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利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58.53 KB
- 文档页数:1
西藏旅游可行性分析引言西藏作为中国的一处重要旅游目的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游客。
本文将通过对西藏旅游的可行性分析,探讨西藏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和潜力,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西藏旅游资源自然风光西藏位处青藏高原,拥有雄伟壮观的雪山、湖泊和河流等自然景观。
珠穆朗玛峰、羊卓雍错、雅鲁藏布江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登山、摄影和观光爱好者。
厚重文化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拥有众多的寺庙和僧侣。
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等寺庙能够让游客体验到神秘的宗教文化。
此外,西藏还有丰富的文化节庆和传统手工艺品,如藏式唐卡画、藏药等,吸引了许多文化爱好者。
特色民俗西藏人民的风俗和民俗文化独特而有魅力。
藏族的传统服饰、舞蹈和歌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让游客亲身感受到西藏的独特魅力。
西藏旅游的可行性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西藏的旅游事业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例如优惠税收政策、旅游资源保护政策等,这为西藏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交通条件改善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西藏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西藏航空公司开通了多条航线,方便国内外游客的到达。
同时,铁路和公路的建设也给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增加了西藏旅游的便捷性。
安全保障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西藏的社会稳定和游客的安全。
在西藏设立了多个安全保障机制,在警察、消防、医疗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使得游客可以安心畅游西藏。
世界知名度提升近年来,西藏作为一处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宣传和关注。
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前往西藏旅游,为西藏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市场需求与获益市场需求潜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旅游,尤其是以自然风光和文化体验为主题的旅游。
作为一处拥有独特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的地方,西藏具备了满足市场需求的潜力。
经济效益西藏的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餐饮、住宿等,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青藏高原生态旅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旅游质量,以下是对策建议:1.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游客和旅游从业者的生态保护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生态破坏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
2.科学规划旅游线路: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规划,避免过度开发和集中游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合理控制游客数量,确保旅游活动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3.推广可持续发展旅游:鼓励开展生态友好型旅游活动,推广低碳旅游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景区等绿色产业,促进旅游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4.加强景区管理: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
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严禁非法经营和违规行为。
5.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严禁破坏环境的行为,防止非法采矿、乱倒垃圾等行为的发生。
加强对植被恢复和土壤保护的工作,加强水资源管理,防止水污染和水资源过度开发。
6.发展生态旅游产品: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推广特色文化、民俗风情等,提升旅游体验。
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高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7.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区域联动的旅游发展模式,实现优势互补。
8.注重文化保护:保护青藏高原丰富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
加强对文化景点和文化活动的保护和开发,提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9.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生态旅游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2023年西藏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人们旅游消费观念的升级和旅游环境的日渐改善,西藏旅游行业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环境等多方面角度分析西藏旅游行业市场前景。
一、经济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旅游消费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西藏自然风光独特、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境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人气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而且,近年来,西藏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吸引更多人前往游览。
因此,可以预计,未来西藏旅游市场的规模将会继续发展壮大。
二、政治因素在政治方面,西藏作为中国的自治区,其政治稳定程度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当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西藏的发展和稳定,加大对该地区的政治投入,为西藏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同时,西藏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投资力度,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政治稳定的持续加强,西藏旅游业市场前景将更加向好。
三、环境因素作为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得到高度保护。
以藏南地区为例,那曲自治州、昌都市、林芝市三地连成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是中国珍稀鱼类物种的重要产卵地,极具生态观赏价值。
这样的生态环境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在环保问题上,西藏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保护当地生态资源,防范旅游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这些措施有效地维护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为未来旅游业规模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西藏旅游市场前景将越来越大。
政治稳定和环保措施的不断加强也为这一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有理由相信,西藏旅游行业市场将会继续繁荣发展,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西藏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活动单一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目前,西藏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旅游活动单一以及旅游设施和服务的相对欠缺。
1. 旅游活动单一:目前西藏的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观赏自然景观和参观佛教文化遗址。
尽管这些景观和遗址都非常壮观和有吸引力,但是缺乏多样化的旅游活动。
需要更多的探险旅游、生态旅游、农文旅等多样性旅游产品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 旅游设施和服务相对欠缺:一些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比如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配套设施相对落后。
此外,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包括导游、景区管理、旅行社等各环节的服务。
为了促进西藏旅游资源的全面发展,相关部门和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多样化旅游产品:发展多样化的旅游活动,推出探险旅游、生态旅游、农文旅等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 改善基础设施:加大对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游客的出行便利性。
3.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导游、景区管理、旅行社等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4. 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对西藏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传播,提高西藏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西藏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西藏的独特魅力。
西藏自治区阿里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对策探析摘要: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处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
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阿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阿里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2008年4月西藏自治区发布《西藏阿里地区"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要将阿里打造成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及旅游业发展需要旅游地区,这为西藏自治区阿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
结合阿里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系统的分析了西藏自治区阿里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西藏自治区阿里海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阿里旅游业;优势;对策、阿里,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全地区面积约30万余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共辖七个县,人口仅六万。
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
阿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阿里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当前高原旅游在国内外已经成为大众最喜爱的旅游度假方式之一,高原旅游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
2008年4月西藏自治区发布《西藏阿里地区"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要将阿里打造成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及旅游业发展需要旅游地区,这为西藏自治区阿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阿里地区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准备把旅游业作为区域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如何扬长避短,有效地利用自身优势,促进阿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阿里旅游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西藏自治区阿里旅游业发展优势分析1.1 阿里旅游资源优势分析(一)区位优势阿里地区东起唐古拉山脉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西及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印度、尼泊尔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南连冈底斯山中段,临日喀则地区仲巴县、萨嘎县;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土地辽阔,人口稀少,边境线长达1116公里,对外通道57条。
冬游西藏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西藏旅游业发展迅猛,不仅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旅游业的热门目的地之一,还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变革。
本文将对冬游西藏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1. 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在西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旅游环境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西藏地区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铁路和公路的建设不断完善,方便游客前往西藏。
航空也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有更多的航班提供西藏的旅游机会。
2. 冬季旅游的尝试和推广在过去,西藏旅游业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则相对较少游客。
然而,近年来,西藏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冬季旅游活动和项目,如冰雪运动、温泉度假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冬季来西藏游玩。
这些努力有效促进了冬季旅游的发展,增加了游客数量和收入。
3.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西藏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遗产,这些独特的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政府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如修缮寺庙、开展文化艺术节等。
这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未来趋势1. 游客数量和收入的增加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
西藏作为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索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
因此,预计西藏旅游业未来将持续增长,游客数量和收入也将逐渐增加。
2. 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为了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竞争,西藏需要持续创新和改进旅游产品和服务。
这不仅包括推出更多的特色旅游线路,还包括提供更多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如高品质的酒店、导游和其他旅游配套服务。
通过创新,西藏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可持续旅游的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旅游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西藏旅游业发展现状与优势探讨摘要:西藏地处高原,海拔较高,且位于我国的西部边远地区而位置偏远, 区位条件闭塞; 地域辽阔, 地势高峻, 气候寒冷;经济发展缓慢, 是西部省市区中最贫穷落后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
但西藏民风独特,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且极富魅力, 开发潜力巨大。
优先发展旅游业, 无疑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将对西藏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及现状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西藏旅游业优势探讨评价1.西藏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根据经济学原则, 在考虑经济发展战略时, 有两条必须遵循的原则。
是在分析本地区经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搞好经济布局、使其结构合理、比例恰当; 二是量力而行原则。
西藏被称为“世界屋脊” , 自然条件恶劣, 环境闭塞, 经济基础薄弱; 人、财、物力短缺, 不可能所有产业一起上, 如果战线搞得过长、规模过大, 必将影响经济协调发展农业本身不具优势; 牧业发展潜力很大, 但现有牧场状况不好、改良草场和科学养畜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和劳力、时间也较长, 只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但西藏独特的自然生态和社会历史进程却造就了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高原、高山、雪山、冰川、森林、草地、湖泊、温泉、地热等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奇景; 壮观的寺庙和古建筑群以及浓厚的宗教氛围加上藏族的民风民俗, 构成了独具异彩的人文奇观。
概括起来, 其优势突出表现“高”、“奇”、“神”、“特”四个字。
以“高’晾世, 以“奇”闻名, 以“神”催人向往, 以“特”促人旅游。
“高”有5 84 8 m的珠穆朗玛, 5 座8 km以上的冰峰,4 0 多座7 km以上的雪山, 就平均海拔高度而言也在4 km以上; “奇” , 有奇特的地质地貌, 奇异的藏族传统习惯, 风俗人情, 奇妙的民族建筑、民间歌舞; “神” , 有神秘的民族渊源、古老传说、自然天候以及古寺古刹; “特”是指西藏独有的特色: 万年冰川, 千年雪山, 星罗棋布的湖泊山水, 湛蓝的苍弯, 丰富宜人的日光等, 这些, 不但在我国, 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2023年西藏在线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旅游行业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其中,西藏作为一处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其在线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西藏在线旅游行业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西藏旅游市场现状西藏旅游市场已经逐渐进入成熟期,旅游收入的占比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2020年的数据显示,西藏各类旅游市场总收入已经达到255.5亿元,同比增长50%。
其中,旅游线上市场的占比也在增加,网上购票、在线预订成为游客出行的主要方式。
可以说,西藏旅游市场正在以一个相对平稳的速度增长,同时市场的在线化也正在加速。
二、西藏在线旅游市场特点1. 便捷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通过在线预订的方式来出行,这大大提高了旅行的便捷性。
相比传统旅行,游客无需到旅行社或景点门口购买门票等,所有预订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
2. 端口多样性与传统旅游相比,线上旅游还拥有更多的端口选择。
游客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预订旅游产品,大大提升了售卖渠道的多样性。
3. 个性化线上旅行因其便利性和多样性,也带来了更多的个性化选择。
旅游产品不再是单一的团购套餐,游客可以通过线上旅游景点、酒店、餐饮等服务方,自由定制旅游行程,同时还能根据游客需求推荐更加合适的产品,实现个性化服务。
三、西藏在线旅游市场前景1. 旅游市场整体规模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西藏旅游市场也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中。
随着技术的发展,线上旅游市场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市场规模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2. 产品线多样化线上旅游也将为西藏旅游市场带来更多的产品线,丰富旅游产品的种类和体验。
游客可以更好地挑选旅游产品,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旅行行程。
在未来,随着个性化、自由化的出游需求增加,线上旅游市场也将进一步壮大。
3. 创新服务模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旅游市场的服务方式也将实现新的创新。
西藏旅游发展现状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现在,西藏已经成为了国内外游客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西藏旅游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西藏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了西藏的交通建设,修建了一批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
这些设施的建设大大方便了游客的出行,为西藏的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西藏的旅游景点丰富多样。
西藏拥有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如纳木错、珠穆朗玛峰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赏。
此外,西藏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吸引了对藏传佛教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这些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为西藏的旅游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再次,西藏的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从业者涌入西藏,提供各种各样的旅游服务。
现在,游客们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住宿、餐饮和导游服务,使得他们的旅行更加便利和舒适。
最后,西藏的旅游市场国内外需求增长迅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旅游的兴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西藏作为旅游目的地。
此外,西藏还积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种需求的增长为西藏旅游业注入了活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西藏旅游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高海拔和特殊的地理环境,西藏的旅游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同时,一些游客对西藏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认知不足,容易产生误解。
此外,一些商家对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西藏的生态环境。
因此,西藏旅游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保护。
总结起来,西藏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旅游目的地。
在未来,西藏的旅游业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保护和管理,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西藏旅游调研报告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地方。
近年来,西藏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索其神秘的风景和文化。
本篇报告将对西藏旅游进行调研,并对其发展情况和潜力进行分析。
一、发展概况西藏的旅游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拉萨、日喀则、林芝等地。
过去几年里,西藏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据统计,2019年,西藏接待游客达到了46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了260亿元。
与此同时,旅游业也成为了西藏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二、旅游资源西藏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方,其壮丽的高原风景和独特的藏族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
西藏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以及美丽的羊卓雍错、纳木措等湖泊,还有雄伟的布达拉宫等著名景点。
此外,西藏的藏传佛教文化也是其特色之一,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
三、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西藏的旅游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
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人民群众有出游的需求,这为西藏的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其次,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西藏旅游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建设基础设施等方式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西藏的旅游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高原气候的限制,西藏的交通和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这限制了游客的到访。
其次,虽然西藏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但由于保护不力和资源开发过度的问题,一些景点面临着环境破坏和文化侵蚀的风险。
四、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发展西藏的旅游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投资力度:加大对西藏旅游业的投资力度,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加强资源保护:加大对西藏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采取措施减少环境破坏和文化侵蚀。
3.提升服务品质:提升旅游服务的品质,从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4.加强宣传推广:加大对西藏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内外游客展示西藏的美景和独特的文化,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浅析西藏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西藏以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人文景观和辉煌灿烂的文明历史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西藏旅游业从无到有,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
青藏铁路的开通消除了西藏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交通不便,本文以这一大背景为前提,通过分析西藏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促进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青藏铁路西藏旅游业突出问题发展对策一引言旅游业作为无烟产业, 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影响力,旅游收入乘数效应显著。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收入乘数高达4.3,即旅游业每直接收入一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增加4.3元。
西藏历届政府也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将旅游业作为西藏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西藏旅游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已拥有国内许多地方所不具备的资源、环境、政策优势,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功能齐全、配套协调的产业体系。
但由于交通闭塞,可进入性不强,入境旅游人数增长较慢,旅游业发展缓慢。
随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的正式通车,这一铁路大动脉结束了我国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将西藏旅游业推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为其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据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洛桑江村介绍,在由青藏铁路通车刺激起来的新的“西藏旅游热”大背景下,航空客运、汽车客运,以及自驾车进藏游的人数都在较大幅度增长。
目前每天通过火车进出藏的旅客一直保持在3400人左右,截至7月31日,由北京、重庆、成都、兰州、西宁5城市往返拉萨的3对列车已运营11.8万名进出藏旅客。
而据预测2010年到西藏旅游的人数有望达到528万人左右,旅游产业直接收入可达58亿元。
大量的游客涌入,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丰厚的利润, 但是也凸现了该地旅游产业的各种弊端和问题。
二、当前西藏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般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要四个条件:进入条件、接待能力、景区景点建设、执业队伍。
西藏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西藏,一个对许多人都充满诱惑力的地方。
壮美的雪域风光,危耸的皑皑雪峰,恢弘的自然造化,旷廖的高原牧场,迷人的名山明湖明水,众多的古刹古迹古风,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文化。
面对这么多的旅游资源,我们应该将旅游业作为西藏发展的支柱产业,从而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开通运行,格尔木、昆仑山口、不冻泉、五道梁、沱沱河、唐古拉山口、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最后到达拉萨。
北京、成都、上海和广州等城市都开通了至西藏的列车,入藏旅游的游客也急剧上升,并且发展出了6条著名的旅游路线。
有以拉萨为主的南线,雅砻江-圣湖景区-加查-米林-林芝线的东南线,拉萨-日喀则-珠峰-樟木口岸的西南线,日喀则-拉孜-普兰-札达-狮泉河-日土的西线,那曲-尼玛-狮泉河的北线,达孜-墨竹工卡-工布江达-林芝-波密-邦达-昌都-芒康的东线,这6条路线已经成为来藏游客的主要旅游线路。
这几条线路集河谷、森林、山地、雪峰冰川与高山草地于一身,名胜古迹众多,扩大了旅游者的活动范围。
目前,西藏业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拉萨、藏西、藏西南、藏南四个旅游区,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日喀则、山南相结合,辐射那曲、阿里、林芝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可供旅游者为观光游览的参观点已达60多余处。
拉萨的大昭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和林芝地区巴松错湖共5个旅游区也已经被评委西藏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单位。
在自治区各级政府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旅游组织的帮助下,西藏旅游部门立足当地实际,突出西藏旅游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不断开发新的旅游项目。
除观光旅游、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生态旅游外,登山、滑雪、探险、汽车、自行车、徒步、骑马、划船、狩猎、钓鱼、热气球、日光浴、温泉浴等特种旅游项目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包括宗教、历史、考古、文化、艺术、医药、民族、藏学、气象、地质、水利、地理、贸易、建筑、高原疾病、高原生物等研究领域的可靠旅游业接连不断,商务旅游、度假旅游也已经出现良好势头。
西藏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摘要:本文以“SWOT分析法”为理论依据,主要从S(优势)、W(劣势)、O(机遇)、T(威胁)等方面对影响西藏发展生态旅游的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并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西藏生态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西藏生态旅游SWOT分析建议“SWOT分析”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H. Weihrich)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提出的。
所谓 SWOT 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
“SWOT”4 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S(Strength)强项、优势;W(Weakness)弱项、劣势;O(Opportunities)机会、机遇;T(Threats)威胁、对手。
在西藏生态旅游发展中, S (优势)是指:气候优势,有优越的气候条件;资源优势,有良好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开发潜力优势,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很大,有待挖掘。
W(劣势)是指:软硬环境总体较差;各类人才短缺及建设资金的缺乏;旅游季节性的制约。
O(机遇)是指: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平稳定的经济社会大环境。
T(威胁)是指:同类资源的竞争;过度的旅游开发和不文明旅游行为对资源的破坏;其它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
一、内部优势(一)优越的气候条件相对封闭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西藏独特的高原气候。
西藏的气候除了呈现出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总趋势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和明显的垂直气候带。
气候的垂直变化在高原东南和东部高山峡谷地区特别明显,在水平距离仅数十公里的范围内,自下而上呈现出热、温、寒三带的自然景观,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相比,西藏气温偏低,年温差小;日出后地表升温快,即使在冬季,只要有阳光也会感到温暖如春。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原紫外线辐射特别强烈,使得平原地区许多常见的病菌在这里难以生存繁衍。
浅谈西藏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一、西藏旅游业取得的成绩西藏旅游业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已发展为西藏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
1.1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呈上升趋势。
20世纪80年代西藏旅游公司只有一家从事外事旅游,员工不足30人,年接待游客总数不超过1000余人,其后20多年来,西藏接待游客年均增长率达到31.7%而年均旅游收入增长率高达38.9%,2012年,西藏旅游又进入了大发展一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首度突破1000万人大关,全年旅游收入达到132亿元。
1.2旅游企业不断增多。
目前,西藏全区各地,各行业投资兴办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已基本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协调发展的旅游接待服务格局,旅游生产力明显提高。
1.3旅游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1986年11月,西藏自治区成立,作文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旅游事业的职能机构,它的设立使西藏的旅游管理工作开始走上正轨,西藏各地相继成立旅游局,在景点比较集中的40多个县也都设立了旅游局或外事旅游局,全区旅游管理基本建立。
旅游管理部门结合西藏实际,制定出台了十多个旅游业规章和规定,认真开展旅游质量监督检查和旅游市场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旅游管理服务网初步形成。
1.4旅游业对全区经济的促进日益增强。
随着西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创汇创作成效显著,成为西藏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
西藏旅游业还充分发挥“以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带动区内一大批相关产业效。
许多农牧民通过开展旅游服务增加了收入,开始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如普兰县巴嘎乡的康沙村,位于“神山”、“圣湖”景区,过去单一经营牧业,群众生活困难。
旅游发展起来后,村民通过为旅游者和香客当向导、背夫以及出租牦牛、马匹等,极大地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二、西藏旅游业存在的问题2.1旅游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条件仍然较差。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疆,经济相对落后,且山高路险,运输线长,加之狠毒旅游景区公路由于利益分流问题无人管养,致使一些旅游一路颠簸、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制约西藏旅游业等各行业发展的“瓶颈”。
林芝县旅游业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一、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市场营销战略分析方法,它分为四个方面,包括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对于林芝县旅游业,可以采用SWOT分析方法,如下:1. 优势(1)自然资源丰富:林芝县自然环境优美,拥有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如大峡谷、布达拉宫等。
(2)独特文化:林芝县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如林芝山歌、藏族文化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体验。
2. 劣势(1)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林芝县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如缺乏高档酒店、交通不便等问题。
(2)服务质量待提高:林芝县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如旅游服务流程不够完善、产品差异化不够明显等。
3. 机会(1)政策支持:国家对于旅游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给予了林芝县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2)旅游市场的需求增加: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4. 威胁(1)竞争压力加大: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林芝县的旅游市场并不是很成熟,需要面对其他城市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
(2)自然灾害:林芝县地形复杂,存在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风险,随时可能对旅游业造成不利影响。
二、发展对策1. 发挥自身优势(1)加强自然景点保护,通过景点提质增效,提升游客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2)加强挖掘和积累林芝县的独特文化资源,强化文化品牌,举办各类活动,在游客中树立旅游品牌形象。
2. 优化旅游基础设施(1)积极引进高品质酒店,提供更好的旅游环境与服务。
(2)完善交通路网,建立快速公路和客车站,方便游客来往。
3. 提高服务质量(1)建立服务标准规范,从游客的需求出发,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游客体验感。
(2)加强旅游人员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增加其安全意识。
4. 创新营销手段(1)邀请影响力大的公众人物前往林芝县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旅游者关注。
(2)建立新媒体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资源,进行积极宣传和推广,为林芝县旅游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拉萨旅游现状分析报告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拥有奇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旅游者梦寐以求的目标地之一。
本篇报告将对拉萨旅游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和旅游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起首,拉萨的旅游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随着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拉萨观光旅游。
据统计,2019年拉萨接待的国内外游客超过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逾300亿元人民币。
这一数字在西藏地区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塞位,对于增进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创设起到了乐观的作用。
其次,拉萨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浩繁游客。
拉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文化景点成为游客必访的地方。
同时,拉萨还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著称,如羊卓雍措、纳木错等湖泊和雪山景点。
这些奇特而多样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不同类型的游客,满足了他们对于文化、自然和冒险体验的需求。
然而,拉萨的旅游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起首,交通瓶颈是制约拉萨旅游进步的主要问题之一。
虽然近年来已经有多条高速公路和航班通往拉萨,但由于地理位置偏遥、交通资源有限,前去拉萨的交通依旧相对不便,特殊是在冬季。
其次,旅游服务水平亟需提升。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设施和服务的供给相对滞后,游客的满足度有待提高。
此外,旅游开发对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卫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拉萨的旅游资源珍贵而脆弱,需要在开发利用中保持平衡,重视可持续进步。
为了进一步增进拉萨旅游业的进步,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和效率,增加航班和班次,提升道路质量。
二是加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
三是重视旅游资源的保卫与利用,加强对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卫,推动可持续旅游进步。
四是加强市场营销和宣扬推广,提升拉萨旅游的著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拉萨作为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进步潜力。
西藏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分析一、概括西藏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旅游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态势,已经发展成为西藏经济社会的支柱性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西藏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宗教圣迹,例如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夏鲁寺、古格王朝遗址等;西藏有独具风格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民间艺术,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绘画和雕刻艺术等。
这些都是西藏发展旅游业的文化历史资源,但直到1986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了旅游局,西藏旅游业才得以发展,为西藏之后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收入及人数随着大众经济状况的改善,更多的人将生活重心转移到提高生活品质上来,人们的旅游意识和旅游消费意识逐步提升,这些因素都非常有利于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以促进西藏经济更好的发展。
2019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97.82亿元,同比增长14.90%。
西藏旅游总收入占中旅游总收入比重较小,2018年中国旅游总收入为51278亿元,西藏旅游总收入为490.14亿元,西藏旅游总收入占中旅游总收入比重仅为0.96%;2019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达到57251亿元,西藏旅游总收入为559.28亿元,西藏旅游总收入占中旅游总收入比重仅为0.98%随着西藏国外游客的增加,2014-2019年西藏旅游外汇收入也不断增加,2018年西藏旅游外汇收入为 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75%;2019年较2018年增加0.32亿美元,达到2.79亿美元,同比增长12.98%。
《2020-2026年中国西藏旅游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数量达到3368.73万人次,同比增长31.52%;2019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数量达到4012.15万人次,较2018年增加了643.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10%。
西藏接待国内旅游者数量远大于国际旅游者数量;2018年西藏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为3321.11万人次,同比增长31.42%,接待国外旅游者人数为47.62万人次,同比增长38.63%。
55西藏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杨阳作者简介:杨阳(1993.10—),女,汉族,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管理,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西藏拉萨850012)摘要: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自此,我国旅游业以强劲的势头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且慢慢成为助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柱产业。
西藏自治区文旅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世界罕见的珠穆朗玛峰等自然景观,也有让人向往的藏族文化。
这些资源都可以助推西藏经济的发展。
因此旅游业在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怎样来衡量西藏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将运用实证分析来研究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利弊。
最后得出结论,就长期发展上来说,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力,如果旅游业长期停滞不前,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不利于经济发展。
关键词:旅游;经济增长;影响一、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一)西藏旅游业发展的背景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项战略性产业,它功能众多,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生态等,其中经济功能是最显著的,游客们的旅游、购物、娱乐、交通、餐饮、住宿等各方面的需求都会对所在地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
所以,我国很多地区都会把旅游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产业、第一产业和优势产业。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旅游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在我国其他省份影响下,1996年,西藏自治区结合区情,第一次把旅游业作为西藏自治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
但是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艰苦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经济状况,我国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在进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技术效率的数据分析后,得出这样也个结论:西藏自治区的旅游业技术和效率都非常落后。
(二)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其地理位置决定了西藏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首先,西藏有珠穆拉玛峰、雅鲁藏布江等自然景观,和内陆地区的自然风光有着很大的差异,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游玩。
125
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利弊分析
李迎军
(西藏大学
西藏
拉萨850000)
摘要:现在,人民生活越来越好,更多的人们去享受着旅游带来的乐趣。
西藏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进入。
旅游业成为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更为劳动人口就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和机会,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利弊,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西藏旅游业;旅游收入;优势和劣势引言
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良好、潜力充足,具有良好的发展活力,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得到了蓬勃发展。
西藏自治区依靠旅游业发展的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区域旅游业,使人们了解当地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并进一步的去了解西藏近年来的发展和改变。
一、西藏旅游收入情况
根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信息显示,2016年,西藏自治区旅游总收入为3307512万元,这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188022万元,外汇收入19439万美元。
通过对西藏这几年里的旅游收入的分析,可以知道在西藏旅游总收入的构成中,国内旅游收入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
亦可反映出,伴随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收入近几年来连续增加,发展前景良好。
但是还要注意到旅游收入总额的主要贡献力量是国内游客创造的,国际旅游吸引能力不足,外汇收入过低。
二、西藏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一)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禀赋主要体现了该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多少。
西藏自治区发展地区旅游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在西藏,有着许多自然景观,如纳木错、鲁朗林海、羊卓雍错等;有众多历史遗迹,如象雄古国、吐蕃帝国、古格王朝等;还有传统的民俗活动,如雪顿节、赛马节、萨噶达瓦节等。
合理的去利用这些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这也是西藏旅游业能够蓬勃发展的基础。
(二)旅游基础设施
表1
西藏旅行社和饭店数量统计表(单位:家)
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数量
99
121
133
188
183
182
201
211
215
251
374
一个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反应了一个地区的旅游接待能力的强弱,通常用各地区的星级饭店数量和旅行社数量之和来表示。
通过表2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西藏2006年旅游基础设施统计量为99家,通过10多年的起伏变化,在2016年达到了374家,实现了近4倍的增长。
(三)经济发展水平
表2
西藏自治区人均GDP 情况统计表(单位:元)
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人均GDP
13588
15008
17027
20077
22936
26326
29252
32322
35499
通过表1,能够分析出从2008年到2016年的近10年间,西藏自治区人均GDP 呈现出积极上扬的上升态势,亦可预测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西藏人均GDP 水平将不断提升。
也反映出了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良好活力。
三、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劣势(一)气候环境因素
由于气候环境的影响,对进藏旅游者自身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进藏旅游客流量的损失。
一些旅游景区受季节影响突出,不能长久维持客流量的稳定。
如林芝桃花节,在4-5月份桃花盛开,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桃花凋谢时,造成了客流量的减少。
(二)基础设施因素
西藏自治区旅游基础设施(酒店、旅店和旅行社)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诸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是很健全,医疗卫生条件和全国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交通运输水平也远远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教育水平仍有待提升。
这些也影响着西藏旅游业的长久发展。
(三)人文因素
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旅游产业覆盖面较窄,乡村旅游程度不深,旅游产品附加值不高。
旅游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科学管理,提高整体行业的经营效率。
四、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深管理,树立特色旅游品牌
西藏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引进高水平的科学管理人才,来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为西藏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提供规范合理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发乡村旅游,深化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寻找适合西藏发展实际的旅游业发展道路。
(二)整合力量,实现行业协调发展
西藏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自治区政府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旅游的发展向来与住宿、餐饮、交通等行业密不可分,协调旅游与各行业发展的关系,延伸旅游产业链,使的相关行业同时获利,合作共赢。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西藏旅游业优势与劣势的分析,可以看出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内在活力,旅游业将长期为自治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但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要注重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继续保持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努力改善发展的劣势,保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合理协调旅游与经济增长、旅游与区域扶贫的关系,实现旅游业发展、经济增长和区域扶贫之间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
1]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 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J ]
.财经研究.2006(03).
[2]邢文庆,马亚妮.旅游业收入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J ].商业时代.2011(25)
[
3]刘超.西藏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探讨[J ].纳税.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