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的二类买卖
- 格式:pdf
- 大小:160.96 KB
- 文档页数:2
缠论二买操作模型买在二买,卖在一卖阅读条件:通读一遍缠论,至少要了解文中所说的一些定义,如笔,区间套,级别联立等等;首先,挑一个较大的适合自己的级别做该级别的笔,之后通过三个级别联立,用区间套去参与操作;以股票为例,建议操作日线级别的笔其他的交易品种,如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对应的笔的话要自己查找,选取合适的级别;在日k线没上穿5日线之前,随它去,什么都不用考虑,等下跌完成,关注日线macd绿柱,绿柱持续伸长的时候也不用考虑这里采取的很多macd的通常用法,比如柱子伸长缩短,金死叉的确立,在没有缠论的时候,macd会产生很多骗线,用缠论排除之后,就能发挥macd最大的威力;这里可以倒过来思考,买点肯定是在macd绿柱缩短并且形成金叉的时候产生的,卖点相反,所以这里并不排斥macd的常规使用方法,只是用缠论提高它的正确率,使之接近100%;在日线穿越5日线的时候就开始关注这支股票,最好股票的周线级别也看下,可以辅助判断该行情的大小比如周线上最后一跌拉起来的日线上涨和周线级别下跌途中反弹造成的日线上涨,幅度和时间上,前者的期待肯定大于后者,具体判断的话可以参考类一买点的类背驰,一买比较考验功底,故而不是很推荐,但是放大级别,比如股票周线级别,用macd绿柱面积比较背驰的话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日线穿越5日线之后,观察30f线,首先观察的是30f黄白线相对于零轴的位置,等黄白线穿越零轴之后回踩在零轴附近形成第一个金叉之后准备介入;黄白线处于零轴下方就是偏空,处在零轴上方就是偏多,二买的就是从空翻多的那个转折区间;缠对二买的描述就是:macd黄白线从零轴下方很快拉上零轴并且穿越到很高的位置,之后回踩零轴不破,绿柱不再伸长这里改成回踩零轴之后在零轴附近形成金叉,这样的话可能比最低位的二买晚一些,价格稍微高一些,但是价格上并不会相对于最低价存在过大的偏差;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用金死叉定义,有绝对性,不存在模糊的地方;买点的切入:在日线突破5日线之后,观察30fmacd黄白线是否从零轴下方拉到上方,之后回踩零轴并且有形成金叉的趋势,如果有,则继续观察5f,是否也是从零轴下方穿越零轴之后回踩形成金叉,如果有的话则可以大胆介入;如果没有,看戏,此时日线突破5日线十有八九是骗线;这里说明一下,30f线macd上穿零轴的时候伴随着30f的一笔上涨,回踩零轴时伴随着的是一笔30f的下跌,在下跌的时候去观察5f,这时候的5f起码有3笔,甚至更多,但是肯定是奇数,观察macd绿柱面积,是否有背驰的可能性,如果有,继续关注,等到5f也穿越零轴之后回踩形成金叉,30fk线站稳5周期线站稳最好,站不稳其实也没多大关系,因为这里的突破可能会很快,价格会迅速从5周期均线下方拉起并穿越5周期线并且绿柱缩短的时候,重仓介入这里应用了两个二买,5f二买和30f二买重叠,这个是级别之间的共振,也就是区间套;买入之后持股待涨;之后,如果没什么时间的,或者比较懒的人,可以只盯着5日线,如果不跌破的话持股观望;如果有时间的,可以根据指标打短差,具体方法和上面类似,只是区间套选取的级别不同:30f红柱缩短这里可能30f并没有跌破5周期线的时候观察5f走势,是否有背驰,如果有的话可以考虑减仓,但是由于背驰比较难判断,所以一旦macd黄白线下穿零轴之后回踩零轴的时候并没有穿越或者是仅仅穿越到离零轴很低的地方就形成死叉的话,那么考虑减仓,注意这里是减仓而非出场,此时日线级别还是处于笔上涨中,短期的走弱只适合打短差,降低成本,如果此时出场,一旦判断错误,不能在卖出价格下方买回来被夹空的话,影响心态;短差是用来降低成本的,这个是短差的意义,卖了不买干脆不要卖;卖了之后接回来的话参考5f二买,在二买处接回来;当然,也可以换一套区间套模型,比如用60f·15f·3f的区间套来套这个短差的买卖点也是可以的,方法的话和之前大级别的买点切入类似,卖点的话反过来;当然技术水平高又有时间并且激进型的,可以全仓操作,毕竟全仓的效率最高;清仓的时机选在与进场点相反的技术位置,或者清在这个位置之前,就不详述了;还有就是仓位控制的事情,大级别二买重仓的时候把仓位控制在发生较大变动自己也能睡安稳觉的地步,之后的短差根据已有仓位的多少进行比例控制比如以已有仓位的30%进行操作,这里可以卖掉三分已有仓位之后回跌接手,也可以动用没有参与到之前2买的资金进行操作;投资是积累的过程,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人迟早会被市场吞没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再谈谈boll轨道的使用,还是区间套;股价接触日线级别boll轨道上轨的时候观察30f走势,笔间是否有背驰,如果有的话加大减仓力度;总结一下,就是小一个级别力度不够并且遇到本级别的boll轨道压力的时候,因该减仓;boll轨道的问题比较复杂,主要是开收口,股价在上通道运行还是下通道运行,boll 轨道的方向,轨道的角度,突破上轨或者下轨之后的处理方案,这里不缠论的多义性分析39点上来的走势;是一个未完成的走势;对于这个走势;开始时并不知道它将用什么形态展开以及是什么级别;所以在分析时;必须是根据它的发展情况;去具体分析;去把握一些可以操作的环节;缠论不是预测理论;缠论是一个需要当下反应的理论;这些都搞不明白;你那缠论算是白学了;比如;39点上来;把a到41 b到43分解为中枢;这样对44或46的趋势背驰点把握起来就最准确;同时根据趋势后的走势连接;对4649这1分钟级别中枢震荡把握起来也比较方便;特别是对49点后的中枢突破以及回抽的51这三买点;看上去也协调;从走势的发展情况来看;到目前;这种分解是最有利用判断和操作的分解;同时;我们注意到;4447是上涨过程中最开始可以组合的1分钟中枢;那么这种组合是不是没有意义那完全不是的; 比如当下的走势;51点没有跌破4649这1分钟中枢;这个三买点被完美的揭示出来;这没什么问题;而假如;51点跌破了这中枢的高点而没有跌破44点那那时候这51点;就必然形成了4447中枢的扩张性三买点;如果坚持现在的分析;这扩张三买点的意义就完全体现不了; 一个好的买点就没有被发现;对于一个走势来说;是可以有多种释义的;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而去发现可操作的节点;那才是正确的缠论分析;所以;在分解走势时;同学们就问自己一个问题就可以了;那就是;自己当下的分解是否有利于判断和操作;自己的分解是否可以发现一些买卖点;自己的分解是否可以对后面走势的连接有一个好的把握;你的分解;只要是可以做到以上这些;你的分解就是正确的;根本不用去参考其他的分解方式;走势分解;是一个考功夫的问题;同学们一下子搞不好;也不要着急;慢慢来;更不要去评论别人的分解;那都没有什么意思的;最近;缠论第一高手的弟弟缠论第一低手同学;俺看是有点潮潮的;这就不好了;中国姐同学;请替俺教训他一下;新同学;或走势分解还搞不好的同学;就先不要搞什么分解组合了;俺讲的笨办法你掌握了就可以了;39点开始的上涨;如果把线段当作基本走势单位;就是一个线段向上的延伸;目前始终保持着一种状态;那就是一笔回抽后;后面一笔又创新高;只要是这状态保持;就持有好了;。
缠论精讲——最具复制性和安全性的第二类买点
上期内容给大家详细讲解了缠论的三类买卖点定义,那这期内容着重给大家讲一下最具有复制性和安全性的第二类买点,希望对大家来说有所帮助!
二买定义:
某级别,第一类买点的次级别上涨结束后再次下跌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二买出现位置:
定义二买发生的方法:
方法一:
1、任何买点本质上都是第一类型买点
2、找到第二类型买点放到小级别找到背驰
方法二:
级别越小,确定性越低,因此用力度辅助判断增加确定性——攻击力最强
最强走势——二买和三买重合
定义:30分钟完成两个下跌中枢,出现底背离,出现缠论一买,然后新中枢进入段A直接到达第二个下跌中枢上方,且回调没有进入该中枢,构成了缠论二买和三买重合的情况。
缠论学习笔记8:缠论的第二类买卖点要写第二类买卖点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其实对这个还不是很明白。
所以就一直拖着没写。
问题主要出在哪里呢?主要在于对次级别到底是哪个级别没搞清楚。
这两周苦思冥想,我觉得我基本上想明白了,不过可能和网上看到的很多人的理解不是很一样哦。
大家要有思想准备。
我也不确定我的理解是不是就是对的。
我们主要以买点为例。
卖点倒过来就是。
我的理解,就是下面这个图。
右边那个小图是第二类买点之前这个下跌段的次级别走势。
和第一类买点类似,缠论中关于第二类买点也有两种表述方法。
第一种表述:第二类买点,就是多头模式第一次缠绕后出现的下跌的终点。
第二种表述:第二类买点,就是第一类买点出现后,第一次次级别回调制造的低点。
问题在于,本级别是什么级别?次级别又是什么级别?我的理解,这里的本级别和次级别是和中枢相关的两个概念。
因为缠论的走势类型是由中枢来定义的。
而形成第一类买点的背驰段,相对于中枢级别来说,必然是次级别走势。
比如上图的左图,如果形成第一类买点的这个背驰段是日线级别的话,那么,上面的中枢就是周线级别的。
而形成第二类买点的次级别走势是相对于中枢的次级别呢?还是相对于前面背驰段的次级别?这正是困扰我这么久的一个问题。
结合缠论中的第一种表述,我认为,形成第二类买点的次级别走势是相对于中枢的次级别走势,而不是相对于背驰段的。
也就是说,在上图中,形成第二类买点的级别和形成第一类买点的走势级别是一样的,都是相对于下跌阶段最后一个中枢级别的次级别。
这样,其实问题就比较简单了。
也就是说,不管是第一类买卖点,还是第二类买卖点,也包括下次我们要讲到的第三类买卖点,都只要在一个级别的走势图中去观察就可以了。
因为形成这三类买卖点的走势段都是相对于比我们观察的这个级别更高一级的中枢的次级别。
当然,要判断三类买卖点,还需要观察再次级别的走势段的背驰。
比如,形成日线图中的第二类买点的下跌段的终点,需要到30分钟图中去找背驰段。
缠论类二买公式通达信缠论是一种技术分析方法,它以价格的波动形态为基础,通过观察和分析价格走势的特点来预测未来走势。
在缠论中,二买是一种重要的买入信号,它意味着市场即将发生反弹或上涨。
在通达信软件中,我们可以使用缠论类二买公式来辅助判断买入时机。
这个公式结合了缠论的理论和技术指标,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走势。
缠论类二买公式的核心是根据价格走势的特点来判断买入时机。
在价格走势中,二买是指价格出现两个相对低点,并且第二个低点高于第一个低点的情况。
这种走势通常预示着市场即将反弹或上涨。
在通达信软件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参数来筛选出符合缠论类二买公式的股票。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周期,例如日线、周线或月线。
然后,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条件,例如价格的相对低点的间距、相对低点的高度等。
根据这些条件,通达信软件将自动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股票。
通过使用缠论类二买公式,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买入时机,并且能够快速找到具有上涨潜力的股票。
当我们发现符合缠论类二买公式的股票时,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买入策略,例如设置买入点位、止损点位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缠论类二买公式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作为独立的买入依据。
在使用缠论类二买公式时,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来综合判断。
此外,市场走势是不确定的,我们不能完全依靠缠论类二买公式来预测市场走势。
总的来说,缠论类二买公式是一种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买入时机。
通过设置适当的参数,我们可以筛选出具有上涨潜力的股票。
然而,我们在使用缠论类二买公式时,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来综合判断,不能完全依靠缠论类二买公式来预测市场走势。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保持谨慎和理性的投资态度,以降低投资风险。
希望通过通达信软件中的缠论类二买公式,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走势,提高投资的准确性和收益率。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提升自己的技术分析能力,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缠论二买选股公式
在股票投资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选择困难,不知道该选择哪些股票进行买入。
而在缠论二中,有一些选股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选股。
其中比较常用的公式有以下几个:
1. 选股强度 = 当前价/最低价 - 1: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衡量一只股票的选股强度。
当选股强度越高,则说明该股票的走势越强劲,我们可以考虑进行买入。
2. 选股因子 = (当日涨跌幅 + 前一日涨跌幅)/(当日成交量+ 前一日成交量):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衡量一只股票的选股因子。
当选股因子越高,则说明该股票的走势受到成交量的支持,我们可以考虑进行买入。
3. 选股涨势 = 当前价/最高价 - 1: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衡量一只股票的选股涨势。
当选股涨势越高,则说明该股票的走势较为强劲,我们可以考虑进行买入。
这些选股公式只是缠论二中的部分,还有其他的选股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股票选择。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选股公式只是辅助工具,不能完全依赖它们进行买入决策。
我们还需要考虑公司基本面、行业发展等因素,综合分析后才能做出更为合理的投资决策。
- 1 -。
缠论定理汇总飞吻:短期均线略略走平后继续按原来趋势进行下去。
唇吻:短期均线靠近长期均线但不跌破或升破,然后按原来趋势继续下去。
湿吻:短期均线跌破或升破长期均线甚至出现反复缠绕,如胶似漆。
女上位: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之上。
男上位: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之下。
第一类买点: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描述就是由男上位最后一吻后出现的背驰式下跌构成。
第二类买点:女上位第一吻后出现的下跌背驰构成。
第一个卖点:女上位缠绕后出现背弛。
第二个卖点:变成男上位的第一个缠绕高点。
上涨: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下跌: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
盘整: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或者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对于上涨、下跌、盘整三种基本走势,有六种走势组合可能代表着三类不同的走势:陷阱式:上涨+下跌;下跌+上涨。
反转式:上涨+盘整+下跌;下跌+盘整+上涨。
中继式:上涨+盘整+上涨;下跌+盘整+下跌。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某级别的走势类型,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缠中说禅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盘整。
缠中说禅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趋势。
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
(注意:趋势中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之间必须绝对不存在重叠。
这包括任何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任何瞬间波动之间的重叠)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终要完成。
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完成的走势。
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
缠论技术中的二类买卖点二类买卖点从时间上看,二类买卖点是发生在一类买卖点之后的买卖点。
第一类买点出现后,随着第一次次级别的上涨结束,接着会有一次次级别的回调,这个回调制造出来的低点,是市场中仅次于第一类买点的较佳买入位置,这个买入位置就是缠论中的第二类买点。
在第一类卖点出现后,随着第一次次级别的下跌结束后,接着会有一次次级别的回升,这个回升制造出来的高点,是市场中仅次于第一类卖点的较佳卖出位置,这个卖出位置就是缠论中的第二类卖点。
级别回调的低点,就是缠论的第二类买点。
图1-124如图1-125所示,走势在12.64元处构成顶背驰,产生第一类卖点后,出现了一个次级别的下跌,然后是一个次级别的回抽。
那个次级别回抽的高点,就是缠论的第二类卖点。
图1-124如图1-125所示,走势在12.64元处构成顶背驰,产生第一类卖点后,出现了一个次级别的下跌,然后是一个次级别的回抽。
那个次级别回抽的高点,就是缠论的第二类卖点。
图1-125缠论趋势转折定律: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级别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教你炒股票17)第三类买卖点定理: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第三类买点;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ZD,则构成第三类卖点。
第三类买卖点后,并不必然是趋势,也有进入更大级别盘整的可能,但这种买卖之所以必然盈利,就是因为即使是盘整,也会有高点出现。
操作策略很简单,一旦不能出现趋势,一定要在盘整的高点出掉,这和第一、第二类买点的策略是一样的。
(教你炒股票20)所有买卖点都必然对应着与该级别最靠近的一个中枢的关系。
对于买点来说,该中枢下产生的必然对应着转折,中枢上产生的必然对应着延续。
而中枢有三种情况:延续、扩张与新生。
如果是中枢延续,那么在中枢上是不可能有买点的,因为中枢延续必然要求所有中枢上的走势都必然转折向下,在这个时候,只可能有卖点。
缠论二卖点公式
缠论是一种技术分析方法,用于预测股票或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走势。
其中的二卖点公式是指缠论中用于确定卖出点的公式。
根据缠论的理论,价格走势会形成一系列的“缠绕”,其中包括上升缠绕和下降缠绕。
二卖点公式是一种用于识别上升缠绕转向下降缠绕的信号的方法。
具体来说,二卖点公式的计算方法是基于K线图中的高点和低点。
一般来说,当价格的高点和低点形成一定的关系时,就可以认为上升缠绕已经结束,价格即将下跌。
具体的二卖点公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以下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 找到最近的高点(A点)和低点(B点)。
2. 如果A点的价格高于B点的价格,且A点之后的低点(C点)低于B点的价格,则可以认为上升缠绕已经结束。
3. 如果A点之后的高点(D点)低于A点的价格,则可以认为价格即将下跌。
4. 将D点的价格作为卖出点,可以考虑卖出股票或其他金融资产。
需要注意的是,二卖点公式只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不能保证准确预测价格走势。
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还应该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不同的投资者可能有不同
的二卖点公式,根据自己的交易策略和风险偏好进行调整和优化。
缠论学习---第⼀、第⼆类买卖点必须说明的是,由于MACD本⾝的局限性,要精确地判断背驰与盘整背驰,还是要从中枢本⾝出发,但利⽤MACD,对⼀般⼈理解和把握⽐较简单点,⽽这已经⾜够好了。
光⽤MACD辅助判断,即使你对中枢不⼤清楚,只要能分清楚A、B、C三段,其准确率也应该在90%以上。
⽽配合上中枢,那是100%绝对的,因为这可以⽤纯数学的推理逻辑地证明1、缠绕买卖点的确定以贵州茅台为例:第⼀次买⼊点:贵州茅台2006年8 ⽉7 ⽇,男上位的第⼆次缠绕后下跌,但成交量等都明显出现背弛,构成⼩的空头陷阱,成为第⼀个买点在41元附近。
第⼆次买⼊点:9 ⽉14 ⽇,⼥上位的第⼀次缠绕下跌形成第⼆个买点在44 元附近。
第⼀次卖出点:然后基本就沿着10 ⽇线⼀直上涨,即使是短线,10 ⽇线不有效跌破就继续持有等待第⼀个卖点,也就是缠绕后出现背弛的出现。
第⼆次个卖点:就是变成男上位的第⼀个缠绕的⾼点。
注意:买的时候⼀般最好在第⼆个买点,⽽卖尽量在第⼀个卖点,这是买和卖不同的地⽅。
缠中说禅:例如,⼥上位趋势出现的第⼀次缠绕是中继的可能性极⼤,如果是第三、四次出现,这个缠绕是转折的可能性就会加⼤;还有,出现第⼀次缠绕前,5 ⽇线的⾛势必须是⼗分有⼒的(也就是底部黄⾦买⼊法的连续放量上涨),不能是疲软的玩意,这样缠绕极⼤可能是中继,其后⾄少会有⼀次上升的过程出现;第三,缠绕出现前的成交量不能放得过⼤,⼀旦过⼤,骗线出现的⼏率就会⼤⼤增加,如果量突然放太⼤⽽⼜萎缩过快,⼀般即使没有骗线,缠绕的时间也会增加,⽽且成交量也会现在两次收缩的情况。
缠中说禅:⼥上位选择第⼀次出现缠绕的中继情况,⽽男上位的就相反,要寻找最后⼀次缠绕的转折情况,其后如果出现急跌却背弛,那是最佳的买⼊时机。
抄底不是不可以,但只能选择这种情况。
然⽽,没有⼈百分百确认那是最后⼀次缠绕,⼀般,男上位后的第⼀次缠绕肯定不是(仅是a浪下跌,⼀般下跌中继),从第⼆次开始都有可能(第⼆次的时候,已经是两波下跌浪结束了,符合波浪原理),如何判断,最有⼒的就是利⽤好背弛制造的空头陷阱(也就是空头得到宣泄,见底可能性很⼤,正如⼼魔所说缩量阴跌不见底,耐⼼等待恐慌性杀跌盘出现空头才会收⼿)。
缠论类二买选股公式
缠论是一种常用的投资技术分析方法,它通过观察价格走势的特
征和形态来预测股票的未来走势。
根据缠论的理论,市场走势具有一
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缠论类二买选股公式来辅
助投资者进行选股。
缠论类二买选股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缠论形态:缠论形态主要包括顶部和底部形态。
顶部形态
通常表现为价格走势震荡并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的反转,底部形态则
是指价格走势震荡并下降到一定低点之后的反转。
通过观察价格走势
的波动和形态,可以辅助判断股票的趋势和反转点。
2.寻找二买信号:二买信号是指缠论中一种确定价格反转的信号。
当股票价格在底部形态得到确认之后,出现一段上升的趋势,然后股
票价格再次回落,但是不低于前期的底部点位,即可视为二买信号。
这时候,投资者可以考虑买入股票。
3.确定有效形态和信号:缠论中有很多形态和信号,但不是所有
的都是有效的。
为了准确选股,需要对形态和信号的有效性进行筛选
和确认。
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验证形态和信号的准确性,通过回测和实盘操作来验证公式的有效性。
除了上述基本的缠论类二买选股公式,投资者还可以适当拓展其他技术指标和分析工具,例如基本面分析、技术指标等,以增加选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投资者还应该具备良好的风控意识,合理控制风险,避免过度依赖公式和指标,做到综合分析和理性决策。
缠论选股二买指标公式缠论选股二买指标公式是根据缠论技术分析理论中的买入信号来选择适合的股票进行投资。
缠论技术分析是由缠中说禅创立的一种股票技术分析方法。
它通过对股票价格的走势进行划分和分析,并结合周期与形态等综合因素来预测未来的走势,辅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
缠论选股二买指标公式是缠论技术分析方法中的一部分,用于发现适合买入的股票。
1.螺纹线:螺纹线是缠论技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用来判断买卖力量的强弱。
当螺纹线由下向上突破零轴时,表明股票呈现出买入信号;当螺纹线由上向下突破零轴时,表明股票呈现出卖出信号。
买入信号的出现意味着股票价格有望上涨,适合买入。
2.K线形态:K线形态指股票价格图形中的各种形态,如双底、三角形等。
根据缠论技术分析的理论,不同的K线形态对应着不同的买入信号。
例如,双底形态是买入信号的一种,当股票价格出现双底形态时,表明股票价格有望反弹上涨,适合买入。
3.均线系统:均线系统是缠论技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用来判断股票价格的长期趋势。
当股票价格位于均线之上时,表明股票处于上涨趋势中,适合买入;当股票价格位于均线之下时,表明股票处于下跌趋势中,不适合买入。
均线系统一般包括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通过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的交叉来判断买入信号。
4.逆市机会:逆市机会是缠论技术分析中的一种投资策略,指在市场出现大幅调整或下跌时,寻找适合买入的股票。
逆市机会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基本面、行业周期等。
逆市机会买入的股票一般是长期投资的对象,需要耐心等待机会。
综上所述,缠论选股二买指标公式是根据缠论技术分析方法中的买入信号来选择适合的股票进行投资的方法。
通过螺纹线、K线形态、均线系统和逆市机会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投资者可以发现适合买入的股票,并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还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和个股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结合其他技术指标进行进一步分析。
缠论实战干货:缠论类二买的精华,打板成功率高!(建议收
藏)
今天要讲的干货,是类二买。
原著中,缠师说一买,二买,三买,是能绝对获利的买点。
但类二买的位置比较尴尬,在上涨过程中,它不一定出现,也不存在绝对获利。
因为从更小级别来讲,任何买点都是一买;所以原著中并没有给类二买定义,直接给它定位成一买。
但事实上,这个买点一直都存在,且有一定的出现频率。
说它是一买,估计很多人要挠头了,所以定义它为类二买。
先来看图,了解一下它出现的位置:
类二买的定义: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类二买出现在第二类买点右侧(可略高或略低),与出现回拉形成二买那一笔共同组成第一个上涨中枢;类二买可以是多个。
类二买的两种形态:
类二买出现的位置,一定是要构成一个上涨中枢。
如果不构成中枢,那就不叫类二买。
实例如图:
上图是60分钟的走势图,我们在一买之后,与二买构成上涨中枢的那个底分型位置,就是类二买。
且类二买,可以是多个。
对于类二买,我们希求的,就是它能出中枢,这样的走势,才是赚大钱的机会;因为不是每一个类二买,都能出中枢上涨,所以节奏很重要。
类二买出现频率较高的走势:小转大的个股;第一类买点后反弹遇到前期下跌中枢阻力的个股:
上图是30分钟K线图。
在小转大或者中枢遇阻的位置,都可能出现类二买;但两者不要求同时存在,满足一个条件就可以。
教主比较喜欢做类二买,是因为它出中枢的一笔,往往力度会比较大,配合次级别的3买,做打板的成功率极高。
当然,这个要等我们讲完买点和区间套之后,大家才能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所以不急,先把二买掌握好再说。
一、第二类买点形成模式分析1、上涨中枢维持形成的第二类买点(模式一):解释:在次级别结构中,本来红色中枢是之前上涨线段,后面在没有创出新高背驰的情况下1-2一笔突然跌穿红色中枢,但是在中枢的吸引之下再度回到中枢向内,之后继续向上在更高级别上形成了第二类买点。
中枢维持形成的第二类买点:模式一案例分析:天津海运(600751)60分钟图2、上涨中枢维持形成的第二类买点(模式二):解释:在次级别背驰后本级别第一笔上涨见顶,随后1-2是非常快速、有力的调整,当这一笔试图向下离开中枢后被中枢拉回,由于1-2一笔力度比较大,在本级别上已经可以满足成笔要求,所以形成本级别第二类买点。
中枢维持形成的第二类买点:模式二案例分析:卫宁软件(300253)日线图3、上涨中枢维持形成的第二类买点(模式三):解释:在次级别背驰后本级别第一笔上涨见顶,随后展开调整,之后按照同级别分解的逻辑,在次级别下跌中枢背驰后,本级别第二类买点形成。
之所以把这类仍旧归于上涨中枢模式形成的第二类买点,原因在于没有任何一笔破坏了之前的上涨中枢。
上涨中枢维持形成的第二类买点总结:⑴通常调整幅度不大;⑵最佳出手点:第一次向下试图破坏红色上涨中枢,向下离开中枢后调头向上的一笔起点;(大级别底分型形成时)⑶比较好的结合:黄金分割线0.618、0.5;捕捉第二类买点案例:云天化(600096)日线图4、下跌中枢背驰(包括盘背)形成的第二类买点:解释:在次级别背驰后,上涨的第一笔结束,接下去1-2一笔破坏了之前红色中枢的延伸,随后形成了蓝色的下跌中,在这个中枢背驰后本级别第二类买点形成。
5、下跌中枢非背驰形成的第二类买点:解释:在次级别背驰后,上涨的第一笔结束,接下去1-2一笔破坏了之前红色中枢的延伸,随后形成了蓝色的下跌中,在这个中枢背驰后本级别第二类买点形成。
下跌中枢形成的第二类买点总结:1、通常调整幅度比较大;2、最佳出手点:下跌中枢形成背驰之后的次级别第一类买点,或者是下跌中枢不背驰之后的次级别第二类买点;3、比较好的结合:BOLL轨道下轨;二、二买强度测试的标准有:1 最低标准向上突破下降趋势线。
缠论三类买卖点概念一、第一类买卖点第一类买卖点是指在股价走势图中,出现明显的底背离形态。
底背离是指股价在下跌趋势中,技术指标却在底部形成峰顶,并开始向上拐头。
当股价的底部背离形态形成时,说明市场上的空方力量已经接近尾声,多方力量即将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第一类买卖点通常是一个较好的买入点。
在缠论中,第一类买卖点可以出现在下跌趋势的末期,也可以出现在上涨趋势的回调中。
在下跌趋势的末期,当股价经过长时间的下跌后,技术指标会在低位形成明显的峰顶,并开始向上拐头。
此时,如果股价能够及时企稳并开始向上反弹,那么这个反弹的起点就是第一类买卖点。
在上涨趋势的回调中,当股价在上涨过程中出现回调时,技术指标会在高位形成明显的谷底,并开始向下拐头。
此时,如果股价能够及时止跌并开始向上反弹,那么这个反弹的起点也是第一类买卖点。
二、第二类买卖点第二类买卖点是指股价在突破中枢后,回踩确认中枢的过程中的买点。
中枢是指股价在上涨或下跌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相对平衡的区域。
当股价在突破中枢后,回踩确认中枢时,这个过程就提供了第二类买卖点。
在缠论中,第二类买卖点通常出现在中枢被突破后的回踩过程中。
当股价突破中枢后,市场上的多方力量会推动股价继续上涨或下跌。
但是,由于中枢被突破后,股价可能会出现回踩确认中枢的情况。
这时,如果股价能够在回踩过程中得到支撑并开始反弹,那么这个反弹的起点就是第二类买卖点。
三、第三类买卖点第三类买卖点是指股价在形成上涨或下跌趋势后的回调过程中出现的买点。
回调是指股价在形成上涨或下跌趋势后,出现的一段价格波动区域。
这段价格波动区域通常会回吞前面的一段上涨或下跌趋势。
当股价在回调过程中得到支撑并开始反弹时,就形成了第三类买卖点。
在缠论中,第三类买卖点通常出现在上涨或下跌趋势的形成过程中。
当股价在形成上涨或下跌趋势后,市场上的多方力量会推动股价继续上涨或下跌。
但是,由于市场上的获利盘和套牢盘的影响,股价可能会出现回调的情况。
缠论类二买选股指标公式(二)缠论类二买选股指标公式指标1: 三线转折法•公式: 短线均线金叉且出现三线转折该指标是根据价格走势和均线交叉形成的投资信号。
当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发生金叉,并且出现三次线转折形态时,即认为是买入信号。
例如,当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20日均线上穿60日均线、60日均线上穿120日均线,并且出现了价格的三次线转折,那么可以考虑进行买入操作。
指标2:缠中说禅理论判断•公式: 根据缠中说禅理论判断趋势缠中说禅理论是一种通过价格走势的变化来判断趋势的方法。
根据缠论的理论,价格的走势可以分为三类,即上涨、盘整和下跌。
通过观察K线的形态和价格的波动特点,我们可以判断出当前市场的趋势。
例如,当价格连续几根大阴线或大阳线出现时,可以判断当前市场处于下跌或上涨趋势的可能。
这时可以根据趋势进行买入操作。
指标3:缠中说禅顶底分型•公式: 根据缠中说禅顶底分型进行选股缠中说禅顶底分型是一种通过判断价格的高点和低点来选择买入点的方法。
顶底分型一般表示市场的转折点,能够提供较好的买入机会。
例如,当价格出现了连续的高点和低点,且出现了一定的形态特征(如顶底分型),可以判断当前市场可能迎来反转机会。
这时可以根据顶底分型进行选股,并在适当时机进行买入。
指标4: 缠中说禅笔和线段•公式: 根据缠中说禅中的笔和线段进行选股缠中说禅中的笔和线段是一种通过判断价格波动的特点来选择买入点的方法。
笔和线段的形成与市场的震荡和趋势有关。
例如,当价格出现了多个极值点(高点或低点)的连接,在连续的波动中形成了一定的线段特征时,可以根据这些线段进行选股,并在适当时机进行买入。
指标5: 缠中说禅吊灯线和倒锤子线•公式: 根据缠中说禅中的吊灯线和倒锤子线进行选股缠中说禅中的吊灯线和倒锤子线是一种可以作为买入信号的特殊K线形态。
例如,当价格的K线形态出现了一根上影线很长、下影线很短的K线,且这个K线的实体离前一根K线很近时,可以将其视为吊灯线或倒锤子线。
缠论二买的标准定义
缠论二买的标准定义是指根据缠论理论,确定购买交易机会的一种技术指标。
缠论是一种技术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预测价格走势和寻找交易机会。
其中的二
买是指在缠论中的一种买入信号。
根据缠论理论,当价格经历了一定的调整周期之后,再次突破前期的高点或者形成某种特定的价格形态时,就产生了二买信号。
这通常被视为市场开始上涨的一个重要信号。
缠论二买的标准定义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整周期:在进行二买判断时,首先要确定前期的调整周期。
这可以通过绘
制价格走势图并观察价格波动的特点来确定。
一般来说,调整周期较长且比较稳定的股票或其他投资品种更容易产生可靠的二买信号。
2. 突破前高:二买信号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价格能够突破前期的高点。
这意味着
市场的买入力量开始增强,投资者可以考虑买入。
3. 特定价格形态:除了突破前高之外,二买信号还可能伴随着某种特定的价格
形态的形成。
这些形态可能是缠论中较为复杂的形态,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
在判断其中是否存在二买信号时,需要结合价格和交易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缠论二买的标准定义是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的趋势研究得出的,并不保证未来市场一定会按照这些标准运行。
因此,投资者在使用缠论二买进行交易决策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指标以及基本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降低投资风险。
缠论类二买选股指标公式(一)缠论类二买选股指标公式1. 顶底分型指标公式•顶分型:当某一股票或指数的最高价高于前两个周期,并且后续价格不再超过该最高价时,可以判定发生了顶分型。
•底分型:当某一股票或指数的最低价低于前两个周期,并且后续价格不再低于该最低价时,可以判定发生了底分型。
举例说明:对于某只股票,前两个周期的最高价分别为10元和12元,而第三个周期的最高价只有11元,说明发生了顶分型。
2. 顶底背驰指标公式•顶背驰:当某一股票或指数形成新的高点,但相对应的顶分型MACD指标形成的高点比前一个高点要低时,可以判定发生了顶背驰。
•底背驰:当某一股票或指数形成新的低点,但相对应的底分型MACD指标形成的低点比前一个低点要高时,可以判定发生了底背驰。
举例说明:对于某只股票,形成了新的高点,但MACD指标却形成了比前一个高点要低的高点,说明发生了顶背驰。
3. 量价背离指标公式•量价背离:当某一股票或指数在价格形成新的高点或低点时,成交量却没有相应地放大时,可以判定发生了量价背离。
举例说明:对于某只股票,形成了新的低点,但成交量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说明发生了量价背离。
4. MACD指标公式•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由快速移动平均线(EMA12)减去慢速移动平均线(EMA26)得到。
•DIF(Difference):快速移动平均线(EMA12)减去慢速移动平均线(EMA26)得到的差值。
•DEA(Discriminant of EMS Average):DIF的9日加权移动平均线。
举例说明:对于某只股票,快速移动平均线(EMA12)为15,慢速移动平均线(EMA26)为10,则DIF为15-10=5。
5. 成交量指标公式•成交量指标:主要由成交量的大小、成交量的形态和成交量的变动趋势等方面来判断股票的买卖行情。
举例说明:对于某只股票,当成交量大幅增加,并且形成了放量的K线形态,说明买卖行情较为活跃。
缠论心得:第二类卖点,你能把握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说的就是第二类卖点。
第二类卖点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什么这样说呢?1、第一类卖点的当下判断与把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小转大”情况的出现。
3、“右手”操作的需要。
可以这样认为:想要在股市中长期生存,就必须要准确把握第二类卖点。
缠论中关于第二类卖点的定义是这样的:某级别中,第一类卖点的次级别下跌结束后再次上涨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从定义中就明确了有效把握第二类卖点的三个时间顺序性要素:1、第一类卖点后(或者是你不敢完全肯定的第一类卖点出现了,这种情况大家遇到的最多,为什么?大家自己找答案吧)。
2、次级别回调下跌走势结束后。
3、次级别再回升上涨走势结束。
这三点就构成了当下判断与把握第二类卖点的坚实基础。
例如:反弹中,5F级别的上涨结束了,既出现了第一类卖点,如果有当下判断与把握的水平,你就潇洒地走吧!当然,大多数人没有这个能力,或者不敢肯定,但是在这里减一些仓位应该是最普通的正确操作了,如果你连这个水平或意识也没有,就只好回家磨豆腐了。
这里,假设你减仓了,接下来就要关注1F级别的后续走势了。
首先是一个1F级别的下跌走势,完成后判断是不是5F级别的3买点(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是就可以加一点仓或者不操作;不是就要高度警惕了。
最后,是一个1F级别的回升走势(最少是3段,也可能是5段等等),这个上升过程的结束完全可以用眼睛来判断:a、没有高过前面的第一卖点,坚决清仓;b、高过前面的第一卖点,但盘整背驰,坚决清仓;c、高过前面的第一卖点,但没有盘整背驰,这种情况可能意味着你前面的判断失误了。
没关系,再认真分析一遍,找出问题,改正。
如果你这样做了,做到了,恭喜,你的缠论又有进步了!。
缠论原文第二类买点的论述缠论里的第二类买点可是个挺有趣的玩意儿呢。
咱们就把股票价格的走势想象成一场爬山旅行吧。
第一类买点就像是你在山脚下,这时候股票价格已经跌得差不多了,就像你到了山谷底,再往下走也没多少空间了。
那第二类买点呢?你从山谷开始往上爬了一段路,中间可能会有个小回调。
这个小回调之后的那个买点就是第二类买点。
你看啊,股票的走势不可能是一直直线往上或者直线往下的。
它就像咱们走路,走累了还得歇会儿呢。
在上升的过程中,这个小回调就像是歇脚的小站。
这时候你要是能抓住这个第二类买点,那就像是在这个歇脚小站搭上了继续向上的顺风车。
很多人可能就迷糊了,这第二类买点咋找呢?这就需要你对股票走势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了。
要是把股票走势看成是一幅画,你得能看出那些线条的起起伏伏背后的规律。
你不能只看到表面的涨跌,就像看一幅山水画,你不能只看到那些山和水,你得看到山水之间的那种意境。
这第二类买点就是在那股价回调的微妙之处。
再打个比方,假如你在市场里是个小渔夫,股票价格就是那些鱼。
第一类买点就像是鱼群到了浅滩,你能看到很多鱼在那聚集,这时候下手抓鱼比较容易。
第二类买点呢,就像是鱼群开始往深海游了一段,但是中间又有些调皮的小鱼游回来一点。
这时候你再抓这些游回来的小鱼,你就又能收获不少。
其实啊,这第二类买点还挺考验人的耐心和眼光的。
你不能一看到股价回调就慌了神,觉得这股票不行了。
就像你种一棵树,你不能看到它刚有点风吹草动就觉得它长不大了。
你得知道这是正常的现象,是它在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
你要是能在这个时候稳住,看准时机,就像猎人等待猎物出现一样,等到那个合适的第二类买点,那你可就有得赚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这听起来好难啊。
难吗?其实也不是。
你只要多去研究股票的走势,多看看那些成功和失败的例子,就像你多去尝试不同的钓鱼地点和方法一样,时间久了,你自然就能摸出点儿门道来。
从缠论的角度来说,这第二类买点的出现是有它内在逻辑的。
缠论的二类买卖
去年参加了研究生班的学习。
为期2个月。
名额是缠师钦点。
各位同学如果也想参加。
那就必须努力学习了。
等有了成绩。
缠师自然就会邀请你的。
这个冥冥间自有天意。
不是强求所得。
学习期间。
有机会和缠师共同进膳。
缠师不抽烟。
酒量奇大。
同来的几个同学联合起来也干不过他。
闲聊时。
曾问起江恩理论的弱点。
缠师道。
江恩理论的最大弱点就是时间周期了。
常被做为攻击的节点。
这个俺是认同的。
所以俺学习江恩时。
时间周期是被俺放弃的。
可怜有些伪大师还把江恩的时间周期当做宝贝一样看待。
太他吗
笨了。
俺又问及拐点问题。
缠师还是首肯的。
俺问拐点为什么可以成立。
缠师讲。
知道的人少。
包括主力操盘手知道的也不多。
所以江恩拐点反而是攻击其他理论的利器。
大盘有大盘的结构。
个股有个股的结构。
研究大盘的走势实际上就是在研究大盘的结构。
缠论就是告诉你这结构是什么。
是如何形成的。
而在这结构形成的过程中。
既演化过程中就是缠论的操作过程。
而这个结构和演化过程。
缠师早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我们。
那就是。
结构是由各级别的趋势走势类型和盘整走势类型构成。
而演化过程就是走势类型的链接。
同级别下都是同级别走势类型的链接。
非同级别下就参与了扩张扩展盘整大级别等一系列概念。
比如一个上涨走势。
先开始必然是一个线段的上涨。
而这个上涨线段是什么级别。
那就看你观察的是什么级别了。
如果你观察的是30分钟图。
那就是5分钟级别了。
如果观察的是5分钟图。
那就是1分钟级别了。
看什么图都没有关系。
因为结构都是同构的。
都一个逑样。
假如观察一个1分钟级别的上涨。
这个上涨一定是从前面走势的一个背驰点开始。
这个上涨完成后。
后面必然有三个可能的链接。
就是说三个演化可能。
1 一个快速的上涨。
既中枢扩展走势。
2 一个标准的走势。
既震荡形成5分钟中枢的过程。
3 一个悲剧的走势。
既一个1分钟级别的下跌。
同学们注意了。
这三种演化过程。
都有一个共同的走势。
那就是必然先有一个1分钟级别的下跌。
这时候。
这个1分钟级别的结束点。
就是看盘的关键了。
而个股的结构和演化。
和大盘的结构和演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以上内容。
估计可以看明白的同学不多。
俺还是给你配个图吧。
同学们注意看。
一个1分钟级别上涨后。
就是这三种走势和它连接了。
像0到2的悲剧走势。
后面最多是再走一个1分钟的上构成一个5分钟级别的中枢。
这中枢很可能是前面下跌走势中的一个中枢了。
而一个1分钟上后。
下来的1分钟走势只是到上涨的后中枢就结束了。
那么后面就只有这两种走势和它连接。
既标准走势或扩展走势。
上面图中的三个1分钟级别的下的结束点。
分别是2点9点13点。
就是二买点了。
这个二买点的形成位置。
基本上就决定了后面的
走势。
同学们把上面的三种走势牢记在心。
如果采取二买操作法。
买入后怎样观察和操作。
这就是理论基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