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测量学课件第二章水准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858.50 KB
- 文档页数:26
测量学全书课件汇总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测量学基本概念2. 水准测量3. 角度测量4. 距离测量5. 地形图测绘6. 测量误差理论详细内容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数据计算处理,地形图识别与应用,测量误差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2. 能够熟练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实际操作。
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测量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测量数据计算处理,测量误差分析。
2. 教学重点: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地形图测绘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量数据处理软件。
2. 学具:计算器、测量记录本、测量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1)测量学基本概念(2)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原理(3)地形图测绘方法(4)测量误差理论3. 例题讲解:(1)水准测量计算(2)角度测量计算(3)距离测量计算(4)地形图测绘实例4. 随堂练习:(1)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操作练习(2)测量数据计算处理练习(3)地形图识别与应用练习六、板书设计1. 课程2. 知识点提纲3. 重要公式、图表4. 例题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水准测量计算题(2)角度测量计算题(3)距离测量计算题(4)地形图测绘题2. 答案:详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学习现代测量技术,如卫星定位测量、激光测量等(2)了解测量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城市建设等(3)参加测量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详细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定。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第二章水准测量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第二章水准测量一、名词解释视准轴水准管轴圆水准轴水准管分划值高差闭合差水准路线二、填空题1.高程测量按使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2.水准测量是借助于水准仪提供的。
3.DS3型水准仪上的水准器分为和两种,可使水准仪概略水平,可使水准仪的视准轴精确水平。
4.水准尺是用干燥优质木材或玻璃钢制成,按其构造可分为、、三种。
5.水准点按其保存的时间长短分为和两种。
6.水准路线一般分为路线、路线、路线。
7.水准测量中的校核有校核、校核和校核三种。
8.测站校核的常用方法有和两种。
9.水准仪的轴线有、、、;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关系、、。
10.自动安平水准仪粗平后,借助于仪器内部的达到管水准器的精平状态。
11.精密光学水准仪和普通水准仪的主要区别是在精密光学水准仪上装有。
12.水准测量误差来源于、、三个方面。
13.水准仪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三、单项选择题()1.有一水准路线如下图所示,其路线形式为路线。
A闭合水准B附合水准C支水准D水准网()2.双面水准尺同一位置红、黑面读数之差的理论值为mm。
A0B100C4687或4787D不确定()3.用DS3型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的操作程序为:。
A粗平瞄准精平读数B粗平精平瞄准读数C精平粗平瞄准读数D瞄准粗平精平读数()3.当A点到B点的高差值为正时,则A点的高程比B点的高程。
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4.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正确关系为A垂直B平行C相交D任意()5.水准管的曲率半径越大,其分划值,水准管的灵敏度。
A越小,越高B越小,越低C越大,越高D越大,越低()6.下列哪一种水准路线不能计算高差闭合差?A闭合水准路线B附和水准路线C支水准路线D水准网()7.此水准路线为A闭合水准路线B附和水准路线C支水准路线D水准网()8.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系数ρ″的数值为A180/πB180/π×60C180/π×60×60D不是常数()9.如图中要想使圆水准起跑移向中心零点位置,脚螺旋3应A顺时针旋转B逆时针旋转C任意方向旋转D不旋转()10.如果A点到B点的高差值为正,则A点高程比B点高程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11.水准管A的分划值小于水准管B的分划值,则水准管A的灵敏度比水准管B的灵敏度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四、读数题1.读出下列水准仪在水准尺上的读数(上、中、下三丝)(上:m)(上:m)(上:m)(中:m)(中:m)(中:m)(下:m)(下:m)(下:m)五、简答题1.简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B 点高于A 点,则高差为正,反之,第二章水准测量教学目的:1.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
2. 掌握水准仪、水准尺的结构及用法。
3. 学会高差测量及高程计算的方法,掌握水准路线测量的方法。
4. 学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重点:1、水准测量原理 2、 路线校核3、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教学难点:1、路线校核2、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教学资料:测量学教材、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讲授新课:第二章水准测量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一个要素,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之一。
第一节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借助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配合水准 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来推求未 知点的高程。
如右图所示,已知 A 点高程为H A ,要测岀B 点高程H B , 在A 、B 两点间安置一架能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一水准仪,并在A 、B 两点各竖立水准尺, 利用水平视线分别读岀 A 点尺子上的读数 a 及B 点尺子上的读数 b ,则A 、B 两点间的高差为H AB = a-b(2 — 1)如果测量是由 A ^B 的方向前进,则 A 点称为后视点,B 点称为前视点,a 及b 分别为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两点间的高差就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如果 高差为负二、计算高程的方法(一)由高差计算高程B 点(未知点)的高程等于A 点(已知点)的高程加上两点间的高差,即H B=H A+H AB=H A+(a-b)(2—2)(二)由视线高程计算高程由图可知,A点高程加后视读数等于仪器视线的高程,设视线高程为H”即H j=H A+a则B 点高程等于视线高程减去前视读数,即H B=H"=(H A+a)-b (2—3)(备注:利用课件采取启发式教学手段,调动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节水准仪和水准尺一、水准仪(结合水准仪讲授)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及基座三个部分组成。
测量学作业学院:化工学院班别:环境11-1姓名:学号:110140301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测量学、测定、测设、大地水准面、地球椭球面、绝对高程、相对高程、6°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参心坐标系、地心坐标系、正高、大地高。
答: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水下及空间位点的科学。
测定是指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从而得到被测点的位置坐标,或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地形图。
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通过测量在实地标定出来。
大地水准面试指通过平均静止的海水面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
地球椭球面是指拟合地球总形体的旋转椭球面。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叫海拔。
相对高程是指选定一个任意的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这时地面点至此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6°带是从格林尼治首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划分为一个投影带。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 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
参心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面(椭球中心不位于地球质心)为基准面而建立的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是一地球椭球面(椭球中心位于地球质心)为基准面而建设的坐标系。
正高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成为该点的正高。
大地高是地面点沿法线至地球椭球面(或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大地高。
2、测量学主要包括哪两部分内容?二者的区别是什么?答:测量学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是测定和测设。
区别:测定是指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从而得到被测点的位置坐标,或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地形图。
而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通过测量在实地标定出来。
3、简述Geomatics的来历及其含义。
答:Geomatics的来历:1993年Geomatics才第一次出现在美国出版的Wwbster词典(第3版)中,定义为:Geomatics是地球的数学,是所有现代地理科学的技术支撑。
第一章绪论§1.1 测量学的发展、学习意义及要求一.测量学的发展概况1.我国古代测量学的成就(1)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时期长沙国地图——最早的可见的古地图。
(2)北宋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磁偏角的发现。
(3)清朝康熙年间, 1718年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形图之一《皇兴全图》。
2.目前测量学发展状况及展望(1)测量室内外一体化。
(2)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发展。
(3) RS(Remote sense)的发展。
(4)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发展。
(5) 3S技术的结合,和数字地球的概念。
二.路桥专业学生学习测量学的意义及要求1.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从公路的设计、施工、竣工到日后扩建维修及变形监测均要进行测量工作。
从高职路桥专业的特点,更要学好测量学。
2.掌握好本课程的要求。
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独立完成作业;实验课认真对待。
三.测量学科的分类1.测量学的定义——根据它的任务与作用,包括:测定(测绘)——由地面到图形。
测设(放样)——由图形到地面。
2.测量学科的分类一般分为: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和制图学。
复习:测量学的分类§1.2 地面点位的确定在测量工作中,我们一般用:某点在基准面上的投影位置(x,y)和该点离基准面的高度(H)来确定。
一.测量基准面1.测量工作基准面——水准面、大地水准面。
水准面——静止海水面所形成的封闭的曲面。
大地水准面——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那个水准面。
水准面的特性——处处与铅垂线正交、封闭的重力等位曲面。
铅垂线——测量工作的基准线2.测量计算基准面——旋转椭球由一椭圆(长半轴a,短半轴b)绕其短半轴b旋转而成的椭球体。
二.地面点的坐标坐标分为地理坐标、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
(一)地理坐标(属于球面坐标系统)适用于:在地球椭球面上确定点位。
第一章绪论(填空为主)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
测定就是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将测区内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国防建设使用。
(地面到图纸)测设(也称放样)就是把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到实地上去,以便于施工。
(图纸到地面)测量学的分支:大地测量学、地形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海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矿山测量学、制图学、新的学科。
矿山测量学:研究如何确保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生产和矿区环境治理的测量工作。
测量学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贯穿矿井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勘探、设计、建设、生产、报废);在矿床勘探阶段,地面控制网,地形图,标定设计好的勘探工程,储量计算;在矿山设计阶段,测绘地形图,供工业广场、建(构)筑物、线路等设计用。
进行土方量计算等;在矿山建设阶段,主要是进行一系列施工测量;在矿山生产阶段,需要进行巷道标定与测绘,储量管理。
开采监督,岩层与地表移动观测与研究,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观测与研究;参加采矿计划编制和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工作;当矿山报废时,还须将全套矿山测量图纸、测量手簿及计算资料转交给有关单位长期保存。
重力: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上任一点都受到地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双重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称为重力。
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水准面:静止的水面所形成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过水准面上的任意一点所作的铅垂线,在该点均与水准面正交。
水平面: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外业观测)。
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旋转椭球体:一个非常接近大地体,并可用数学公式表示几何形体,作为地球的参考形状和大小。
它是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形成的体,故又称旋转椭球体。
旋转椭球面:旋转椭球体外表面,是球面坐标系的基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