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简史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简史

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截至2013年为止发现的亚洲最早人类。

古滇国(前278年—115年)

公元前278年,楚国大将庄蹻(跷)南征进入滇池地区,不久楚被秦所灭,蹻遂留在滇池,建滇国,号“庄王”,疆域主要在以滇池、抚仙湖为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东至陆良、泸西一线,西至安宁、易门一带,北到昭通、会泽之地,南达元江、新平、个旧之境,南北长约四五百公里,东西宽约两百余公里,国内主要是古代滇人部落。

秦时滇国被短暂统一,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并开五尺道自今曲靖联系内地。后随秦灭又独立。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滇国归降,并在当地设置益州郡,纳入了汉王朝的疆域,同时赐“滇王之印”,允许滇王继续管理臣民。东汉时大量汉民迁入,逐步瓦解滇人部落,公元115年滇国消失于东汉后期。据传都城沉没于抚仙湖底,伴随古滇国沉没的还有灿烂的青铜器文化,和无法释怀的神秘历史。

三国时期,云南地区称为“南中”,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降服“南中”大王孟获,南中与蜀地交好。

爨氏王朝(339-748年)

云南爨氏家族为颛顼、祝融氏和班彪、班固的后裔,随着氏族的兴衰而不断南迁。东晋期间,由内地迁往云南一带的爨琛势力逐渐强大,占据云南、贵州、四川一带自主为王。公元339年,东晋王朝无力东顾,索性就封爨琛做了宁州刺史,都城在今天晋宁,并承认爨氏的世袭地位,从此奠定了爨氏统治云南的基石。

隋朝初年爨瓒、爨震执政时代,出现“户口殷众,金宝富饶”、“多骏马、犀象、明珠”的富庶景象。唐天宝年间,唐军都督李宓赴安宁,教唆云南大鬼主爨崇道杀死最后一代云南藩王爨归王,引起内讧。公元748年,受唐王朝扶持的南诏王阁逻凤乘机东进,进入滇池地区,彻底结束了爨氏家族的统治,云南从此进入南诏国时代。

南诏国(738年-902年)

唐初洱海地区有六个较大的部落,在唐王朝的支持下,蒙舍首领皮罗阁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区诸部,逐步统一了洱海地区。公元738年,唐玄宗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因蒙舍在六昭之南,故称南诏国,次年建都太和城(今大理市)。南诏国前后世袭十三世,鼎盛时期的疆域,东面包括两爨,东南到达安南,西北连接吐蕃,南面和女王国(女王国的国都在今泰国的南奔)接界,西南河骠国(骠国的政治中心在今缅甸曼德勒一带)接界,北抵大渡河,东北抵黔、巫(今贵州和四川的长江南岸)。

748年南诏进入滇池地区占领东西爨地域,其后皮罗阁与唐朝发生冲突,引发多次战争。唐天宝十年(751年),唐鲜于仲南征兵临南诏都城大和城,被南诏击败,唐兵死六万人。南诏方面亦损失惨重,云南自曲、靖二州以下东爨居地尽被唐兵破坏。天宝十一年(752年),吐蕃册封阁逻凤为“赞普钟(意为赞普之弟),南诏叛唐附吐蕃。天宝十三年(754年),唐军七万人再战大和城,再败。大历十四年(779年),唐李晟等大破南诏、吐蕃联军,使其损失惨重,从此流转唐与南诏和吐蕃久战不利的局面。

天宝战争后不到半个世纪,南诏还是选择“弃蕃归唐”。贞元十年(794年),南诏在洱海边的点苍山神祠与唐朝使臣举行盟誓,唐廷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赐“南诏印”;以南诏统领的疆域设置“云南安抚使司”。

唐太和三年(829年),南诏军攻破成都外城,掠走数万人。次年又上表请罪,唐文宗准许南诏求和,立约互不相侵。860年,安南引南诏兵乘虚攻破安南(今越南)交趾城,不久唐军再次占领安南,由此两军在安南展开拉锯战。869年,南诏军开始进攻西川,再引发南诏与唐朝战争,宋威、髙骈等率唐军数次大破南诏军。由于长年与唐的战争,南诏“屡覆众,国耗虚”,甚至到了征十五岁以下的男子为兵、而让妇女代替男子耕种的地步。

唐乾宁四年(897年),汉人权臣郑买嗣指使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昭宗天复二年(902年),郑买嗣起兵杀死舜化贞及南诏王族八百余人,灭亡南诏,建立大长和国。

大理国(937-1254年)

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白族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国号大理,因举国尊崇佛教,又称妙香国。公元1094年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国,1096年高升泰在死后归政于段正淳,史称后理国。公元1253年,大蒙古国忽必烈“革囊渡江”征云南,1254年灭大理国。

大理国定都羊苴咩城,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政区与南诏相当,相当于今天云南省面积的2.9倍。疆域大致是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大理国共传位22代,期间高升泰另在位3年。

段思平祖籍大理喜洲,由于武艺超群,才干出众,最初为幕览,后来积功升至南诏国通海节度使,成为统辖一方的大将。当时,南诏政权已经走向末路,先后被郑买嗣的“大长和国”、赵善政的“大天兴国”和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取代。段思平向东方的黑爨三十七蛮部借兵,会于石城(今曲靖),以董

迦罗为军师,讨伐杨干贞,所向皆克,进逼大理城下。杨干贞弃城而逃,为段思平军所擒,大义宁灭亡。937年,段思平即位,建号大理,建元文德,仍都大理。董氏一族因建国有功,权倾朝野。

944年,段思平在邓川视察农业时驾崩,其子段思英继位。960年宋朝建立,开宝元年(968年),大理致书宋朝廷,要求通好。969年,大理东部发生边乱,段素顺率军讨伐,会集三十七部首领在石城会盟、颁赏,正碰上赵匡胤南征。鉴于唐朝征南诏失败的教训,赵匡胤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说“此外非吾有也”,大理国才得以保全。

后继者段素英笃信佛教,刺文著述《传灯录》举行开科取士,以和尚读儒书者应考,这些人称“释儒”,官吏多从释儒中选任。段素廉死后,侄儿段素隆继位。段素隆不乐为帝,禅位为僧,开了皇帝禅位为僧的先河,后大理国国王多禅传皇位。段思廉继位时期,高氏因拥立之功,一举凌驾于诸姓之上,一直把持相国位置,世袭十四代,成为大理国的实际操纵者。

1080年,杨义贞弑大理皇帝段廉义,自立为帝。时为清平官(即宰相)的高升泰率东方兵马攻灭杨义贞,拥立段寿辉为大理皇帝。1094年,专权的高升泰废段正明,自立为帝。1096年,高升泰病逝。由于云南诸部的反对,高升泰临终嘱咐其子高泰明还政段氏,于是高泰明拥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为大理皇帝,但大理国权柄仍掌握在高氏手中,进入后理国时代。

1108年,段正淳让位其子段誉,出家为僧。段誉在位长达39年,是后理国诸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段誉特别加强与宋朝的关系,深得宋徽宗的礼遇,被册封为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等。

1244年,大蒙古国出兵临关,远征大理,段祥兴派大将高禾出战,战死九河,南宋还专派使节到大理凭吊。次年9月,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