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 格式:doc
  • 大小:26.51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围绕落实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将落实核心素养与课堂基本知识传授相结合,是我们面对的一个课题。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大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四大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

1、语文教学是一首诗,是一首唯美的散文,是一篇批判现实的杂文。语文教学最后的落脚点就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让学生明白,同一篇文章每个读者的感受都会不同,再努力理解作者本意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与感受。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做完基本释义后,让学生自己品鉴,并分组交流讨论并形成本组的结论,课堂上进行交流,让学生通过观点不同的碰撞,激发思维的火花,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从而逐渐完成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2、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有推动作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现在学生在面对考试时有些题目并非是知识点没有听懂或者是没有记住。而是在面对冗长的题目时无法将题目完全读懂,例如数学考试中的统计类题目,一般都是很长的文字材料,大部分学生并非题目不会做,而是把题意读不懂,不知道题目让干啥。结

果导致失分,考完后,老师只把题意解读一遍,大部分学生都会做了。再例如最近一次县对抗赛考试文综考试题目中有个关于南海可燃冰

的材料题,题目中已经给出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的化合物,学生知道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但不知道可燃冰是可再生还是不可再生能源?我想这也应该是学生阅读理解与语文思维提升与发展的问题。培育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反复训练。

3、语文教学是让学生形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2018年春节文艺晚会上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苔》传遍大江南北,其中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情怀。安排学生利用假期观看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等节目,先提高学生的兴趣。然后在语文课堂上每月进行一次读书会,让每个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一本好书、一篇好文,并能针对自己所读之文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高阅读品鉴能力,从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审美能力。

4、语文教学应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传承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自觉,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通过孔子学院在全球各国的开办,取得了所在国国民的认同和对中华文化的向往和热爱,激发同学们的民族文化自信。通过古典诗词的朗诵、古典名著的品鉴等方式体现民族优秀品质、优秀传统,让学生知道这些优秀传统与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屹立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与经久不衰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