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16 晚上的“太阳”》教学设计_13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晚上的“太阳” 2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2.能理解课文中一些表示人物感情变化的词组,并把它读好。
3.能根据课文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话。
4.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能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查找资料来解决。
Ok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理解课文中一些表示人物情感变化的词组,并较好地运用在复述课文中。
教学准备1.课件。
2.道具。
3.红外线笔。
教学设计一、读词导入: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
(学生齐读课题)2.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词组,请小朋友先读在心里,用你们的表情告诉我。
(学生自读,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讲的是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现在请小朋友跟随老师一起到故事发生的那天晚上去看个究竟。
一天晚上,爱迪生的妈妈病了。
?爸爸请来的医生说,妈妈得的是阑尾炎,需要做手术。
(学生指名听句,一起说)2.师:请小朋友翻开书,大声读第一自然段,比一比,你又知道了什么?(出示:两段话)(学生大声读,思考,指名交流)师:情况太危急了,谁来读?(学生指名读,齐读)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屋外风雪交加,屋内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手术得尽快开始,可是……医生……妈妈……爸爸……爱迪生……(学生按老师的提示读)师:你能连起来读吗?/请你也试一试。
(学生指名读)师:是啊,听着听着,我们的心好像也被揪起来了。
(学生齐读)师:时间就是生命呀,可是,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学生想象说话)2.师:正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忽然爱迪生眼睛一亮:“医生,我有办法了。
”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小朋友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学生默读思考)师:同桌交流一下,爱迪生是怎样做的?(学生同桌交流)师:谁来说一说?(学生指名交流)师:下面,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摆一摆,演一演,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爱迪生的每一个动作,想一想,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学生交流)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师:让我们学着医生的样子来夸夸爱迪生。
课题:15、晚上的“太阳”总课时: 3 课时本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能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能力:初读课文,能读正确、流利。
情意:学习爱迪生遇到问题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初读课文,能读正确、流利。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田字格黑板、发动学生搜集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爱迪生画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啊?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他呢?(简介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生于美国。
他从一个穷苦的、只上过三个月小学的孩子,成长为受人们尊敬的、伟大的发明家。
他小爱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总是充满着好奇心。
他30岁时发明留声机,32岁时发明“世界之光”——电灯,33岁时发明电车,随后又实验并改进了电话等。
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称他为发明之王。
)修改:(板书:晚上的“太阳”。
)咦,晚上怎么还会有太阳?你能猜猜这是怎么回事吗?(晚上的“太阳”其实是指电灯,因为它和白天的太阳一样给我们带来光明……)原来如此,怪不得,“太阳”上面还要加个引号,想引起小朋友们对它的注意呢!关于晚上的“太阳”——电灯,你还知道些什么?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爱迪生的课文。
〈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题目中的“太阳”为什么要加上引号?晚上有太阳吗?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3、带着问题好好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
设计意图:开篇介绍“爱迪生”,让学生接近伟人,产生探究欲望。
二、初读课文: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读顺语句,读通课文,标明自然段号。
修改: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画出词语,圈出生字。
读准字音,想象词义,还可以查字典。
《晚上的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读课文,知道爱迪生的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二段。
教学难点:理解爱迪生用镜面反射油灯灯光的用意。
教学过程:一、回忆单元主题,导入新课学习。
1、还记得我们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吗?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位名人?从他身上我们追寻到了什么?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名人,相信你的收获会更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品读感悟。
1、瞧,课文中的词语朋友来看望你们了,会读吗?出示词语:医生请来需要手术急性阑尾炎。
犹豫呻吟无可奈何焦急智慧自豪一本正经发明(指名读、齐读)2、一些词语朋友走了,留下了这几个词语,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说一两句话吗?3、你们刚刚说的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师:假如当时你在场,看到这种情况,你会说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4、这种情况,做手术是最好的办法。
可是做手术却遇到了困难。
读读这句话。
(出示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名说)5、此时在场的人有什么表现?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在场人表现的句子或词语。
学生根据导学案在小组内进行展示。
6、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师:(听钟表声)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爱迪生的手心攥出了汗水。
从这儿你体会到了什么?(紧张,担心,着急)如果手术不能马上进行,就意味着?(指名说)师:我们的心都好像被揪住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妈妈的安危担心,让我们读一读者揪心的场面。
(出示第2自然段的第2、3、4句话)指名读,齐读。
7、当爸爸无可奈何的搓着手的时候,当妈妈痛苦的呻吟时,当医生犹豫时,爱迪生紧紧在焦急吗?他还在?(相机板书:想办法)你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出示:突然,爱迪生说“我想出办法来了”。
)你体会到爱迪生什么心情?(兴奋、高兴、激动)你能读出高兴的心情吗?指名读,齐读。
8、到底爱迪生了什么办法?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爱迪生是怎样做的?可以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指名说(相机板书画图)师:这个方法好吗?好在哪里?师:在危机时不慌张,还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这就叫“急中生智”。
16.《晚上的“太阳”》(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晚上的“太阳”》。
出示课题,请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一下。
(学生读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这篇课文讲了谁小时候的故事?(板书:爱迪生)(出示词语)谁来做一回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这些词语?(小老师领读)
齐读词语
3、ppt出示词语:
阑尾炎突然手术光线危险智慧一片光明
看来同学们已经都把词语掌握了,谁还能用上屏幕上的一两个词语说说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指名说)
4、引说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大雪天的晚上,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病了……爸爸请来的医生说,需要……
5、从这一小节中我们知道爱迪生的妈妈得病了!(板书:妈妈得病)而且非常严重,如果不马上手术,就会有生命危险,情况多危急哪!让我们打开书本,读一读这一内容。
二、精读感悟
1、过渡:面对这种危急情况,在场的人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小朋友自由读
课文第二自然段。
在书上划出在场人表现的词语或句子。
2、讨论交流。
画面一:医生犹豫了
(1)什么叫“犹豫”?医生为什么会犹豫?(出示第一、二句话点击:犹豫)(2)你能读出医生犹豫不决的心情吗?指名读。
画面二:妈妈痛苦地呻吟着,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
(1)妈妈痛苦地呻吟着,(出示第三句话点击:痛苦地呻吟)据老师了解,我们班的顾恺恒同学就曾经得过这个病,让我们先来听一听他的感受。
(指名说)
是呀,此时的妈妈身体就如同刀绞一样,疼得麻木了,没有了知觉。
(2)你能把妈妈痛苦地呻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3)看着妈妈这么痛苦,爸爸的表现呢?(点击:无可奈何地搓着手)“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能做做搓手的动作吗?
你从这个“搓”字能体会出爸爸怎样的心情呢?他的嘴里可能还会说什
么?你能表演一下吗?指名回答。
(4)能把爸爸的担心读出来吗?指名说。
画面三:爱迪生焦急中想出了办法。
(1)在这危急时刻,小爱迪生是如何表现的?(点击:焦急地看着)能把“焦急”改为“着急”吗?
(2)爱迪生为什么焦急?谁来把爱迪生一家三口的表现读一读?
(3)(出示第四句点击:一分一秒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从这个攥字你能体会到什么?
能不能通过朗读把爱迪生的担心、紧张表现出来?(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爱迪生。
(齐读)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听(表声)
如果手术不能马上进行,就意味着……生接答。
(4)师:我们的心都好像被揪住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妈妈的安危担心,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揪心的场面?(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前四句话)(5)就在这时,情况出现了转机。
(6)教师引读:突然,爱迪生眼睛一亮,说:“医生,我有办法了!”
(7)(出示第二自然段下面的内容)他到底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小朋友继续往下读。
用自己的话说说爱迪生是怎样做的?用上"先……再……接
着……然后……"(出示)说一说。
(8)先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说。
(你说的真清楚!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9)课件演示。
(边演示课件,师边述:请小朋友看清楚了,镜子使用与不使用有没有区别。
这个方法是这样的:爱迪生先把……再搬来……)(10)这个方法妙吗?妙在什么地方?指名交流。
(生:用镜子照灯,光线就比原来亮了。
生:用镜子照灯可以调节反射炮光的角度。
生:这样既增加
了亮度,又不阻碍医生做手术。
)(评价:你和爱迪生一样是一个爱动脑
筋的孩子。
)
(11)是呀,爱迪生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才能使手术台前一片光明的,爱迪生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救了自己的妈妈,(板书:救)而当时他想出这个办
法时的心情怎样?(激动、惊喜)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眼睛一亮)(12)(出示句子:突然,爱迪生眼睛一亮,说:“医生,我有办法了!”)能读好这句子吗?读出他此刻的心情?(指名读)
(13)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爱迪生的身边,你会对他说什么?指名说(适机板书)。
(14)引说: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这紧张的气氛和爱迪生的机智!(齐读第二
自然段)
(一)精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1、过渡:医生顺利的做完了手术,现在病床前又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呢?
(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看看图,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名回答。
2、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写的?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3、交流:
(1)(出示医生的话)我们也来学着医生的样子来夸夸爱迪生。
读好句子。
老师这里有一个疑问,救妈妈的明明是医生,可是医生却为什么说
是爱迪生救了妈妈?(在妈妈生命垂危的时刻,在大家因为光线暗
而无法进行手术的关键时刻,是爱迪生想出了这个方法,创造了光
明,使手术顺利完成,才使妈妈转危为安。
)
(2)妈妈,她在为谁自豪?妈妈当时心里会想些什么?(指名回答)
(3)课文中没有写爸爸的表情,想像一下,他会说什么话来称赞爱迪生?
用上这样的句式:(出示)爸爸说:
(二)那此刻的爱迪生在想什么呢?谁来读读爱迪生的话?
(出示爱迪生的话出示句子: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一本正经地说:“妈妈,要是晚上也有太阳该多好哇,我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1)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句话中有两个太阳呢,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是的,同学们读书非常仔细,而且善于思考,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句话,
你一定还能读出新的感受。
(2)他是随便说说的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可以看出爱迪生怎样?(认真的,下了很大的决心)
你能像爱迪生一样,一本正经地对妈妈说说?(指名读)(评:多有决心呀,真有理想)
从这一时刻开始,爱迪生幼小的心里立下了志向,那就是要(生接答)(板书:造立志)
(3)后来……(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接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发明电灯)
三、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电灯给世界带来的光明和美丽吧。
(欣赏电灯)
2、总结:这美好的一切都缘于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正是因为爱迪生从
小就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有坚定的信念,所以他最终成为世界上
伟大的发明家,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一生中约有两千多
项发明呢!被人们称之为“发明之王”。
3、小朋友,现在你又想对爱迪生说些什么?
四、作业(出示)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你想知道爱迪生还有那些发明吗?请大家课后去找些资料,你一定
会对爱迪生有更多的了解。
板书设计
16 晚上的“太阳”
妈妈得病
积极动脑
爱迪生救造
解决问题
发明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