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 格式:ppt
- 大小:337.50 KB
- 文档页数:48
汽车正常行驶具备的基本条件
汽车正常行驶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发动机要有足够的驱动力,驱动车轮与路面间要有足够的附着力,足以克服行驶时的各种阻力,它们之间应满足以下关系:附着力≥驱动力≥行驶总阻力保证汽车正常行驶的条件包括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牵引力大于或等于行驶阻力;
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当驱动力F1=滚动阻力P1+空气阻力P2+上坡阻力P3+加速阻力P4时汽车等速行驶。
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牵引力大于或等于行驶阻力;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变速箱、传动系统到达驱动轮,驱动轮在路面滚动,形成推动汽车前进的动力,即牵引力。
牵引力大于阻力,汽车加速前进;牵引力小于阻力,汽车减速;牵引力等于阻力,汽车保持匀速状态。
阻力的构成包括路面对汽车的阻力,空气阻力(风阻)以及上坡等效而成的“坡道阻力”。
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当驱动力F1=滚动阻力P1+空气阻力P2+上坡阻力P3+加速阻力P4时汽车等速行驶。
F1P1+P2+P3+P4时汽车加速行驶。
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第三节 汽车动力性分析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和功率平衡图作用于驱动轮上的驱动力t F 为s t g 0t dT i i F r h =(1-14)式中:s T —使用状态的发动机转矩;t h —传动系机械效率,见表1-6;0,g i i —变速器和主减速器的速比;d r—车轮滚动半径。
汽车速度与发动机转速及传动系参数的关系式为a r g 023.60.37760nrnv r i i p =ᄏ,km/h(1-15)式中:a v —汽车速度,km/h ;r r —车轮滚动半径,m ;n —发动机转速,r/min 。
车轮滚动半径=滚动圆周长/2p 。
对子午线轮胎可取r r =0.97×自由半径,对斜交轮胎取r r =0.95×自由半径。
车轮滚动半径是指车轮承受铅垂载荷和转矩时的半径,在硬路面上近似与单纯承受铅垂载荷的静力半径相等,其经验计算式为()[]λ-+=12/0254.0d b d r ,m (1-16)式中:d r —车轮滚动半径,m ;d —轮辋直径,m ;b —轮胎宽度,m ;λ—轮胎径向变形系数,额定胎荷时可取为0.1~0.16。
由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按不同挡位,可绘制各挡的驱动力—车速曲线图,如图1-47所示。
同时在图上还画出了常见行驶阻力曲线f w F F +,这样就构成了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图1-47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图1-48 动力特性图在阻力曲线与驱动力曲线的交点即有t f w F F F =+,车辆可在该车速下匀速行驶。
动力特性图是指动力因数—车速关系曲线(图1-48)。
动力因数定义为t w F F D G-= (1-17)利用动力特性图可以比较不同车重和空气阻力的车辆的动力性能。
驱动轮发出的驱动功率:t t sP P h =式中:P s —发动机使用状态下的功率。
图1-49 功率平衡图由于不同挡位对应的车速范围不同,各挡的车轮驱动功率与车速的关系曲线亦不同(图1-49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