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篇
- 格式:doc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10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逐渐重视雨水收集与利用。
收集雨水不仅能够补充城市用水,还能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本文将从我国收集雨水的法律规定出发,探讨其具体实施情况。
二、我国收集雨水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保护、修复水资源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优先采用节水、减排、环保的先进技术。
”3.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是我国雨水收集与利用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其中规定了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4. 地方性法规和政策部分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如《上海市雨水收集利用管理办法》、《北京市雨水收集利用管理办法》等。
三、我国收集雨水法律规定的实施情况1. 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雨水收集与利用工作,将其纳入国家中长期水利发展规划。
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雨水收集与利用项目的建设。
2. 技术创新在政策推动下,我国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不断创新,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雨水收集与利用设备。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雨水收集效率,还降低了运行成本。
3. 项目实施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展雨水收集与利用项目,如城市绿化、建筑屋顶、道路路面、公园等领域的雨水收集利用。
这些项目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4. 公众参与随着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雨水收集与利用中来。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旨在解决该地区城市排水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项目排水渠全长约10公里,设计流量为50立方米/秒,服务区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排水渠工程主要包括渠道建设、泵站建设、截污设施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建设等。
二、工程目的1. 集中排除城市雨水、污水,减轻城市内涝,提高城市排水能力。
2. 改善城市水环境,减少水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3. 优化城市排水系统布局,提高城市排水设施的抗灾能力。
4.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排水设施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
三、工程范围及规模1. 工程范围:本项目排水渠起点位于城市西北部,终点位于城市东南部。
2. 工程规模:(1)排水渠:全长约10公里,设计流量为50立方米/秒,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泵站:共建设3座泵站,设计流量分别为15立方米/秒、20立方米/秒、15立方米/秒。
(3)截污设施:共建设6座截污设施,用于收集城市生活污水。
(4)雨水调蓄设施:共建设3座雨水调蓄设施,用于收集和调蓄雨水。
四、工程布局及设计1. 排水渠布局(1)排水渠起点:位于城市西北部,与城市现有排水渠相连。
(2)排水渠终点:位于城市东南部,与城市现有排水渠相连。
(3)排水渠走向:沿城市主要道路和河道布置,尽量避开城市住宅区、工业区等敏感区域。
2. 排水渠设计(1)断面形式:采用矩形断面,尺寸为3.5m×2.5m。
(2)渠底坡度:采用1/2000。
(3)渠道防护:采用混凝土护坡,厚度为0.3m。
3. 泵站设计(1)泵站位置:分别位于排水渠起点、中段和终点。
(2)泵站类型:采用卧式离心泵,单泵设计流量为5立方米/秒。
(3)泵站运行方式:采用恒速运行,每小时启停一次。
4. 截污设施设计(1)截污设施位置:位于排水渠关键节点,如道路交叉口、河道交汇处等。
(2)截污设施类型:采用钢制沉井式,直径为1.5m。
(3)截污设施运行方式:定期清理,确保截污效果。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工程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提高城市排水能力,保障城市安全,本项目将对现有雨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
2. 工程内容:本次工程主要包括雨水管道敷设、窨井安装、闭水试验、回填土等施工内容。
二、施工准备1. 组织准备: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 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纸会审,明确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3. 材料准备:提前采购施工所需材料,如管道、窨井、回填土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4. 机械设备准备:根据施工进度,提前租赁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确保施工效率。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沟槽(基坑)开挖→管道基础→管道敷设→窨井安装→闭水试验→回填土→井盖安装。
2. 测量放线: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确保管道走向准确。
3. 沟槽(基坑)开挖:根据管道埋深要求,开挖沟槽(基坑),确保沟槽(基坑)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 管道基础:对沟槽(基坑)进行平整、夯实,铺设管道基础。
5. 管道敷设:按照设计要求,敷设雨水管道,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密封。
6. 窨井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检查井,确保井筒垂直、稳固。
7. 闭水试验:对管道进行闭水试验,确保管道无渗漏。
8. 回填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回填土,分层压实。
9. 井盖安装:安装井盖,确保井盖稳固、美观。
四、质量保证措施1. 原材料质量保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过程质量保证: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施工过程管控,确保施工质量。
3. 质量检测: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工程质量。
4.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五、安全文明施工1. 施工现场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 施工文明:规范施工现场管理,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环保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第1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用水的日益增加,雨水资源的利用和雨水弃流问题日益凸显。
雨水弃流是指降雨过程中,雨水未经收集直接流失,未能有效利用的现象。
这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土壤侵蚀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雨水弃流解决方案,旨在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一、雨水弃流问题及危害1. 水资源浪费雨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来说,雨水资源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雨水弃流现象的存在,大量雨水未经收集直接流失,造成了水资源的巨大浪费。
2. 城市内涝在降雨过程中,雨水弃流会导致地表径流迅速增加,容易引发城市内涝。
城市内涝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还会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损害,增加城市治理成本。
3. 土壤侵蚀雨水弃流会带走地表土壤,导致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会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导致土地荒漠化。
4. 污染物排放雨水弃流会将地表污染物带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
这不仅影响水质,还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二、雨水弃流解决方案1.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1)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在建筑物的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引入储水设施。
这种系统适用于住宅、商业、工业等多种建筑类型。
(2)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在道路两侧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收集后用于绿化、景观用水等。
这种系统适用于城市道路、停车场等场所。
(3)景观雨水收集系统在公园、广场等景观区域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用于景观用水、绿化灌溉等。
这种系统适用于城市绿地、公园等场所。
2. 优化城市排水系统(1)提高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标准在规划城市排水系统时,应根据当地降雨量、排水区域等因素,合理确定排水管道的设计标准,确保排水系统具备较强的排水能力。
(2)完善排水管网布局优化排水管网布局,提高排水系统覆盖率,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出。
(3)建设调蓄设施在城市排水系统中建设调蓄设施,如调蓄池、蓄水井等,以应对短时强降雨造成的排水压力。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雨水泵工程位于我国某城市,主要目的是将城市雨水收集并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以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提高城市排水效率。
工程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泵站、管道输送系统等。
二、施工准备1. 工程设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和泵站布置,确保雨水收集和输送的效率。
2. 施工图纸:根据工程设计,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明确各部位尺寸、材料、施工工艺等。
3. 材料设备: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如雨水收集管道、泵站设备、阀门、法兰等。
4. 施工队伍:组建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队伍,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施工质量。
5. 施工机械: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吊车、搅拌机等。
6. 施工现场: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安全。
三、施工过程1. 雨水收集系统施工(1)挖掘雨水收集井:按照设计要求,挖掘雨水收集井,确保井口尺寸、深度、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2)铺设雨水收集管道:将雨水收集管道按照设计要求铺设,确保管道连接牢固、无渗漏。
(3)检查验收:对雨水收集系统进行检查验收,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2. 雨水泵站施工(1)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泵站基础施工,确保基础牢固、平整。
(2)泵房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泵房施工,确保泵房结构安全、美观。
(3)设备安装:将泵站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4)电气施工:对泵站电气系统进行施工,确保电气设备运行稳定。
3. 管道输送系统施工(1)管道铺设: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铺设,确保管道连接牢固、无渗漏。
(2)检查验收:对管道输送系统进行检查验收,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四、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对关键工序进行严格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4. 做好施工记录,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五、施工安全管理1.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雨水沟作为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收集、排放雨水,防止城市内涝的重要任务。
本施工方案针对某城市雨水沟建设项目,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城市雨水沟建设项目2. 工程地点:某城市某区域3. 工程规模:全长约5公里,分为A、B、C三个标段4. 工程内容:雨水沟开挖、铺设、排水设施安装、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等5. 工程期限:预计工期为6个月三、施工准备1. 组织机构(1)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
(2)施工班组:负责具体施工任务。
2. 施工材料(1)雨水沟结构材料:混凝土、钢筋、防水材料等。
(2)排水设施:雨水口、检查井、连接管等。
(3)其他材料:石子、水泥、沙子、钢筋等。
3. 施工设备(1)挖掘设备:挖掘机、装载机等。
(2)运输设备:自卸车、平板车等。
(3)施工设备:切割机、焊接机、打桩机等。
4. 施工人员(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
(2)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方案的编制、施工技术指导和施工质量把控。
(3)施工员:负责具体施工任务的安排和实施。
(4)质检员:负责施工质量的检验和监督。
四、施工方案1. 施工流程(1)施工准备:组织施工队伍、材料、设备,编制施工方案。
(2)基础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雨水沟基础开挖。
(3)结构施工:浇筑混凝土结构,安装钢筋、防水材料等。
(4)排水设施安装:安装雨水口、检查井、连接管等排水设施。
(5)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进行绿化种植和配套设施建设。
(6)验收交付:完成工程验收,交付使用。
2. 施工方法(1)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保证开挖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在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护地下管线,防止损坏。
(2)结构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模板采用钢模板,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钢筋绑扎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钢筋间距、锚固长度等符合规范。
第1篇一、工程概况雨水方沟施工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收集和排除城市地表雨水,防止城市内涝。
本方案针对某城市雨水方沟施工项目,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规划,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项目名称:某城市雨水方沟施工项目项目地点:某城市某区域施工工期:60天施工内容:雨水方沟开挖、基础处理、管道铺设、检查井施工、回填及路面恢复等。
二、施工准备1. 组织准备(1)成立施工项目部,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等岗位职责。
(2)组织施工人员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施工工艺、安全操作规程等。
(3)配备施工所需机械设备、材料、工具等。
2. 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明确施工要求、施工顺序、质量控制标准等。
(2)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流程、质量控制措施等。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
3. 材料准备(1)采购合格的雨水方沟管道、检查井、基础材料等。
(2)检查材料质量,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材料堆放整齐,方便施工。
4. 机械设备准备(1)配备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平板车等机械设备。
(2)确保机械设备运行正常,性能良好。
(3)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三、施工工艺1. 施工流程(1)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线,确定雨水方沟位置、尺寸等。
(2)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注意保护地下管线。
(3)基础处理:对基槽进行平整、夯实,确保基础坚实。
(4)管道铺设:按照施工图纸,铺设雨水方沟管道,确保管道顺直、连接牢固。
(5)检查井施工:按照施工图纸,施工检查井,确保检查井位置、尺寸、结构符合要求。
(6)回填及路面恢复:对施工区域进行回填,恢复路面。
2. 施工工艺(1)测量放线: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放线,确保放线精度。
(2)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注意保护地下管线,避免损坏。
(3)基础处理:对基槽进行平整、夯实,确保基础坚实,防止管道沉降。
第1篇一、背景雨季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由于雨季期间降雨量大,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必须制定合理的雨季施工排水方案。
二、排水方案1. 工程现场排水(1)设置排水沟:在施工现场四周设置排水沟,确保地表水能够及时排走。
(2)设置集水井:在排水沟末端设置集水井,将地表水收集后,通过排水管道排出。
(3)设置临时排水泵:在排水沟末端设置临时排水泵,确保在雨量大时,地表水能够及时排出。
2. 施工场地排水(1)设置排水坡:在施工场地内设置排水坡,使场地内的积水能够顺利排出。
(2)设置排水沟:在施工场地内设置排水沟,确保场地内的积水能够及时排走。
(3)设置集水井:在排水沟末端设置集水井,将场地内的积水收集后,通过排水管道排出。
3. 施工设备排水(1)施工设备应配备排水设施,如排水管、排水泵等,确保设备在雨季施工期间能够正常工作。
(2)对施工设备进行防潮处理,防止因雨季潮湿环境导致设备损坏。
4. 施工材料排水(1)对施工材料进行防潮处理,如覆盖防雨布、设置挡雨棚等。
(2)在材料堆场设置排水沟,确保材料堆场内积水能够及时排走。
三、施工措施1. 加强施工现场巡查,确保排水设施正常运行。
2. 定期清理排水沟,防止堵塞。
3. 对排水泵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5. 根据雨季施工特点,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四、总结雨季施工排水方案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应对雨季施工期间的排水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2篇一、前言雨季施工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施工环境,由于雨季期间降雨频繁,容易造成施工场地积水,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雨季施工排水方案。
二、排水原则1. 合理规划: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
2. 集中处理:将分散的雨水汇集到排水系统,集中处理。
第1篇一、工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市防洪排涝、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针对某城市排水工程的需求,提出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排水工程方案。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城市排水工程2. 工程地点:某城市市区3. 工程规模:本项目总投资约为XX亿元,建设内容包括雨水管网、污水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系统等。
4. 工程期限:本项目计划工期为XX年。
三、工程目标1. 实现城市防洪排涝,保障城市安全。
2. 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3. 提高城市排水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4. 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排水工程方案1. 雨水管网(1)雨水管网布置雨水管网采用环状布置,结合城市地形地貌,形成多个独立的雨水管网系统。
雨水管网起点位于城市外围,终点接入城市河道或排涝泵站。
(2)雨水管网结构雨水管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管道直径根据汇水面积和地形条件确定。
雨水管网沿道路、河道、绿化带等布置,尽量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3)雨水管网设计流量雨水管网设计流量根据汇水面积、重现期和地形条件计算确定。
重现期采用XX年,汇水面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
2. 污水管网(1)污水管网布置污水管网采用环状布置,结合城市地形地貌,形成多个独立的污水管网系统。
污水管网起点位于城市外围,终点接入污水处理厂。
(2)污水管网结构污水管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管道直径根据汇水面积和地形条件确定。
污水管网沿道路、河道、绿化带等布置,尽量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3)污水管网设计流量污水管网设计流量根据汇水面积、重现期和地形条件计算确定。
重现期采用XX年,汇水面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
3. 泵站(1)泵站布置泵站根据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布置,设置在低洼地段或河道附近,确保排水畅通。
(2)泵站类型泵站采用雨水泵站和污水泵站,雨水泵站主要用于雨水排放,污水泵站主要用于污水提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城市地下排水管廊工程,位于市中心区域,全长约10公里,主要承担城市雨水和污水的收集、输送任务。
工程内容包括管廊主体结构、设备安装、电气、自控等。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前期准备阶段:1个月;(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6个月;(3)设备安装阶段:3个月;(4)电气、自控安装阶段:2个月;(5)竣工验收阶段:1个月。
2. 施工方案(1)主体结构施工1)基础处理: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基础稳定。
2)模板工程:采用钢模板进行施工,确保模板的刚度、稳定性和安全性。
3)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质量。
4)防水施工:采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材料进行施工,确保防水效果。
(2)设备安装1)设备采购: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确保设备质量。
2)设备运输:采用专业运输车辆,确保设备安全运输。
3)设备安装:按照设备安装说明书,进行设备安装,确保设备安装质量。
(3)电气、自控安装1)电缆敷设: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电缆敷设,确保电缆敷设质量。
2)电气设备安装:按照设备安装说明书,进行电气设备安装,确保电气设备安装质量。
3)自控系统安装:按照自控系统设计要求,进行自控系统安装,确保自控系统安装质量。
三、质量控制1.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2. 加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3. 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4. 做好施工记录,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四、安全文明施工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2.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做好文明施工,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4. 加强环境保护,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五、总结本工程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安全、文明施工。
第1篇一、工程概况混凝土雨水管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收集和排放雨水,防止城市内涝。
本工程涉及某城市新建雨水管网,总长度为5公里,包括雨水检查井、雨水井、雨水管道等设施。
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熟悉工程图纸,了解工程特点、施工要求及质量标准。
(2)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相关规范、规程,提高施工技能。
(3)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
2. 材料准备(1)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要求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
(2)砂: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在2.5~3.5之间,含泥量不大于3%。
(3)石子:选用粒径为5~20mm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
(4)钢筋: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直径为6~12mm。
(5)防水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水剂,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掺加。
3. 施工设备准备(1)混凝土搅拌机:用于混凝土的搅拌。
(2)振动器:用于混凝土的振捣。
(3)切割机:用于管道的切割。
(4)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用于施工放样、测量。
(5)运输车辆:用于材料、设备的运输。
4. 施工人员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明确施工人员职责。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3)确保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三、施工工艺1. 施工放样(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雨水管道的起点、终点及转折点。
(2)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放样。
(3)在放样过程中,注意管道的标高、坡度及转弯半径。
2. 雨水检查井施工(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检查井的位置、尺寸及数量。
(2)挖设检查井基坑,确保基坑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对基坑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塌方。
(4)安装检查井井身,确保井身垂直、平整。
(5)安装井盖,并进行检查井的验收。
3. 雨水管道施工(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管道的起点、终点及转弯点。
(2)开挖管道沟槽,确保沟槽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第1篇一、引言雨污分流工程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收集、处理的系统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合流制排水系统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排水需求,雨污分流工程成为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雨污分流工程管道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施工准备1. 工程设计雨污分流工程管道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排水区域划分、排水管道走向、管径大小、检查井设置、泵站设置等。
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因素,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
2. 施工图纸根据工程设计,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管道平面布置图、剖面图、节点详图等。
施工图纸应清晰、准确,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和实施。
3. 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条件、工期要求等因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施工资源配置、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
4. 施工材料与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与设备。
材料包括:排水管道、检查井、阀门、管件、土工布等;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平板车、焊机、切割机等。
5. 施工人员组织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三、施工方法1. 管道开挖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管道走向、管径大小、检查井位置等。
采用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进行管沟开挖,开挖深度应满足管道埋设要求。
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地下管线和设施。
2. 管道基础处理管沟开挖后,对地基进行处理。
根据地基承载力要求,进行地基加固、换填等处理。
地基处理合格后,铺设混凝土垫层,确保管道基础稳固。
3. 管道安装管道安装是雨污分流工程管道施工的关键环节。
按照设计要求,将管道按顺序铺设在管沟内。
管道连接采用承插口形式,橡胶圈接口。
管道安装过程中,要注意管道的平直度和接口的严密性。
4. 检查井施工检查井是雨污分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连接管道、调节流量、检查维修等。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熟悉并掌握施工图纸,明确雨水模块储存池的规格、尺寸、位置及连接方式。
2. 材料设备: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如PP模块、防水材料、钢筋、水泥、砂石等。
同时,确保设备齐全,如挖掘机、运输车、搅拌机、振捣器等。
3. 施工队伍:组织专业施工队伍,明确各工种职责,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
二、施工流程1.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开挖,确保模块储存池的容积。
注意分层开挖,避免超挖,并注意避开地下管网。
2. 基础处理:对储存池底部进行基础处理,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基础处理包括垫层铺设、底板浇筑等。
3. 模块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将PP模块进行拼装和安装。
注意模块的连接方式,确保结构稳固。
模块安装过程中,尽量减少垂直连接,采用楼梯型连接。
4. 防水处理:在模块安装完成后,对储存池进行防水处理。
可采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材料,确保储存池的密封性。
5. 池壁加固:根据需要,对储存池的池壁进行加固处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6. 排水系统安装:安装入流管道、排水管道和溢流管道等,确保储存池的正常运行和排水功能。
7. 检测与验收:完成施工后,对储存池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三、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扬尘和噪音污染。
2. 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模块储存池的密封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4. 做好施工记录,为后期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总之,雨水模块储存池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通过合理的施工准备、严谨的施工流程和严格的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为我国水资源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2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雨水收集利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而雨水模块储存池作为一种新型的雨水收集系统,具有施工便捷、占地面积小、承压能力强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1篇一、方案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日益增多,道路绿化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方案旨在为某城市道路绿化排水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确保道路绿化效果,同时解决排水问题,提高道路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二、项目背景某城市某道路全长5公里,道路红线宽度为40米,双向六车道。
该道路两侧绿化带宽为3米,绿化带内种植行道树、灌木、地被植物等。
由于近年来该地区降雨量较大,道路绿化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绿化带内积水严重,影响绿化效果和道路使用。
三、方案目标1. 优化道路绿化排水系统,确保绿化带内排水畅通,减少积水现象。
2. 提高道路绿化效果,提升城市形象。
3. 降低绿化带内病虫害发生率,延长植物寿命。
4. 节约水资源,实现雨水收集利用。
四、方案设计1. 绿化带排水设计(1)排水沟设计:在绿化带内设置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沟底宽0.5米,沟深0.3米,坡度1:2。
排水沟与道路侧石平行,间距为3米,每隔10米设置一个检查井。
(2)盲沟设计:在绿化带内设置盲沟,采用圆形断面,直径0.2米,深度0.3米,间距为5米。
盲沟底部铺设透水砖,确保雨水能够渗透至地下。
(3)绿化带绿化设计:绿化带内种植行道树、灌木、地被植物等,选用耐水涝、耐盐碱、耐修剪的植物品种,如垂柳、白蜡、紫叶李、红叶石楠等。
2. 雨水收集利用设计(1)雨水花园设计:在绿化带内设置雨水花园,利用植物、土壤、地形等自然因素,对雨水进行净化和储存。
雨水花园采用矩形平面,长20米,宽10米,深度0.5米。
(2)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在道路两侧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
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斗、雨水管、雨水池等。
3. 道路排水设计(1)道路排水沟设计: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沟底宽0.5米,沟深0.3米,坡度1:2。
排水沟与道路侧石平行,间距为3米,每隔10米设置一个检查井。
(2)道路排水系统设计:道路排水系统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确保雨水能够渗透至地下。
第1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排水问题日益突出。
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排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排水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雨污分流排水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建筑工程排水提供有益借鉴。
二、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概述1. 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概念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收集、处理和排放的系统。
该系统将雨水和污水分流处理,既保护了城市生态环境,又提高了排水效率。
2. 雨污分流排水系统优势(1)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雨水和污水分流处理,有利于降低水体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2)提高排水效率: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可根据不同天气条件调整排水量,提高排水效率。
(3)降低处理成本: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可减少污水处理量,降低处理成本。
三、建筑工程雨污分流排水方案设计1. 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某住宅小区(2)项目规模: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3)排水要求:满足住宅小区雨水和污水分流排放,实现达标排放2. 排水系统设计(1)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主要由雨水口、雨水井、雨水管道等组成。
1)雨水口:根据地形、建筑物布局等因素,合理设置雨水口,确保雨水收集效果。
2)雨水井:设置雨水井,便于雨水收集和排放。
3)雨水管道:采用PE、PVC等材料,按照设计要求敷设雨水管道,确保排水畅通。
(2)污水收集系统污水收集系统主要由污水井、污水管道等组成。
1)污水井:设置污水井,便于污水收集和排放。
2)污水管道:采用HDPE、PVC等材料,按照设计要求敷设污水管道,确保排水畅通。
(3)雨水处理设施雨水处理设施主要包括雨水调蓄池、雨水净化设施等。
1)雨水调蓄池:设置雨水调蓄池,用于收集和调蓄雨水,满足景观用水、绿化用水等需求。
2)雨水净化设施:设置雨水净化设施,对雨水进行处理,提高雨水利用效率。
(4)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设施等。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1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篇一:给排水设计常见规范( 最新版)】序号书名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 (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6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7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 ()9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10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1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12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1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14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15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38-16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 gbj32/j26-17《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1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19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dgj32/tj113-20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50106-2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22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3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4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2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6 s1(一)给水排水标准图集27 s1(二)给水排水标准图集28 s2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29 s3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30 s4(一)给水排水标准图集31 s4(二)给水排水标准图集32 s5(一)给水排水标准图集33 s5(二)给水排水标准图集34 太阳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图集35 给水排水图集苏s01-36 小型排水构筑物 04s51937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38 防空地下室给排水设施安装 07fs0239 防空地下室给排水设计示例 09fs0140 防空地下室给排水设计 fs01-0241 雨水口 05s51842 建筑排水设备附件选用安装 04s30143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 03s70244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设计深度图样 s901-90245 防空地下室固定柴油电站 08s30546 小型潜水排污泵选用及安装 08s30547村镇住房构造图集-给水排水部分 4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49 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dgj08-94- j11056-【篇二:南京市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导则】南京市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导则(试行)( 0818第4)引言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南京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合理利用雨水和控制径流污染,减轻城市排水管网负荷,修复水文环境,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使南京市雨水利用工程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有效。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区建设和改造日益增多。
在小区建设中,污雨水处理系统是保障小区环境整洁、居民生活舒适的重要设施。
本方案旨在为某小区污雨水处理工程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小区污雨水处理工程2. 工程地点:某市某小区3. 工程规模:根据小区实际情况,污雨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XX吨/日4. 工程内容:- 污水收集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 污水处理设施- 雨水处理设施- 污水排放系统- 雨水排放系统三、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 组建专业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
- 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相关技能和安全知识。
2. 材料准备:- 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各类施工材料,如管道、阀门、泵、过滤器等。
- 材料需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检验合格。
3. 设备准备:- 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平板车、吊车等。
- 设备需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4. 技术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工程实际情况。
-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
四、施工流程1. 污水收集系统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污水井位置和尺寸。
- 挖掘井坑,确保井坑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 安装污水井井盖和井筒,做好防水处理。
- 连接污水管道,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密封。
2. 雨水收集系统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雨水井位置和尺寸。
- 挖掘井坑,确保井坑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 安装雨水井井盖和井筒,做好防水处理。
- 连接雨水管道,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密封。
3. 污水处理设施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污水处理设施位置和尺寸。
- 搭建临时设施,如施工平台、围挡等。
- 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如沉淀池、过滤池等。
- 进行设备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4. 雨水处理设施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雨水处理设施位置和尺寸。
- 1 - 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 我公司在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城市地下管道管沟建设、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以及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等方面均对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下面,我们着重介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方面的贡献。 叙“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
一、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必要性 随着人口剧增和经济高速发展,水的供求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瓶颈。有专家指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时期;2030年,我国将缺水400亿立方米至500亿立方米,缺水高峰将会出现。因此把雨水作为重要水资源加以收集利用,实行综合治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课题。全国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各企业均有责任把这一“必修课”作好。 二、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可行性
由于天然雨水具有硬度低,污染物少等优点,因此它在减少城市雨洪危害,开拓水源方面正日益成为重要主题。对于大型公用建筑、居住区、建筑群体等屋面及地面雨水,经收集和一定处理后,除用于浇灌农作物、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及一些其它非生活用水用途。厂房雨水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将雨水进行适当处理后用于补充部分生产用水。因此,通过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结合雨水收集、利用设备的实施,减少用于以上用途的自来水用量,可以节约水资源,大大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 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在国外的发达城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经验和方法,对我国城市特别是对北京市这样严重缺水的城市很有借鉴意义。 - 2 -
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在我国古代也有典型的范例。 我国城市城区雨水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伴随着古都的建设和发展而产生的。面对北京北海公园团城古代雨水利用工程作一介绍,以期对现在雨水利用有所启迪。 团城地面高出周围地面4.6米,且由青砖铺装,但城内众多的古树却生长了几百年,最大树龄已高达800余年,仍枝繁叶茂。究其原因关键是城内具有独特的雨水收集、排放、利用系统。 团城是一个孤立、封闭的单元,地面高出北海湖水水面5.64米,因此,古树生长所需的水分很难从地下水得到补给,只有靠天然降水。 团城总面积5760平方米,按北京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95毫米计,每年可得到天然降水量3427立方米。除去无法控制的蒸发损失外,如何利用剩余的雨水量满足古树生长的需要,古人做了周密的考虑。 团城不像北京其他古建筑(如故宫、正阳门箭楼、鼓楼、长城及北海白塔等)一样设有地面排水明沟和在城墙上设置泄水石槽(吐水嘴),说明古人在建筑团城时就已有意将降水尽量留在城内。 团城的地面铺装与其他古建筑地面铺装不同。团城除建筑物、古树占去部分地面外,其余地面均由青砖铺筑而成。按形式和功能,青砖铺筑地面又分为两种:小部分由方砖和条砖铺成甬道,不渗水,供人行走;其余部分由梯形青砖铺成,铺装时大面朝上、小面朝下,砖与砖之间留有空隙,且不用灰浆勾缝用于拦蓄雨水并入渗补给砖下土壤水。 城内地下有一排水廊道,绕城布置,用青砖砌成,地面多余雨水通过9个雨箅子汇集到排水廊道。排水廊道也用青砖砌成,在水量较小时水会通过青砖慢慢渗入到廊道周围土壤,在水量较大时水会在城东南侧排出城外。 总之,团城地面采用铺装倒梯形青砖和设置地下排水廊道的做法,充分利用了天然降水,并为古树营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这一技术历 - 3 -
史悠久,思路精巧,是人类利用雨水的工程杰作,也是先辈们的智慧结晶,现代人应该让其精髓发扬光大! 三、我公司对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具体实施的工程项目
我公司在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方面具体实施的工程现在基本完工的有:水木年华·湖上组团工程。 1、工程概况: 祥瑞·水木年华湖上工程位于重庆江津市鼎山大道,整个用地位于江津东部新城中心区域,周边被规划道路所环绕,西面是祥瑞景观大道,南面是鼎山大道,面对艾坪山公园,东面靠近新城的行政中心。该项目地理位置极其优越,为江津东部新城的新地标。
祥瑞·水木年华湖上组团工程鸟瞰图 - 4 -
本工程地处江津市东部新城区,南临鼎山大道,北临瑞安路,东临和平一路,西临瑞安南路,总用地面积128231.67㎡,场地内现状地势北面最高,沿道路逐级降低,高差约28米,用地中上部为怡景湖,湖周边是建设高尚住宅的理想地点。
总平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数据 所占比重 备注 建设用地面积 ㎡ 128231.67 100.00% 其中:建、构筑物用地 26616.29 20.76% 道路广场用地 35313.00 27.54% 绿化用地 45009.32 35.10% 其它用地 21293.06 16.60% 其中怡景湖8124㎡ 居住户数 户 2255 居住人数 人 7216 每户按3.2人计算 总建筑面积 270046.81 一、按功能性质划分 1)住宅建筑面积 ㎡ 239127.14 100.00% 其中:多层 84667.73 35.61% 小高层 24383.77 10.40% 高层 130075.64 53.99% 2)公建面积 9335.03 3)配套设施建筑面积 21584.64 其中:地下车库面积 10485.00
二、按地上地下划分 1)地上建筑面积 ㎡ 243170.81 2)地下建筑面积 26876.00 其中:地下面积 8433.00 半地下面积 16957.60 容积率 2.04 建筑密度 20.76% 绿化率 35.10% - 5 -
2、气象条件: 根据江津气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本地年平均总降雨量:约1030㎜;根据水电局提供资料数据怡景湖年蒸发量约为1136.7㎜。 3、工程实施:
3.1雨水收集、净化系统: 根据现场地形地貌的特定条件,雨水收集分为两个区域。 第一区域是怡景湖及其周边绿化区域(含青木苑小区部分区域),主要收集地面雨水和屋面水。当湖水超过最高设计水位时,便会经水景“小溪”流经1#地下蓄水池,经过沙墙的过滤,流到2#地下蓄水池。如水量过大时,便会经1#地下蓄水池边流向市政排水管网; 第二区域是以43#楼人防工程旁边的1#、2#集水池为核心最低洼区域,主要收集屋面和地面道路的雨水。屋顶雨水,通过雨水管道,流经室外雨水管,然后流向1#地下蓄水池,经过沙墙的过滤,流到2#地下蓄水池。如水量过大,便会经1#地下蓄水池高位泄水水口流向市政排水管网。 最后,在2#地下蓄水池用带有压力传感器的双联动水泵将水抽到小区最高建筑物顶部的高位水箱(54m高200 m3),供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公厕及一些其它非生活用水。当怡景湖、溪流缺水时,也可由双联动水泵直接进行补水。 其中,地下蓄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这些蓄水池相连的初期雨水池通过分流装置,将最初的2毫米雨水量分开。地下蓄水池在10米深的地下,总容量5000立方米。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水泵安放在2#蓄水池边上的泵室,由高位水箱进行联动控制。 泵室设有故障-安全系统,包括一台备用泵(一旦水泵出现故障,备用泵就会启动)和螺线管(如果发现水压不足,或电力供应中 断,或发现蓄水池水位低,它就会自动切换供水系统)。 3.2雨水利用系统: 3.2.1水景: - 6 -
3.2.1.1溪流a、(自流水):利用怡景湖的位置较高,作为溪流水的源头;b、(压力水)当怡景湖水位低于溢水口时,则采用高位水箱供水或由压力传感器水泵直接供水保证溪流水源。C、溪流尾水直接进入1#地下蓄水池重复利用。
3.2.1.2喷泉(压力水):利用高位水箱的水压,保证喷泉的运转。 - 7 - 3.2.2绿化: 小区内的每一个花台、苗圃、树林、草坪等绿化用地均设计布置有足够的灌溉用水龙头,水龙头的水来自高位水箱。 - 8 - 3.2.3道路冲洗: 小区道路不定期的进行压力水冲洗,保证道路的清洁。所用的压力水也由高位水箱提供。 3.2.4环境卫生: 楼道拖地、植物集灰的冲洗、外墙玻璃的清洗、外墙面的定期清洗以及广场的冲洗等均离不开水。这些也是利用高位水箱提供。 3.2.5洗车: 小区在大型车库旁边设置了一个洗车场,水源也是由高位水箱提供。 3.2.6消防用水: 将高位水箱的水接入消防应急车道边的专用消火栓供消防车取水。 3.3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系统图如下:
4、雨水收集利用综合效果分析: 4.1雨水收集的有效面积: 湖上组团:26616.29+35313+21293=83222.29 m2; - 9 -
青木苑小区部分区域:按10000 m2计; 则,有效集水面积ΣS=93222.29 m2 4.2年降雨总量及可利用雨水量的计算: 年降雨总量:93222.29㎡×1.03m=96018.96 m3 降雨利用率:根据统计,可按 60%考虑。则有: 可利用雨水量:96018.96 m3×60%=57611.4 m3 4.3年蒸发量计算: 怡景湖:1136.7㎜×8124㎡=9234.6 m3 水景、溪流: 1136.7㎜×1500㎡=1705 m3 注:怡景湖水面面积8124㎡;水景、溪流等的面积约1500㎡;系统的其它“非水塘性质”的环节暂不考虑蒸发的影响。 4.4水泵耗电费用计算: 水泵型号——QDL100,扬程100m,功率45KW,流量100m3/h;现在的电价为0.85元/Kw.h。那么,水的单方耗电费用可得:0.85×45÷100≈0.40元/ m3。 则有,每年用在向高位水箱供水的电费约为: (57611.4-9234.6-1705)×0.40=18688元 4.5雨水收集利用综合计算: 水价:按3.2元/m3计;水泵耗电费用:18688元; 则,本系统每年可节约的人民币: 3.2×(57611.4-9234.6-1705)-18688≈13万元 4.6雨水收集利用综合经济分析: 本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的特点,前期总投入约120万元。根据“4.5.4条”的计算,每年可节约13万元左右。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