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微党课)
- 格式:pptx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38
粟裕即便在一般略通军事的人眼中,白起韩信岳飞三人也是中国古代最具知名度的将领。
然而,谁又知道明清以降,谁又是吾国最优秀的军事家呢?近五百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将领,当推中共开国第一大将粟裕。
目下,坊间公认中共最高级将领中最具军事才能的是通常所说的五虎大将: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
上述排位是根据55年授衔时的坐次。
四元帅一大将。
不过谈到具体军事才能,恐怕次序正好要调过来。
粟裕是湖南会同人,侗族。
不要说我们,连他自己直到逝世都不知道自己不是汉族人。
他恐怕算得上是侗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了。
对于手下五虎大将的本事,毛泽东对粟裕的评价最高。
1961年,毛泽东在武汉会见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元帅。
谈及解放军的军事统帅时,认为粟裕最会打仗。
认为从近代至今,只有粟裕在华东打的一些仗可以与二次大战中的某些仗相提并论。
其它的仗怕是都不算数了。
“这个仗是粟裕指挥的,本来不成熟呢,他们硬要吃下去。
我的这些战友中,属这个粟裕最会打仗,他也是我们湖南的。
”上面这段话是对老外讲的,而且对方又恰好是二战名将,军事行家,我认为是最能反映毛心中的真实想法的。
众所周知,毛对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听众不同,场合不同,他会说出不同的评判。
一般来讲毛对老外(又尤其是他与他较为投合的老外,如斯诺)讲话时,真实度最高,也最能反映他心中的想法,其次是对些著名党外人士,最后才是党内信众和黎民百姓。
(据师哲等著《在毛主席身边》一书)白起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
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中战功最为卓越者。
他是中国战争史上三个最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另外两人是成吉思汗和粟裕。
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武安君,秦国眉(今陕西眉县东)人。
自十六岁从军,白起一生指挥了许多重要战役。
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攻楚三次,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
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地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粟裕人物简介粟裕人物简介正文:粟裕(1907-1984)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军事家、战略家。
湖南会同人,侗族,初名粟多珍、粟志裕。
1918年,由家乡的私塾转入县城的洋学堂上学,开始接受新思想。
1924 月,进入常德二师附小学习。
1925年春,考上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
不久,蒋介石发动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常德二师的进步校长被害,粟裕等进步学生被秘密转移到武昌。
他被党组织安排到叶挺的24 师教导大队,任班长。
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6 日,他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
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赣粤湘边,开始了戎马生涯。
1928 1929年后,因屡立战功,粟裕相继升任红十二军的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等职。
参加了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粉碎了敌人四次大规模的围剿战争,在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奋勇向前,多次受伤,左臂中弹成残疾。
月,粟裕率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赴闽浙赣根据地,成立红十军团,任参谋长。
后又赴皖浙赣边区创建革命根据地。
由于敌人重兵围攻、堵截,红十军团损失惨重。
1935 月,组建红军挺进师,他任师长。
同年10 月, *** 闽浙边临时省委、临时省军区相继成立,粟裕任省委组织部长兼军区司令员,开创了浙南革命根据地。
打退敌人多次围剿,坚持3 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挺进江南敌后。
1938 月17日,在卫岗伏击敌人,击灭日军少佐土井以下官兵 30 多人,击毁汽车辆,缴获枪支20 余支,这次战役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开辟了江南抗战的新局面。
月,陈毅、粟裕率新四军7000 多人,挺进苏北。
9 月,创建了以黄桥为中心的苏北抗日根据地,粟裕任副总指挥。
10 日,黄桥战役打响,虽敌众我寡,但粟裕以其卓越的胆识和智慧排兵布阵,采取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突然袭击的战法,在运动中歼敌,以极少的兵力取得辉煌战绩。
歼敌11000 多人,缴获大批军需物资、枪支弹药。
小学生学习粟裕的精神演讲稿粟裕,共和国大将,生于湖南会同。
罗本义并不是会同人,能够坚持31年讲述粟裕的故事,既缘于他对革命故事的热爱,又有两次机缘巧合。
1941年,罗本义出生于怀化市洪江区。
他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讲故事。
长大后,他当过代课教师。
1964年,会同县成立花鼓剧团。
听到这个消息后,罗本义毅然辞掉在洪江火柴厂的工作,报考花鼓剧团。
对艺术的追求和他通过讲故事练就的口才,让他如愿以偿。
“人到哪里,故事就讲到哪里。
”罗本义说,来到县花鼓剧团后,他最爱讲“湘西剿匪”的故事。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他曾作为怀化地区唯一代表,参加全省故事会大赛并获奖。
1989年初,因花鼓剧团撤销,罗本义调到刚建成的粟裕同志纪念馆工作。
“我在纪念馆是清洁工,主要工作是锄草。
”他说。
工作之余,罗本义钻进纪念馆翻阅粟裕大将的书籍。
他越看越入迷,常被粟裕大将戎马一生的丰功伟绩深深感动。
“粟裕大将是我崇拜的英雄。
”罗本义说,将军有不屈不挠的革命信念、百战百胜的雄才胆略、功高不居的高尚品质和负重前行的大局观念。
当时,粟裕同志纪念馆没有专职讲解员。
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罗本义心里有一种要喷薄而出的激情。
一年后的一天,一个孩子的提问,改变了罗本义的人生选择。
那是1990年的清明节,会同县一完小的老师,带领学生来纪念馆纪念碑前缅怀粟裕大将。
一个学生问:“老师,粟爷爷打了哪些胜仗啊?”这个问题把几位老师难住了。
正在纪念碑前锄草的罗本义放下锄头,绘声绘色地讲述起粟裕大将的故事。
那天,孩子们满意地走了。
这给了罗本义莫大的鼓励。
知夫莫若妻。
妻子唐月梅鼓励他:“你想讲粟裕的故事,以后你就主动给来参观的游客讲解嘛。
”罗本义主动向领导请缨,在扫地锄草之余,担任兼职讲解员。
讲好故事,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埋头阅读粟裕大将的传记和有关书籍。
外出时,逢书店就进,看到有关粟裕大将的书籍,不管价格多贵,都要买下来。
罗本义先后阅读了数百万字有关粟裕大将的书籍,作了10万余字的读书笔记,还学习了绘图和军事指挥等方面的知识。
《红色记忆》——名将风采之粟裕简介1907年8月10日出生于湖南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今坪村镇)枫木树脚村,11岁时,由家乡的私塾日本的“振武学堂”上学,开始接思想。
1924年3月,进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常德)附小学习。
1925年春,考上省立二师,与腾代远系同学。
不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省立二师的进步校长被害,粟裕等进步学生被秘密转移到武昌。
他被党组织安排到叶挺的24师教导大队,任班长。
19岁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1日,他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
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赣粤湘边,开始了戎马生涯。
人民对粟裕的评价粟裕智如张良(直接与国民党军决战于长江以北);才如韩信(孟良崮之战,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义如关羽(两辞司令,一让元帅,死后与先死的官兵同葬)“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苏中民谣“一生为民,两让司令,三次先遣,四渡长江,五虎战将,六次负伤,七战七捷,八省征尘,九死一生,十大战役,百战百胜,千将之首,万古流芳。
”领袖将帅评价粟裕A:毛泽东表彰粟裕: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B:毛泽东说:我的这些战友中,就数粟裕最会打仗。
——毛泽东(师哲《在毛主席身边》)A:刘少奇这样评价粟裕:(粟裕领导的新四军第一师时)“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
在我全军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
A:刘伯承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B: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在粟裕指挥莱芜战役结束后说:“证明了我军副司令员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记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孟良崮战役之后,更是兴奋地称赞:“老伙计,这个仗,你硬是越打越神了”,最终将粟裕列为中共五虎将之一,“我党二十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
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前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
开国将帅(11)粟裕大将姓名:粟裕原名:粟继业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出生日期:1907.8.10去世日期:1984.2.5入党日期:1927.6民族:侗族出生地:湖南会同伏龙乡枫木树脚村家庭成分:书香门第妻子:楚青军衔:第一大将军队级别:二等二级大军区级勋章:一级八一勋章(编号02016)一级独立自由勋章(编号02016)一级解放勋章(编号02016)1913私塾读书1916第八国民学校1918粟氏私立初级国民学校会同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923湖南省立第二师范选送生1924.3--1924夏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常德)附小1924夏常德平民中学1925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学生会1926.11经邱育才、肖钟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4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教导大队学员教导队班长1927.6由共青团员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7叶挺警卫队班长第二十四师七十二团班长起义军总指挥部警卫队队长前敌委员会会议负责会议厅的内警和保卫工作1927.8.1参加南昌起义革命委员会和参谋团警卫,负责押运在南昌缴获的大批武器弹药1927.9留守潮州,担负后勤部门和物资仓库的警卫任务参加潮汕战斗1927.10警卫排排长第五连指导员1928.1参加宜章(湘南)年关暴动1928.4井冈山会师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10师28团5连指导员1928.8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10师28团3连连长1929.4红四军第一纵队第一支队第三大队政委1929.6红四军第一纵队第二支队政委1929.9第一纵队三连连长,负责保卫毛泽东第一纵队二支队党代表1929.12红四军特务支队政委1930.2参加水南战斗,被炸伤头部1930.6红一军团十二军五支队支队长1930.10红二十二军六十五师师长1930.11--1931.1参加第一次反围剿斗争1930.11红十二军六十四师师长活捉张辉瓒1931.3--1931.5参加第二次反围剿斗争1931.6红四军13师师长1931.6--1931.9参加第三次反围剿斗争1931.11红四军参谋长中央苏区红军学校学员连连长1932.2红四军参谋长1932.12红一军团教导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32.12--1933.3参加第四次反围剿斗争1932.12红七军团20师师长1933.2红十一军参谋长1933.9--1934.10参加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3.11红七军团参谋长兼20师师长1934.7--1935.1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1934.11闽浙赣军区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1935.1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长1935. 2开创浙西南游击区1935.9闽浙边临时省委组织部长闽浙军区司令员1937.9国民革命军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司令员1937.11--1937.12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校长1938.4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先遣支队司令员1938.6指挥韦岗伏击战1939.1指挥奇袭官陡门战斗指挥秣陵关战斗1939.11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兼参谋长1940.6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940.10指挥黄桥战役(国民党韩德勤部)1941.1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41.2讨逆(李长江)总指挥指挥讨李战役指挥苏中反扫荡1941.4苏中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2.5抗大九分校校长1942.11苏中区党委书记1943.3作清乡战斗部署1944.2苏中公学校长1944.3组织指挥车桥战役1944.6组织指挥南坎战役1944.9指挥讨陈(陈泰运)战役1945.1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5.2--1945.6指挥天目山战役,完成反顽战斗的胜利1945.2苏浙公学校长1945.8南京特别市市长1945.9苏浙区党委书记1945.10华中分局常委苏皖军区司令员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1946.5华中雪枫大学校长1946.7--1946.8指挥苏中战役七战七捷1946.7指挥宣泰战斗指挥如南战斗1946.7--1946.8指挥海安运动防御战1946.8指挥李堡之战指挥丁林战斗指挥如黄战斗指挥邵桥战斗1946.10指挥涟水战役1946.12指挥盐南战役指挥宿北战役1947.1指挥鲁南战役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1947.2指挥莱芜战役1947.5指挥孟良崮战役1947.9指挥沙土集战役1948.5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兼代政委1948.6豫皖苏军区司令员指挥开封战役1948.6--1948.7指挥睢杞战役1948.9华东野战军总指挥发起部署济南战役1948.11--1949.1参与指挥淮海战役1948.11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1949.1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1949.4参与指挥渡江战役1949.5--1949.6指挥部署京沪杭战役1949.5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军政接管委员会主任1949.6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1949.9--1949.10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50.1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0.6出席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7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0.7--1950.12青岛疗养1950.12--1951.9苏联疗养1951.11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副总参谋长华东军区副司令员指挥浙闽地区的剿匪战斗1951.12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1952.12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52.12--1953.11处于休养状态1954.2出席中共七届四中全会1954.9军事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随军事代表团赴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参观原子弹爆炸演习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防委员会委员1954.10--1958.8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1955.7辽东半岛方面军首长—司令部抗登陆演习副总导演1955.10首脑地下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1955.10--1955.11参与主持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1956.1--1956.2广东养病1956.6--1956.8青岛养病1956.9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委员1956.11中央军委委员1956.11--1957.1休养1957.11--1957.12随中国军事友好团访问苏联1958.2随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1958.9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党委第一副书记1958.12国防部副部长1959.4国防委员会委员1961.7军委军事训练和学术研究委员会(军委训委)副主任1964.12人大常委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1967.3--1969.12国防工业军管小组组长1967.4中央军委常委1967.7中国科学院军事代表1968.2会见越南国防部副部长为首的军事代表团1970.6--1970.7率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刚果1971.10--1971.11主持接待基西马国防部长为首的马里军事代表团1972.1参加陈毅追悼会1972.11军事科学院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1973.2国务院建港领导小组组长1973.8出席中共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委员1975.1出席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团长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75.2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76.9参加毛泽东追悼会1977.8出席中共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委员1978.2出席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团长人大常委会委员1979.6--1979.7出席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团长1980.5参加刘少奇追悼会1980.9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1982.2中央党史编审委员会委员1982.9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84.2.5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病逝。
粟裕简介(粟裕简介及主要事迹)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粟裕简介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粟裕简介以及粟裕简介及主要事迹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求粟裕大将简介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加历次反“会剿”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
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
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主要指挥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粟裕历任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
是中共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1950年1月27日出席华东军政委员会成立会议,粟裕就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6月上旬出席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会议期间,粟裕建议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台湾战役。
毛泽东宣布:攻台作战仍由粟裕负责。
1950年7月上旬,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7月14日,粟裕复发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症,到青岛治疗。
8月1日,粟裕病情仍未好转。
1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到苏联疗养。
1951年9月,粟裕从苏联回国,周恩来、朱德向他传达中共中央要他到总参工作的决定。
粟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战争和后来的朝鲜战争中,有几个人战功最为突出这就是林彪,彭德怀和粟裕。
这三个人中,彭、林两人位列元帅,一直受世人所瞩目,唯有粟裕,大部分时间都淡出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其战功少为人知。
其实,粟裕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十大将军之首,几乎全部得意于他的军功。
尤其在1946年到1950年间,当时军内能与粟裕战功相提并论的仅林彪一人。
1958年后,粟裕受到了错误的批斗,从此淡出军队的核心,直到辞世十年后才得以平反,可惜可叹!粟裕常说:“勤勤恳恳打仗,战战兢兢做人”。
谦恭的粟裕在军事上是满分,在政治上却最多也就能得及格(政治上不及彭老总,更远不及林彪)。
从他和毛主席的关系,可以看出他跌宕起伏的人生。
信任的开始1944年,当粟裕率领只有数千人的部队在苏北车桥歼日伪军逾千的捷报传到延安窑洞,慧眼识将才的毛泽东当场说了一句极有预言性的话:“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惊喜的开始1946年7月,粟裕指挥的苏中七战七捷的喜讯传到延安,毛泽东极为兴奋,亲自为中央军委起草电报发给战略区首长,介绍这一“造成辉煌成果”的经验:“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土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故能取得伟大胜利。
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毛泽东将粟裕的经验推广到全军学习。
大胆的任用华东野战军成立后,毛泽东电告陈毅:“具体作战由粟裕同志负责。
”1947年8月,粟裕在将欲围歼整编74师的布置发中央后,收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来电:“究竟打何路最好,由你们当机立断,立付施行,我们不遥制。
”并最终粟裕精彩的完成了痛歼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的壮举。
成为心腹爱将1948年5月,西柏坡城南庄,从不出门迎接党内同志的毛泽东,竟大步走出门外,与粟裕长时间握手,并意味深长道:“17年了!”17年前,粟裕担任红12军64师师长,在第一次反“围剿”中,先擒张珲瓒,后打谭道源。
粟裕大将心得(精选3篇)粟裕大将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粟裕大将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粟裕大将心得(精选3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粟裕大将心得篇1粟裕大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他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粟裕大将的指挥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和强大。
粟裕大将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他善于分析敌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并在战斗中灵活应变,指挥部队有效地打击敌人。
他指挥的许多战役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如涟水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粟裕大将还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
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积极推动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通过粟裕大将的事迹,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和强大。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使命。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粟裕大将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粟裕大将心得篇2粟裕大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将领,他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以下是一篇粟裕大将心得,仅供参考。
粟裕大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将领,他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粟裕大将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粟裕大将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无产阶级立场,他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粟裕大将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
1935年,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开展和坚持了艰苦卓绝而又可歌可泣的三年游击战争。
本文以时间顺序梳理了粟裕带领的挺进师在浙西南的三年战斗历程,寻找粟裕在浙西南留下的革命足迹以及深远影响,学习粟裕给浙西南人民留下的宝贵的政治财富、丰富的文化财富、崇高的精神财富。
用浙西南革命精神为“丽水之干”注魂、赋能、立根,做奋力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挺进师”。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重温粟裕大将精神 注魂﹃丽水之干﹄ 绿色发展﹃挺进师﹄撰文/朱 乐1935年—1937年,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开展和坚持了艰苦卓绝而又可歌可泣的三年游击战争。
因此粟裕在浙西南留下了很多革命足迹以及深远影响。
挺进师在浙西南的三年战斗历程1933年9月,蒋介石调大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使中央苏区大部分革命根据地丧失。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1月15日,闽浙赣省委传达中央军区电:责成闽浙赣省委立即组建挺进师,进入浙江长期行动。
可见挺进师进入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浙江境内,是为了吸引和牵制敌人,从而配合红军主力进行长征行动。
1935年2月下旬,挺进师组建完毕,28岁的粟裕被任命为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长,30岁的刘英任政治委员。
他们带着北上抗日先遣队留存下来的538个年轻战士,从赣东北出发,踏上挺进浙江的征途。
挺进师选择了三省交界处的仙霞岭作为挺进浙西南地区的第一个目标。
1935年2月27日,当挺进师进入闽北,因原闽北军分区司令员李德胜叛变,使挺进师遭遇国民党保安团的袭击,战斗中,挺进师唯一的电台被摧毁。
没有了电台,挺进师和中央、闽浙贛(省委)都失去了联络。
3月23日,挺进师终于翻越了仙霞岭,在龙泉宝溪乡溪头村打响了挺进师入浙的第一仗,保安团完全抵抗不住,很快溃逃。
粟裕、刘英靠着信念的支撑,开始独立自主地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粟裕大将与他的大兵团作战经验粟裕首长擅长大兵团作战,在全军是出了名的,在毛主席、刘少奇、朱老总、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那里,都是挂了号的,要不然毛主席为什么在给粟裕下达作战任务时,总是希望他打大兵团作战。
什么是大兵团作战?大兵团作战顾名思义,规模比较大,歼灭敌人比较多,不是属于战斗范畴,而是属于战役范畴。
什么样才算是属于战役范畴呢?像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等,都是典型的大兵团作战。
人们说他擅长大兵团作战,就是根据他指挥的上述这些战例提出来的。
如豫东战役,参战部队就有6个纵队,加上二野两个纵队的配合,一共有8个纵队。
又如济南战役,参战的兵力一共有十四五个纵队,攻城的有6个半纵队,打援的有8个半纵队。
再如淮海战役参战的兵力更多,一共有16个纵队,加上二野的7个纵队,一共有二十三四个纵队。
总兵力达60万,其规模之大,真是空前绝后。
以上情况是从一般意义上讲的。
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你就不能看他参战兵力多少和规模大小,主要看它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而定。
如黄桥决战,它的作战规模虽小,参战兵力才7000多人,也只消灭了韩德勤1万多人,你就不能因为它规模比较小,而不说它是一次战役,因为它起了决定性作用。
决胜了,我们就可以在苏北站稳脚跟;失败了,按韩德勤的话说,要么到长江里喝水,要么就退回到江南去,江北没有你新四军的份儿。
哪场仗最难打?擅长就是专长的意思。
这个问题是从粟裕指挥艺术高明上讲的。
这就是说,粟裕会打大兵团的作战,再难打的仗,再难啃的骨头,他也有这个胆量,有这个本事,把它打赢、打好、打胜。
孟良崮战役是粟裕指挥的许多战役中,最难打的一仗,它是一次险仗、恶仗、硬仗。
我军10多万人,处在几十万敌人的包围之中,但粟裕能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用反包围的手段,硬是将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师,从敌人重兵集团当中,割裂出来,包围起来,加以消灭。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