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重核)123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1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古诗词知识点汇总1.孙权劝学《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一、课文字词详解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③今:现在。
④当涂:当道,当权。
涂,通“途”。
⑤掌事:掌管政事。
⑥辞:推托。
⑦以:用。
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⑪见⑫往事⑬耳。
卿言多务,⑭孰⑮若孤?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②岂:难道。
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译“你”。
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⑤为:成为。
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这里可译为“吗”。
⑧但:只,只是。
⑨当:应当。
⑩涉猎:粗略地阅读。
⑪见:了解。
⑫往事:指历史。
⑬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⑭孰:谁。
⑮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
”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
②益:好处。
③乃:于是,就。
④始:开始。
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⑤今者⑥才略,⑦非复⑧吴下⑨阿蒙!”①及:到,等到。
②过:经过。
③论议:讨论,评议。
④惊:惊奇。
⑤今者:如今,现在。
⑥才略:才干和谋略。
非复:⑦不再是。
复,再。
⑧吴下:指吴县。
⑨阿蒙:吕蒙的小名。
阿,名词词头。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相待,⑤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⑪而⑫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
三,泛指多。
②即:就。
③更:重新。
④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眼光看待。
刮:擦拭。
⑤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⑥何:为什么。
⑦见事:知晓事情。
⑧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古诗文篇一、直接性默写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将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分幽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3、初,权谓吕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卿言多务,孰若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蒙乃始就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4、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整理打印版)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整理打印版)在七年级下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所学的知识涉及了多个模块,包括诗词、文言文、现代文等。
为了帮助大家进行复习,我特别整理了一份全面的复习资料,以便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课文导读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一共包括了多少篇课文?答: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共包括24篇课文。
2. 请简要总结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答:请参照附件中的课文导读表格,其中详细列出了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知识梳理1. 诗词在七年级下册我们学习了多首古诗词,包括《采桑子·重阳》、《观沧海》等。
这些诗词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和对自然、生活的感悟。
我们可以通过重复背诵和默写来巩固课文内容。
2. 文言文阅读在七年级下册我们也接触到了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如《乡土中国》和《木兰诗》。
这些文言文篇章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境界。
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言文,分析句子结构和词汇的意义,进一步理解篇章的主旨。
3. 现代文阅读七年级下册的现代文篇章包括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和小说,如《母亲》、《小达人》等。
这些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在复习时,我们应该注意理解篇章的情节和主题,并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意图。
三、技巧点拨1. 词语积累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词汇。
复习时,可以通过制作词语卡片或者做词汇练习题的方式来加深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掌握。
2. 阅读理解在复习时,要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可以通过朗读、默读、阅读理解题等方式来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
同时还可以利用阅读理解题对篇章的细节、主旨、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四、习题训练1. 选择题请参照附件中的选择题,对每个选择题进行认真思考,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2. 阅读理解题请参照附件中的阅读理解题,阅读每篇文章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之古诗文默写(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之古诗文默写(新人教版)一、提示型默写:1. 若是生活欺骗了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普希金《若是生活欺骗了你》)2.愁闷的日子里需要沉稳:相信吧, ________________。
( 普希金《若是生活欺骗了你》 ):现在却常常是愁闷。
( 普希金《若是生活欺骗了你》 )4.全部都是刹时, ________________;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
( 普希金《若是生活欺骗了你》)5.东市买骏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市买长鞭。
( 《木兰诗》 ),暮宿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________________。
( 《木兰诗》 )7. 日辞黄河去, ________________,不闻爹娘唤女声,________________。
( 《木兰诗》 )8.万里赴戒机, ________________。
( 《木兰诗》 )9.朔气传金柝, ________________。
( 《木兰诗》,壮士十年归。
( 《木兰诗》 )11.策勋十二转, ________________。
( 《木兰诗》 )12.雄兔脚扑朔, ________________。
( 《木兰诗》 )13.双兔傍地走, 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14.爷娘闻女来, ________________。
( 《木兰诗》 )15.小弟闻姊来, ________________。
( 《木兰诗》 ),对镜帖花黄。
( 《木兰诗》 )17.山际见来烟, ________________。
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_____。
( 吴均《山中杂诗》 ),弹琴复长啸。
丛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
( 王维《竹里馆》 )19.峨嵋山月半轮秋, 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词归纳复习1.《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语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写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描写边塞夜晚荒凉,冷寂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概括写战争的频繁和残酷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争激烈悲壮的语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中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意思相近,同样强调战争悲壮的语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语句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表现木兰离家愈远思亲越切的句子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孙权劝学》中说明不能用老眼光看人,而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万物的句子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山中杂诗》中表现出作者恬淡和安闲情怀的句子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中杂诗》中与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有异曲同工的诗句是: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山中杂诗》写山中空旷清幽,杳无人迹,道出诗人陶醉其中,灵魂融入自然的诗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4.《竹里馆》中表现作者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表现了作者清心淡泊的情怀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里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峨眉山月歌》中表现作者对朋友思念之情的佳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中以美妙的峨眉山月景,描绘出引人入胜的意境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中点出主题,表明诗人离开故乡愈远,怀念故乡友人的心情愈切的诗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发了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必背古必背课文《假如都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迷惘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圣克雷潘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滑。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口技》—清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双峰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遥遥闻深巷犬吠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
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
既而儿醒,大啼。
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
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
既而夫上床寝。
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123页古诗原文:春暮花飞意若何,残红满地叹蹉跎。
清风不解离人苦,犹自悠悠拂旧坡。
一、衍生注释:“春暮”指暮春时节,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花飞”描绘了花朵飘落的景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意若何”是说这种情景下内心的想法是怎样的呢。
“残红”即落花,“满地”强调落花之多。
“叹蹉跎”表达对时光虚度的叹息。
“清风不解”表示清风不能理解,“离人苦”是指离别的人的痛苦,“犹自”就是仍然,“悠悠”形容风的状态,“拂旧坡”是吹拂着过去的山坡。
二、赏析:这首诗开篇点明暮春时节,花朵飘落,此景让人不禁思索这意味着什么。
满地的残红让人触目惊心,仿佛看到时光在不经意间溜走,一种虚度光阴的感慨油然而生。
而清风本应是轻柔美好的象征,可在这里它却不理解离人的痛苦,依旧悠悠地吹拂着旧坡,就像生活中有些事物的存在是那么的无情,不会因为人的情感而改变。
通过对暮春景象和清风的描写,把诗人内心对时光和离别的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作者介绍:吾乃一介书生,名曰逸云。
生于山水之间,自幼喜好文学。
常观四季之景,感怀于心,便以诗抒情。
一生漂泊,经历离离合合,这暮春之景,恰似吾之人生写照,故写此诗以记心中之感。
四、运用片段:在那古老的庭院里,曾经繁花似锦,如今春暮,就如那首所写“春暮花飞意若何,残红满地叹蹉跎”。
一位老者坐在摇椅上,看着满地的落花,心中满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他也曾有过青春年少,可如今时光一去不复返,就像这暮春的花,渐渐消逝。
清风拂过,他无奈地摇摇头,这清风哪里懂得他内心的苦呢。
原文:夏夜繁星耀九天,蛙声阵阵扰吾眠。
荷香暗入纱窗里,思绪悠悠忆旧年。
一、衍生注释:“夏夜”点明时间是夏季的夜晚。
“繁星耀九天”描绘了夏夜天空中繁星闪烁,光芒似乎能照耀到九重天之上,形容星星之多且亮。
“蛙声阵阵”写出青蛙鸣叫此起彼伏的状态。
“扰吾眠”表示打扰了我的睡眠。
“荷香暗入”是说荷花的香气悄悄地进入,“纱窗里”即透过纱窗,“思绪悠悠”是思绪连绵不断的样子,“忆旧年”回忆过去的年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诗、词、文背诵默写一、课内古诗、词、文背诵默写(一)填空式默写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南北朝时期北方乐府民歌《木兰诗》3、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南北朝时期北方乐府民歌《木兰诗》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8、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林嗣环《口技》9、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0、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林嗣环《口技》11、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逐日》(二)理解性默写第10课《木兰诗》 P681、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准备情形的诗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诗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3、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诗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诗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5、诗中表现战场苦寒、环境恶劣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将士们连年征战、出生入死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诗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9、诗中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得东西的亲切感、自豪感的诗句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10、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诗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11、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巾帼不让须眉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事情错综复杂,难于分辨。
13、诗中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的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4、《出塞》中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
《木兰诗》中也含有“胡”字,其意思与“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胡”字基本相同的诗句是“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5、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与《木兰诗》中很相似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第20课《口技》 P148林嗣环1、文中描写宾客听到失火时的反应的句子是“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文中描写一家四口由醒入睡的过程的句子是“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第25课短文两篇 P198《夸父逐日》1、文中表现夸父无比英雄气概的句子是“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或“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或“弃其杖,化为邓林。
”2、后人常用“夸父逐日”一词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三)迁移性默写1、南亚海啸牵动着全球民众的心!灾害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
用《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
”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
2、站在长城脚下,遥想秦汉以来的战场: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征夫们期待的仅仅是“回家”二字!就像《木兰诗》中所写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小明暑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
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你就像《孙权劝学》中的吕下阿蒙,真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二、课外古诗、词、文背诵默写(一)填空式默写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7、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篇》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1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1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12、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1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礼乐志》1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16、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1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1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19、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增广贤文》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项羽本纪》2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篇》23、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2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庄子·渔父》2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2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2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的《诫子书》2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2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二)理解性默写1、吴均《山中杂诗》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有趣生活的诗句是“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其中最有趣的诗句是“云从窗里出”。
2、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诗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3、王维的《竹里馆》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诗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向照”。
(四句任意两句皆可),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诗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李白《峨嵋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诗是“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诗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诗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诗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诗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诗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7、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表达诗人恬淡胸襟的两句诗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诗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诗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9、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感慨的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0、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诗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间,且对仗工整的两句诗是“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12、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两句诗是“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13、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诗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诗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5、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16、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诗人,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诗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7、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8、赵翼《论诗》一诗中有两句诗可以用来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这两句诗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三)迁移性默写1、我只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树丛上黄莺频频鸣叫,把声音分送给野外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
挑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
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上露台,我就有眺望的舒适,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的人渐行渐远,在暮色溟溟中消逝了。
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3、“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化用的诗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六朝山水诗在大谢、小谢手中时,大多还是繁缛之作,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只用短短四句诗,已经很有唐人五绝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