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政治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9
中共中央党校姜跃政党理论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一、专业的设置姜跃老师的政党理论研究方向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姜老师长期从事此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对于这方面造诣深厚,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并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专业的人才正是是社会所需要的,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这一个方向属于中共党史专业的一个下设方向,导师是姜老师,姜老师同是也是政党比较研究方向的导师。
二、导师介绍姜跃,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党的建设教研部,职务:世界政党比较教研室主任。
姜跃,现任中央党校党建部世界政党比较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政党理论和世界政党的比较研究和教学工作。
1988年至1993年,曾被公派到前苏联留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亲身经历了苏东剧变,对苏共亡党亡国的教训有切身感受和深入思考。
经常受派参与世界政党党际交流活动,考察访问过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以及蒙古、老挝、东欧等国,对东西方政党状况有着深入研究。
曾受聘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山东大学等院校的兼职教授,多次到陕西高校作党建辅导报告。
三、参考书目中共党史:1、郭德宏主编:《中国共产党的历程》第一、二、三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4、朱乔森、李玲玉、柳建辉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5、赵曜等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6、金春明等主编:《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7、郑必坚等主编:《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9、《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10、郭德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宋新宁第四章国际政治的法律规范有准则第一节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国际法及其形成和发展(P126——P129)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即国际社会之法,是国际社会中用以调整国家间相互关系,规定国际的权利与义务的原则和制度的总称。
二.国际法的基本特征1.国际法的主体,只包括主权国家和政府间国家组织。
(国际法主体与国际行为主体不完全相同,前者是指具有国际法律行为能力的实体,强调的是主体的法律地位;后者是指具有一般国际行为能力的实体,强调的是国际行为。
国际法主体必然都是国际行为主体,而国际行为主体,并非都具有国际法主体的资格。
)2.国家法的主要渊源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以及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决议。
3.国际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非强制性。
4.国际法反映的是各类国家共同利益的一种结合,表现出“超阶级性”的特点。
三.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P132——P135)第二节国际准则的形成和发展及其特点一.国际准则及其形成和发展(P135——P137)国际准则是各个国际行为主体在实施其对外行为、处理对外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
国际准则与国际法或国际法原则从根本上讲上一致的。
国际法侧重于国际交往中的法律规范,国际准则侧重于所有国际行为主体在处理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国际准则的基本特点1.时代性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道德范畴,国际准则明显的反映出各个时代国际社会存在的现实和国际国际社会中居支配地位的国家、阶级和法的本质特征。
2.共识性3.制约性国际准则一经某种形式确定下来,就队国家的对外行为和相互行为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这种制约性作用主要表现在:(1)人类基本的国际道德观念的无形影响。
国际准则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具有潜在的、无形的社会力量,使各国在考虑自己的对外行为、制定自己的对外政策时,自发地受到其约束。
(2)作为国际舆论工具的制约作用。
(3)对危及国际安全的行为予以制裁的重要依据。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自从1981年开始,就从高校本科毕业生当中招生学位研究生。
中央党校的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拥有着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和一批在教学科研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都享有高尚的学术地位与重大的影响力。
中央党校自从建校30连年以来,由于比较完善的研究生培育体系和独具特色的人材培育模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已经毕业的学位研究生当中,前后有29位校友成长为省部级领导干部,137位成长为司局级正职领导干部,一大量校友成长为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政策研究部门的专家、哲学社会科学的带头人,还有一大量成长为著名的企业家,为推动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个优秀的考研培训机构,必然拥有着高度专业化的灵魂人物。
尚考教育由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等众多研究生班主任联合执掌,将整个机构的教学计划与后勤保障体系整合到为考生提供辅导的每一个环节中。
实行吃、住、学封锁一体,真题、重点、模拟考试全方位高三式训练。
渴望学生成功的责任感、良好的教学环境、专业化的教学管理者、人性化的管理办法,魔鬼化的学习气氛,在尚考教育这一切都能充分感受到,另外通过对考生和考生家长的访谈,发现尚考教育也取得了很高的认可,口碑位居行业翘楚。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一、马克思主义大体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1.赵曜等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大体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马列高作选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1.赵曜等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大体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不指定参考书;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赵曜等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大体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金春明著:《毛泽东思想大体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3.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4.张蔚萍主编:《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五、马哲、中哲、外哲、伦理学专业参考书:1.韩树英:《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杨春贵:《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修订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3.杨春贵:《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4.侯才、阮青:《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高作选介》(修订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5.张志伟:《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7.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六、科技哲学专业参考书: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2.黄顺基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周光召主编:《今世科技》,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4.王鸿生主编:《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七、政治经济学专业:1.王天义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程》,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2.李兴山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3.胡希宁主编:《今世西方经济学概论》,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八、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专业:1.王天义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程》,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2.2. 董艳玲主编:《金融学》,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3.3. 储东涛:《区域经济学通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九、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经济法专业:1.沈宗灵: 《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谷春德: 《西方式律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姜明安: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王利明: 《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高铭暄: 《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潘静成: 《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十、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专业:1.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4.顾肃:《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浦兴祖:《今世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吴大英:《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十一、行政管理专业:1.张国庆:《公共行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吴江、胡冶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4.孙卫敏主编:《组织行为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5.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6.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7.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8.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十二、科学社会主义专业:1.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王怀超:《科学社会主义大体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4.萧贵毓:《社会主义思想史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十三、社会学专业: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郑杭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十四、党史、党建专业:1.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盖军:《新编中共党史简明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4.《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理论学习纲要》,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6.许志功:《邓小平理论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十五、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同国家考试参考书目十六、文艺学专业: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1-4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3.童庆炳主编:《文艺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二版);4.傅腾霄主编:《马列文论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5.中国现今世文学史(不指定具体书目,复试时用)十七、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1.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2.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鲁毅等著《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5.秦治来编著:《国际政治学简明教程》,渐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6.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7.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十八、世界经济专业: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张伯里:《世界经济学》,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中央党校一对一考研培训班尚考考研一对一辅导班,是北京唯一一家专注高端定制化的考研辅导机构。
2018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复习重点及试题(政治理论)十九大报告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继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特质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三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五、八个明确回答了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13 级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各专业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考试时间: 2013 年 5 月 11 日上午 试题:( 100 分) 一、判断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请按题号顺序将答案一律 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3.毛泽东特别着重于从组织上建党,把组织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4.生产就是消费,消费就是生产。
5. 无产阶级政党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策略时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原理出发。
6.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论断。
7.按照党 做出的战略估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到 21 世纪 20 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8.《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标 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
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 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0.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
同这个时期相 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不可能是无产阶级专政。
二、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答案为 A 、 B 、 C 、D 四个选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多选、少选、错选均不 得分;请按题号顺序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1921 年,列宁把国家资本主义的形 式概括为( ) A 租让制 B 股份制 C 合作制 D 代销代购制 2、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党的思想路线增加了( )的重要内容。
A 解放思想 B 与时俱进 C 实事求是 D 求真务实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保留与西方交往的国际通道,对香港和澳门问题采取了以下政策( )A “武力收回”B “暂时不动”C “维持现状”D “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4、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央党校政治理论第一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1、(选)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不同所有者的关系。
2、(选)商品生产从产生到资本主义时期,经历了简单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
它们又有共同性,共性是:商品生产者通过交换追求各自的经济利益;商品交换遵循等价原则;商品交换的当事人在市场上进行平等竞争;商品生产的运行以货币为媒介;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价值规律起着调节作用,它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
3、(选)(简)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对立统一关系?答:所谓统一,主要是指: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且两者的实质是互为条件的。
所谓矛盾,主要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同一个商品所有者来说是不可能兼得的,而只能是买者得到使用价值,卖者得到价值;商品生产往往会出现使用价值不符合社会需要,或者价值量超过社会购买力的现象。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现实的商品交换来解决。
4、(简)简单商品生产中存在的一个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答:简单商品生产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
它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几个社会之中。
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是私人劳动。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完全由生产者私人决定,生产的产品也完全归生产者私人所有。
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又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社会劳动。
他进行的生产是社会总生产的组成部分,其产品要满足社会的需要。
因此,私人劳动必须转化为直接社会劳动。
这样一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就构成了一个矛盾。
这一原理适用于一切商品生产。
5、(简)(论)如何理解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答:①是财富和价值的区别。
财富的源泉不仅是劳动,还有其他生产要素。
商品的价值则是抽象劳动即人类体力和脑力的凝结。
虽然这种凝结也需要依托客观的生产资料,但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只是转移它已含有的价值(前一个劳动过程创造的),而不是创造新年的价值。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1年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理论(100分)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答: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简述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答: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一般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根源,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导致垄断组织的形成。
帝国主义的其他所有特征都是以此为根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帝国主义的全部基本经济特征,都是垄断这一经济实质的不同表现。
这就是从生产垄断发展到银行垄断,从而形成金融资本的垄断;从国内垄断通过资本输出以及商品输出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垄断;从对世界经济的垄断最后发展到对世界领土的垄断。
第三、帝国主义作为垄断的资本主义,其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和实质是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追求这种高额垄断利润,是帝国主义经济活动乃至政治活动的决定性动机、目的和实质。
3、简述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答:即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4、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简谈现阶段如何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答: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必须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解决好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5级入学考试试题(政治理论、各专业)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不需要说明理由;全部打或按零分计;请按题号顺序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四位一体。
2.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3.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思想精神境界。
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最大实际。
5.“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生态文明。
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政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7.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8.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核心是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9.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效率至上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10.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二、单选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答案为A、B、C、D四个选项中的一个,请按题号顺序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1.集中反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是()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战略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党与群众关系中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是()A 一切依靠群众B 从群众中来C 到群众中去D 一切为了群众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 政治建设B 经济建设C 文化建设D 社会建设4.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A 妥协退让B 韬光养晦C 独立自主D 团结统一5.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该讲话题为()A 《新民主主义论》B 《论人民民主专政》C 《战争和战略问题》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三、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答案为A、B、C、D、E等选项中的若干个,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请按题号顺序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1.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A 否定之否定规律B 量变质变规律C 普遍联系规律D 对立统一规律2.扩大人民民主必须要保障人民的()A 参与权B 表决权C 表达权D 监督权E 知情权F 建议权3.列宁提出的“文化革命”的内容主要包括()A 扫除文盲,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水平B 培养和造就各方面的专门人才C 进行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D 发展国民教育4.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A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B 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C 资本输出失去了重要意义D 国际垄断资本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5.我们要健全和完善的社会管理格局是()A 社会领导B 政府负责C 党委协同D 公众参与四、辨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先判断对错,再运用你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说明理由,每题应在250字以上,约10行)1.绿水青山决不是金山银山。
新时代地方党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新时代地方党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篇一」进入党校之前,在我心目中的党始终冷静而庄严地高耸着。
似乎我只能向往它,却很难有机会亲近它。
而今,自己进入了党校学习,随着对党一些知识理论掌握的加深,党的形象也日渐生动而鲜活起来。
它如同一条时代的色流,黑白分明,彩旗飘飘。
从老师们的讲课当中,我大概总结了党的三个阶段性特征。
一、执着的理想追求中国共产党打造了时代,时代也打造了中国共产党。
时代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拓展了时代。
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没有完成历史遗留的使命;国民大革命之后,美国选择了国民党,然而,人民选择了中共,历史选择了中共。
从此,中共就不断带领人民,以铁的纪律与作风赢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迈向共产主义社会那个梦想的远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xx年的屈辱史升华了一个阶段。
这是中国民主革命史的一个华丽的收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与进步性的高度浓缩。
从浙江嘉兴的游船到陕西延安的星星之火,从1921的50名党员的有生力量到1949的百万大师横渡长江,从马克思主义到其在中国的本土化——毛泽东思想,而今,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党一直在努力,为着那个共产主义的蓝图。
有人也质疑过,真的存在这样一个社会吗?时代发展到资本主义不是就已经停滞了吗?所谓的完美的共产主义值得我们这样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追求吗?党的实际行动给了这些质疑一个最好的回答。
改革开放、经济特区、五年计划,我们在平稳中求发展,在危机中求改革,实践向时间明示:只要我们愿意,壮着胆子走下去,一样可以踩出一条坦途。
完美确实是虚无的,但是执着地追求完美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美的。
苛求完美无疑也就把美僵化了,因而也就不美了。
正是这样,党始终引领着我们迈向共产主义的征途,正是有着这份执着,这个理想,这种追求,党成为了两个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名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统一,党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成为了“三个代表“的号角与推动者、执行者。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篇一:中共中央党校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孕育和准备阶段(1844-1847年);(2)正式形成阶段(1848-1871年);(3)理论体系完成阶段(1871-1883年);(4)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和发展阶段(1883-1895年)。
(P2-P3)(二)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和伟大变革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P3)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根本变革和唯物史观的创立(一)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的历史观(P6-P7)3、科学的实践观:马恩认为,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并以实践为认识的目的。
4、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历史观领域,马恩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发展(P8-P10)5、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唯物史观的经典阐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中,马克思明确地把社会形态区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面,同时,又把上层建筑区分为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式即观念的上层建筑两部分。
认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专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6、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人的本质的揭示: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划分类三大社会形成或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2、简述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3、简述中国共产历史性课题。
4、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简谈现阶段如何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相互对立的分配原则。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及其现实意义。
2、简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100分)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
2、什么叫不确定型决策?3、简述异体监督。
4、简述指挥与协调的区别与联系5、简述评价的作用。
2、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办理人本观念中的“人”指的是办理客体中的人。
2、在管理活动中应以定性分析为依据,定量分析为工具。
3、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3、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论科学决接应遵守的原则。
2、谈谈权变观念在组织方面的应用。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9年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理论试题:(100分)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1、马克思是怎样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2、独立自主内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简述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4、简述“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5、实施“走出去”战略有何严重现实意义?2、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
2、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要就是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是什么?答: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1)十九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3)19世纪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和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4)马克思主义吸收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的文化和传统,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论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
3.简述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答:1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就是发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4.简述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之间关系的论述。
答:(1)具有直接的同一性;(2)互为媒介;(3)互相转换;(4)互有决定作用。
5.列宁是如何论述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的?答:(1)唯心主义根植于人类的认知之树;(2)人类认识的复杂性本身就包含产生哲学唯心主义的可能性。
6.什么是劳动力的价值?答:劳动力的价值由三个部分组成:(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7.列宁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论述。
答:辨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其对立的实质是对事物发展的动力或源泉认识不同。
(1)形而上学发展观否认事物的,认为事物的运动是由外因引起的,事物的运动只是引起数量的增减和空间位臵的移动。
(2)辩证法承认事物的内部的矛盾性,认为事物的运动是由自身引起的,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运动不仅是数量的增减和空间位臵的移动,而是进化和飞跃的统一,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是渐进性的中断。
8. 毛泽东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政治理论2014一、概念解释题1、货币: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P122、商品:是用来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统一体。
P103、资本: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一个运动的过程。
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P154、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并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P145、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邢台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其内容就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一定支出,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P116、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由劳动力构成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新生产出来,而且还创造出剩余价值,从而使这部分资本得到增值。
P167、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概括说,就是商品的价值量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
P128、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唯物之一和唯心主义。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既人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依据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P299、主要矛盾:在事物复杂的诸多矛盾中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的矛盾,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
P10010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对感性材料的加工而获得的关于对事物全面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P9711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
P10712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P10313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明形态。
P212362 页中间段相关语句。
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社会文明形态,既包括尊重自然、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价值观,也包括在这种价值观下形成的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文全面发展、社会持续繁荣” ,社会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多选: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2)1、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2、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2、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P3-4)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3、科学社会主义3、社会形态的三个层面(P8)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4、人的发展过程的三大社会形态或三大历史形态。
(P9)1、人的依赖占统治地位的阶段2、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3、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5、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P18-19)1、从生产社会化的本性要求来分析。
2、从阶级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原因来分析。
3、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变化趋势来分析。
6、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P21)7、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两个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或者成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P27)8、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P29)9、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1、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为本原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0、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和本质(P32-33)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根源,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导致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二,帝国主义的全部经济特征都是垄断这一经济实质的不同表现。
第三,帝国主义作为垄断资本主义,其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和实质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11、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P52-53)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2、工业企业停止推行国有化;3、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4、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11、国际资本主义的形式(P54):租让制、租借制、合作制、代销代购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