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论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阴师范学院 ××级××专业《课程理论》课程考试卷(六)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学年

第×学期
三、概念比较题 (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和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是现代课程理论流派的两个重要 分支。 分)学科结构课程理论认为,知识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强调 (1 要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并且特别重视知识体 系本身的逻辑程序和结构,因而通常把学术性作为课程的基本形式。 分) (1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主张应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等 为基础来编制课程。这种课程有两个基本特征: (1)课程的核心不是学科内 容,不是社会问题,而是学生的发展; (2)课程内容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 随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的。 分)学科结构课程理论中,学科专 (1 家在课程编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学生往往是课程传递的对象;而学生中 心课程理论强调学生本身是课程的一部分,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实施和评 价。 分) (2 2、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 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 分)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 (1 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 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它也常常被称之为“儿童中心课程” “经验课程” 、 。 (1 分) 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两种基本的课程类型,两者是一种 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分科课程将科学知识加以系统组织,使教材 依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但是,由于分科过细,只关注学科的逻辑体系,容易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 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活动课程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救这一缺失。 但与此同时,由于活动课程自身往往依学生兴趣、需要而定,缺乏严格的计 划,不易使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知识。一正一反,利弊兼具。任何一者在张扬 其特长的同时,也就将其短处暴露无遗。所以,两类课程在学校教育中都不 可缺少。 分) (2 3、这是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 分)必修课 (1 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是为了保证学校教育的质量,其主导价值
一、辨析题 (每空 5 分,共 15 分)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分) (2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它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 的。而学校课程是指在学校实际运作的课程,它涵盖了所有的课程。 分) (3 2、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分) (2 严格意义上的“忠实、精确”实施取向可能会产生负作用,因为课程材 料往往具体规定了教师必须知道、讲解和要做的每一件事情,以及学生需要

作出和各种反应。教师几乎没有任何改动的余地。教师所做的不过是执行他 人的目的和计划,从事他人提出的活动。构想与执行分离,使得教师经过多 年辛勤劳动而形成的技能都丢失了。 分) (3 3、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分) (2 从国际比较看,实践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校本课程” 的开发,另一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前一种校本课程开发的形态是国家 在课程计划中预留 10%-25%的余地,让学校自主地进行新的课程开发。在这里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板块。后 、 一种校本课程开发的形态是学校在符合国家核心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学校 的所有课程进行校本化建设。在这里,既有对国家或地方开发的课程进行适
线
应性改编,也有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因此,这时的校本课程开发包含了对 学校所有课程的一种整体开发。 分) (3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BCD 2、ABCD 3、ABCDEF 4、ABCE 6、ABCDE 7、ACDE 8、BCDE 9、ACD
5、ACDE 10、ABC
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分)选修课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 (2 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学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分) (2
第 1 页 共 2 页

四、简答题 (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 彼此关联的。 分)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分)学生的心 (2 (1 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分) (1 2、目标取向: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 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过程取向: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 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主体取

五、论述题 (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泰勒原理主要表现为其《课程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四个问题: (1)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 到实现。 分) (2 这四个问题形成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或阶段: (1)确定目标; (2) 选择经验; (3)组织经验; (4)评价结果。 分) (2 对泰勒原理的评价: (1)泰勒原理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2)将评 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这是一大贡献; (3)适应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4)不 足:目标的神圣性不足;目标局限性。 分) (4 适当阐述(2 分) 2、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指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事实上的价 值判断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组成各门不同的学科, 并按有关文化知识的逻辑化,彼此独立地设计各门科目的课程类型。 分) (2 学科课程的优点: (1)有助于系统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 (2)有助于课 程工作者对教学科目的设计和管理,便于教师实施; (3)有助于学习者获得 系统的文化知识; (4)有助于课程的评价。 分) (2 学科课程的缺陷: (1)学科课程易忽视文化知识的整体性,易割裂学科 间的有机联系; (2)学科课程易忽视学生的特点、忽视学生的需要和经验, 使课程与学生实际脱节; (3)学科课程易忽视直接经验,易造成学生动脑动 手能力下降; (4)学科课程易忽视课程的综合,并加重学生负担; (5)学科 课程易导致教学组织和方法的单一。 分) (4 3、课程内容的三种取向及选择的基本准则: 三种取向: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 验。 分) (3 内容选择的准则: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注意课程内容应贴近现实生 活;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 分) (3 适当阐述(4 分)
向: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 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分) (2 3、结构主义课程论是 50 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布鲁 纳强调 “不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 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1 ” 分)⑴掌握学科结构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分)⑵在课程设 (1 计上,布鲁纳主张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特点,螺旋式地编排课程。 分) (1 ⑶在掌握知识的方法上,布鲁纳强调使用发现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

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 分) (1 4、校本课程开发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其开发、编制、实施、评价 各方面都表现出相应的特征。 分) (1 (1) 体现教育的服务性(0.5 分) (2)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0.5 分) (3)表现反思性的行动研究过程(0.5 分)
线
(4)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0.5 分) (5)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0.5 分) (6)要求教师转变角色(0.5 分) 5、课程内容组织的一般原则: (1)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即序列组织, 横向即打破学科界限和传统) ; (2 分) (2)逻辑顺序(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联系)和心理顺序(学生身心发展 的特点)(2 分) ;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