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艺设备基础》_第三章(1)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4.99 MB
- 文档页数:53
第1章水工艺设备常用材料1. 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你认为水工艺设备对金属材料的哪些性能要求更高?怎样才能满足这些要求?答:使用性能:1 化学性能: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
2 物理性能:密度,熔点,热膨胀系数,导热性以及弹性模量等。
3 机械性能: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
工艺性能:可焊性,可锻性,切削加工性,成型工艺性,热处理性能。
我觉得水工艺设备对金属材料的强度,刚度和抗腐蚀性的性能要求更高。
按照实际的工程需要,通过不同材料间的比较,从中选出较优的材料。
2.钢的分类与编号如何?答: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碳钢和合金钢。
分别又分为低中高。
按质量分类:普通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硫磷的含量区分)用途分类: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
编号:(1)普通碳素结构钢:Q+数字表示。
Q275表示屈服强度为275MPa的碳素结构钢。
(2)优质碳素结构钢:采用两位数字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为万分之几。
含碳为0.45%的编号为45钢。
(3)碳素工具钢:以“T”开头,后面标以数字表示含碳量的千分之几。
高级就在最后加以“A”。
(4)合金结构钢:两位数字+元素符号+数字来表示。
两位数字表示含碳量的万分之几,元素符号表示所含的合金元素,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百分之几。
(5)合金工具钢:和合金结构钢类似。
含碳量大于或等于1%时不予标出,小于的话用千分之几表示。
3. 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碳是决定钢材的主要元素,随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将不断提高,而塑性和韧性则会随之下降。
硫是一种有害元素,产生“热脆”现象。
磷也是一种有害元素,产生“冷脆”现象。
锰是一种有益元素,作为脱氧剂和合金元素,减轻硫的有害作用,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硅是一种有益元素,作为脱氧剂和合金元素,提高强度,硬度,弹性,降低塑性和韧性。
氧,氮:未除尽的氧氮大部分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降低强度,冷弯性能和焊接性能。
氧增加热脆,氮增加冷脆。
钛,钒,铌:钢的强脱氧剂和合金元素,改善韧性,提高强度。
《水工艺设备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 Equipments for Water Process课程编码: 080720118总学时:24 实验学时:0 学分:1.5适用对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水力学、建筑力学、普通化学、物理化学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主要目的是介绍与水工艺设备的制造、设计、工艺特点、适用条件等有关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与水工艺设备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等有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常用工艺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工艺性能,使学生初步具备水工艺设备开发、设计、选型和运行管理的素质与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水工艺设备常用材料授课学时: 41.1 金属材料1.2 无机非金属材料1.3 高分子材料1.4 复合材料重点:使学生掌握水工艺设备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能与特点。
难点:如何根据材料的性能、特点和水工艺设备要求,确定不同材料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第2章材料设备的腐蚀、防护与保温授课学时: 22.1 材料设备的腐蚀与防护2.2 设备的保温重点:材料设备的腐蚀、防护及保温知识。
第3章水工艺设备理论基础授课学时: 43.1 容器应力理论3.2 机械传动理论3.3 机械制造工艺3.4 热量传递与交换理论重点:掌握与水工艺设备设计、制造有关的容器应力理论、机械传动方式及设备制造工艺方法与适用条件。
难点:容器应力理论及热量传递与交换理论。
第4章水工艺设备的分类授课学时: 14.1 通用机械设备4.2 专用设备重点:掌握水工艺设备的分类。
第5章容器(塔)设备授课学时:35.1 压力容器法兰5.2 管法兰5.3 支座5.4 安全泄放装置5.5 填料及其支承装置5.6 布水(气、汽)装置重点:安全泄放装置知识第6章搅拌设备授课学时:26.1 搅拌设备的用途及分类6.2 机械搅拌设备结构及其工作原理6.3 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机械搅拌设备重点:熟悉和掌握搅拌设备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适用条件等。
水工艺设备基础第一章水工艺设备常用材料1、水工艺设备常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有碳钢、铸铁、合金钢、不锈钢以及部分有色金属材料等。
2、金属材料的基本分类:3、钢的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主要分为碳钢和低合金钢按质量分类:按照钢中硫和磷的含量可分为普通钢、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
普通钢 S≤0.055%;P≤0.045%;优质钢 S、P均应≤0.040%;高级优质钢 S≤0.030%;P≤0.035%按用途分类:主要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
4、普通碳素结构钢:这类钢主要保证机械性能,故其牌号用Q+数字表示。
若牌号后面标注A、B、C、D,则表示钢材质量等级不同,其中A级最低,D级最高。
若在牌号后标注字母“F”则为沸腾钢(脱氧不完全的钢),未加标注的为镇静钢。
例如:Q235-A·F表示屈服强度为235MPa的A级沸腾钢。
这类钢按其屈服强度的大小有Q195、Q215、Q255、Q275等牌号。
5、合金结构钢:这类钢的编号是利用“两位数字+元素符号+数字”来表示。
前面的两位数字代表钢中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元素符号表示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元素后面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平均含量的百分之几。
如果低于1.5%,则不标含量。
如果大于1.5%、2.5%、3.5%....,则相应的以2、3、4....表示。
例如 12CrNi3钢,其平均含碳量为0.12%,平均含铬量小于1.5%,平均含镍量为3%。
若为高级优质合金结构钢,则在钢号的最后加“A”字,例如20Cr12Ni14WA。
6、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C、P、S)硫、磷元素多了会有哪些不好?S含量必须严格控制,硫不溶于铁,以FeS形式存在,与Fe形成低熔点的共晶体,使钢材在热加工时容易开裂,产生“热脆”现象。
硫含量高还使材料的断裂韧性降低。
P磷能全部溶于铁素体中,虽能使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加,但同时会导致塑型和冲击韧性的显著降低,特别是在低温时使钢材显著变脆,产生“冷脆”现象。
《水工艺设备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基础理论部分第1章水工艺设备常用材料1、钢的用途分类;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牌号的含义2、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3、概念:导热系数、线膨胀系数、蠕变变形、应力松弛、冷脆性、疲劳破坏4、温度对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5、不锈钢的概念、成份、分类6、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的概念7、铜、铜合金的分类;耐蚀原因8、铝、铝合金的分类;耐蚀原因9、陶瓷材料的分类;无机非金属材料耐蚀的原因10、高分子材料的概念;蠕变、应力松弛、老化的概念11、塑料的组成,分类(热塑性、热固性),性能特点;常用代号(PE、PP、PVC、ABS)。
12、玻璃钢材料的组成、分类(热固性、热塑性)、性能、应用第2章材料设备的腐蚀、防护与保温1、腐蚀的概念、腐蚀的分类2、电化学腐蚀原电池反应的四个基本过程;极化、氢去极化(析氢腐蚀)、氧去极化(吸氧腐蚀)的概念。
3、金属的全面腐蚀、局部腐蚀;局部腐蚀的类型及相应概念4、微生物腐蚀的概念5、设备腐蚀防护体系构成;防腐蚀强度设计考虑的因素6、电化学保护方法类型(阴极保护:外加电流、牺牲阳极;阳极保护)、各自原理、适用条件,示意图示7、缓蚀剂的作用8、电镀、浸锌等腐蚀防护技术;衬里防护技术(玻璃钢、橡胶)9、设备保温的目的;常用保温材料的类型;保温结构构成、形式第3章水工艺设备理论基础1、薄壁容器的概念;容器的构成;2、薄膜应力的概念;圆柱壳的径向和环向应力计算公式;容器封头的形式;压力容器的概念、容器壁厚的确定方法3、齿轮传动的特点;圆形齿轮传动机构的形式;齿轮传动失效形式4、带传动的构成、分类;带传动失效形式5、链传动的构成、分类;链传动失效形式6、导热的概念;导热系数,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傅立叶定律;热阻的概念7、对流换热的概念;牛顿公式;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及在换热设备上的体现8、凝结换热的概念、类型及各自的特点9、热辐射的概念;辐射换热的本质和特点10、平壁传热过程,传热计算;会用式(3.116)计算11、传热的增强措施。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