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49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原则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是在重症病情下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以维持高代谢和高能耗状态,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在危重患者中,营养支持是一项复杂而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和促进康复。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足够的能量:危重患者代谢速率相对正常人增加,急性期和康复期的能量需求很高。
根据患者的能量消耗情况,评估每日能量需求,并通过合适的途径供给足够的能量,以满足患者的代谢需求。
2.合理控制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组织修复和恢复功能的基本物质,对危重患者而言尤为重要。
患者在急性期和康复期均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保持氮平衡和支持免疫功能。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代谢情况,评估每日蛋白质需求,通过静脉或肠道途径供给合适的蛋白质。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水和电解质的稳定是维持细胞功能和生理平衡的关键。
危重患者由于高能耗和高代谢率,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经过严密观察和检测,及时纠正水和电解质的紊乱,确保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4.合理选择途径和速度:危重患者的消化功能通常受损,可能无法经口进食,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途径供给营养。
如口服、胃肠道、肠外等途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逐步增加营养支持的速度,以避免过度负荷和消化系统的不适应。
5.个体化营养支持:危重患者具有很高的异质性,不同的病情和代谢状态需要个体化的营养支持。
在制定营养支持计划时,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等因素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6.多学科合作: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需要由多个学科共同参与,如医生、营养师、护士、药师等。
各学科应密切协作,及时进行营养评估、调整和监测,确保患者得到恰当的营养支持。
综上所述,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原则主要包括提供足够的能量、合理控制蛋白质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合理选择途径和速度、个体化营养支持以及多学科合作。
新医改背景下的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题库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解读国家最新营养支持治疗相关政策 (1)二、重症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 (3)三、2022成人重症营养指南解读 (5)四、胃肠功能的评估 (7)五、营养支持护理要点 (9)六、营养支持治疗的通路建立 (10)七、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及选择 (12)八、读懂食物标签正确选择食物 (14)九、重症神经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16)十、居家幽门后喂养策略 (18)十一、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 (19)十二、床旁盲插鼻空肠管操作要点 (21)十三、急诊常见危重症肠内营养策略 (23)十四、无创通气下肠内营养的实施 (25)一、解读国家最新营养支持治疗相关政策1.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主要目标中,到2030年,进一步降低重点人群贫血率。
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和孕妇贫血率控制在()以下A.15%B.12%C.10%D.8%E.6%参考答案:C2.全国学生营养日是哪一天()A.2023年5月4日B.2023年5月20日C.2023年6月1日D.2023年10月1日E.2023年8月19日参考答案:B3.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主要目标中,到2030年,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在2020年的基础上提高()A.8%B.10%C.12%D.13%E.15%参考答案:B4.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率是指()A.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人数占同期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B.门诊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人数占同期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C.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人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D.门诊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人数占同期门诊患者总数的比例E.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人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未做营养风险筛查人数的比例参考答案:C5.吃动平衡行动中的“三减三健”是指()A.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B.减盐、减脂、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关节C.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肌肉、健康骨骼D.减盐、减脂、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E.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肌肉、健康关节参考答案:A二、重症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1.某患者白蛋白27g/L,该患者属于()A.轻度蛋白质营养不良B.中度蛋白质营养不良C.重度蛋白质营养不良D.正常E.极重度营养不良参考答案:B2.营养评价的方法不包括()A.实验室检查B.NRS2002评分C.膳食调查D.人体测量E.人体组分检查参考答案:B3.一位中年男性,身高172cm,体重64kg,其体型为()A.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B.超重C.正常D.重度营养不良E.中度营养不良参考答案:C4.体重指数多少且伴一般情况差评3分()A.18.5B.19.5C.20.5D.23.9E.22.5参考答案:A5.NRS2002总评分是()分A.6B.7C.9D.10E.4参考答案:B三、2022成人重症营养指南解读1.下列哪种情况可以选用肠内营养()A.肠梗阻的患者B.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在充分液体复苏后C.严重腹胀、腹泻的患者D.在使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E.短肠综合征的患者参考答案:B2.下列哪种情况可以选用肠外营养()A.早期复苏阶段血流动力学不稳定B.严重腹胀、腹泻的患者C.严重肝功能障碍的患者D.急性肾功能障碍时存在严重氮质血症的患者E.严重高血糖尚未控制的患者参考答案:B3.危重症患者首先考虑的营养支持途径是()A.外周静脉途径B.中心静脉途径C.胃肠道途径D.鼻空肠导管途径E.肠造口途径参考答案:C4.肠内营养管道安全管理中描述错误的是()A.使用输液泵控制速度B.明显的标识C.无菌操作D.定时更换输注管道E.定时进行营养泵的校准参考答案:A5.目前营养支持发展的理念正确的是()A.当患者需要营养支持时,首选静脉营养B.当患者需要营养支持时,首选周围静脉营养C.当患者需要营养支持时,首选肠内营养D.当患者需要营养支持时,首选肠内与肠外营养联合使用E.当患者需要营养支持时,首选肠内营养,必要时肠内与肠外营养联合使用参考答案:D四、胃肠功能的评估1.下列哪项表现不是AGIII级的表现()A.喂养不耐受B.腹泻C.腹内压>20mmHgD.大量胃潴留E.消化道出血参考答案:C2.属于侵入性胃肠动力评估的方法是()A.磁共振成像B.胃电图检查C.呼气试验D.床旁超声E.胶囊内镜参考答案:E3.目前胃动力评估的金标准是()A.胃残余量测定B.胃电图C.胶囊内镜D.核素显像E.MRI成像参考答案:D4.关于胃潴留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次胃内残留物回抽超过200ml定义为大量胃潴留B.大量胃潴留的确切值定义已经达成共识C.单次残留量在200-500ml 时停止肠内营养D.欧洲危重病学会腹部疾病工作组将24小时残留总量超过500ml作为异常胃排空的一项指征E.单次胃内残留物回抽超过2000ml定义为大量胃潴留参考答案:A5.腹腔内高压(IAH)是()A.任意时刻检测腹内压≥12mmHgB.6小时内至少两次检测腹内压≥12mmHgC.腹内压在5-7mmHgD.一天中至少4次腹内压测量平均值≥10mmHgE.6小时内至少两次检测腹内压≥24mmHg参考答案:B五、营养支持护理要点1.对于误吸高风险患者,推荐()监测1次胃残余量A.4小时B.6小时C.8小时D.12小时E.16小时参考答案:A2.下列肠内营养说法不正确的是()A.肠内营养浓度由低到高B.采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匀速输送的方式进行营养制剂喂养C.鼻饲时若病情允许应抬高床头30°-45°或更高D.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现配现用E.暂不用放置4℃冰箱,超过48h弃之参考答案:E3.以下哪个不是肠内营养适应症()A.意识障碍或昏迷B.消化道瘘C.急性胰腺炎D.肠梗阻参考答案:D4.肠内营养泵入速度最大不要超过()A.100ml/小时B.120ml/小时C.150ml/小时D.180ml/小时E.200ml/小时参考答案:C5.下列不是误吸危险因素的是()A.鼻胃管肠内营养喂养期间B.青壮年神志清楚C.使用镇静或肌松药物D.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类疾病E.声门或贲门关闭功能遭到破坏参考答案:B六、营养支持治疗的通路建立1.下列哪项不是PEG术后罕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A.出血、内脏器官损伤B.坏死性筋膜炎C.吸入性肺炎D.包埋综合征E.造瘘口肿瘤种植转移参考答案:C2.下列哪项不属于PEG术后的常见并发症()A.造瘘口周围伤口感染B.造瘘口周围渗漏C.造瘘口周围肉芽肿形成D.造瘘口肿瘤种植转移E.吸入性肺炎参考答案:D3.下列选项中对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营养物质的供给几乎等同于经口进食,属于肠外营养B.推荐对于预期鼻饲或肠外营养超过1个月以上者积极进行PEGC.相较于全肠外营养,PEG可延长高龄患者生存期并减少脓毒症的发生率D.相较于鼻胃管,PEG能维持患者体重并延长生存期,并发症更少、而改善营养更优E.在临床应用中,把肠内营养作为优先选择,除了PEG以外,常见的方式还包括D-PEG和PEG-J参考答案:A4.PEG管移位多发生于术后多长时间内()A.1周B.2周C.3周D.4周E.5周参考答案:A5.肠内营养治疗时胃肠道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A.腹痛B.腹泻C.腹胀D.恶心E.呕吐参考答案:B七、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及选择1.下列有关营养支持的叙述正确的是()A.营养支持仅提供能量B.营养支持仅提供蛋白质C.营养支持仅提供能量和蛋白质D.营养支持仅涉及营养素的代谢调理、药理和免疫作用E.营养支持不仅满足和提供病人能量及蛋白质的需要,还涉及代谢支持、营养素的代谢调理、药理和免疫作用参考答案:E2.以下短肽的肠内营养制剂为()A.能全力B.百普力C.瑞代D.瑞素E.瑞高参考答案:B3.不选择管饲饮食的病人是()A.手术后不能张口进食者B.拒绝进食者C.昏迷病人D.高热病人需补充高热量流质时E.误吸高风险患者参考答案:D4.下列属于糖尿病患者适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的是()A.肠内营养乳剂(TP)B.肠内营养乳剂(TPF)C.肠内营养混悬液(TPF-D)D.肠内营养混悬液(SP)E.肠内营养乳剂(TPF-T)参考答案:C5.配好未打开的营养液在冰箱储存的最长时间()A.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E.72小时参考答案:C八、读懂食物标签正确选择食物1.食品标签中的配料包括()A.原料B.辅料C.食品添加剂D.原料、辅料E.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参考答案:E2.食品配料表中,按原料顺序,用量最大的排位()A.没有限制B.最后一位C.中间位D.第一位E.第二位参考答案:D3.一盒纯牛奶,其营养成分表中不强制标示的是()A.脂肪B.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D.蛋白质E.能量参考答案:B4.注册商标字母缩写为()A.TMB.RC.GTD.GBE.SCI参考答案:B5.QS是()的缩写A.生产许可B.绿色食品C.有机食品D.塑料制品E.环境标志参考答案:A九、重症神经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1.肠内营养的优点错误的是()A.符合生理B.改善肠道血液灌注C.保护黏膜屏障D.增加费用E.减少肠源性感染参考答案:D2.一例脑外伤后昏迷患者,预计管饲喂养时间>4周,有高度吸入风险,请问选择那种肠内营养途径()A.鼻胃管饲B.鼻肠管饲C.胃造口术D.空肠造口术E.经口进食参考答案:D3.下列哪项不是神经重症患者的营养代谢特点()A.消化道出血B.肠源性感染C.胃瘫、消化不良D.应激性血糖升高E.肠功能亢进参考答案:E4.下列关于肠内营养开始时机的说法,错误的是()A.等待肠鸣音恢复后开始B.发病后24-48h内开始C.争取48-72h达到能量需求目标D.早期开始营养治疗E.血流动力学稳定参考答案:A5.肠外营养开始的时机,说法正确的是()A.有营养风险,但无营养不良,早期开始肠外营养B.早期开始肠内营养的患者,可以同时联用肠外营养C.肠内营养达到目标量60%以上,不必联用肠外营养D.患者昏迷,首选肠外营养支持参考答案:C十、居家幽门后喂养策略1.单用哪种制剂会导致便秘()A.果蔬浆B.安素C.益力佳D.能全力E.匀浆膳参考答案:B2.下列营养素中含氮的是()A.脂肪酸B.甘油C.甘油三酯D.蔗糖E.蛋白质参考答案:E3.体重正常的成年患者每公斤体重每天能量供给是()A.20千卡B.25千卡C.30千卡D.35千卡E.40千卡参考答案:C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摄入食物的种类不少于()A.6B.8C.10D.12E.25参考答案:D5.胃全切的患者,易出现消瘦的原因,除外()A.进食量减少B.能量不足C.消化不良D.不会吃E.独自进餐参考答案:E十一、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1.重症患者的胰岛素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静脉微量泵泵入胰岛素,胰岛素浓度为0.5U/mLB.静脉微量泵泵入胰岛素,胰岛素浓度为1U/mLC.静脉微量泵泵入胰岛素,胰岛素浓度为1.5U/mLD.静脉微量泵泵入胰岛素,胰岛素浓度为2U/mLE.静脉微量泵泵入胰岛素,胰岛素浓度为2.5U/mL参考答案:B2.关于重症患者血糖监测的频率,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新入院的危重症患者,血糖监测间隔不应超过2小时B.对于接受持续胰岛素输注的重症患者,血糖监测间隔不应超过2小时C.对于接受持续胰岛素输注的重症患者,血糖监测间隔不应超过1小时D.对于新入院的危重症患者,血糖监测间隔不应超过4小时E.低血糖时,必须立即补充葡萄糖,并应在使用葡萄糖后15分钟时监测一次血糖即可参考答案:C3.关于肠内营养(EN)制剂的选择,正确的是()A.患者有肠道功能时,首选肠外营养B.患者有高脂血症时,首选高脂营养C.患者有高血糖时,首选高碳水化合物的肠内营养制剂D.患者有腹泻便秘时,一定要禁食,全部由静脉补充能量E.患者能经口进食时,尽量经口进食,而不是直接采用肠外营养参考答案:E4.重症患者中,血糖监测采血的优先级是()A.动脉>毛细血管>静脉B.动脉>静脉>毛细血管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E.都可以参考答案:B5.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指南中,关于糖尿病营养标准,正确的是()A.碳水化合物高,CHO En%55%B.碳水化合物适中,CHO En%50%-60%C.碳水化合物低,CHO En%45%D.饱和脂肪酸高E.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低参考答案:C十二、床旁盲插鼻空肠管操作要点1.发生鼻肠管堵塞时,应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禁止插入导丝疏通导管B.遵医嘱使用药物疏通C.疏通管路失败时,应拔除导管D.直接插入导丝疏通导管参考答案:D2.判断鼻肠管位置的金标准是()A.听诊法B.超声定位法C.X线腹部平片D.PH值对比法E.腹部CT参考答案:C3.一颅脑外伤术后老年患者,神志昏迷,既往有胃炎病史,误吸风险大,请问肠内营养选择何种置管方法好()A.鼻胃管B.胃造瘘C.鼻空肠管D.空肠造瘘E.中心静脉置管参考答案:C4.肠内营养大于6周,有高度肺吸入风险应选用哪种管饲喂养途径()A.鼻胃管B.鼻肠管C.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D.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E.静脉输液参考答案:C5.常使用的鼻肠管不包括()A.螺旋型鼻肠管B.子弹头三腔喂养管C.液囊空肠导管D.普通胃肠管参考答案:D十三、急诊常见危重症肠内营养策略1.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脂肪的供给一般为()g/kg/dA.0.5B.1C.1.2D.1.5E.2参考答案:B2.中度、重度误吸风险护理措施中,每4小时测定胃内残留量,胃残余量大于()ml暂停鼻饲A.50B.100C.150D.200E.250参考答案:D3.对于腹泻的患者,临床可进行哪些处理()A.减慢速度、稀释营养液B.选择性肠道去污C.使用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治疗二重感染D.给予膳食纤维、短肽配方、添加消化酶等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4.肝硬化能量供给()kcal/kgA.15-25B.25-35C.35-45D.45-55E.55-65参考答案:B5.营养支持治疗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包括()A.维护肠道屏障功能B.减少菌群和内毒素异位C.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D.提供适量的能量、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十四、无创通气下肠内营养的实施1.无创通气下实施肠内营养的好处不包括()A.减轻腹腔胀气B.监测胃残余量C.减少无创通气天数D.减少误吸的风险E.维持肠道微生态参考答案:C2.无创通气压力超过(),下食道括约肌打开,增加反流、呕吐的风险A.8-12cmH2OB.10-15cmH2OC.15-20cmH2OD.20-25cmH2OE.25-30cmH2O参考答案:D3.高误吸的患者中,()是首要的危险因素A.持续输注肠内营养B.床头低于30°C.胃潴留D.胃排空延迟E.IAP 增高参考答案:B4.胃残余量大于()提示肠内营养不耐受A.100mlB.150mlC.200mlD.250mlE.300ml参考答案:D5.若给予EN后IAP持续增高,IAP>()应暂停ENA.16mmHgB.20mmHgC.25mmHgD.28mmHgE.30mmHg参考答案:C。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满足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以防止或减轻病情恶化,并促进康复。
危重症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手术治疗或医疗操作等因素,常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代谢速度加快,容易导致营养不足和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剧,从而影响恢复和康复。
因此,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 早期开始营养支持危重症患者应尽早开始营养支持,以促进早期康复。
一般情况下,应在72小时内开始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变化,调整营养支持方式和营养成分比例。
2. 营养成分的选择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应选择高能量、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低盐等营养成分,以满足患者高能量消耗和营养需要。
3. 肠内营养支持对于能够耐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是优先的选择。
肠内营养包括胃肠道的吸收和利用营养成分。
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防止细菌移位和感染,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4. 肠外营养支持对于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患者,需要使用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可以通过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输注,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5. 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危重症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
监测包括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以达到最佳的营养支持效果。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措施主要包括早期开始营养支持、营养成分的选择、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以及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满足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恢复和康复。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及护理查房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危重病人营养支持和护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危重病人的营养需求、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危重病人的营养需求危重病人由于疾病的严重性和身体状况的下降,其营养需求往往明显增加。
而危重病人的营养不良可能导致疾病的恶化和病情的延长。
因此,危重病人的营养需求应得到足够的关注。
1.能量需求:危重病人的能量需求通常比正常人要高。
能量不足可能导致身体消耗过大,使病人更加虚弱。
因此,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能量摄入量。
2.蛋白质需求:蛋白质是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对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
危重病人的蛋白质需求也比正常人要高一些,因为疾病状态下人体对蛋白质的分解增加,以满足对能量的需求。
3.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需求:危重病人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需求同样重要。
这些营养素在调节免疫系统、促进组织修复和代谢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二、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方法在满足危重病人的营养需求时,有几种营养支持的方法可供选择。
1.口服摄入:如果病人的消化道功能较好,可以通过口服摄入各种营养品来满足其营养需求。
这种方式方便快捷,并且有利于病人的消化吸收。
2.肠内营养:对于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足够营养的病人,可以通过肠内营养来提供营养。
肠内营养可以通过肠鼻或经腹壁插入导管的方式进行。
3.静脉营养:在无法通过肠道摄入营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提供营养。
这种方式适用于胃肠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耐受肠内营养的病人。
三、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需要护士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在具体操作中有一些护理措施需要注意。
1.合理选择营养支持方式: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并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营养状态进行动态调整。
2.避免并发症:营养支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胃肠反应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
危重症患者的“护”生之道:做好营养支持在医院里,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需要危重病房的患者,他们可能是因为严重的创伤、手术后的恢复、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生命垂危。
这些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支持,其中营养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深入探讨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和如何通过正确的护理来满足这些需求,以帮助他们尽早康复。
第一部分:为什么危重症患者需要特殊的营养支持?1.1营养与康复的关系营养是我们身体正常运作的基础。
在健康的状态下,我们通过饮食摄取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功能和健康。
然而,当患者变得危重时,他们的身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1.2危重症患者的身体状况危重症患者可能经历了严重的应激反应,免疫系统失调,炎症反应等。
这些生理变化会导致身体的代谢率升高,能量消耗增加,蛋白质分解加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因此,危重症患者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以帮助他们对抗疾病,促进康复。
第二部分: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2.1能量需求危重症患者通常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这是因为他们的代谢率升高,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基本生命功能,如体温调节、呼吸、心跳等。
因此,在危重症状态下,患者的每日能量需求明显增加。
2.1.1代谢率增加当患者处于危重状态时,他们的身体会产生应激反应,这导致代谢率的升高。
这种代谢率的增加旨在帮助身体应对疾病和损伤,但也导致了更高的能量需求。
2.1.2疾病引发的能量消耗危重症患者通常伴随着高热、大量的蛋白质分解和免疫系统的活跃。
这些因素进一步增加了能量的消耗。
例如,发热会导致能量需求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稳定。
2.1.3计算每日能量需求为了满足危重症患者的能量需求,医疗团队通常会进行严格的计算。
这包括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和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
根据这些数据,医疗团队能够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命和康复。
2.2蛋白质需求蛋白质对于危重症患者尤为重要。
护士如何提供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和代谢调节背景介绍危重症患者是指身体机能严重紊乱,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严密监护和治疗的患者。
在危重症护理过程中,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和代谢调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篇文章将介绍护士在提供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和代谢调节方面的工作.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营养支持是十分关键的。
恰当的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提供体能需求,还能增强患者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而护士作为病患的直接照护者,承担着重要的营养支持工作。
营养评估在提供营养支持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身高、体重、BMI指数、全身炎症反应指标等等。
通过这些指标,护士可以得出患者的营养状态,并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
营养支持方式营养支持方式主要分为两种: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或鼻饲管给予患者营养物质。
这种方式可以继续维持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肠道健康,但对于严重消化道疾病或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无法实施。
肠外营养肠外营养则是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营养物质。
这种方式适用于无法经口或经肠道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具有补充能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优点。
代谢调节危重症患者因为疾病的缘故,常常会出现代谢紊乱的情况。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化指标,如血糖、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节。
例如,对低血糖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葡萄糖输液的速度;对高血糖患者可以给予胰岛素治疗。
护士的角色护士在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和代谢调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护士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适宜的营养计划,并监测患者的病情和反应。
同时,护士还需与营养师、医生等其他专业人员进行紧密合作,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营养支持和代谢调节。
总结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和代谢调节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至关重要。
护士作为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照护者,在营养支持和代谢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的营养评估、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和适当的代谢调节,护士可以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