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造林工程秋冬季雨季造林和补植方案及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8.31 KB
- 文档页数:5
荒山造林工程秋冬季雨季造林和补植方案及措施
(-)秋冬季造林措施
秋冬季造林与春季造林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是 时间充裕。从树木落叶开始到土壤封冻前这一段时期均可 进行植树造林。二是苗木可选性强。可在苗木生长季节充 分观察苗木的长势,选择养分充足、生长 健壮且充分木 质化的优质苗木。三是成活率高。按正常的造林技术要求 栽植,秋冬季造林的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
1、苗木准备
(1) 苗圃地要在落叶前10—15天灌足透水,保证苗 木体内蓄积充足的水分。
(2) 要剔除苗圃内病虫害苗。
(3) 苗木出圃后要及时修剪侧枝、定干,对径级规格
较大的苗木,修剪后要及时对剪锯口进行油漆涂抹处理, 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分的流失。
(4) 苗木根系要完整,根幅要达到30-40公分,且 5公分长的侧根不少于10条。
2、 栽植技术
(1) 栽植穴要深:秋冬季造林的栽植穴要比春季造林
的栽植穴深一些,保证苗木根系完全在土壤冻土层以下。 一般栽植穴深度要达到80厘米以上。
(2) 苗木要扶正:保证栽植后的美观和整齐度。
(3) 填土要密实:由于北方冬季的西北风较大,常常 使冬植树木出现一面倒的现象,因此栽后回填土时一定要 边回填边踩实。
3、 栽后管理
(1) 浇水:秋冬季造林完成后一定要充足灌透水,保 证栽植穴内土壤水分达到最大饱和度,以保证苗木整个冬 季的水分蒸发供应。
(2) 扶直:对灌水后倒伏的苗木及时扶直填土。
(3) 封坑:水渗透后及时封坑、踏实。要求根茎处堆 起15-20厘米小土堆,防止寒风把根茎处土壤吹开,降低 成活率。
(4) 支架:对浅根性和大规格的苗木,封坑后一定要 绑缚支架,防止被大风吹倒、吹歪,造成根系裸露,降低
成活率。
对于浅根系的树种,进行冬植的话,要适度深栽,来 年春季及时在树盘内撤土,以提高地温,提高成活率。
(-)雨季造林措施
充分利用雨季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
有以下几个要点:
1、提前合理整地
雨季前提前整地有利于截留降水,蓄水保墻。整地要 尽量保留原生植被,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因地制宜细致 整地。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一般是上年雨季整 地,次年造林,也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季随整地随 造林。整地方法、规格胸确定,要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 尽量减少破土面,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主要 采用鱼鳞坑整地。必须在整地前做好规划设计,按照设计 方案进行施工。
2、选择树
雨季造林适宜用常绿树种、萌芽力较强的树种、小粒 种子播种以及容器苗造林。
苗木的质量: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无机械损伤的良种苗木。
3、 科学栽植
造林时间:
植苗造林必须抓住连续下雨而且间隔期又不长的时期 或在透雨后的阴天栽植,要随雨而动,突击抢栽;播种造 林应在降水比较稳定时进行。
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要随起苗、随运苗、随栽植。在栽植阔叶树 苗木时,应对其适当剪叶或截干,以减少水分蒸发。对截 干造林的苗木应深栽3-5厘米。
4、 抚育管理
雨季造林也要避免重造轻管的现彖。造林结束后,必 须组织专人进行管护,及时除草、松土。每次大雨过后, 应及时查苗看穴。如苗木被冲压,应及时扒出扶正;被大 雨冲毁的树盘及时修筑好;对低洼、排水不良的平原地。
总之,雨季造林,提前细致整地是基础,良种壮苗是 根本,造林时机是关键,抚育管理是保障。各地应充分做 好准备,把握有利时机,认真组织,确保今年雨季造林获 得好成效。
(三)补植方案措施
发现死苗、死树穴及时清理,并保证在两天内补植回 原来的种类且规格与原树木接近的苗木,并完成人为破坏 的治理。
补植时严格按照苗木种植工序进行,即:清除枯树根 一挖穴一施肥一定苗一回填土一踩实一作盘一设立支架。 补植完毕,及时进行浇水,做到适时适量,以保证补植苗 木的成活。
对已呈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环境景观不协调的苗木及时 进行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