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解释及其补充 百精
- 格式:docx
- 大小:10.01 KB
- 文档页数:6
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5.05.01•【文号】劳部发[1995]207号•【施行日期】1995.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废止部分劳动和社会保障规范性文件的通知(二)》(发布日期:1999年8月3日实施日期:1999年8月3日)废止(原因:按《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执行)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劳部发〔1995〕2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上海市社会保险局:现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附: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实施意见一九九五年五月一日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以下简称《通知》),是继《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之后,有关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又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有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的具体体现。
深入学习领会和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对于深化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就贯彻《通知》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
各级劳动部门,首先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劳动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指示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全面的和切实可行的贯彻措施,向党政领导汇报。
渝人社发2010275号文件XXX社发2010275号文件内容为:各区县(自治县)XX资源和XX保障局、XX局,XXXX社会保障局按照《XXXX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遵照执行。
《XXXX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内容:根据《XXXX贯彻XX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决定的实施意见》和《XXXX办公厅关于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精神,现就XXXX年X月X日及其以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一、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参加了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符合《XXXX关于印发重庆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办理退休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五条规定的退休条件。
(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累计满15年及其以上。
二、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一)XXXX年X月X日及其以后参加工作(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XXXX年X月X日及其以后退休或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二)XXXX年X月X日以前参加工作(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XXXX年X月X日及其以后退休或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组成.三、其他问题的处理:(一)不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人员养老保险关系的处理:1.非本市户籍的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按国家及我市有关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2.本市户籍的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经本人自愿申请,可以个人身份延长缴费至满15年之月,再按规定程序申请办理退休或养老金领取手续,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后,从本人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条件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本人不愿延长缴费的,可将其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规定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关于行业统筹企业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计发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12.23•【字号】皖政办[2005]66号•【施行日期】2005.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关于行业统筹企业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计发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5〕66号)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行业统筹单位:省劳动保障厅《关于行业统筹企业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计发有关问题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做好移交我省行业统筹单位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计发工作,关系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大局,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扎实细致地做好有关工作,确保实现平稳过渡。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关于行业统筹企业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计发有关问题的意见(省劳动保障厅二○○五年十二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8号)规定,结合当前实际,现就移交我省的行业统筹单位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计发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煤炭、有色、长航、中建等4个行业统筹单位,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已经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安徽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实施中有关问题的通知》(皖政办〔2002〕30号)规定办法计发,仍维持不变。
从2006年1月1日起,职工退休计发养老金不再按照原行业办法实行保底。
二、邮电、电力、铁道、民航、银行(保险)等5个行业统筹单位,从2006年1月起,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按照皖政办〔2002〕30号文件规定计发。
基础养老金按职工本人退休前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职工本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的1/120计发;过渡性养老金根据视同缴费年限计发,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3%(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方法附后);调节金为每人每月60元。
郑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3.08.26•【字号】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38号•【施行日期】1994.01.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基本养老保险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38号)《郑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业经一九九三年八月十四日市人民政府第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代市长朱天宝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六日郑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第一条为适应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保障和改善企业退休职工生活,根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按规定应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
第三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办理退休、退职手续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直到死亡:(一)按国家有关规定达到退休、退职条件并办理了退休、退职手续;(二)企业和职工按规定累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十年以上。
第四条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追加养老金和生活补贴三部分组成。
第五条基础养老金按下列比例计发:(一)退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十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退职时一年度本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十五计发;(二)退休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按本人退休时上一年度本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二十计发;(三)退休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十五年以其以上的,按本人退休时上一年度本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二十五计发。
第六条企业和职工本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十年及其以上的,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每满一年,按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百分之一点四计发追加养老金。
第七条本办法施行前国家和省、市规定的退休、退职职工应享受的各种生活补贴仍按原规定执行。
第八条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退职条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一年不满十年的,办理退休、退职手续后,按下列标准一次性发给养老补助费:(一)缴费满一年不满五年的,每满一年按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二个月的标准计发;(二)缴费满五年不满十年的,每满一年按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三个月的标准计发。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3.05.19•【字号】津政发〔1993〕28号•【施行日期】1993.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基本养老保险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1993年5月19日)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市人民政府同意市劳动局《关于改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建立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加快改革开放,加速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搞好宣传工作,并认真组织实施。
为建立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加速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和天津实际情况,现对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要由目前单一层次的养老保险,逐步改革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国家为职工退休后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保障制度,适用于全市城镇各类企业全体劳动者,通过立法强制实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在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能力,用自有资金为职工存储一定数额的补充保险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职工根据收入情况自愿参加。
允许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挂钩。
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按照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自一九九三年一月起,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和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以及上述单位中城镇户口的各种临时工,均按本人工资收入的2%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处理意见(鄂劳社发【2007】59号)字体显示:大中小 (双击自动滚屏)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处理意见鄂劳社发【2007】59号各市、州、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 38号)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鄂政发[2006]4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政策问题提出如下暂行处理意见,请认真执行:一、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均应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所在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规定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后,补缴前按国家政策规定可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工作时间视同为缴费年限。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参保时已退休人员,经审核符合退休条件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重新核定其基本养老金标准,纳入统筹基金支付,对参保前已经发生的退休费用不结算、不补发。
已退休人员纳入统筹基金支付后,低于参保前原单位所发放养老金的部分,由原单位根据其经济效益情况妥善解决。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参保后新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发及新、老退休人员的待遇调整,均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执行。
三、机关事业单位原正式职工进入企业工作的,从进入企业之月起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缴费,原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期间按国家政策规定可计算连续工龄的工作时间为视同缴费年限。
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一次性补贴,按劳动保障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意见的通知》(劳社部发[2001]13号)规定办理。
其基本养老金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计发。
贵州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黔劳社厅发(2022)20号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财政厅文件关于印发《贵州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各市、州、地、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劳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社会保险事业局,省直有关单位,中央在黔企业: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黔府发[2006]21号)精神,现将《贵州省企业职工基本养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贵州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财政厅二00六年七月十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黔府发[2006]21号)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参保职工(含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自由职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下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从次月起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
第二条1998年10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一)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某本人缴费年限)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职工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某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从参保之年至退休当年,历年本人缴费工资与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值的平均值,保留小数点后四位小数(下同)。
计算公式为:2n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某1/C1+某2/C2++某n/Cn)/N;某——当年本人缴费工资。
当年未缴费的人员当年本人缴费工资为0,当年缴费不满12个月的人员当年本人缴费工资据实计算;C——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N——本人实际缴费年限。
河北省养⽼保险领取计算⽅法是怎样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基本养⽼保险的⼈员,退休后均按本意见计发基本养⽼⾦。
"统账结合"后参加⼯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员,退休后按⽉发给基本养⽼⾦,基本养⽼⾦由基础养⽼⾦和个⼈账户养⽼⾦组成。
"统账结合&...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河北省养⽼保险领取计算⽅法是怎样的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参加城镇企业职⼯基本养⽼保险的⼈员,退休后均按本意见计发基本养⽼⾦。
⼆、"统账结合"后参加⼯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员,退休后按⽉发给基本养⽼⾦,基本养⽼⾦由基础养⽼⾦和个⼈账户养⽼⾦组成。
"统账结合"前参加⼯作,本意见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员,在发给基础养⽼⾦和个⼈账户养⽼⾦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和过渡性调节⾦。
基础养⽼⾦、个⼈账户养⽼⾦、过渡性养⽼⾦、过渡性调节⾦分别按下列办法计算:(⼀)基础养⽼⾦⽉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和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参保⼈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缴费年限×1%(⼆)个⼈账户养⽼⾦⽉标准为个⼈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数。
计算公式为:个⼈账户养⽼⾦=参保⼈员退休时个⼈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数(三)过渡性养⽼⾦⽉标准以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四)过渡性调节⾦以当地现⾏标准为基数,2006年⾄退休的按⼀定⽐例计发。
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
按上述办法计发基本养⽼⾦时,统账结合时间、缴费年限、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指数化⽉平均缴费⼯资、个⼈账户养⽼⾦计发⽉数、过渡性调节⾦计发⽐例,按《关于改⾰企业职⼯基本养⽼⾦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解释》(见附件)执⾏。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1.12.22•【文号】劳社部发[2001]20号•【施行日期】2001.12.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2001年12月22日劳社部发〔2001〕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以来,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养老保险)制度已实现了基本统一,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逐步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养老保险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尽快明确相关政策。
根据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不论因何种原因变动工作单位,包括通过公司制改造、股份制改造、出售、拍卖、租赁等方式转制以后的企业和职工,以及跨统筹地区流动的人员,都应按规定继续参加养老保险并按时足额缴费。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为其妥善管理、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二、职工与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应按规定保留,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理。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协议期满出中心时,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年龄偏大且接近企业内部退养条件、再就业确有困难的,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可由企业和职工双方协议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方式、缴费期限、资金来源、担保条件及具体人员范围等按当地政府规定执行。
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新的用人单位必须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参加养老保险。
自谋职业者及采取灵活方式再就业人员应继续参加养老保险,有关办法执行省级政府的规定。
三、城镇个体工商户等自谋职业者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的人员,在其参加养老保险后,按照省级政府规定的缴费基数和比例,一般应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费,也可按季、半年、年度合并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时间可累计折算。
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区、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直各委、办、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根据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辽劳社发[2004]50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含城镇个体工商户及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失业人员),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以上(含15年)的,因病、非因工致残,经市级劳动鉴定机构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由本人申请,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办理病退。
在核定基本养老金时,按正常退休年龄,每提前1年,基本养老金(不含个人帐户养老金)减发2%。
病退人员达到正常退休年龄后,基本养老金不再重新计算。
男未满50周岁,女未满45周岁,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以上(含15年)的,因病、非因工致残,经市级劳动鉴定机构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由本人申请,经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办理退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给退职生活费。
退职生活费按现行职工因病提前退休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算,每提前1年,基本养老金(不含个人账户养老金)减发2%。
退职生活费最低不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
职工办理退职后,待遇调整按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对于按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补齐退职生活费的部分,在待遇调整时不予冲减。
二、职工因病、非因工致残,经市级劳动鉴定机构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符合病退、退职条件的,应在鉴定审批日期的一年内办理病退、退职手续。
超过一年办理的,须重新鉴定。
三、2004年12月31日前参加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含自由职业者、失业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可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待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时,再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冋题的解释
、统账结合时间
统账结合是指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统账结合时间,2005年12月31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按照缴费工资基数11% 或
12%计入个人账户的时间算起;2006年1月1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
从建立个 人账户
的时间算起。
、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是指依据有关规定实行个人缴费至职工退休时,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 养
老保险费的年限。实行个人缴费制度之前,按国家和自治区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 可视
同缴费年限。计发办法中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缴费年限不足整年的 按月数除以
12换算,
保留两位小数。
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使用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以统
计部门公布的盟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准。参加自治区统筹的原养老保险 行业
统筹企业、电力企业,以统计部门公布的自治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准,其他
企业要逐步过渡到自治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四、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005年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X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二新办法中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以实行个人缴费制度至职工退休前的缴 费
工资、缴费年限和盟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依据 (1998年以前以职工平均工资为 依据
,
按下列公式计算
: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X平均缴费工
资指数
上式中,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职工退休当年、前一年,二年……n-1年的年缴费工资
基数,年缴费工资基数等于每个月的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职工退休前一年,前二年……前n年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实行个人缴费制度至职工退休前的缴费年限。不足整年的,按缴费月数除
以12换算。
五、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按本人退休年龄所对应的下表所列标准执行。非整数 年
龄按月数除以12换算后四舍五入。
退休年龄/计发月数
40/ 233
50/ 195
60/139
41/230
51/190
61/132
42/226
52/185
62/125
43/223
53/ 180
63/ 117
44/220
54/175
64/109
45/216
55/170
65/101
46/212
56/164
66/ 93
47/208
57/158
67/ 84
48/204
58/152
68/ 75
49/199
59/145
69/ 65
70/ 56
其中,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职工退休时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与该职工的缴费
工资平均指数的乘积。该指标反映职工在整个缴费年限或连续计算的若干缴费年限 中
的缴费工资水平,是改革期间计算基本养老金的重要指标。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公式为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上年的省职工平均工资/12 X NE n1(年的平均缴
费工资/ n年的省职工平均工资
公式中
:
n年的平均缴费工资一一从业人员退休前一年、前二年 …前n
年的平均缴费工
资。
平均工资。
N
――从业人员缴费年限
刀一一n年的缴费工资指数之和
例如:某职工2005年退休,其视同缴费年限为25年,1993年-2004年历年缴费工
资基数及对应年度社平工资(省社平如下
:
年度缴费工资基数省社平缴费指数=缴费工资基数/省社平
1993 2700 3305 0.8169
1994 3345 4269 0.7836
1995 4402 4877 0.9026
n
年的省职工平均工资
从业人员退体前一年、前二年 ……前n年的省职工
1996 4900 5269 0.9300
1997 5198 5591 0.9297
1998 5801 5637 1.0291
1999 6090 6067 1.0038
2000 6517 6639 0.9816
2001 6995 7444 0.9397
2002 8249 8888 0.9281
2003 9811 10184 0.9634
2004 11630 11911 0.9764
历年指数合计
:11.1849
此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上年的省职工平均工资11911/12 >指数和
11.1849 /缴费年限12
=925.16(
元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视同缴费年限X系数
(1.2%
=925.16 25X1.2%
=277.55(
元
如果此人1999及2000年欠费,则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11911/12 (11.1849 -1.0038-0.9816/12
=760.93(
元
这时,其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X视同缴费年限X系数
(1.2%
=760.93 25X1.2%
=228.28(
元
可见,针对此人来讲,由于少缴两年保险费,其退休待遇构成项目之一过渡性养老
金每月就减少49.2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