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有哪些计算机病毒也是一台电脑一台电脑的传染,也有他的传播途径,比如现在大部分恶意病毒(有些其实不能算病毒,算是恶意程序)通过下载传播的,一起来看看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有哪些,欢迎查阅!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分类与防治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es CV):是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作用的计算机程序。
2计算机病毒的的特征(特点)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可激发性3计算机病毒的分类①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分类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病毒可以划分为网络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型病毒②根据病毒破坏的能力分类无害型:除了传染时减少磁盘的可用空间外,对系统没有其它影响。
无危险型:这类病毒仅仅是减少内存、显示图像、发出声音及同类音响。
危险型:这类病毒在计算机系统操作中造成严重的错误。
非常危险型:这类病毒删除程序、破坏数据、清除系统内存区和操作系统中重要的信息。
③根据病毒特有的算法分类伴随型病毒:这一类病毒并不改变文件本身,它们根据算法产生EXE文件的伴随体,具有同样的名字和不同的扩展名(COM),例如:XCOPY.EXE的伴随体是。
“蠕虫”型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不改变文件和资料信息,利用网络从一台机器的内存传播到其它机器的内存,计算网络地址,将自身的病毒通过网络发送。
有时它们在系统存在,一般除了内存不占用其它资源。
寄生型病毒:除了伴随和“蠕虫”型,其它病毒均可称为寄生型病毒,它们依附在系统的引导扇区或文件中,通过系统的功能进行传播,按算法分为:练习型病毒:病毒自身包含错误,不能进行很好的传播,例如一些病毒在调试阶段,还不具备发作的条件。
诡秘型病毒:它们一般不直接修改DOS中断和扇区数据,而是通过设备技术和文件缓冲区等DOS内部修改,不易看到资源,使用比较高级的技术。
利用DOS空闲的数据区进行工作。
变型病毒(又称幽灵病毒):这一类病毒使用一个复杂的算法,使自己每传播一份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长度。
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知识介绍最近有网友想了解下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所以店铺就整理了相关资料分享给大家,具体内容如下.希望大家参考参考计算机病毒的知识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
就像生物病毒一样,具有自我繁殖、互相传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征。
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们能够快速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
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定义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
它能潜伏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或程序)里,条件满足时即被激活,通过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的精确拷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
从而感染其他程序,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所谓的病毒就是人为造成的,对其他用户的危害性很大特征繁殖性计算机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样进行繁殖,当正常程序运行时,它也进行运行自身复制,是否具有繁殖、感染的特征是判断某段程序为计算机病毒的首要条件。
破坏性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破坏引导扇区及BIOS,硬件环境破坏。
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传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将自身的复制品或其变体传染到其它无毒的对象上,这些对象可以是一个程序也可以是系统中的某一个部件。
第一章计算机病毒概述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包括哪几类程序?答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被称为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
具有破坏性,复制性和传染性。
(一)文件类病毒。
该病毒在操作系统执行文件时取得控制权并把自己依附在可执行文件上,然后利用这些指令来调用附在文件中某处的病毒代码。
当文件执行时,病毒会调出自己的代码来执行,接着又返回到正常的执行序列。
通常,这些病毒发作迅速且隐蔽性强,以至于用户并不知道病毒代码已被执行。
(二)引导扇区病毒。
它会潜伏在硬盘的引导扇区或主引导记录中。
触发引导区病毒的典型事件是系统日期和时间被篡改。
(三)多裂变病毒。
多裂变病毒是文件和引导扇区病毒的混合,它能感染可执行文件,从而能在网上迅速传播蔓延。
(四)隐蔽病毒。
这种病毒通过挂接中断修改和隐藏真面目,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因此,当某系统函数被调用时,这些病毒便“伪造”结果,使一切看起来正常。
秘密病毒摧毁文件的方式是伪造文件大小和日期,隐藏对引导区的修改,而且使大多数操作重定向。
(五)异形病毒。
这是一种能变异的病毒,随着感染时间的不同,改变其不同的形式。
不同的感染操作会使病毒在文件中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使传统的模式匹配法失效。
(六)宏病毒。
宏病毒不只是感染可执行文件,还可感染一般应用软件程序。
它会影响系统的性能以及用户的工作效率。
宏病毒是利用宏语言编写的,不面向操作系统,所以它不受操作平台的约束,可以在DOS、Win-dows,Unix、Mac甚至在0S/2系统中传播。
宏病毒能被传到任何可运行编写宏病毒应用程序的机器中。
现在随着E-mail、WWW等强大的互联能力及宏语言的进一步强化,极大地增强了它的传播力。
2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几个过程?每个过程的特点?答DOS引导阶段一般需要通过软盘启动后使用.引导型病毒利用软盘的启动原理工作,它们修改系统启动扇区,在计算机启动时首先取得控制权,减少系统内存,修改磁盘读写中断,影响系统工作效率,在系统存取磁盘时进行传播。
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治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与我们平时使用的各种软件程序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病毒程序是专门用来搞破坏的,病毒程序是一种恶意程序。
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①破坏性病毒侵入后,轻者降低计算机性能和占用系统资源,重者破坏数据,导致系统崩溃。
有些病毒为良性病毒;有些则为恶性病毒,它有明确的破坏目的,如破坏数据,删除文件、格式化磁盘等;②隐蔽性病毒程序一般都设计得非常小巧,当它附带在文件中,隐藏在磁盘上或在传播过程中时,不易被人觉察;③传染性病毒能通过自身复制来感染正常文件,达到破坏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目的。
但传染是有条件的,也就是病毒程序必须被执行之后它才具有传染性,才能感染其它文件。
病毒一旦进入计算机系统中就会开始寻找感染其它文件。
④潜伏性一般病毒进入计算机系统后往往并不是立即发作,而有一个“冬眠”期,并隐藏在系统中进行传播、繁殖,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才会激活。
⑤可触发性病毒如果没有被激活,会像其他没被执行的程序一样,没有杀伤力,不会对系统产生破坏。
特定的触发条件一般是病毒制造者事先设定的,它可能是某个具体的时间、日期、文件类型或某些特定的数据等。
⑥不可预见性病毒种类多种多样,病毒代码千差万别,而且新的病毒制作技术也不断涌现,因此,对于已知病毒可以检测、查杀,但对一些新病毒却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尽管新病毒有某些病毒的共性,但是它采用的手段和技术将更加复杂,更不可预见。
3.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原因◆软件产品的脆弱性是产生计算机病毒根本的技术原因。
计算机软件由“编程语言”编写而成,而“编程语言”最大优点就是可创造性和可修改性。
正是由于其可创造性和可修改性使软件产品变得异常脆弱,这是导致病毒泛滥的根本原因。
◆社会因素是产生计算机病毒的土壤。
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破坏时具有瞬时性、动态性和随机性,不易取证,风险小而破坏大,从而导致追求个人利益的犯罪意识和犯罪活动,也是某些人的好奇心、恶作剧、本能和报复心态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表现。
计算机病毒概念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生活的工具。
因此,做好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尤为重要.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病毒概念,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计算机病毒概念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式指人们为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以以破坏计算机环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式计算机安全中的一大毒瘤,令大部分计算机用户畏惧,因为病毒可以再瞬间损坏文件系统,是计算机陷入瘫痪。
其实病毒并不可怕,只要了解了它的特点和原理就可以很好地防止它。
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所谓计算机病毒,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他一旦运行,就会取得系统控制权,同时把自己复制到媒体(如硬盘或者U盘)中。
计算机病毒通常将自身的具有破坏性的代码复制到其他的有用代码上,以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及读写磁盘为基础进行传染。
它先驻留在内存中,然后寻找找可攻击的对象并传染。
被复制的病毒程序可能会通过软盘或网络散布到其他机器上,这样计算机病毒边开始传播了。
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速速是非常惊人的,通过网络病毒能够在几个小时之内传播到世界各地。
3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点具有破坏性、传染性、潜伏性及隐藏性,能够将自身复制到其他程序中,不独立以文件形式存在,仅仅附着在被感染的程序上。
当调用该程序运行时,病毒则首先运行。
失去这两个特征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成为病毒。
病毒和其他形式恶意代码之间的最大差异是,原始病毒的“后代”也能够复制。
病毒严格定义如下:是一段代码,其本身插入宿主(各种被感染的程序、文件,甚至包括操作系统)中传播,而不能独立运行,需要它的宿主程序运行才能激活。
4 计算机病毒的预测当用户发现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出现以下现象时,说明计算机可能已经感染上了病毒。
程序装入时间比平时常,运行异常。
有规律地发出异常信息。
用户访问设置如“打印机”时发现异常情况,如打印机不能联机或打印符号异常。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及特点_计算机病毒种类计算机病毒是一组通过复制自身来感染其它软件的程序。
当程序运行时,嵌入的病毒也随之运行并感染其它程序。
一些病毒不带有恶意攻击性编码,但更多的病毒携带毒码,一旦被事先设定好的环境激发,即可感染和破坏。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及特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及特点一种类编辑系统病毒系统病毒的前缀为:win32、pe、win95、w32、w95等。
这些病毒的一般共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的*.exe和*.dll文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
如cIh病毒。
蠕虫病毒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
这种病毒的共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很大部分的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
比如冲击波(阻塞网络),小邮差(发带毒邮件)等。
黑客病毒木马病毒其前缀是:Trojan,黑客病毒前缀名一般为hack。
木马病毒的共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信息,而黑客病毒则有一个可视的界面,能对用户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
木马、黑客病毒往往是成对出现的,即木马病毒负责侵入用户的电脑,而黑客病毒则会通过该木马病毒来进行控制。
现在这两种类型都越来越趋向于整合了。
一般的木马如QQ消息尾巴木马Trojan.QQ3344,还有大家可能遇见比较多的针对网络游戏的木马病毒如Trojan.Lmir.psw.60。
这里补充一点,病毒名中有psw或者什么pwD之类的一般都表示这个病毒有盗取密码的功能(这些字母一般都为“密码”的英文“password”的缩写)一些黑客程序如:网络枭雄(her.client)等。
脚本病毒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
脚本病毒的共有特性是使用脚本语言编写,通过网页进行的传播的病毒,如红色代码(script.redlof)。
如何认识计算机病毒电脑容易中病毒,那么我们要怎么样去发现和认识计算机病毒呢?下面由店铺给你做出详细的认识计算机病毒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认识计算机病毒一:电脑病毒是对电脑产生破坏性作用的恶意程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破坏性。
电脑病毒会起到破坏性作用,如删除电脑内存放的文件、使电脑运行速度变慢、有些病毒如cih还能损坏电脑的硬件。
2,隐蔽性。
一般的电脑病毒都会以合法程序的假象出现,诱骗使用者上当。
3,传染性,电脑病毒可根据预设的条件复制自身,通过文件传送、电子邮件、QQ等方式传播。
认识计算机病毒二: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
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
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
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
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除复制能力外,某些计算机病毒还有其它一些共同特性:一个被污染的程序能够传送病毒载体。
当你看到病毒载体似乎仅仅表现在文字和图象上时,它们可能也已毁坏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盘驱动或引发了其它类型的灾害。
若是病毒并不寄生于一个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过占据存贮空间给你带来麻烦,并降低你的计算机的全部性能。
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一种定义是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 能“传染”其他程序的程序。
另一种是能够实现自身复制且借助一定的载体存在的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程序。
还有的定义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 它通过不同的途径潜伏或寄生在存储媒体(如磁盘、内存)或程序里。
当某种条件或时机成熟时, 它会自生复制并传播, 使计算机的资源受到不同程序的破坏等等。
这些说法在某种意义上借用了生物学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同生物病毒所相似之处是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 危害正常工作的“病原体”。
它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破坏, 同时能够自我复制, 具有传染性。
所以, 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 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
计算机病毒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计算机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正常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拓展: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
简介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有破坏性,又有传染性和潜伏性的,对计算机信息或系统起破坏作用的程序。
它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隐蔽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之中。
计算机中病毒后,轻则影响机器运行速度,重则死机系统破坏;因此,病毒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损失,通常情况下,我们称这种具有破坏作用的程序为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按存在的媒体分类可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3种;按链接方式分类可分为源码型病毒、嵌入型病毒和操作系统型病毒等3种;按计算机病毒攻击的系统分类分为攻击DOS系统病毒,攻击Windows系统病毒,攻击UNIX系统的病毒。
如今的计算机病毒正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其中包括一些独特的新型病毒暂时无法按照常规的类型进行分类,如互联网病毒(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一些携带病毒的数据越来越多)、电子邮件病毒等。
计算机病毒被公认为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从1987年电脑病毒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重视,我国也于1989年首次发现电脑病毒。
目前,新型病毒正向更具破坏性、更加隐秘、感染率更高、传播速度更快等方向发展。
因此,必须深入学习电脑病毒的基本常识,加强对电脑病毒的防范。
类型依附的媒体类型分类(1)网络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感染可执行文件的计算机病毒。
(2)文件病毒:主攻计算机内文件的病毒,(扩展名为.EXE或.COM的文件),当被感染的文件被执行,病毒便开始破坏电脑,这种病毒都是伪装成游戏,成人视频软件等钓鱼的形态出现引发用户点击,病毒便明显地或是偷偷的安装上去。
(3)引导型病毒:是一种主攻感染驱动扇区和硬盘系统引导扇区的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主要有哪些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包括哪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主要有哪些它能潜伏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或程序)里,条件满足时即被激活,通过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的精确拷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
从而感染其他程序,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所谓的病毒就是人为造成的,对其他用户的危害性很大。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
就像生物病毒一样,具有自我繁殖、互相传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征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复制能力,它们能够快速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
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繁殖性计算机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样进行繁殖,当正常程序运行时,它也进行运行自身复制,是否具有繁殖、感染的特征是判断某段程序为计算机病毒的首要条件。
破坏性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破坏引导扇区及BIOS,硬件环境破坏。
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传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将自身的复制品或其变体传染到其它无毒的对象上,这些对象可以是一个程序也可以是系统中的某一个部件。
潜伏性计算机病毒潜伏性是指计算机病毒可以依附于其它媒体寄生的能力,侵入后的病毒潜伏到条件成熟才发作,会使电脑变慢。
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少数,隐蔽性计算机病毒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可触发性编制计算机病毒的人,一般都为病毒程序设定了一些触发条件,例如,系统时钟的某个时间或日期、系统运行了某些程序等。
计算机病毒:一种可能的生命形式(一)在计算机病毒出现以前,病毒一直是一个纯生物学的概念。
它是指具有一定生物学结构的最小的生命单位,是一团能够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
自然界的生物病毒有很多种,总共1000多种,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一般认为,计算机病毒这一概念是在1983年由美国专家科恩(FredCohen)在一次计算机安全学术会议上正式提出的,并获准进行了实验演示,从而证实了计算机病毒的存在。
世界上最早发现的计算机病毒是“巴基斯坦”病毒,时间是1986年1月。
1987年和1988年,计算机病毒肆虐欧美,1989年计算机病毒悄然登陆中华大地。
截止目前,估计世界上已有的计算机病毒达6000余种,并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使得计算机用户谈毒色变、惶恐不安。
于是人们一致地对计算机病毒采取了消灭与预防的策略和方针。
然而,本文则要指出,计算机病毒可能并非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只有消极作用、破坏性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哲学地思考与看待计算机病毒,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它所潜在的一些十分有益的作用、建设性的作用。
在我们看来,计算机病毒有可能对人类探索生命的奥秘发挥十分独特而积极的作用。
一.计算机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与生命的算法特征根据科恩于1983年给计算机病毒下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程序。
它用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身的精确拷贝或者可能演化的拷贝放入其他程序,从而感染其他程序。
由于这种感染特性,病毒可以在信息流的过渡途径中传播,从而破坏信息的完整性。
科恩于1988年又撰文强调:病毒不是利用操作系统运行中的错误和缺陷的程序。
病毒是正常的用户程序,它们仅使用了那些每天都被使用的正常操作。
⑴科恩给出的这一定义,被美国的计算机专家在有关病毒的论文中频繁引用,具有相当的影响。
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前者是人为制造的,后者是宇宙进化的产物;前者采用的是机器语言,少数采用高级语言,后者采用的是核酸编码,少数采用氨基酸编码;前者结构上采用指令程序的物理存储,后者则以化学固化存储方式为主。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能力的恶意程序。
它们以隐藏在合法程序中或通过网络传输的形式感染计算机系统。
一旦被感染,它们可能会窃取个人敏感信息、瘫痪计算机或者给计算机带来其他各种不利影响。
本文将总结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1. 自复制日常所说的“病毒”即为计算机病毒。
与人类感染病毒的过程类似,计算机病毒也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并通过感染其他程序或文件来扩散自己。
当受害者打开感染的程序或文件时,病毒将释放并进行复制和感染操作,从而达到破坏控制系统、窃取个人信息或者加密勒索等目的。
2. 改变或破坏系统功能计算机病毒可以修改或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例如删除文件或文件系统、破坏硬件或软件、植入恶意代码、窃取登录信息等。
有时病毒会关闭杀毒软件、防火墙或安全补丁等,从而降低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3. 安全隐患计算机病毒还会利用已知或未知的安全漏洞来传播或绕过系统安全措施。
例如,泄露了一个已经存在但未被修补的漏洞,黑客可利用该漏洞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干预计算机系统。
4. 模仿行为为避免被系统防护机制和防病毒软件识别和删除,一些计算机病毒采取模仿合法文件或程序的方式,从而欺骗用户和安装程序进行复制和感染操作。
常见的形式包括伪装为其他文件类型、在病毒中插入正常文件命令等。
5. 交叉感染计算机病毒可以与其他类型的计算机病毒交叉感染,组成更复杂和更危险的异种病毒,从而增加安全风险。
有些病毒甚至可以改变自身的代码来重新编写代码和重新组装病毒,以避免被安全软件检测出来。
6. 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局域网来扩散自己。
一些病毒会通过电子邮件附件、下载或文件共享等网络传输方式来感染计算机。
在某些情况下,计算机病毒从一个计算机蔓延到其他计算机,从而形成大规模的感染。
7. 时间变异性许多计算机病毒都具有时间变异性。
这意味着它们根据某些规则自动改变自己的结构和行为,从而避开杀毒软件和防止恶意代码。
通过改变特征、重命名文件等方式,病毒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存活率。
名词解释病毒的定义和特征病毒:可见与不可见的威胁病毒,这个词对于人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在医学领域,病毒一直被视为引发疾病的源头;在计算机届,病毒则是肆虐网络世界的恶意程序。
虽然不同领域中的病毒含义有所差异,但无论是微生物学中的病毒还是计算机中的病毒,它们背后的定义和特征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概念与定义在微生物学领域,病毒通常被定义为一种非细胞性的微生物,只能寄生于其他生物细胞内进行复制。
与细菌和寄生虫等有机体不同,病毒无法独立生存或繁殖,而必须依附于宿主细胞来完成自身生命周期。
它们的“寄生行为”使得病毒成为引发各类疾病的主要原因。
而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病毒指的则是一类恶意软件,其以自身复制的方式感染其他程序或文件,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与微生物学中的病毒类比,计算机病毒利用文件传输、网络连接等方式侵入系统中,破坏数据、窃取信息或干扰正常的计算机运作。
计算机病毒有时也被称为恶意代码(malware)。
特征与行为无论是微生物学中的病毒,还是计算机领域的“病毒”,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行为。
首先,病毒通常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感染力。
微生物学中的病毒可以通过空气、水、触摸等多种途径向宿主传播,而计算机病毒则通过网络、存储设备等传输媒介感染其他计算机系统。
其次,病毒多样性极高,不同的病毒对宿主的影响和方式也各不相同。
在微生物学中,病毒可能引发感冒、流感、艾滋病等多种疾病,而在计算机领域,病毒可能导致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等不同程度的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学中的病毒与计算机科学中的病毒并不是实体,而是一种概念或者说一种现象。
微生物学中的病毒实际上是一种生物粒子,由蛋白质外套和核酸组成;而计算机科学中的病毒只是一段恶意编程,由一系列计算机代码和指令构成。
然而,这两种病毒具有类似的特征和行为模式,都具有寄生和感染性,能够传播和复制自身。
应对威胁与防范由于病毒的传染性和感染力,无论是微生物学中的病毒还是计算机领域的病毒,都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威胁。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
一、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
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
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1、寄生性
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
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2、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
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计算机病毒是一段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这段
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他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
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
3、潜伏性
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以在几周或者
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潜伏
性愈好,其在系统中的存在时间就会愈长,病毒的传染范围就会愈大。
4、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
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5、破坏性
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
程度的损坏。通常表现为:增、删、改、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