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五单元“我爱你,中国”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如何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认识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其在生活中的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知识讲解:(1)讲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概念。
(2)介绍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如为国争光、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等。
4.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分享身边的爱国主义事迹,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就在我们身边。
5.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讲解如何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爱国主义行为,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2. 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3. 如何培养爱国主义精神4. 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爱国主义在我心中”的作文。
2. 拓展延伸:请学生课后收集关于爱国主义的诗词、名言、故事等,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组织爱国主题班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爱国主义的伟大。
爱国主义教育教案爱国主义教育教案(精选7篇)爱国主义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内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文,综合地运用语文。
3、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参与意识、相互合作意识等,形成并获得个性的感受和体验,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文,综合地运用语文。
教学难点: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
教学准备:演讲会场的布置。
教学过程:一、课前先学:1、阅读讨论:课本内容,明确爱国主义的有关内容。
2、小组合作: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确定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写出具体的安排表。
3、调查采访: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并主动联系、实地考察,收集有关文字、图片、实物资料等。
4、生动表述: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以演讲稿的形式,生动地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独特感悟。
5、选出班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演讲会的主持人,并做好主持演讲的准备工作。
二、口语训练:演讲爱国主义诗歌.三、导学读标: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内容,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培养自觉参与意识、相互合作意识,形成并获得个性的感受和体验,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
四、释疑解难:针对疑惑,提出解决方法。
五、精读探究:1、创设情境,点燃热情电视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片断,营造演讲氛围。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演讲竞赛,学生点评演讲要求:脱稿,重点介绍当地爱国人士的事迹。
点评要求:从选材内容、个人的感悟、演讲技巧等方面综合评价。
六、拓展延伸:1、成果展示:以展览会的形式,相互交流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交流演讲稿。
爱国主义教育教案(精选4篇)爱国主义教育教案篇一活动目的:通过组织这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我的祖国”,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激发民族自豪感。
活动内容:1、整队、唱国歌,宣布班会开始。
2、祖国知识知多少竞赛。
3、文艺表演。
4、班主任老师小结,齐唱国歌。
活动形式:汇报、表演、竞赛。
活动准备:1、学生学唱爱国歌曲。
2、准备英雄故事。
3、了解祖国近年来的成就。
4、搜集祖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文明和成就。
5、在黑板上用美术字书写本次班会活动的主题。
活动过程:一、班主任老师讲话。
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声音。
国旗,国歌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无论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就会出现鲜艳的五星红旗,就能听见嘹亮的国歌响起。
热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唱起国歌时,你的神情、态度、内心的感受,都能说明你的爱国心。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谈“我的祖国”,那就从高唱国歌开始我们的畅谈之旅吧。
主持人:全体起立,奏国歌,齐唱国歌,敬礼!二、演讲英雄故事。
主持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是无数英勇的革命先烈用献血换来的。
看……同步播放录象片段。
主持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过去,听一听英雄的故事。
由事先准备好的学生讲故事,班主任适时解释,渲染气氛。
三、知识竞赛。
主持人: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纵贯五千年岁月的悠久历史,有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
这些,我们又知道多少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知道的多。
以主持人出题,各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小组间的竞赛。
竞赛结束,成绩落后的小组为同学们唱一支歌。
四、爱国歌曲大家唱。
主持人:在浩瀚的歌曲海洋里,有一种歌曲总是能带给我们力量——爱国歌曲。
每当我们唱起她,听到她,心中都会油然而生对祖国的眷恋。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爱国歌曲大pk环节。
男、女生各就各位,看看谁唱得多,唱得好。
爱国主题班会教案教案名称:《我爱我的祖国》——爱国主题班会一、活动目标:1.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通过学习和交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成就以及未来愿景,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开场导入(5分钟)1.教师引入话题,讲述爱国的重要性,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或者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讲授(20分钟)1.回顾祖国历史:简要介绍中国从古代文明到现代发展的历程,强调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伟大创新精神。
2.展示国家成就:分享近年来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如航天事业的进步、脱贫攻坚的胜利等。
3.理解国家愿景:解读中国梦的概念及其内涵,阐述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互动讨论(20分钟)1.分组讨论:围绕“我是怎样理解爱国的?”、“我能为祖国做些什么?”等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每位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观点分享:各小组推选代表,上台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进一步深化对爱国行动的理解。
实践活动策划(10分钟)1.鼓励学生结合班级特点,策划一系列爱国实践活动,如开展公益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办诗词朗诵比赛等。
总结寄语(5分钟)1.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核心内容,重申爱国的重要性,并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三、活动后续:•安排时间执行同学们策划的爱国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落实到实践中。
•对活动效果进行跟踪反馈,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对本次爱国主题班会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便于优化今后的教学设计。
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案(精选7篇)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认识国旗的基本特征和含义。
2、学习在适当的位置准确地黏贴五颗五角星,制作国旗。
3、懂得要爱祖国、爱国旗。
教学准备国旗(多国)、国歌音乐、五角星(大小各许多)、纸、蜡笔。
教学过程一、出示各国国旗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寻找中国国旗。
师:谁能从这么多国旗中找出中国的国旗?二、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国旗,了解五颗星的含义。
1、提问:你在哪里见过国旗?国旗是什么颜色?上面有什么?小结:我国的国旗是红颜色的,有五颗五角星,也叫五星红旗。
2、升国旗时你听到什么?那是什么音乐?3、播放国歌,唱国歌,尝试升国旗礼仪,知道行注目礼。
三、指导幼儿观察五角星的位置,并且自己动手制作国旗。
制作方法如下:1、粘贴五角星。
一颗大的黄色五角星贴于旗面的左上方,四颗小的黄色五角星围着大星贴在右侧。
2、给国旗染色。
用深红色的蜡笔给国旗涂色,注意不把颜色涂到黄色五角星上。
四、展示幼儿的制作的国旗。
请五角星位置粘贴错误的幼儿纠正,涂色不够的幼儿再次加工。
观看同伴的国旗,作出正确的评价。
(重点是五星粘贴的评价)通过展示作品与评价作品,也是巩固幼儿对国旗的正确认识。
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案篇2一、设计的指导思想1、重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特有功能,关注学生情感教育,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2、强调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养成,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使历史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3、探索新的评价机制,力图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课程目标的设计(一)知识目标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运动"精神。
2024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爱国主义教育》教材第四章“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部分,详细内容包括: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特点,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认识到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要求和内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引导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做到知行合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实践。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国家发展成就的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新课内容学习:(1)介绍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要求和内涵。
(2)讲解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特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关于爱国主义的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爱国主义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及时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2. 内容: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爱国主义特点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特点。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
2. 答案:(1)新时代爱国主义特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注重实践性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案模板(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我们的国家”,第13课“我爱你,中国”。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国旗、国徽、国歌,了解我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的象征意义,增强国家意识。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培养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国旗、国徽、国歌的象征意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了解我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增强国家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歌唱祖国》,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
2. 讲授新课(1)认识国旗、国徽、国歌①展示国旗、国徽、国歌,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象征意义。
②讲解国旗、国徽、国歌的来历,加深学生对国家象征的理解。
(2)了解我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①展示我国地图,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地形等。
②介绍我国的历史文化,如四大发明、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实践活动(1)你了解的我国地理、历史、文化特点有哪些?(2)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4. 例题讲解(1)我国国旗的设计者是谁?国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2)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爱国人士?5. 随堂练习(1)绘制国旗、国徽、国歌图案,并解释它们的象征意义。
(2)简述我国的一个地理、历史、文化特点。
六、板书设计1. 爱国主义教育1.1 认识国旗、国徽、国歌1.2 了解我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查找资料,了解一位我国历史上的爱国人士,下周上课时分享。
2. 答案:(1)示例:在作文中,学生可以描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自己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爱国教育的教案(精选8篇)爱国教育的教案篇1活动目的: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初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经过多种形式的表演来歌颂、赞美祖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让学生明白爱国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
活动背景:爱国主义作为人的一切基本道德价值观和品质,必须从小培养,经过长期教育和熏陶,才能逐步构成。
作为小学生来说,限于他们对祖国的感受和理解,他们的爱国情感表现是十分具体和贴近生活的。
因而,我们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从小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师的激发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依托,以环境为媒介,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活动方式:班长主持、全体学生参与。
活动准备:指导学生从课内外书籍收集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等方面的知识,排练与主题活动有关的诗、歌、舞。
准备《国歌》、《歌唱祖国》演奏带。
活动过程:一、活力导入全班同学演唱《国歌》营造气氛;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高:祖国啊,是您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在辽阔的大地上茁壮成长。
熳:祖国啊,您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像青松一样挺拔在地球的东方。
高:祖国啊,您像妈妈一样用坚强的臂膀,挺拔的身躯,顽强的毅力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熳: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炎黄子孙合:我们是中国人,全体起立,面向红旗,高唱国歌,敬礼熳:《祖国我爱您》四四班主题班会此刻开始。
1、了解祖国概况和国旗的意义熳:下头进行第一项程序,了解祖国概况和国旗的意义高:你了解我们的国旗吗,请听介绍2、学生用多种方式歌颂祖国高:黄皮肤,黑眼睛,我爱我的祖国,请欣赏杨晟李泊良诗朗诵《歌唱祖国》熳:无数中华儿女用不一样的形式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请欣赏王高一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高:五千年春夏秋冬,季节轮回,熳:五千年礼貌铸造了一个伟大的灵魂;那就是中华:请欣赏诗朗诵《中华少年》。
三、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当怎样爱国呢?幻灯片演示四、立志报国高:共和国的昨日,有我们的悲壮;共和国的今日,生机勃勃;祖国繁荣富强的明天,则要靠我们去创造。
爱国主义的教育教案(通用8篇)爱国主义的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与文本作者展开对话,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琢磨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结合资料,深入文本体会作品所表达的爱国之情。
教学准备:查找海外华侨学习国语的事例。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国语文,我要把我的作业本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它。
我一定会激励自己把中国语文自修好,像这作业本上的成绩那样。
“同学们,看了这段话,你的心中涌动的是怎样的情感呢?过渡:那一声声“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
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分别的时刻,是多么不忍心离去呀!二、质疑,研读课文。
1、陈小允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2、你对他的变化有什么感情?3、对于语文课,“我”由开始的“厌恶”到后来的“喜爱”,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无法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从这些心理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对于语文课,对于中国语言,文学,你又有了怎样的认识?结合一些海外华侨不忘学习国语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总结升华是啊,这是作者热爱祖国的表现,是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所以当他离开中国那一刻,再一次深情地呼唤着——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
“我”深情的告别,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这种爱国情有着一股绵绵不息的力量,它激励着我们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同学们,我们都深切地爱着我们的祖国,就像我们深切地爱着我们伟大而慈祥的母亲,而亲爱的祖国就是我们最伟大的母亲。
而今天作者要漂洋过海,离开母亲,怎能不深情地呼唤——别了,语文课。
爱国主义的教育教案篇2【活动目标】1、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建立历程、感受祖国的变化,培养学生从小懂得为祖国服务,爱祖国、爱老师的感情。
2.通过歌曲、诗朗诵等活动形式的表演来歌颂、赞美祖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教案模板(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中学德育课程标准》中“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结合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我爱你,中国”相关内容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民族区域自治”,第二节“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我爱你,中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国家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
3.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民族政策上的特点。
(3)阐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一段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爱国主义教育2. 内容:(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我爱你,中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2)请举例说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
2. 答案:(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爱国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伟大的成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让学生了解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鼓励学生勿忘国耻,自强不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
能增强学生的“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责任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统一而奋斗。
2.教学难点:在教学中,要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弘扬社会当中的正能量,并加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图片,整理有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播放歌曲,《龙的传人》。
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可是当我们翻开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长卷,我们发现原来伟大的祖国母亲,竟经历了那么多的
风雨,那么多的沧桑。
当侵略者的铁碲践踏我们美丽山河的时候,当帝国主义肆意蹂躏欺压我们的人民的时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脸上流着泪,心中淌着血。
可是,祖国母亲给了我们无尽的动力和坚不可摧的力量,为了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在屈辱中抗争。
2.时空旅行
下面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去回顾历史,看一看,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过的风雨历程。
(1)屈辱血泪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1840年,英国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年腐朽无能的清政府与英军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赔款、开放通商口岸。
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软弱无能的清政府,1860年英国再次卷土重来,与法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举世无双的国家园林付之一炬。
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攻占了中国首都。
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圆明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
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被一齐付之一炬。
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
日本也紧随英法,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在得到巨大好处之后,于1931年,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由于蒋介石执行“不抵抗”
政策,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1937年12月13日南京也沦陷了沦陷,日军于南京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
这在人类史上是惨绝人寰的暴行。
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
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2)巨龙崛起
今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了,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杨利伟叔叔乘坐“神舟五号”实现了中国人征服太空的梦想,2008年,我国还成功承办了奥运会,2013年“神十”……
3、诵读经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翻译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安居乐业之后自己才会觉得快乐。
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说自古以来,有谁能长生不死呢?一个人只要能将爱国的赤诚之心永载史册,虽死也无憾了。
4、听爱国故事
5、谈感想
1、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朗诵了关于道德的名言后,请在小组里谈
谈自己的感悟。
2、同学们上台发言,谈感悟。
6、做反思
1、自己思想境界够不够
2、平时言行举止对不对
3、自己的修养礼仪行不行
7、送吉祥
送给我们敬爱的祖国一句祝福。
8、行善举
班级统一组织到校内捡垃圾。
小结:我们的同学毕业以后就直接走向了生产一线。
在生产一线,恪守奉公,敬业奉献,为了实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也是一种爱国。
那么当下阶段,我们是学生,好好学习,认真学习各种文化技能,也是爱国。
本次课程结束了,可是爱国心,爱国情会永远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让我们为了我们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