤、卧铁展示淘滩标准,以及“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和“深淘滩,低作堰”等遗迹构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功能显著,显示出都江堰水文化特

征,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至于降伏孽龙的传说,望娘滩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文化内涵深刻,体现了人们对都江堰的爱护和依恋之情。宝瓶口的水尺和古水则,更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智慧,指导着灌区人民正确运用都江堰水资源,使灌区工农业生产能够乘势利导,驱利避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政府每天在《川西日报》公布都江堰宝瓶口水位,让灌区人民及时掌握都江堰水情,安排生产和防洪抗旱等工作。宝瓶口水则,至今仍具有指导灌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意义。李冰神像的出土,“卧铁”的发现,展示都江堰水文化,引起人们对建设都江堰先行者的缅怀和崇敬。

2-4 三门峡的一些弊端

由于黄河上中游是世界罕见的生态极为脆弱且面积广大的水土流失区,产沙区集中,成因复杂,类型多样,治理难度大。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了土地干旱程度及其自然灾害的发生,并严重制约了其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2)。正因为黄河的这种独特的地质环境,三门峡在1960年9月蓄水后,沿库岸发生黄土崩塌,尤其是在黄淤断面(距坝13Km)附近,两岸崩塌掉入库区的黄土构成水下8.0m左右的潜坝,阻挡了1961年汛期的异重流排沙。该年共发生6次异重流(3)。

三门峡修建拦河高坝,泥沙在水库上游淤积,会使黄河上游的水位逐年增高,把黄河在河南的灾难搬到上游陕西。而根据“河水必然夹带一定泥沙”的科学原理,“黄河清”只是一个浪漫而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温善章的335米“低坝”方案,提出三门峡水库应以“滞洪排沙”为主,汛后蓄水发挥综合效益,大坝底孔应尽量放低加大,排沙出库,少淹地,少移民。

正是这项工程的修建,导致在以后的40多年中几十万人口离开他们原本富裕的家园,迁移到土地贫瘠的偏远地区,生活变得一贫如洗,更严重的是三门峡水库的修建给黄河中游和渭河流域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那么,这个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呢!

2003年8月24日至10月5日,渭河流域发生了5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洪灾,数十人死亡,515万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陕西省就此提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