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相关性指导下的关联规则剪枝算法
- 格式:pdf
- 大小:293.88 KB
- 文档页数:4
剪枝算法综述
x
介绍
剪枝算法是一类从评价值最优化问题中获得最优解的算法,是机器学习和搜索引擎的重要基础,其结果可以用于优化计算机程序、算法以及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它的本质是探索检索空间以找到最优解的方法。
剪枝算法的主要功能是消减搜索空间,通过消减搜索空间来获取最优解。
它通过对搜索树进行搜索,避免了在不必要的节点上浪费资源,最后得到更好的搜索效果。
剪枝算法分为两类。
一类是前剪枝算法,它的原理是在搜索树中寻找最佳点,在搜索到最佳点时,舍弃比它低的点,从而减小搜索空间;另一类是后剪枝算法,它的原理是在所有子树被访问完后,删除没有影响最终结果的节点,从而减小搜索空间。
剪枝算法的典型应用如下:
1.最优组合搜索:可以使用剪枝算法找出给定数据集中可能存在的最优解。
2.图像特征提取:可以使用剪枝算法从图像中提取最有价值的特征集合。
3.机器学习:可以使用剪枝算法减少模型的复杂度,从而提高模型的精度和效率。
剪枝算法具有计算效率高、性能优良以及易于实现等特点,广泛
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中的优化问题处理中。
其结果可以有效提升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实现极致优化。
如何使用剪枝技术优化算法随着数据量和模型复杂度的增加,算法的效率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剪枝技术是一种常用的优化算法效率的方法,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剪枝技术优化算法。
一、剪枝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剪枝技术是指在搜索算法、分类算法、关联规则挖掘等领域中,通过剪去不需要考虑的部分来降低算法复杂度和提高效率的一种技术。
剪枝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定的判断条件,减少算法的搜索空间,从而达到优化算法的效果。
剪枝技术分为静态剪枝和动态剪枝两种。
静态剪枝是指在算法执行前就进行筛选,剪去不必要的分支,从而减少计算量;动态剪枝是在算法执行过程中对搜索空间进行剪枝,根据算法实际情况和需求动态地调整搜索空间。
在具体的算法实现中,剪枝技术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减枝、约束传播、启发式剪枝等。
减枝是指根据预设的规则,剪去不需要考虑的分支,减少搜索空间。
约束传播是指根据算法中的局部约束条件,预处理出所有合法的方案,从而在搜索过程中减少计算量。
启发式剪枝是指利用启发式算法的思想,通过剪枝引导搜索过程,从而更快地找到最优解。
二、如何使用剪枝技术优化算法1. 确定优化目标在使用剪枝技术优化算法前,需要明确优化目标。
优化目标可以是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正确率等,也可以是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
只有明确了优化目标,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剪枝。
2. 选择适当的剪枝策略在使用剪枝技术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剪枝策略。
不同的算法适合不同的剪枝策略。
例如,在搜索算法中,可以采用启发式剪枝、减枝等方式;在分类算法中,可以采用预剪枝、后剪枝等方式;在关联规则挖掘中,则可以采用约束传播等方式。
3. 优化剪枝条件剪枝技术的效果取决于剪枝条件的选择。
对于一个给定的算法,需要深入了解算法中各个环节的特点和规律,选取合适的剪枝条件。
另外,对于动态剪枝,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动态地调整剪枝条件。
4. 结合其他优化方式剪枝技术是一种常用的优化算法的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优化方式,如并行计算、缓存优化、矩阵压缩等,来达到更好的优化效果。
简述关联规则算法流程摘要:一、关联规则简介二、关联规则算法流程1.数据预处理2.事务数据库的构建3.寻找频繁项集4.生成关联规则5.剪枝与优化三、关联规则应用实例四、关联规则算法的优缺点正文:一、关联规则简介关联规则是数据挖掘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用于发现数据集中的关联关系。
关联规则的表示形式为:A1 → A2,表示如果事务中包含A1,那么很可能也包含A2。
关联规则算法旨在找出频繁出现在数据集中的项集(即支持度高的项组合),然后根据置信度生成关联规则。
二、关联规则算法流程1.数据预处理: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包括去除重复记录、填补缺失值等,以便后续算法顺利进行。
2.事务数据库的构建:将清洗后的数据组织成事务数据库,其中每个事务由一组项目组成。
3.寻找频繁项集:通过遍历事务数据库,计算每个项集的出现次数,找出支持度大于设定阈值的频繁项集。
这一步可以使用递归、Apriori算法等方法。
4.生成关联规则:对于每个频繁项集,生成满足置信度要求的关联规则。
例如,如果一个频繁项集为{A, B},且其在事务数据库中的支持度为0.8,那么可以生成如下关联规则:A → B,支持度为0.8。
5.剪枝与优化:为了消除冗余规则和降低规则置信度,可以对生成的关联规则进行剪枝。
剪枝方法包括:前缀剪枝、闭包剪枝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算法提高计算效率,如采用矩阵运算、FP-growth等方法。
三、关联规则应用实例关联规则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购物篮分析、搜索引擎、信用评估等。
以购物篮分析为例,通过挖掘顾客购买商品的关联关系,可以为顾客推荐相关商品,提高销售额和客户满意度。
四、关联规则算法的优缺点关联规则算法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能够发现数据集中的潜在关联关系。
但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数据量较大、项目较多的情况处理效果不佳,以及生成大量冗余规则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不断提出新的关联规则算法,以提高算法的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挖掘常见问题解答数据挖掘是一项涵盖多个领域的技术,其中关联规则挖掘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方法。
关联规则挖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潜在关联性,从而揭示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
然而,在进行关联规则挖掘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回答一些关于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挖掘的常见问题。
问题1:什么是关联规则挖掘?关联规则挖掘是一种发现数据中有趣关联关系的技术。
在关联规则挖掘中,我们根据数据集中事务项的出现频率和相关性,发现项目之间的关联规则。
例如,在购物篮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挖掘顾客在购物篮中同时购买的商品来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规则。
关联规则通常采用类似于“如果A出现,则B也会出现”的形式表示。
问题2:关联规则挖掘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关联规则挖掘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市场营销中,关联规则挖掘可以帮助企业了解顾客的购买习惯和偏好,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推荐策略。
在医疗领域,关联规则挖掘可以发现不同症状之间的关联关系,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
在交通领域,关联规则挖掘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优化交通路线,减少拥堵情况。
此外,关联规则挖掘还可以应用在网络安全、社交网络分析等领域。
问题3:关联规则挖掘的主要算法有哪些?关联规则挖掘的主要算法包括Apriori算法和FP-Growth算法。
Apriori算法是一种基于候选项的经典算法,在挖掘关联规则时生成候选项集,并通过逐层计算每个项集的支持度来筛选频繁项集。
FP-Growth算法是一种基于前缀树的高效算法,通过构建频繁模式树并利用其特殊性质来挖掘频繁项集。
这两种算法都有其优劣势,具体选择哪种算法取决于数据集的特点和需求。
问题4:关联规则挖掘的评价指标有哪些?在关联规则挖掘中,评价挖掘结果的指标包括支持度、置信度和提升度。
支持度指标衡量了关联规则在数据集中出现的频率,支持度越高表示规则出现越频繁。
置信度指标衡量了关联规则的可信程度,即当前规则的先决条件出现时,结论项也出现的概率。
机器学习算法中的剪枝问题及解决方法剪枝(Pruning)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处理过度拟合问题的技术,尤其在机器学习算法中被广泛使用。
随着数据量及模型结构的日益复杂,剪枝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步骤。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机器学习算法中的剪枝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剪枝是什么?剪枝是一种技术,旨在减少复杂的模型所造成的过度拟合。
过度拟合发生在数据集过小或模型过于复杂的情况下。
这时,模型的性能可能会表现出很高的训练误差,但在新数据集上可能表现很差。
剪枝就是一种技术,用于减小模型复杂度,从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其中两种主要的剪枝方式为预剪枝和后剪枝。
预剪枝是在决策树生成过程中,通过预先选择某些结点不进行拓展来避免过拟合的产生。
通常预剪枝的方式有限制树的深度、限制每个叶子节点的最小样本数目、限制每个节点的最小信息增益等。
后剪枝则是在决策树生成完成之后,被用于去除不必要的节点用以降低树的复杂度。
后剪枝通常的方式是数据集分成三部分: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
决策树生成之后,计算每个节点对验证集的划分误差。
如果将某个节点剪枝之后,验证集误差不会增加,则可以进行该节点的剪枝操作。
二、剪枝问题剪枝是为了减小模型复杂度,提高模型泛化能力,但是在实际模型中,剪枝也会产生一些问题:1. 剪枝不当可能导致模型欠拟合如果剪枝太过严格,可能导致模型的复杂度过低,以至于无法准确拟合样本数据。
这样的模型会表现出较高的测试误差,而且会失去对与某些输入的能力,危及模型的准确性。
2. 剪枝过程过于耗时剪枝的过程可以非常耗时,尤其是考虑到剪枝需要在很多不同的模型上进行。
不同的算法剪枝的过程可能不同,不同模型的结构和大小也会影响剪枝的效率和时间。
3. 剪枝会影响模型的泛化性能剪枝不但可以减小模型的复杂度,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泛化能力的下降。
如果剪枝的过度而导致了欠拟合,那么在应用到未曾见过的数据上时,可能表现出过低的准确性。
数据挖掘及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A. 分类B. 聚类C. 关联规则挖掘D. 数据清洗答案:D2. 数据挖掘中,以下哪项技术不属于关联规则挖掘的方法?A. Apriori算法B. FP-growth算法C. ID3算法D. 决策树算法答案:C3. 以下哪个算法不属于聚类算法?A. K-means算法B. DBSCAN算法C. Apriori算法D. 层次聚类算法答案:C4. 数据挖掘中,以下哪个属性类型不适合进行关联规则挖掘?A. 连续型属性B. 离散型属性C. 二进制属性D. 有序属性答案:A5. 数据挖掘中,以下哪个评估指标用于衡量分类模型的性能?A. 准确率B. 精确度C. 召回率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6. 数据挖掘的目的是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知识;模式7. 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包括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和________。
答案:预测分析8. Apriori算法中,最小支持度(min_support)和最小置信度(min_confidence)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分别用于控制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频繁项集;强规则9. 在K-means聚类算法中,聚类结果的好坏取决于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初始聚类中心;迭代次数10. 数据挖掘中,决策树算法的构建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步骤。
答案:选择最佳分割属性;生成子节点;剪枝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数据挖掘是数据库技术的一个延伸,它的目的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答案:√12. 数据挖掘过程中,数据清洗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用于提高数据质量。
()答案:√13. 数据挖掘中,分类和聚类是两个不同的任务,分类需要训练集,而聚类不需要。
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分析算法数据挖掘是一种从大量数据中搜寻模式和隐藏信息的过程。
关联规则分析是数据挖掘中的一种常用算法,旨在找出数据集中存在的关联规则,即一组频繁同时出现的项目。
本文将介绍与关联规则分析算法相关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场景。
一、基本概念1. 支持度:支持度是指给定数据集中一个项目集的出现频率。
例如,支持度为10%表示项目集出现在数据集中的10%的事务中。
2. 置信度:置信度是指从包含给定项目集的事务中选择另一个项目时,选择该另一个项目的可能性。
例如,置信度为50%表示选择另一个项的时候,有50%的可能性该项与项目集一起出现。
3. 频繁项集:指在给定数据集中出现频率高于预定阈值的项集。
4. 关联规则:指一组频繁同时出现的项目的组合。
关联规则通常以形式“A→B”的规则呈现,其中A和B都是项目集。
二、算法流程1. 找出频繁项集:在给定数据集中寻找项集,其支持度高于预定阈值。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采用Apriori算法。
Apriori算法是一种基于遍历候选项并剪枝的算法。
该算法采用候选项和间隔查找技术来查找频繁项集。
2. 生成关联规则:从频繁项集中可以派生出关联规则。
对于生成的每个频繁项集,从中选择一个项,根据支持度和置信度的限制来判断该项是否应该从项集中删除。
3. 评估和筛选规则:评估确定的规则以确定它们的属实性。
使用给定支持度和置信度将每个分配的规则与数据集中的情况进行比较,来评估它的重要性。
(学习算法过程中需要使用训练数据)。
三、应用场景1. 购物篮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可以用于购物篮分析,以确定哪些商品有更大的机会一起购买。
例如,当一个人购买了鸡蛋和面包时,可以推断出他们也可能购买牛奶。
2.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公司可以使用关联规则分析来推荐商品。
例如,当一个客户浏览了一件商品时,电子商务公司可以使用关联规则来推荐其他相关的商品。
3. 医疗诊断关联规则分析可以用于医疗诊断,以帮助医生快速识别疾病。
例如,当一个患者具有某种症状时,可以使用关联规则确定是否有其他相关症状,从而更快地诊断疾病。
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算法在数据挖掘领域,关联规则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挖掘数据集中的关联模式和规律。
关联规则算法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数据集中的各种关联性,从而为决策制定和市场营销等领域提供重要参考。
一、概述关联规则算法是一种基于频繁项集的挖掘方法,通过发现数据集中的频繁项集和相关规则来挖掘数据中的关联性。
其主要目标是找出数据项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帮助人们了解数据集的特征和规律。
关联规则算法主要采用两个评估指标来衡量关联规则的质量,即支持度和置信度。
二、Apriori算法Apriori算法是最经典和常用的关联规则算法之一。
该算法基于频繁项集的概念,通过逐层扫描事务数据库并利用候选集生成的方法,快速找出频繁项集。
Apriori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剪枝策略来降低计算复杂度,从而提高算法的效率。
三、FP-growth算法FP-growth算法是一种基于FP树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与Apriori算法相比,FP-growth算法在构建频繁项集时不需要生成候选集。
它首先构建一棵FP树,然后利用该树的特殊结构来高效地挖掘频繁项集。
FP-growth算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并且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
四、关联规则的评估除了找出频繁项集外,关联规则算法还需要对挖掘得到的规则进行评估,以筛选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关联规则。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兴趣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关联规则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并作为决策制定的依据。
五、应用领域关联规则算法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市场营销中,我们可以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分析顾客的购买行为,从而提高产品销售和推荐服务的效果。
在医疗领域,关联规则算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和预测患者的风险等。
此外,关联规则算法还可以应用于网络推荐、网络安全、社交网络分析等方面。
六、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关联规则算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提高算法的效率和准确性方面。
关联规则的四种算法关联规则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基础方法,其主要用于寻找一个数据集中不同属性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关联规则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市场营销、电商推荐、客户分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关联规则的四种经典算法:Apriori算法、FP-growth算法、ECLAT算法和SPMF算法,并分别从算法原理、实现过程、优缺点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Apriori算法Apriori算法是关联规则中的一种基础算法,它是R. Agrawal和R. Srikanth于1994年提出的。
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如果某个项集是频繁的,那么它的所有子集也应该是频繁的。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项集没有达到最小支持度的要求,那么包含这个项集的项集必定不能达到最小支持度要求。
Apriori算法的实现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生成候选项集,即根据原始数据集生成所有可能出现的项集,包括单项、双项、三项等。
第二步是计算每个项集的支持度,并根据最小支持度对项集进行筛选,得到频繁项集。
Apriori算法的优点是它的思想简单易懂,容易实现。
然而,由于该算法需要生成大量的候选项集,因此它的计算复杂度比较高,而且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不够高效。
二、FP-growth算法FP-growth算法是一种基于树结构的关联规则算法,它最早是由Han J.和Kamber M.在2000年提出的。
该算法主要采用基于前缀树的方法,先将原始数据集转换为一棵FP树(频繁模式树),然后通过对FP树的递归遍历,得到所有的频繁项集。
FP-growth算法的实现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构建FP树,即对原始数据集进行一个预处理,生成一棵FP树。
第二步是遍历FP树,根据FP树的头指针表和条件模式基,递归地生成频繁项集。
FP-growth算法的优点是它不需要生成大量的候选项集,可以减少计算复杂度,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率。
同时,该算法也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可以通过实现不同的优化方式来适应不同的数据集。
关联规则挖掘的经典算法与应用关联规则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它能够从大规模数据集中发现出现频率较高的项集,并进一步挖掘出这些项集之间的关联规则。
通过挖掘关联规则,我们可以发现项集之间的隐藏规律,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关联规则挖掘的经典算法,包括Apriori算法和FP-growth算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一、Apriori算法Apriori算法是关联规则挖掘中最具代表性的算法之一。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迭代的方式逐步发现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
Apriori算法的步骤如下:1. 初始化,生成所有频繁1项集;2. 迭代生成候选项集,并通过剪枝策略去除不满足最小支持度要求的候选项集;3. 重复步骤2直到无法生成新的候选项集;4. 根据频繁项集生成关联规则,并通过最小置信度要求进行筛选。
Apriori算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实现。
然而,由于其需要多次迭代和大量的候选项集生成操作,对于规模较大的数据集来说,效率较低。
二、FP-growth算法为了克服Apriori算法的低效问题,FP-growth算法应运而生。
FP-growth算法采用了FP树(Frequent Pattern tree)的数据结构来高效地挖掘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其主要步骤如下:1. 构建FP树,首先对事务数据库中的项进行统计排序,然后基于排序后的项构建FP树;2. 通过FP树的挖掘路径,得到频繁项集;3. 基于频繁项集生成关联规则,并通过最小置信度要求进行筛选。
FP-growth算法的优点是减少了候选项集的生成过程,大大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同时,由于使用了FP树的结构,它也减少了算法所需占用的内存空间。
三、关联规则挖掘的应用场景关联规则挖掘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我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零售市场分析:通过挖掘购物篮中的关联规则,可以发现商品之间的关联性,帮助零售商制定促销策略,提高销售额。
Apriori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到频繁出现的项集和关联规则。
在Apriori算法中,对候选关联规则进行剪枝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提高算法的效率和减少计算的复杂度。
下面我们将详细描述Apriori算法对候选关联规则剪枝的原理。
1. 理解Apriori算法的工作原理Apriori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数据的先验知识,即如果一个项集是频繁的,那么它的所有子集也一定是频繁的。
根据这个性质,Apriori算法通过迭代的方式生成候选项集,并使用计数的方法来检查这些候选项集的频繁程度。
在每一次迭代过程中,算法会生成具有k个项的候选项集,然后根据支持度阈值来剪枝,只保留频繁的项集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候选项集。
2. 候选关联规则剪枝的原理在Apriori算法中,对候选关联规则进行剪枝是通过支持度来实现的。
支持度是指一个项集在数据集中出现的频率,如果一个项集的支持度低于预先设定的阈值,那么它就不会被认为是频繁的。
在生成候选项集的过程中,算法会利用支持度来进行剪枝操作,即只保留支持度高于阈值的候选项集,而剔除支持度低于阈值的候选项集。
3. 优化候选关联规则剪枝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Apriori算法的效率,可以采用一些优化方法来优化候选关联规则的剪枝过程。
其中一个常用的优化方法是使用哈希技术来压缩候选项集的空间,减少候选项集的数量和提高计算效率。
另外,还可以利用事务数据库的特点,对候选项集进行预处理,提前剔除一些不可能成为频繁项集的候选项集,从而减少计算量和节省时间。
4. 应用实例Apriori算法对候选关联规则的剪枝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电商领域,可以利用Apriori算法来分析顾客的购物行为,找出频繁的购物项集和关联规则,从而为商品推荐和营销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医疗领域,可以利用Apriori算法分析患者的病历数据,发现频繁的症状组合和疾病关联规则,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
基于关联图的加权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陈文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
【年(卷),期】2010(036)013
【摘要】针对交易数据库中数据项重要性不同的现象,引入加权支持度和最小支持期望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关联图的加权关联规则模型,并在该模型基础上,设计了改进的加权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该算法扫描数据库仅一次,采用关联图存储频繁2项集信息,通过构建基于图的剪枝策略,减少验证频繁项集的计算量,有效提高加权频繁项集的生成效率.
【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陈文
【作者单位】铜陵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铜陵2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52
【相关文献】
1.基于矩阵压缩的加权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J], 肖红光;邓国群;谭雯;向德华;李宁
2.基于加权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电子商务商品推荐系统研究 [J], 郝海涛;马元元
3.基于关联图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研究 [J], 蔡之华;吕维先;颜雪松
4.基于水平加权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研究 [J], 亓文娟
5.一种改进的基于关联图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J], 罗楠;李玉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联规则挖掘及相关算法的介绍关联规则挖掘是数据挖掘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目标是发现数据集中的项集之间的频繁关联关系。
通过挖掘关联规则,我们可以获取数据中的隐藏信息,从而帮助企业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关联规则挖掘的基本概念、算法原理以及常用的挖掘算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联规则挖掘的基本概念。
关联规则是指一个前项和一个后项之间的关联关系,通常用IF前项,则后项的形式表示。
例如,"如果顾客购买了咖啡,则很有可能会购买牛奶"。
其中,“顾客购买了咖啡”是前项,"购买牛奶"是后项。
关联规则通常会带有一个置信度度量,表示被数据支持的程度。
置信度越高,关联规则越可靠。
关联规则挖掘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发现频繁项集。
频繁项集是指在数据集中经常出现的项集。
如果一个项集的支持度(出现的频率)超过事先设定的阈值,则认为它是频繁项集。
通过挖掘频繁项集,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这些项集之间的关联规则。
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些常用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1. Apriori 算法:Apriori 算法是关联规则挖掘中最经典的算法之一、它通过迭代的方式生成候选项集,并利用频繁项集的性质进行剪枝,最终得到频繁项集。
Apriori 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先验原理,即如果一个项集是频繁的,那么它的所有子集也必须是频繁的。
Apriori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高,随着项集的增长而呈指数增长。
2. FP-growth 算法:FP-growth 算法是一种基于树结构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它通过构建一个称为 FP 树的树结构来挖掘频繁项集。
FP-growth 算法首先通过扫描数据集构建 FP 树,然后通过递归树来发现频繁项集。
相比于 Apriori算法,FP-growth 算法不需要生成候选项集,因此更加高效。
3. Eclat 算法:Eclat 算法是一种基于垂直数据格式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垂直数据格式将事务数据转化为项集-事务矩阵的形式,在这个矩阵中,每一列表示一个项,每一行表示一条事务。
剪枝的原则和方法
剪枝原则:
1. 完整性:在决策过程中,遵循完整性原则,要求必须尝试所有可行的解决方案;
2. 近似算法:近似算法主要是在原问题存在的时候,在其某些方面变形,并且降低难度来得到更佳的结果;
3. 统计学期望:根据问题可以得出可能性,在找到最佳解中,有可能在增加期望值时,也会降低枝叶节点数;
4. 优化:采用交叉验证对节点进行优化,当后续节点满足弊端值时,就会有可能会横向剪枝,以减少决策树的宽度;
剪枝方法:
1. 预剪枝:预剪枝是指在生成决策树之前,确定剪枝规则,当节点的属性和分类标签都确定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剪枝,从而大大减少决策树的节点数量;
2. 后剪枝:后剪枝是指,在生成完决策树之后,采用后剪枝将树中一
些没用的节点剔除,从而降低决策树的复杂性;
3. 枚举法:表示从候选节点中挑选最优的时,就要进行枚举,此时可以采用多棵树的模型,先将最优的节点从模型中剔除,再完整生成多棵树,比对最终结果,挑选出表现最优的那棵。
4. 动态剪枝:在扩展树的时候会维护一个动态节点,当发现此节点不能提高决策树性能的时候,就可以删除掉,从而减少多余节点。
机器学习_温州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GBDT由哪三个概念组成:( )参考答案:Regression Decision Tree(即 DT)_Gradient Boosting(即GB)_Shrinkage(缩减)2.对于非概率模型而言,可按照判别函数线性与否分成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
下面哪些模型属于线性模型?参考答案:K-means_k近邻_感知机3.逻辑回归分类的精度不够高,因此在业界很少用到这个算法参考答案:错误4.SMOTE算法是用了上采样的方法。
参考答案:正确5.支持向量是那些最接近决策平面的数据点参考答案:正确6.100万条数据划分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数据可以这样划分:98%,1%,1% 。
参考答案:正确7.K均值是一种产生划分聚类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簇的个数由算法自动地确定。
参考答案:错误8.朴素贝叶斯法的基本假设是条件独立性。
参考答案:正确9.PCA投影方向可从最大化方差和最小化投影误差这两个角度理解。
参考答案:正确10.相关变量的相关系数可以为零,对吗?参考答案:正确11.Sigmoid函数的范围是(-1,1)参考答案:错误12.影响KNN算法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 )。
参考答案:决策规则_K的值_距离度量方式13.逻辑回归的特征一定是离散的。
参考答案:错误14.闵可夫斯基距离中的p取1或2时的闵氏距离是最为常用的,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参考答案:闵可夫斯基空间不同于牛顿力学的平坦空间_p取1时是曼哈顿距离_p取2时是欧氏距离_p取无穷时是切比雪夫距离15.KNN算法的缺点包括以下几点?( )参考答案:计算复杂性高;空间复杂性高,尤其是特征数非常多的时候_可解释性差,无法给出决策树那样的规则_对训练数据依赖度特别大,当样本不平衡的时候,对少数类的预测准确率低16.两个向量的余弦相似度越接近1,说明两者越相似。
参考答案:正确17.k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是一种比较成熟也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用于分类,但不能用于回归方法。
apriori剪枝的原理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主要介绍了Apriori剪枝的原理及其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Apriori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它通过寻找频繁项集(即经常出现在数据集中的item组合)来发现数据集中的规律和关联性。
而剪枝作为提高Apriori算法效率的一种方法,通过减少候选项集中无意义和不可能成为频繁项集的候选项,从而减小计算量。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对Apriori剪枝的原理进行简要概述,并介绍了文章整体结构。
接着,在第二部分“Apriori剪枝的原理”中,我们将对Apriori算法进行简单介绍,并解释支持度和置信度的概念。
然后,我们将详细阐述Apriori剪枝策略及其实现方式。
在第三部分“理论说明”中,我们将深入解析Apriori剪枝的原理,并介绍基于先验知识的剪枝方法以及剪枝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应用实例分析”中,我们将选择合适的数据集,并进行数据准备工作。
然后,通过实例演示和结果分析,展示Apriori 剪枝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应用效果。
最后,在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中,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Apriori剪枝的原理及其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通过系统介绍Apriori算法、支持度和置信度的概念以及剪枝策略,读者能够了解Apriori剪枝背后的原理。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和比较评估,读者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剪枝策略对Apriori算法性能的影响。
最终,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且深入的认识Apriori剪枝方法的指南,并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 Apriori剪枝的原理:2.1 Apriori算法简介:Apriori算法是一种用于数据挖掘中频繁项集挖掘的经典算法。
它基于集合论中的先验知识,通过扫描事务数据库来发现频繁项集,并生成关联规则。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