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试卷2

  • 格式:doc
  • 大小:35.42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试卷2

(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指

(分数:2.00)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变√

C.急则治其标

D.标本兼治

解析:解析:疾病预防包括:(1)未病先防——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2.临床上治疗肝病,常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这属于

(分数:2.00)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变√

C.急则治其标

D.标本兼治

解析:解析:外邪侵袭人体,如果不及时诊治,病邪就有可能由表传里,步步深入,以致侵犯内脏,使病情愈来愈复杂、深重,治疗也就愈加困难。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肝属木,脾属土,肝木能乘克脾土,故临床上治疗肝病,常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既病防变法则的具体应用。

3.正治是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

(分数:2.00)

A.逆其证候性质,逆治√

B.顺其证候性质,顺治

C.逆其证候性质,顺治

D.逆其证候性质,逆治

解析:解析: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由于临床上大多数疾病的征象与疾病的性质是相符的,如寒病即见寒象,热病即见热象,虚病即见虚象,实病即见实象等等,所以,正治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4.下列哪项不属于“正治”

(分数:2.00)

A.“寒者热之”

B.“通因通用”√

C.“虚则补之”

D.“热者寒之”

解析:解析: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

5.“损其阴盛,治寒以热”适用于

(分数:2.00)

A.阳盛而阴相对未虚

B.阴盛而阳相对未虚√

C.阴阳俱盛

D.阴阳俱虚

解析:解析: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适用于人体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有余的实证。泻其阳盛,治热以寒:适用于阳盛而阴相对未虚的实热证,兼阴虚佐以滋阴。损其阴盛,治寒以热:适用于阴盛而阳相对未虚的实寒证,兼阳虚佐以扶阳。

6.“泻其阳盛,治热以寒”适用于

(分数:2.00)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热证

D.虚寒证

解析:解析: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适用于人体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有余的实证。泻其阳盛,治热以寒:适用于阳盛而阴相对未虚的实热证,兼阴虚佐以滋阴。损其阴盛,治寒以热:适用于阴盛而阳相对未虚的实寒证,兼阳虚佐以扶阳。

7.滋阴以制阳适用于

(分数:2.00)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热证√

D.虚寒证

解析:解析: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1)滋阴以制阳——适用于阴虚阳亢的虚热证——阳病治阴。(2)扶阳以制阴——适用于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病治阳。

8.扶阳以制阴适用于

(分数:2.00)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热证

D.虚寒证√

解析:

9.阴中求阳适用于

(分数:2.00)

A.阳偏衰√

B.阴偏衰

C.阴阳两虚

D.阴阳亡失

解析:解析: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1)阴中求阳——治疗阳偏衰时,在扶阳剂中适当佐用滋阴药。(2)阳中求阴——治疗阴偏衰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用扶阳药。(3)阴阳并补——适用于阴阳两虚证。须分清主次来治疗。(4)回阳救阴——适用于阴阳亡失者,其中亡阳者宜益气回阳固脱,亡阴者宜益气救阴固脱。10.阳中求阴适用于

(分数:2.00)

A.阳偏衰

B.阴偏衰√

C.阴阳两虚

D.阴阳亡失

解析:

11.下列对“阳病治阴”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

A.王冰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B.这里的“阳病”指的是阳虚

C.“治阴”即治疗阴盛

D.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解析:唐.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之为“阳病治阴”。这里的“阳病”指的是阴虚则阳气相对偏亢,治阴即补阴之意。

12.下列对“阴病治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

A.王冰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B.这里的“阴病”指的是阴虚

C.“治阳”即治疗阳盛

D.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解析:阴病治阳:因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应补阳以制阴,即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至真要大论》注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之为“阴病治阳”。这里的“阴病”指的是阳虚则阴气相对偏盛,治阳即补阳之意。

13.“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的依据是

(分数:2.00)

A.阴阳互根互用√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相互转化

D.阴阳消长平衡

解析:解析:阴阳是互根互用的,故阴阳偏衰亦可互损,因此在治疗阴阳偏衰的病证时,还应注意“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故《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中说:“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14.“用寒远寒,用凉远凉。”属于

(分数:2.00)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阴阳亡失

解析:解析:因时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制定治疗用药的原则。春夏——人体肌肤疏松而多汗,慎用辛温。秋冬——人体的肌肤致密,阳气内敛,少用苦寒伤阳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15.痨病肺肾阴虚之咳嗽,治以滋养肺肾,属于

(分数:2.00)

A.缓则治本√

B.急则治标

C.标本兼治

D.未病先防

解析:解析:缓则治本多用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的情况下,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如:(1)痨病肺肾阴虚之咳嗽,应滋养肺肾以治本。(2)气虚自汗,应补气以治其本。(3)先病宿疾为本,后病新感为标。新感已愈而转治宿疾,也属缓则治本。

二、 B1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

A.气候寒冷慎用寒药B.病多湿热,治宜苦寒C.人体肌肤疏松而多汗,慎用辛温D.病多风寒,治宜辛温(分数:4.00)

(1).春天治疗时要注意(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

(2).东南地区治疗特点(分数: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