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水电站可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60
发电厂参观实习报告5篇范文发电厂参观实习报告1为了丰富自己的暑期生活,我经人介绍。
到诸暨市西岩二级水电站参加实习工作。
本次通过自身的工作,了解了水电站的生产过程,变电运行情况。
在所学理论的基础上扩大知识范围,培养自身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为期22天的实习中,了解了水电站的水工建筑,水轮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和电气设备的作业布置及相互关系,从而对水电站发电的基本过程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为今后的专业课大下良好的基础。
诸暨市西岩二级水电站建于1995年,并于当年运行使用,年发电量3000kw。
近年来,该水电站在站长-吴仲良的领导下,不断改进设备,完善管理,先后几次被评为市先进单位,优秀单位。
下面根据我所了解的来介绍一下水电站。
水力发电厂简称水电厂,它是把水的位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从河流高处或水库内引水,利用水的压力或流速冲动水轮机旋转,将水能转变成机械能,然后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其分类有:按集中落差的方式分,堤坝式水电厂(又分坝后式和河床式),引水式水电厂和混合式水电厂;按径流调节的程度分,无调节水电厂和有调节水电厂;前述水电厂是专供发电用的,另外有一种特殊形式的水电厂,叫抽水蓄能电厂(十三陵电厂),这类电厂有上下两个水库,电厂中有发电和抽水两类设施,电厂在系统峰荷时发电(调峰),系统低谷时抽水耗电(填谷),另有调相、调频和备用的作用;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厂是三峡,装机容量1820万kw,26台70万kw机组,现在参与发电的是14台机组,即980万kw;(二滩水电厂,装机容量330万kw,6台55万kw机组)最大抽水蓄能水电厂:广东抽水蓄能水电厂,装机容量240万kw,8台30万kw机组。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制约趋紧,能源供应出现紧张局面,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
据此,加快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部分省市与地区河流众多,水资源相对丰富,这种环境下,建造简单、投入方便的小水电受到更多的青睐与欢迎。
但是很多小水电建立于上个世纪,受到当时建设环境、资金投入、建设材料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其在当前阶段的清理整改工作中面临较多的问题,针对该种状况,要求小水电站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能够综合分析清理整改进程中爆发的诸多问题并制定出对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保障小水电的长久运行。
文章就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问题;对策发掘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需从小水电的诸多层面进行考虑,比如小水电业主认知状况、监督管理到位程度以及相关补偿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性等,因不同水电站有着差异化的要求,因此需针对本区域小水电整改中的系列要求去分析其现状问题,如此才可实现专项问题的专项解决,维护小水电的平稳运行。
一、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中的问题近些年来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受到管理混乱、补偿机制不完善、水能资源开发无序、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整体清理整改工作暴露出较多问题,而在征求多方建议与意见的同时,总结出以下问题:1.工作认识未到位其一,电站所在区域民众对水电站安全性、合法合规性、对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影响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缺乏足够的了解,更多的是关注其个人利益。
而就变电站区域民众发生的系列纠纷来讲,主要集中在变电站建设侵占林地、耕地等行为,导致民众在交通、移民、征地、用水等方面的纠纷;其二,很多电站业主普遍认为水电站与大流量河道上的电站存在较多差异,一般小水电会选择荒山荒地建设,对生态不存在较大的影响,故而遵循环评要求办理环评证明作用与意义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运营费用。
2.电站因兼具另外功能而很难推进整改小水电突出特征即为规模小,通常1-2年即可建成并投入发电,当前一些电站由本区域民众组织实施股份制开发,而小水电建设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利于当地扶贫攻坚,也因其修建的引水渠与拦水坝,增加了农田灌溉面积,提升了粮食与农作物产量,民众收入得以增加。
1 综合说明1.1 概述新寨河四级水电站位于普安县高棉乡棉花村,北盘江一级支流西泌河中上游新寨河段上,是上世纪1986年《黔西南州水资源调查评价、水利化区划、水利水电规划》规划的第四级,现新寨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第七级。
站址位于新寨河下游与岔河的汇合处,地理位置为东径105°8′,北纬25°48′,距320国道约20km、高棉乡政府所在地8Km,普安县城32km、州政府所在地兴义178km、省城贵阳245km。
普安县位于云贵高原中段,苗岭山脉西部,贵州省西南面,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
地处东径104°50′~105°10′,北纬25°18′~26°11′,东邻睛隆县,南与兴义市、兴仁县相连,西靠盘县,北与水城县、六枝特区隔河相望,东西宽32.0km,南北长96.6km,国土面积1429km2,全县辖8个镇、6个乡,167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1261个村民小组,15个居民小注。
是贵州省的少、边、穷地区之一。
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30.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7.84万人,占总人口的25.8%,布依、苗、回、彝、黎、白、汉等民族共同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格局。
普安县是国家500个重点扶持县之一,又是国家定点的“九五”、“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县和“十五”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试点县。
普安县由于历史原因和交通条件限制,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经济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属贵州省17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县境内已建成小水电站22座,总装机容量62880kw,其中吟路一级电站装机17500kw,为县电网骨干电站。
原有数座农村小电站因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枯竭而报废。
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电网的不断延伸,县属电站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用电需求,均需大量从国家电网上下电,导致电价偏高,人民群众难以承受。
关于中小水电站整合盈利模式的分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清洁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小水电站因其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资源,成为了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单个中小水电站的规模相对较小,其盈利模式相对复杂,需要进行整合和优化。
本文将分析中小水电站整合盈利模式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中小水电站的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1. 规模较小:中小水电站的发电规模相对较小,无法获得像大型水电站那样的规模经济效益,造成成本较高。
2.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清洁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小水电站面临着来自其他清洁能源项目的竞争压力,导致市场份额有限,难以获得足够的盈利空间。
3. 运维成本高:由于中小水电站通常位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设备维护困难,因此运营成本较高。
4. 资金周转困难:中小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且由于发电收益较为稳定,投资回报期较长,导致资金周转困难,难以吸引更多投资者。
5. 产权问题:中小水电站通常分布在山区或农村地区,存在土地流转问题及产权不清晰的情况,给项目融资和开发带来一定困难。
以上问题导致了中小水电站盈利模式的不稳定和薄弱,需要进行整合和优化。
1. 经济规模整合:中小水电站可以通过规模整合,将多个单体水电站进行联合开发,形成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发电成本。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提高水电站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2. 多元化经营:中小水电站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增加收入来源,比如开发生态旅游、水产养殖、农业种植等业务,充分利用水电站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经济效益。
3. 节能减排和碳交易:中小水电站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节能技术,减少运营成本,同时利用清洁能源的特点来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增加额外收益。
4. 资金运作创新:中小水电站可以探索多种融资模式,比如引入社会资本、引入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等,同时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和补贴,并通过资源整合,优化资金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 产权整合:中小水电站可以通过土地整合、借壳上市等方式来解决产权问题,形成明晰的产权结构,吸引更多的融资机构和投资者,为项目发展提供更为稳定的保障。
浅谈酒泉市小水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做好地方小水电开发,促进小水电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小水电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当前水利部门和地方政府必须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酒泉市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文通过酒泉市小水电的发展,阐述了酒泉市小水电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签酒泉市;小水电;现状;趋势1 酒泉市小水电发展现状1.1 水资源分布情况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北山)之间。
东西长约680公里,南北宽约550公里,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全市辖“一区两市四县”(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总人口102万人。
酒泉境内河流分疏勒河、黑河、哈尔腾河三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7条,均发源于南山冰川积雪区。
自东而西是:黑河尾部自天成以北入鼎新,跨本区最东沿。
其余河流依次为:酒泉市的马营河、观山河、红山河、丰乐河、洪水坝河、北大河(讨赖河),是主要灌溉水源。
城北有临水河、清水河、依靠地下潜流溢渗在面,形成无数泉溪汇集成河,引以灌溉。
全市依水源条件,自然的划分为洪水区和泉水区。
金塔有北大河入鸳鸯池水库灌溉金塔盆地;玉门市白杨河、赤金河、疏勒河。
前二河灌溉玉门镇以东土地,疏勒河灌溉玉门镇以西土地;安西居疏勒河中下游,另有榆林河灌溉踏实盆地;敦煌有党河,流至北湖与疏勒河汇合后注入哈拉湖。
以上诸河,年径流量约32.23亿立方米。
境内河流走向大多垂直于等高线,落差大,尤其是党河、疏勒河、讨赖河三条主要河流水能资源丰富。
1.2 小水电的大作为相对于国内其它地市,酒泉市水资源相对短缺,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好这些资源发展水电,为酒泉新能源基地的建设发挥作用,将成为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
2010年,甘肃省政府对酒泉市的发展进行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打造酒泉市成为西部“陆上三峡”,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新能源基地。
农村小水电站的设计(1)摘要:该文针对农村小水电站“机组容量小、设备供应困难、运行人员文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等特点,介绍了水轮机的选择、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电气测量和同期装置及保护装置的设计等有关问题。
关键词:小水电站;设计;经验1水轮机的选择水轮机是水电站一个十分重要的设备,水流的动能和势能转换成机械能就是通过水轮机来实现的。
水轮机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机组的效率和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
机组台数的选择农村小水电站机组台数与电站的投资、运行维护费用、发电效益以及运行人员的组织管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多年设计和运行经验表明:农村小水电站机组台数一般为1~4台,且型号应尽量相同,以利于零部件通用和维修管理方便,其中每座电站2台机组居多。
水轮机型号的选择水轮机型号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水轮机的运行效率、汽蚀和振动等。
选择型号时,既要考虑水轮机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和运输的方便程度,又要确保水轮机常处于较优的运行工况,即尽量处于水轮机运转特性曲线图的高效区。
尤其是机组运行时,水头的变化不要超过水轮机性能表的水头范围,否则会加剧水轮机汽蚀和振动,降低水轮机效率。
机组安装高程的确定水轮机的安装高程不能超过水轮机允许的最大吸出高度,否则会引起水轮机转轮的汽蚀、振动等不良现象,因而缩短机组的运行寿命。
(1)卧式机组:▽安=Z下hs-▽/900-D/2(2)立式机组:▽安=Z下hs-▽/900式中Z下——尾水渠最低水位(m);hs——水轮机理论吸出高度(m),查水轮机应用范围图及hs=f曲线;D——水轮机转轮直径(m);▽——水电站厂房所在地的海拔高程(m)。
为了消除或减轻水轮机汽蚀,可将计算出的▽安降低~确定安装高程。
2电气主接线的拟定小水电站的电气主接线是运行人员进行各种操作和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农村小水电站装机容量往往有限,一般装机台数不超过4台,相应电站的电压等级和回路数以及主变的台数都应较少。
考虑到小水电站(尤其是单机100kW 以下的微型电站)的机电设备供应比较困难,运行和管理人员的文化、业务素质普遍较差,从进站到熟练掌握操作、检修、处理故障及优化运行等也有一个过程。
关于小型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的探讨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小型水电站建设越来越多。
因为它不仅能够解决当地农村缺电少电的问题,还能促进当地河流的生态治理。
从而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但由于我国现已开发建成的小型水电站在科学技术方面并不先进,所以导致生态流量泄放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也造成了一些河流的生态不平衡与不健康现象。
所以关于小型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关键词:小型水电站,生态环境,泄放引言:小型水电站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能够解决当地农村缺电少电及河流生态的问题,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但在其运作中,因生态流量泄放设备的不完善,也会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平衡,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因此,应该对已经建成的小型水电站采取一些科学的合理的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从而确保生态流量的泄放,同时起到保持健康河道的生态环境系统。
而对于正在规划建设的水电站,也应该将环境保护这块纳入思考范围,如此,后建设起的小型水电站才不会再次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影响。
因此有了这些考量,才需要对生态流量的泄放进行探究讨论。
1生态流量泄放的概念和现状1.1什么是生态流量泄放?生态流量是指在水流区域内保持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流流量,而生态流量泄放,就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和时间内,对这些水流流量进行适当排放。
以此来确保上游和下游的水源都充足,从而维持上下游的生物生存生态平衡。
而随着河流中上游地区不断的修建水利工程,导致切断了河流本身的连续性,从而使河流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扰乱了河流本身的生态系统,使其无法正常迁移物质和能量。
最终导致上下游地区获取的营养物质存在差异,破坏了河流的生态平衡及健康系统。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上流的生态流量进行泄放,使其恢复同下游的连续性,并保证迁移物质不再受阻,使得营养物能够流至下游,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1】。
1.2 生态流量泄放的方式因河流上下游大量修建水利工程的原因,阻碍了河流上下游之间的连续性,使其物质迁移无法正常进行,所以需要分河段、分目标来确定生态流量,从而对生态流量泄放设施进行相关的设计和设置,以达到对生态流量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泄放目的。
农村小水电站的设计【摘要】农村小水电站是为满足农村地区电力需求而设计的一种发电设施。
本文从选址设计、水力设计、发电设备设计、电力传输设计和安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选址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水流量和水头等条件,以确保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水力设计是确定水轮机类型和参数的重要步骤。
发电设备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发电机组和控制系统。
电力传输设计则涉及输电线路的敷设和维护。
安全设计是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
农村小水电站的设计不仅能提高农村电力供应水平,还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农村小水电站设计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和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水电站、设计、选址、水力、发电设备、电力传输、安全设计、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农村小水电站的设计概述农村小水电站是指利用小型水力资源对农村地区进行供电的发电设施。
设计一座农村小水电站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选址、水力设计、发电设备设计、电力传输设计和安全设计。
农村小水电站通常建设在山区或河流附近,利用水流的动能转换成电能进行发电。
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小水电站的建设不仅可以提供电力供应,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在设计农村小水电站时,需要充分考虑选址问题,选择水资源充沛、水位稳定的地方建设,以确保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水力设计是农村小水电站设计的核心,需要合理利用水的动能,设计合适的水轮机和水利设施。
发电设备设计包括发电机组和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保证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电力传输设计则需要考虑如何将发电的电能输送到需要供电的地方,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安全设计也是农村小水电站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考虑到水电站的安全性、防灾防洪等问题,保障水电站及周边地区的安全。
设计一座农村小水电站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水电站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村小水电站的设计也在不断完善,为农村地区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便利。
. . 一、工程概述 1、工程地理位置 浸子洞一级电站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境内弯滩河中游,首部枢纽坝址在田坝乡西阳村河坝坪河段,与西阳电站尾水下部衔接,厂区枢纽位于弯滩河杨家庄河段左岸。厂址距田坝乡政府所在地约3.5Km,距云阳县江口镇约40km,距巫溪城约llOkm,工程沿线有乡级公路通过,对外交通较为方便。 弯滩河流域是汤溪河流域的上游段,发源于巫溪县境内的红池坝一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1′—109°06′北纬31°20′-31°37′,流域面积633.8km,主河道长46.2km,河道平均比降13.0%,干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7.2万KW。 2、流域规划概况 2003年9月底巫溪县水利局委托三峡水电设计院承担了巫溪县弯滩河流域水能规划工作,按照《河流水电规划》 DL/T5042-95编制规范的要求,于2004年2月编制完成弯滩河流域水能规划报告。该规划报告在巫,溪县通过了巫溪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的审查,规划报告推荐弯滩河流域干流采用五级开发方案,即从上而下′别为龙水电站、茶山电站、弯滩河水库电站、新田坝电站、牛角洞电站,干流梯级开发总装机容量为5.44万KW。支流推荐了六级开发方案,并将西阳水电站尾水列为浸子洞一级电站同级开发方案。 3、勘察设计过程简介 为了改变巫溪县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巫溪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加强基设施建设,实施水利首皂源支撑战略,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巫溪县浸子洞电站委托我院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根据委托合同书的要求,我院组织勘察、设计人员到现场进行了多次反复的踏勘,开展了工程测量、地质调查和地质测绘工作,重点进行了以下设计工作: (1)确定了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2)确定了主要水文参数和成果; (3)初步查明了影响工程的主要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 (4)选定了工程建设坝址、厂址; (5)基本确定了工程规模,初步确定了坝型、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形式; (6)初选了机组、电气主接线、主要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形式; (7)基本确定了对外交通方案,初选了施工导流方式、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总布置,提出了控制性工期、主要工程量和建筑材料用量,估算了工程投资; (8)基本确定了工程占地的范围,提出了工程占地处理方案及补偿投资。 (9)测算了工程效益,评价了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综合评价和结论。 通过上述工作确定首部采用重力滚水坝取水,引用流量13.8立方米每秒,经左岸1890m无压引水隧洞至厂区,总装机(2X1000KW+ix 500KW+Ix 250KW)2750KW:年发电量1100万kw.h,年利,用小时4500h。本报告认为浸子洞一级电站区域地质构造稳定,工程地质条件基本清楚,建设环境优越,技术简章可行,施工条件良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尽快审批,以便开展下阶段工作。 本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全过程自始至,终得到了重庆市巫溪县相关部门和业主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水文气象
1、流域概况及气象特征 (1)流域概况 湾滩河位于汤溪河上游,基本上处于巫溪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1′~109°06′,北纬31°20′~31°37′。湾滩河流域面积633.8km2,主河道长46.2km,河道平均比降13.1‰。 浸子洞一级电站位于巫溪县田坝镇境内,所在水系为长江北岸湾滩河流域段。电站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494.4km2,主河道长37.6km,河道加权平均比降13.1‰,厂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510.2km2,主河道长39.8km,河道加权平均比降 . . 12.9‰,新田坝电站取水口坝址至浸子洞电站坝址区间控制集雨面积93.3km2。 工程所在流域水系图见附图2-1。 (2)气候特征 湾滩河流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方冷空气南下因受秦岭、大巴山阻挡,形成了本流域温和湿润的气候。由于流域内地势高差悬殊,致使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呈现出典型的“一山兼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特征。 流域降雨充沛,据流域邻近的巫溪气象站1959~2004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74mm。每年4~10月为雨季,约占年降雨量的86.8%,尤以5、7月份最多,其中7月约占17.1%,1月份最少,约占1.2%。暴雨中心多发生在后溪河的建楼,其次则发生在西溪河高楼和柏杨河的塘坊一带。多年平均气温17.8℃,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7.3℃。年平均气温随地势差异变化较大,地势高程每上升100m,年平均气温则下降0.65℃,而同海拔不同纬度的温差则变化较小,只有0.4℃左右。海拔1500m以下地区四季分明,而高山地区则冬长无夏,春秋相加,表现出明显的高山夏凉冬冷,低山夏热冬暖的立体气候特征。域内不同海拔高程地区的气温具体表现为:海拔800m以下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4.4℃~18.5℃;海拔800~1300m属暖湿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1℃~14.8℃;海拔1300~2300m为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5℃~11℃;2300m以上的地方是寒温带,≥10℃的日数只有115d左右。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8月,并随地势的变化而变化,低山、中山、高山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为41℃、38.3℃和29.5℃,极端最低气温则分别为-7.3℃、-10.6℃和-25.8℃。多年平均风速1.9m/s,最大风速21m/s(1988年8月),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4m/s;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9.1%;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553.3h;多年平均雾日11.2d;流域内无霜期随地势高程升高而减少,海拔每上升100m,无霜期平均减少10.5~12d,低、中、高山区历年平均无霜期分别为304d、255d和116d,见表2-1。 . . 巫溪县气象站历年逐月气象特征值表 表2-1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多年平均 气温(℃) 6.9 8.3 12.7 17.9 22.0 25.6 28.4 28.7 23.3 18.2 12.8 8.4 17.8
多年平均 降雨量(mm) 13.5 20.9 53.6 90.8 162.5 158.1 200.6 150.7 156.4 99.5 50.2 17.5 1174.3
占年均 降雨量(%) 1.15 1.78 4.57 7.73 13.84 13.46 17.08 12.83 13.32 8.47 4.28 1.49 100
历年最大 风速(m/s) 14.0 14.0 17.0 19.3 16.0 17.0 20.0 21.0 18.0 16.0 16.0 14.0 21.0
2 水文基本资料 湾滩河流域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境内,属于汤溪河流域的上游段。在汤溪河流域中游有盐渠水文站,在本流域和邻近流域还有尖山、沙沱、渡口坝、塘坊、建楼、高楼等雨量站。本次选取盐渠水文站为本工程的设计依据站。现将该站基本情况简述如下: 盐渠水文站位于重庆市云阳县盐渠乡,是汤溪河干流的控制站,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8°47ˊ、北纬31°09ˊ。该站于1958年6月由四川省水文总站设立,集水面积为1152km2,观测水位、流量,假定基面高程。1960年5月基本水尺断面下迁约300m。该站测验河段顺直,左岸为陡岩,右岸下部为陡岩,上部为缓坡,河床系砂卵石组成,左側冲淤变化较大。基本水尺断面上游约400m处为急弯,下游100m处为卵石浅滩,再下游约1.3km处右岸有一支流汇入。 盐渠水文站历年水文资料由原万县水文分站整编后,交长江委审查汇编刊印。已刊印1961~1987年水文资料,1988~2001年有整编成果。 盐渠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为45.7m3/s,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251.0mm。 3 径 流
(1)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 . . 参证站选择 设计流域下游有汤溪河盐渠水文站,在大宁河干流有巫溪水文站和大昌水位(水文)站。经分析盐渠水文站以上流域与设计流域在自然地理、气象、水文特性等方面相似,且资料系列较长,故选择盐渠水文站为湾滩河水能利用规划径流分析计算的依据站。 径流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根据盐渠站40年径流系列分析,系列中包括了丰、平、枯水年或年组,其中63年4月~66年3月,82年4月~86年3月为丰水年组;其中72年4月~80年3月(除74年4月~75年3月为丰水年),94年4月~98年3月基本上为枯水年组,其余年份丰、枯交替,大于多年平均流量的年数有18年,小于多年平均流量的年数有22年。又据年径流累进平均过程可看出,逆时序累进平均,当系列长度达到22年以上时,其均值的变幅明显变小,在3%以内。故认为该系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径流特性
湾滩河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和地下水,径流的年内变化与降雨一致。每年3月下旬开始,随着降雨增加,径流也相应增大,4月为汛前过渡期,5~9月流域进入主汛期,径流量大增,10月为汛后过渡期,降雨减少,径流也逐渐减少,11月至次年2月很少降雨,径流主要由地下水补给,1~2月是径流的最枯时期。 据盐渠站1961~2001年40年完整的实测径流分析,汛期为4~10月,5~9月为主汛期,年内最枯流量一般出现在12~2月,径流的年际变化大,实测最大年均流量75.9m3/s(1963年4月~1964年3月),比最小年均流量23.8m3/s(1997年4月~1998年3月)大3.2倍,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4~10月径流量占多年平均的87.1%,枯水期11月~次年3月仅占12.9%。 (3)径流计算
①上游梯级水电开发对工程河段径流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