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雨季“三防”及防治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2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4
2013年度雨季“三防”实施方案编制:李大鹏审核:曹国生产技术科2013年4月15日为做好2013年度雨季“三防”工作,实现矿井安全,搞好我矿的雨季“三防”(防洪、防汛、防雷电)工作。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和公司关于做好雨季“三防”工作的通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正常进行,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领导组成立雨季“三防”工作领导组组长:杨智.副组长:吴小明.成员:韩强、崔继社、展成新、孙元成、吴大胜、郭步忠、苏举科段世文、梁立臣、宋克申。
领导小组职责:集中精力抓好我矿“雨季三防”工作,提高我矿防灾抗灾能力,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三大灾害”事故的发生,做到早安排、早布置,确保矿井安全度汛。
“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对煤矿“雨季三防”工作全面安排,明确专人负责,检查和处置对矿井安全构成威胁的隐患。
从人、财、物和措施等方面确保“雨季三防”工作扎实有效。
定期开展对本矿“雨季三防”工作的检查,在汛期来临前组织开展“雨季三防”专项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雨季三防”各小组的准备情况;制度是否完善;救援物资是否到位;防治水工作是否落实;预防地质灾害工作是否落实;井下防排水系统是否完善;防雷电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矿井水患调查工作是否落实到图纸上;煤矿供电预防性试验是否开展,试验结果是否可靠;实施准备是否到位。
雨季“三防”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立在矿调度室。
雨季“三防”办公室主任;杜海雨季“三防”办公室成员;郭怀林、曹国、李海滨、何光、王刚郭永帅、魏东、计聪、樊建国、董震王洪波、张建、徐建群、于恩传。
雨季三防办公室的职责:1.负责监督检查雨季“三防”文件及督办落实情况。
2.雨季期间,办公室每月组织一次雨季“三防”文件和督办落实情况检查,凡未按照工作计划和督办完成的,由办公室负责人进行考核,3.雨季期间,办公室负责落实人员对整个矿区范围进行巡查,有问题及时汇报指挥部,并做好巡查记录。
雨季三防实施方案二〇一三年2013年雨季“三防”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雨季“三防”安全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做好雨季三防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实做好雨季防洪、防排水、防雷电工作,提高综合抗灾能力,做到早准备、早预防、早控制,确保雨季期间安全生产正常运行,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2013年雨季三防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1、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电话:内线:外线:二、组织机构的职责l、领导组组长对全矿雨季防汛和抢险救灾的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安排及检查,对全矿井防洪、防排水、防雷电工作落实、检查情况全面负责定期召开雨季三防专题会议,讨论和解决雨季“三防”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副组长协助组长搞好雨季三防工作,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成员做好雨季“三防”实施方案的执行。
2、防治水科负责做好矿井水文地质监测及涌水量观测,对井下排水沟的清理和整治,确保安全度汛。
3、调度室负责汛情的传达和抗洪抢险的调度协调并与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联系,群策群力,防患于未然。
4、供应部要储备足够的防洪、防汛救灾物资,做到“专库、专管、专用”。
5、通风部负责井下放水密闭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防水密闭的质量。
6、安监部负责对防汛、防排水、防雷电安全工作的监督和向领导组汇报工作。
7、技术部要查明井田相邻矿井采空情况及时进行相邻矿界地面裂隙、塌陷进行检查,采区填堵和疏导措施,严防地面水灌入井下,并且制定避灾措施、救援预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
8、机电部按照有关规定对主、副立井井口附近、回风立井、地面变电所、空压机房、工业广场电缆、绞车房通讯线路和高压线路等场所避雷装置,确保线路设备完好。
认真对各地点的防汛、防排水、防雷电工作的设施安装及对井下主泵房的检修和维护,保证应急排水所需。
9、在雨季“三防”期间,组织专人进行防汛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消灭隐患,做到安全度汛。
2013年某厂雨季“三防”工作方案某厂各单位:2013年雨季即将来临,为确保某厂生产安全和职工生命财产不受损失,认真贯彻神宁炭基办[2013]12号《关于做好2013年雨季“三防”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某厂实际情况,现制定2013年某厂雨季“三防”工作方案:一、成立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监督和检查雨季“三防”工作,组织、指挥汛期突发事件的抢险救灾工作。
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兼任雨季“三防”办公室主任,负责雨季“三防”日常管理工作。
雨季“三防”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由调度室值班员组成。
二、工作要求(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雨季“三防”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抢险队伍、抢险救灾物资等工作。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救大灾,确保万无一失,切实做到精心安排、周密部署,不留死角。
(二)各单位要积极开展雨季“三防”隐患自查工作,认真检查本单位“三防”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制定整改计划,并严格落实。
同时把日常工作检查同雨季“三防”工作检查内容结合起来,在安排检查安全生产的同时,认真组织检查雨季“三防”薄弱环节,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落实,对不能自行处理的问题应及时上报“三防”办公室,由“三防”办公室统一协调解决。
(三)认真落实雨季“三防”工作责任制。
雨季“三防”期间厂领导总值班即为“三防”工作总值班。
雨季“三防”办公室当日值班人员要全力配合总值班领导做好各项事务性工作,总值班人员要根据当天的天气预报信息,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情况,坚守岗位、尽职尽责,落实好“三防”的各项工作。
综合科要安排好雨季期间的车辆值班工作,按照工作部署,随时赶赴现场。
(四)雨季“三防”办室值班人员要及时根据天气情况,做好雷雨、大雨等异常天气预报的传达工作,接到预报后要及时向雨季“三防”办公室主任及有关领导汇报,并督促相关人员采取措施,做好防范;出现险情时必须立即汇报,根据领导指示启动雨季“三防”预案。
2013年度巴合煤矿(北块段)雨季三防工作方案雨季三防工作计划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确保今年雨季期间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进一步加强我矿防治水工作,各单位要认真总结去年的雨季三防工作,充分认识到雨季对矿井生产安全及职工生活的危害。
坚持“早预报,早准备,早计划”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雨季“三防”工作。
一、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雨季三防领导小组:组长:乔元明(矿长)副组长:崔耀红(工程师)、余文(生产矿长)成员:何茂举(安全矿长)、宫兴全(通风矿长)、张仕忠(机电矿长)、姚文峰(调度主任)、乔立顺(办公室主任)、覃松(地测工程师)、姜兴义(后勤保障科科长)(1)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负责日常工作,姚文峰任办公室主任。
(2)组长对雨季三防期间的各项工作全面负责,副组长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管检查,成员负责分管工作落实。
二、工作目标:全面检查我矿雨季“三防”工程,做好雨季前水害水情排查治理工作,提高我矿应急防灾的安全保障能力,确保我矿安全渡讯。
三、工作安排:1、本矿辖区内的井口、工业场地、厂房、机房、办公楼等的防洪(排)水沟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水沟畅通。
(完成时间5月12前、责任人:余文)2、矿井范围内的小窖进行调查,查清其开挖情况及对矿井的危害;对地表裂隙、塌陷、滑坡等危及矿井生产的地质情况进行认真调查。
(完成时间5月12前、责任人:崔耀红)3、要做好雨季“三防”抢险设备及物资的准备,并须经雨季“三防”领导小组验收。
(完成时间5月12前、责任人:姜兴义)4、检查井下所有供水管路,杜绝跑水、漏水现象;加紧对井下巷道的维修,保证井下水沟及排水管路畅通(完成时间5月13前、责任人:张仕忠)5、要在水仓设置足够能力的排水泵及排水管,且有备用排水设备,保证排水泵双回路供电,确保能完全将老塘涌水、上层积水及工作面的涌水排出。
掘进工作面掘进期间必须进行探放水。
(完成时间5月13前、责任人:张仕忠)6、各种地质资料的整理,编制(完成时间5月15前、责任人:覃松)7、要加强各采区石门、上(下)山的井下水治理工作,对现用各区段石门、上(下)山的水沟要进行彻底清理修复,确保井下水沟畅通,减少巷道淋水。
2013年雨季三防安全技术措施根据南方石墨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雨季“三防”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为提高对矿井水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落实矿井水害防治责任制,切实抓好矿井水害防治的各项技术管理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矿井水害的防治,突出小煤矿矿井水害的管理、监管和监察重点,尤其是对雨季”三防”工作应放在重中之重,为此,根据矿井水文地质、地形、开采技术条件、矿井防排水设施、设备状况等方面,制定雨季”三防”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渡汛。
一、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组长:周孚荣—负责雨季“三防”工作的全面领导工作;副组长:刘乔良、谭雄辉—负责井下雨季”三防”工作的领导工作,贯彻执行雨季“三防”的安全技术措施;成员:何国忠、易志金、沈海青、何纯海、曹敦荣、刘陆平、曹文梅、欧阳雄、欧阳邵华、谭三元、邓希杰、谭永红、谭宜昌。
二、汛期“三防”情况调查由雨季”三防”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雨季”三防”工作进行调查摸底,我矿井井田区域内属于山区,矿区地势总体呈南高北低,平均海拔标高470m,最高点海拔498m,最低点海拔445m。
在雨季重点是防治主斜井及副斜井地表水倒流入井下。
针对以上情况,调查结果表明:1、初步查明了矿区地层层序,划分了地层,初步查明了矿区构造形态,矿区内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
2、初步了解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其空间分布。
确定了C2、C3煤层为较稳定煤层。
3、初步查明了区内含、隔水层及含、隔水性,基本查明了水文地质类型、矿床充水因素,初步确定了矿区内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了解了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及矿区内水文地质特征。
对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作出了进一步评价。
4、充水通道1)岩石天然节理裂隙矿区内的龙潭组含煤地层在接近地表附近,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很发育,而深部则发育成岩或构造节理、裂隙,尤其是内部菱铁质细砂岩等脆性岩石更为发育,它们是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并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
2013年度王家营青利煤矿防治水专项措施2013年2013年度王家营青利煤矿防治水专项措施一、组织措施1、成立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矿井的防治水工作。
矿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矿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组长:矿长常务副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其它副矿级领导成员:生产技术科、调度室、机电科、通防科、安检科、供应科财务科等相关单位负责人。
2、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矿井防治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
主任:采掘副总工程师副主任:调度室主任成员:生产技术科、调度室、机电科、通防科、安检科、供应科、财务科等相关单位成员组成。
3、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防治水专题会议,研究安排防治水专项工作,解决防治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检查各项防治水工程的进展情况,在人力、物力和资金上给予保证。
二、技术措施1、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和降雨量观测、井下涌水量观测、地面河流流量观测,并将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资料以专项台账的形式登记造册。
协助防治水领导小组查明矿井的各种充水因素,分析研究地表水、地下水渗入矿井的规律。
2、编制年、季、月的水情水害预报,为防治水工作安排提供技术资料。
三、地面防治水措施1、查清矿井范围内及附近地面水系的汇水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的情况,并进行定点定时观测。
2、收集河流的流量、流速、最高洪水位及洪水期最大淹没范围、两岸小煤矿开采情况。
3、逐年、逐月搜集或测定当地降雨量、做好资料的积累和分析工作。
4、井口附近和塌陷区内的积水及时排除,严禁流入井内。
5、矿井受到山洪威胁时,修筑堤坝和排洪渠,防止洪水流入井下。
6、排到地面的矿井水、必须引出可能造成循环水的范围之外,地面排水沟要经常清理,保持畅通,避免倒流井下。
7、地面裂缝和塌陷坑必须填平夯实。
填塞工作要有安全措施,防止人员陷入塌陷区。
四、雨季防治水措施1、雨季期间设立雨季“三防”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调度室主任兼雨季“三防”办公室主任。
富源县竹园镇龙源煤矿2013年“雨季三防”工作活动施方案龙源煤矿2013年4月28日富源县竹园镇龙源煤矿2013年“雨季三防”工作活动实施方案按照富煤安字[2013] 58号文件的通知要求,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2013年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意见》(煤安监调查[2013]6号),切实加强我矿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矿水害事故,确保我矿安全度汛,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经矿委班子会议研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2013年“雨季三防”工作活动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为确实加强我矿“雨季三防”工作活动的领导,煤矿成立2013年“雨季三防”工作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杨国华副组长:尹得稳、尹加寿组员:杨荣华、杨小正、张加国、王小国、许四国、杨国东、李春云、文有胜、杨国祥、杨吉德、杨华国、刘发吉、张中良、张长贵、杨礼乖、杨加稳、杨得林、沈英俊、杨坤、张祥松、王定稳、袁加荣、张加德、问长庆、杨玉生、叶朝岗、杨二鹏、苏钱华、刘光辉、杨国文。
二、活动时间2013年5月1日至9月30日三、目标任务在活动期间,确保我矿不发生淹井、透水、雷击等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四、活动内容1、为了严格落实水害防治措施,明确技术负责人尹得稳同志负责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
2、成立了防治水机构、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和探放水设备、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防治水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和暴雨期间巡视及停产撤人制度等。
3、由许四国建立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数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地质柱状图、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等防治水图件,查清矿井老窑水及周边矿井老空、小窑、煤柱等分布情况,将矿井地面积水、河流、采空区积水范围等标注在矿井水文地质图上,并补充完善。
4、在雨季前开展一次全面的水害隐患排查,制定水害防治处理计划,完善水文地质应急预案,开展一次水害事故应急演练,对职工进行一次水害事故紧急避险专业知识培训。
荔波县甲龙煤矿雨季“三防”工程计划和实施方案荔波县甲龙煤矿二○一三年四月雨季“三防”工程计划和实施方案2013年汛期即将来临,根据荔安监[2013]16号文精神,为切实加强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工作,防患于未然,提高综合抗灾能力,确保正常稳定的安全生产生活秩序,本着“早部署、早安排、早动手、早落实、争主动”的原则,现对今年我矿雨季“三防”工作安排如下,望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一、完善机构,加强领导,强化职守,确保汛期安全信息渠道畅通(一)、矿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以加强对“三防”工作的领导。
组长:曹进海(矿长)副组长:牙韩山(工程师)成员:阳生元(安全副矿长)廖孝全(生产副矿长)袁仁敢(机电副矿长)陈斌(调度主任)杨秀平(生产科长)罗德懂(机电科长)杨仁军(供应科长)冯期武(安监科科长)莫庆坤(探放水队长)以及各工作面安全员、瓦检员、班队长等后勤供应人员(二)、领导小组职责:1、矿长对本矿井的雨季”三防”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负责确定矿井雨季”三防”队伍的人员配备,平衡解决有关雨季”三防”所需的资金和装备,安排有关雨季”三防”工程纳入矿井生产计划,审定矿井大型雨季”三防”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方案。
2、总工程师对本矿井"雨季"三防工作负技术领导责任。
组织编制矿井雨季”三防”年度计划,组织编审有关雨季”三防”设计和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安排有关雨季”三防”科研工作和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3、安全副矿长对本矿井雨季”三防”工作负监督、监管责任。
组织对本矿井雨季”三防”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本矿井安全装备使用情况的检查与监督。
4、生产副矿长对本矿井雨季"三防"工作负组织协调责任。
平衡和协调采面生产和开柘生产与矿井雨季"三防"的相关工作。
5、机电副矿长对本矿井雨季"三防"工作负组织协调责任。
平衡雨季"三防"工作与机电运输之间的关系,平衡解决有关雨季"三防"所需的供电保障。
“雨季三防”工作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根据水煤通字盛鑫政字[2013]50号《关于做好2013年度煤矿“雨季三防”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为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工作,预防水害的发生,按规定建立健全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的组织机构和机制,确保煤矿安全,现对营脚沟煤矿2013年年度“雨季三防”有关工作安排如下:一、概况营脚沟煤矿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勺米乡坡脚村境内,水城至勺米的公路(玉马公路)从矿区通过,矿距水柏铁路线玉舍车站约6公里,距水城县政府38公里。
井田属高原高山区地形,为中等切割山地地貌,山脉绵延,呈东西向延伸,矿山位于主脊南西侧,地形崎岖,山型走向跟地层走向基本一致。
二、矿井水文地质情况(1)、区内属亚热带高原型气候,据水城县气象局统计:年平均气温140C左右,日最高气温31.40C,最低气温-7.60C;年平均降雨量1100-1500mm,雨季多集中于5--8月份,雨量充沛、气温湿润,无霜期短,冬季多凌冻。
井田内无河流经过。
(2)、矿井开发情况水城县勺米乡营脚沟煤矿(整合)为原水城县勺米营脚沟煤矿和水城县勺米龙井水煤矿整合后新设置的采矿权,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
原勺米营脚沟煤矿建于1997年,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t/a,该矿井采用主斜井开拓,主采M18煤层,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勺米龙井水煤矿原为无证小煤窑,1997年建井,设计生产规模3万t/a,斜井开拓,主采M18煤层,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2006年底关闭。
营脚沟煤矿建设情况:主斜井X:2928900.5;Y:35485287.5;标高Z:+1600m,方位角α:222°,倾角β:19°,锚喷支护,净断面9.0m2,已掘96m;副斜井井口座标X:2928950.5;Y:35485266.5;标高Z:+1629.5m,方位角α:222°,倾角β:25°,主要采用工字钢支护,净断面6.0 m2,施工至+1448m标高,已掘进420m,敷设420mm轨距22kg钢轨;回风斜井井口座标:X:2928927.5;Y:35485340.5;标高Z:+1629.5m,方位角α:222°,倾角β:25°;锚喷支护,净断面7.4m2,已掘347m。
2013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一、概况本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通过,区内沟谷中仅在雨季有短暂性的流水通过。
向南汇入三川河,三川河向西南排向黄河。
1、井田内主要含水层1)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地层在井田内全部被覆盖,据133号孔(井田以北3km 处)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32L/s.m,水位标高802.80m,水质为HCO3.Cl-Na.Mg型。
另据本矿水井(O2S)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21.60L/s. m,水位标高797.04m。
据此推测本为井田内奥灰水位标高为797.04m。
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井田内被覆盖,该含水层由3~5层石灰岩组成,平均总厚度20m左右,石灰岩岩溶裂隙发育,钻孔钻至石灰岩时,冲洗液漏失严重,甚至不返水。
岩芯中多见有5~15mm的溶孔,据相邻聚财塔煤矿(北距本井田约2km),1号孔抽水试验结果,太原组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409l/s.m,渗透系数2.11lm/d,水位标高816.74m,水质为SO4.HCO3-Na.Mg.Ca型,矿化度0.968g/L。
属中等富水性。
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该含水层以中粗粒砂岩为主,平均厚度11m左右,含水层裂隙发育差,富水性较弱,在补给条件较好的地段富水性较好。
据1号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82L/s.m,渗透系数为0.567m/d,与太原组混合水位标高817.09m,水质为SO4.HCO3-Na.Mg.Ca型,矿化度0.993g/l。
4)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井田西部有零星出露,含水层主要为中粗粒砂岩,厚度为14m左右,单井出水量小于10m3/d,富水性弱,水质为HCO3.SO4-Na.Mg 型,矿化度0.996g/l。
5)上第三系、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上第三系上新统在沟谷中有小片出露,含水层主要为底砾岩,厚度不稳定,单井出水量小于5m3/d,富水性弱。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广泛分布于井田内,其含水层补给条件不好,连续性差,单井出水量小于10m3/d,季节性变化大。
织金县白泥乡金西煤矿
雨
季
“三
防”
工
作
方
案
2013年度
2013年织金县金西煤矿“雨季三防”
工作方案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结合我矿实际情况,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保障煤炭生产持续稳步发展,经研究决定:
一、成立“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及防治水领导小组:
组长:徐永忠
副组长:李漠杰
小组成员:李军曾高平尤俊郑剑彭建南李信果朱里程
刘仁民史水忠王昌仕李永江孙邦东陈振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朱里程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
二、矿“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在雨季前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就当前“三防”工作特点分析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和专门措施,研究和安排“三防”工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雨季后由领导小组组长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对“三防”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特殊情况(三防突发事故),矿“三防”领导小组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三、雨季前和雨季后矿井防治水工作安排
(一)地面防治水
1、继续对井田内周边小井开采情况和涉及开采区域内地表老窑及塌陷区(带)进行调查和勘查,应在四月上旬完成,尤其对我矿安全生产有危害或对地表建(构)筑物具有破坏性的老窑小井作为重点调查对象,并将调查情况书面提出报告。
2、在雨季前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各主井风井及工业广场的防洪(排)水沟等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凡塌陷淤塞的应安排施工队伍和组织资金进行清疏或充填,确保雨季无积水,水沟畅通。
(二)井下综合防治水
1、矿井主要排水设备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执行。
其责任划分为机电矿长负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加强水情水害的预测,在雨季中应适当增加检测次数,并将矿井涌水量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切实掌握矿井涌水量变化,为矿井安排防治水工程计划提供依据。
3、矿井大巷排水沟由生产矿长派专人负责清疏,必须保证水沟常年畅通无阻,对清疏人员应落实责任,并对其实行定期与动态检查,凡出现淤泥塞堵水的,矿将区分不同情况,给予经济处罚。
4、矿井内、虽无水仓清理工作,但水沟必须畅通无阻,毛水紧跟当头。
在秋季必须组织队伍,安排时间进行每周清理一次,以确保水沟的畅通。
5、在目前技改水平进行采掘作业,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在采、掘过程中由施工单位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中有关规定,在编制作业规程中编写相关内容和探放水专门措施,并严格遵章执行。
四、防雷电要求
1、矿井地面机房与电气设备接地装置、防雷保护装置在雷雨季节前必须进行一次接地电阻测定,其电阻按《煤矿电气试验规程》执行。
2、矿井井下接地装置同时在雷雨季节前应详细检查和测定接地电阻,其总接地极到任一局部接地装置处所测定得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欧,移动式手持式电气设备或任一局部接地装置之间的接地芯线电阻不得超过1欧。
3、矿井的总接地极和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完整,接触良好和无腐蚀现象,具体工作由机电部门进行,并建立好台帐备查。
五、防治水抢险队伍
在雨季“三防”期间,如出现重大隐患和险情,由矿“三防”领导小组组
织全矿人员启动灾害应急预案进行抢险,确保矿井的正常生产
六、井下探放水具体要求按“老窑区防探水规定与要求”执行。
七、金西煤矿防治水隐患自查及治理情况。
1、地面老窑及水患调查
该项工作由总工程师组织,于4月1日~2日两天由总工程师带队组织对新老系统地面的老窑开采情况进行了调查。
经查老系统地面老窑基本无积水,对井下无威胁,并且老系统于2010年12月28日进行了关闭密封井口。
新系统A#老窑常年出水,出水量在15吨/h,出煤量经过走访调查在2000吨左右并与一采区沟通了,有大量的积水,对新系统井巷掘进有一定的影响;B#老窑经查对新系统的威胁最大,主要是老窑石门揭煤后,跟M16煤层顶板,坡度17~18°掘一下山大约200m,最底标高在1575m,离主平硐顶板垂距只有12m,采煤采用煤层走向巷采形式,估算采空区积水在2300m3,因此新系统井巷掘进存在着老窑水患,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措施,防治透水事故的发生。
2、主井、风井口防洪水沟的完善与清理
该项工作由办公室主任任万火组织,于4月10日完成。
3、主井筒、运输大巷水沟及井下水仓清理
该项工作由生产矿长组织,分别于4月15日、4月20日完成。
4、地面避雷针设施电阻测定
该项工作由机电矿长李漠杰组织,于4月20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