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9理解性默写全覆盖(原创实用)

  • 格式:docx
  • 大小:65.52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说》理解性默写 6.韩愈的《师说》中,作者用古今两种不同的从师态度进行对比,进而指出从师与不从师产生了这样反(一)差极大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圣益圣,愚益愚

______________。”7.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对自己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韩愈的《师说》中,作者用一个反问句说明每个人都会有疑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______________,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

8.韩愈的《师说》中,与“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形成鲜明对比的两句是:”观点相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5.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如果人有了疑惑却不去向老师请教,最终的后果将会是:9.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10.韩愈的《师说》中,与“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解决疑惑”观点相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说明了自己择师的标准是不分年龄大小的,除了“年纪比自己大的、懂得道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本来就比自己早的”这一类人,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11.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7.《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就会______________。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8.《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12.韩愈的《师说》中,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不懂句读会问老师,有疑惑却不愿意请教老师”的不良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9.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是“,”。1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二)14.韩愈的《师说》中,作者用一个对偶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有些“士大夫之族”不愿意相互学习的借口

1.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1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1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2.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造成如今“圣益圣,愚益愚”的原因,除了“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还能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虚心拜师求学”外,还包括如今的一般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

3.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在自身已经很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优秀的前提下还不断为自己“充电”,而时下一般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

人,,”的错误态度。(三)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 5.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观点。

于圣人很多,“______________”,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打破老师的神秘地位,客观地表述了弟子和老师之间关系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接着他还解释了弟子和老师在学问方面只是领悟有先后,各有所长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圣益圣,愚益愚 3.韩愈的《师说》中,作者阐述了择师的标准,除了对地位和年龄不作要求外,更重要的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