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点解比例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
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果1118和12m相等,则m 等于( )。
A .223 B .323 C .173 D .3332.在下面各比中,与0.5∶0.6的比值相等的比是( )。
A .15∶16 B .12∶35 C .25∶263.3:8=15:x ,x =( )A .30B .40C .504.用2,3,6,9组成的比例中,正确的是( )。
A .2396:=:B .2:36:9=C .3269:=:5.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 )。
A .成正比例关系B .成反比例关系C .不成比例D .无法确定6.大于47而小于67的分数有( )个。
A .1B .2C .无数7.下列各数中,( )不能与2、8、10组成比例。
A .58 B .85 C .52 D .40二、填空题8.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分别是18和2.4,其中一个内项是1.5,另一个内项是()。
9.57ba =、a 与b 成( )比例关系。
10.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5,其中一个内项是0.25,另一个内项是( )。
11.如果7a =9b (a 和b 都不等于0),那么a∶b =( )∶( )。
三、其他计算1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各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如果能,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560:7和720:9(2)0.45:0.3和1.5:1(3)11:416和11:636(4)30.6:8和4:0.55四、解方程或比例13.解方程。
(3x-0.5)∶(4x+3)=4∶9五、解答题14.给一间房子铺地砖,每块地砖的面积和所需地砖的数量如下:(1)每块地砖的面积和所需地砖数量有什么关系?(2)若每块地砖的面积是0.5平方米,需要多少块地砖?参考答案与解析:1.A【解析】略2.B【分析】此题可先算出原式中比的比值,再算出A、B、C中比的比值,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解比例
知识点一:解比例
0.4: 1.2=x : 15 3.6 : x=18: 2 37=x 1.4
82=9x x: 25=1.2: 75 12:15=14:x
知识点二:列比例解决问题
1、某手机超市门口放着一个手机模型,模型的高度与手机的实际长度的比是20:
1。
已知手机模型的高度是160 cm ,手机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厘米?
2、有一张滕王阁的图片,图片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1150,图片高 6 cm,滕王阁实际高多少米?
3、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2:5,已修了132m ,这条路长多少米?
4、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量得一棵1.8 m 高的树的影长是0.6m ,又量得一座楼的影长是 12m ,这座楼高多少米?
5、两个平行四边形 A 、B 重叠在一起的部分的面积是 A 的14,是 B 的13 。
已知平行四边形 A 的面积是 12 cm ²,求平行四边形 B 的面积。
6、王叔叔配制某种药水,其中药和水的质量比是1:70,现在有 10g 药,可配制这种药水多少克?。
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与应用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学校: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2、3、56这三个数中插入第四个数x,使得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那么x最小是()。
A.56B.365C.59D.542.图中长方形B的面积是21m2,长方形C的面积是63m2,长方形D的面积是49m2,长方形A的面积是()m2.A.25B.31C.29D.27二、填空题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子加上1,分子比分母少3;如果分母加上1,则这个分数的分数值是34,原分数是(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相同的数,使等式成立:()()173 335+=+。
5.如果73x y=(x,y均不为0),那么x:y=(________):(________)。
三、解方程或比例6.解比例。
20:8:12x =534::275x = 22.73.6x =7.解比例。
x 8.4210.4=11:21:x 39= 40.36:x 10%:9= 35x :21:79=8.解比例。
1:225%:0.753x = 1.232.5x = 36728:12x = 7:24:3.54x =9.解比例。
47:5:21x = 1:0.2:5117x = 280.40.1x = 111::4810x =10.解比例。
324::4515x = 2:336x = 250.75:8x = 27:258x =11.解比例。
0.75∶x =125∶2 536:x :1287=12.解方程。
(1)16∶2=x∶12 (2)25∶14=30∶x(3)16∶14=x∶112(4)x 9=182713.解比例。
(1)12∶13=14∶x (2)x∶4=9∶5 (3)0.7x=145 (4)40%x =120%214.我会解比例。
25:7:14x = 10.5:35 5.7:x =141556x = 153::584x =15.求未知数。
六年级解比例习题及答案六年级解比例习题及答案在数学学科中,比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六年级的数学课程中,解比例习题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六年级解比例习题及答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小明用了3天时间走了60公里的路程。
如果他以相同的速度继续前进,那么他需要多少天才能走完剩下的120公里?解答: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比例关系:3天/60公里 = x 天/120公里。
我们可以通过交叉乘法的方法解这个比例关系,即3 × 120 = 60 × x,得到x = 6。
所以,小明需要6天才能走完剩下的120公里。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例子:小红用了4小时做完一份作业,而小明用了6小时才完成相同的作业。
如果他们以相同的速度继续做作业,那么小明用多长时间才能追上小红?解答: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比例关系:4小时/1份作业= x小时/1份作业。
由于小红和小明的速度相同,所以他们完成相同的作业所用的时间也是相同的。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另一个比例关系:6小时/1份作业= x小时/1份作业。
将这两个比例关系联立起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方程:4/x = 6/x。
通过交叉乘法的方法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x = 6。
所以,小明需要6小时才能追上小红。
除了上述的例子,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比例习题。
比如,有些习题给出了一个比例关系,要求我们根据这个比例关系计算其他未知量的值;有些习题给出了一些已知量和一个比例关系,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量和比例关系计算其他未知量的值;还有一些习题给出了一些已知量和一个比例关系,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量和比例关系判断其他未知量的大小关系等等。
在解比例习题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交叉乘法、分数的化简、代入法、逆向推理等等。
考察到解比例知识点的实际问题一、知识概述《考察到解比例知识点的实际问题》①基本定义:解比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已知条件找出另外两个未知数的比例关系。
就好比我们知道2个苹果等于4个橙子,那1个苹果就等于2个橙子,这就是解比例。
②重要程度:解比例在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关键工具,无论是在工程计算还是日常生活中都经常用到。
③前置知识:在掌握解比例之前,你需要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比如什么是比例,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
④应用价值:解比例能帮助我们理解复杂关系中的量变规律,比如在购物时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性能比,或是根据地图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等。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解比例通常被归为小学数学或初中数学的比例章节中,是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部分。
②关联知识:它与分数的运算、百分数的计算等知识点紧密相关,也涉及到代数方程的概念。
③重难点分析:重点在于理解比例的性质,掌握如何通过已知条件建立比例关系。
难点在于如何灵活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④考点分析:考试中,解比例通常作为应用题出现,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数学建模能力。
三、详细讲解【方法技能类】①基本步骤:首先要识别题目中的比例关系,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设立等式;最后通过算术运算或代数方法求解未知量。
②关键要点:理解题目意图,准确找出比例关系;确保运算过程中比例关系的正确性;注意单位的统一。
③常见误区:容易把比例关系理解错误,比如将等比关系误认为是等同关系;或者在运算过程中忽略了单位换算。
④技巧提示:画图帮助理解比例关系;利用已知条件设立等式时,要尽量简洁明了。
四、典型例题例题一《水果店的比例问题》题目内容:一个水果店有两种水果,苹果和橙子。
已知4个苹果的重量等于2个橙子的重量,求一个苹果的重量等于多少个橙子的重量。
解题思路:首先明确比例关系,然后利用比例性质设立等式求解。
详细解析:设一个苹果的重量为x,一个橙子的重量为y。
物理解题方法:比例习题专项复习含答案解析一、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比例1.一质点在连续的6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 内位移为12m ,最后一个2s 内位移为36m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 2 B .质点在第2个2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8m/sC .质点第2s 末的速度大小是12m/sD .质点在第1s 内的位移大小是6m【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位移差公式x 3-x 1=2aT 2可求加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第1s 末的瞬时速度,再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速度和位移. 【详解】A 项:设第一个2s 内的位移为x 1,第三个2s 内,即最后1个2s 内的位移为x 3,根据x 3-x 1=2aT 2得加速度a=3m/s 2,故A 正确;B 项: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差为定值即3221x x x x -=-,解得:224x m =,所以质点在第2个2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24122mm ss =,故B 错误;C 项:第1s 末的速度等于第一个2s 内的平均速度,则v 1=6m/s ,则第2s 末速度为v=v 1+at=6+3×1m/s=9m/s,故C 错误;D 项:在第1s 内反向看为匀减速运动,则有:221116131 4.522x v t at m =-=⨯-⨯⨯=,故D 错误. 故选A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1、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x=aT 2,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并能灵活运用.2.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A .5<21t tB .21t t <1C .3<21t t <4D .4<21t t <5【答案】C 【解析】 【详解】离地后重心上升的过程,可以看作逆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通过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比为)(1:21:32:23,可得212323t t ==-2134t t <<,故C 正确,ABD 错误。
解比例练习题及答案比例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描述了两个或多个数量之间的相对关系。
解比例练习题是一种常见的数学练习,通过计算和推理,求解给定比例中的未知量。
本文将为您介绍解比例练习题的基本方法,并提供一些例题及其解答。
一、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单位的量之间的相对关系。
通常用冒号(:)或分数表示。
例如,a:b表示a与b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理解为a是b的几倍或几分之一。
在比例中,被除数称为“前项”,除数称为“后项”。
两个比例相等时,可以使用“比例的交叉乘积相等”原理求解未知量。
二、解比例练习题的方法解比例练习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已知前项和后项中的某些量,求解另一未知量;或者已知比例关系,求解各个量。
1. 已知前项和后项中的某些量当已知前项和后项中的某些量时,可以通过建立等比例方程,求解另一未知量。
例如,已知比例关系3:5 = 9:x,我们可以建立等比例方程:3/5 =9/x,通过交叉乘积得到3x = 45,再求解x,得到x = 15。
2. 已知比例关系,求解各个量当已知比例关系,但没有具体的数值时,可以通过建立等比例方程,求解各个量。
例如,已知比例关系a:b = 2:3,且b = 12,我们可以建立等比例方程:2/3 = a/12,通过交叉乘积得到2*12 = 3a,再求解a,得到a = 8。
三、例题及解答1. 已知比例关系3:5 = 9:x,求解x。
解:建立等比例方程:3/5 = 9/x,通过交叉乘积得到3x = 45,再求解x,得到x = 15。
2. 已知比例关系a:b = 2:3,且b = 12,求解a。
解:建立等比例方程:2/3 = a/12,通过交叉乘积得到2*12 = 3a,再求解a,得到a = 8。
3. 若比例关系a:b = 4:5,且b = 25,求解a。
解:建立等比例方程:4/5 = a/25,通过交叉乘积得到4*25 = 5a,再求解a,得到a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