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拉尔道路调研
- 格式:doc
- 大小:11.54 MB
- 文档页数:23
塔里木大学
《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调研报告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关于阿拉尔交通现状
及道路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所在院系: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规划系
所在班级:城市规划16-2班
完成日期:2015年11月6日
目录
一、阿拉尔交通现状................................... - 1 -
1、道路网现状调研................................. - 1 -
2、道路网现状交通流量分析......................... - 5 -
3、关于道路近期建设情况........................... - 6 -
4、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 7 -
二、阿拉尔公共交通................................... - 8 -
1、公交系统....................................... - 8 -
2、城市公交现状.................................. - 10 -
3、关于公共交通近期建设情况...................... - 11 -
4、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 11 -
三、阿拉尔停车设施.................................. - 12 -
1、停车设置现状.................................. - 12 -
2、停车设施供应情况.............................. - 13 -
3、关于停车设施近期建设情况...................... - 13 -
4、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 14 -
四、居民出行现状整体评价............................ - 14 -
五、总结............................................ - 16 -
1、道路方面...................................... - 16 -
2、公交停靠站.................................... - 17 -
关于阿拉尔交通现状
及道路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孙启超、海琪
一、阿拉尔交通现状
1、道路网现状调研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一般规定,城市道路应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额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并符合下列规定:
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的出入口。
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应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的出入口。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应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宜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应以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①、道路网络系统调查
在总体规划道路网方案基础上,结合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在编城市各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拓展方向,对道路网络主骨架进行合理的梳理和补充。规划路网力求达到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转换合理,城市各功能片区之间的交通便捷,长达,城市内部交通畅通有序。
通过区域性快速路建设,加快阿拉尔城乡一体化建设,助推阿拉尔南北市区协调发函,快速分离过境交通,构筑阿拉尔功能清晰、等级合理、城乡统筹的城市道路网络。
加强组团与组团之间的骨架性网络建设,缩短组团出行时间,服务总体规划确定的“一核、四心、五轴、五区”中心城区布局结构。完善主次干路系统,增加各片区支路网密度,形成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络系统。
图1.1 城市道路分级配置一览表
上图是我国家规定城市道路的分级配置数据表,从表中我们可以得知现有要求规定设计车速,道路红线的要求。
②、道路网络调查
(1)、干路网调查
干路包括城市主干路和次干路
主干路:是组团内部主要骨架道路,组织组团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联系,服务中距离交通,以机动化交通为主,一般按照双向6车道控制,设计车速40-50km/h,平面交叉口间距大于800m(特殊路段另作考虑),通过控制出入口保持与地方性道路的有限联系,原则上不与支路相交,与主干路相交的支路只允许右进右出。
阿拉尔中心城区规划10条城市主干路,形成“一环二横三纵”的城市主干路系统,规划总长52.45km,密度1.33km/k㎡,设计速度为40-60km/h,主干路路幅定义为40m以上(如分布图)。
次干路:是部分快速路与主干路的集散道路,服务中距离交通,同时作为城市支路网的疏散道路,服务城市生活性机动出行。一般按照双向4-6车道进行控制,设计车速为30-50km/h,平面交叉口平均间隔大于300-600m(特殊路段另作考虑)。限制过境车辆主要供小汽车,公交车使用。一般实行快慢分离,断面形式以三幅路为主,条件限制路段可考虑一幅路并提供车辆短时停靠。
阿拉尔中心城区规划8条城市次干路,形成“三横五纵”的城市次干路系统,规划总长39.1km.密度0.97km/k㎡,设计速度为40-60km/h,次干路路幅定义为30m以上。
(2)、支路网调查
支路,主要服务沿线地块出入交通以及联系城市干路系统,包括特殊道路和街巷内部道路,规划阿拉尔中心城区支路网规模为78.121km,支路网密度
1.94km/k㎡,低于《城市特殊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要求,规划支路红线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