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学论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概况 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 夏代。
早在春秋,我国就形成了 礼、乐、射、御、书、数。
美术教育存在的三种形态: 非形式化的美术教育、 准形式化的美术教育、 形式化的美术 教育。
形式化的美术教育: 是生产力进一步法站, 形式化的美术教育开始出现, 所谓形式化的 美术教育指的是学校美术教育,其特点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标准、有组织、有评估。
鸿都门学:创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年( 178 年)二月,因校址设在河南鸿都门而得名,被 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学校,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
五代两宋时期的考题:分为六科,多以(诗句) 为题,考核画家对其领悟和构思表现 的技巧。
唐明皇创制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 ( 翰林图画院) ,广招天下 (艺术人才) 以供奉朝廷, 并授予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等职。
课徒画稿: 明清时代, 一些画家常画一些册页小品和步骤图供弟子临摹练习, 这类示范 性作品后来被称为“课徒画稿” ,其中最著名且影响力极大的是沈心友编撰的《芥子园 画谱》。
《芥子园画谱》中,画稿的主要作者是:王概,王著,王臬三兄弟。
全分为三集:山水 画谱,梅兰竹菊画谱,花卉草虫花木禽鸟谱。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最早提倡了美育教育的方法, 注意个性化发展, 提倡因材施教; 汉代 创建了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学习和研究文学艺术的鸿都门学; 隋唐创置了我国历史上最早 的翰林书画院; 宋代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美术学院——画学, 明清时期版画得 以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画家传授画法的“画谱”等。
癸卯学制: 1904 年 1 月 13 日,清政府再次颁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联名奏呈的 重订学堂章程, 《奏订学堂章程》 。
癸卯学制是我国经济法令公布, 正式在全国实行的一 个完整的近代学制。
它对整个国家和学校教育系统,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 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它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内容与现代科技和人文思想折中后的产 物,但却是废除科举以后的第一个学制, 是中国传统向新式教育转变的重要转折点。
一、 美术教育的价值
1. 价值
是揭示周围世界一切客体对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或消极意义的一种特殊社会规定。
它是人与物或人与人因需要和满足需要所构成的关系。
价值首先来自客体或外部世界的一些属性,而这些属性必须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物质或精神的需要。
2. 价值的分类
①潜在价值和显化价值
潜在价值是指某种进入到人的实践活动中,而尚未被人所认识,却实际上已客观实现了的价值。
显化价值是人们认识到某一行为所具有的、并通过实践活动有意识去追求和努力使之得以实现的价值。
潜在价值将会随着人们对价值认识的提高,逐渐成为显化价值。
②低级价值和高级价值
低级价值,也称物质价值,指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价值。
高级价值,也称精神价值,指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
有的物体只有低级价值(物质价值),也有的物体只有高级价值(精神价值),但更多的物体具有这两种价值。
二、美术教育的价值
1.欧美学者将美术教育的价值分为:(1)本质价值——→美术教育的本质价值观 (2)
人的生理
和精神需
要对外物进行价值分析,判断
价值形成行为动机实施具体的行为实现价值满足需要。
中小学美术“造型·表现”的教学策略薛忠一、对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理解“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
(一)通过" 造型·表现" 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2 、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 造型·表现” 能力。
3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造型·表现”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 ~2 年级)第二学段(3 ~4 年级)第三学段(5 ~ 6 年级)第四学段(7 ~9 年级)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22]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篇一:[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小学美术教学计划美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要渠道,以下给大家分享关于2022年小学美术的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参考!2022年小学美术教学计划(一):一、指导思想: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市教研室有关精神和区教研室制定的学期工作要点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把工作重点放到一线教学研究上,坚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生为本,务实教学。
通过规范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准,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工作要点:(一)抓好规范化教学管理,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研究与实施,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以学生为本,重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二)提倡自我理论学习(美术教育、学科知识、专业发展);明确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本质,明确美术教师的职能和作用;自我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修订版),在领会新课标精神下,重新审视教材、理解教材、用好教材。
(三)培养特长生,抓好美术兴趣班、培优班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绘画比赛,并选拔优秀作品向有关组织部门投稿。
(四)根据中海康城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制定艺术类绘画、书法项目的评价标准及实施办法。
(五)倡导教师教学专业性、绘画专业化发展;鼓励教师学有所长,用有所长;即培养“综合型”美术教师又培养“专业型”美术教师、倡导美术老师向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发展。
三、每月具体工作安排:9月份:1、抓好学生课堂教学常规。
2、配合学校做好橱窗更新工作。
3、内容:参观某某广东青年美术大展。
① 时间:某某年9月14日周五全天。
②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③ 主持:某某。
4、专题讲座:《从问题开始——中外当代艺术概览》。
①地点:先烈东小学分校。
②主讲:某某。
5、全市中小学美术教研活动。
6、市活动某某国际和平海报设计评选活动启动仪式及专题培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的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要求低年级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3.帮助学生认识常用色和平面形。
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表现和简单的工艺制作。
4.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中年级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
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高年级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低年级1.认识平面形和组合平面形,运用多种工具进行简单表现.2.认识红、黄、蓝、绿、橙、紫等常用颜色,学习平涂等着色方法.3.以添画、写生画、记忆画、想像画等形式表现自已熟悉的生活。
4.学习以简便的材料,运用撕、剪、折、染、粘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平面图形。
5.学习对称形纹样和不对称形纹样知识,并作练习。
6.用平面材料贴画,从实物上拓印画面.7.学习运用揉、团、搓、捏、结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归纳填空题1、中国美术史上至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 石墨 装饰品。
2、仰韶文化彩陶以 半坡 类型和 庙底沟 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3、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 白灰面 ,二是出现了 夯土台基 。
4、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 战国 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5、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 引魂升天引魂升天引魂升天 。
6、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一座丰碑的是汉代昆明池石刻 牵牛 像和 织女 。
7、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即《 洛神赋图 》、《 列女列女仁智图 》、《女史箴图 》。
》。
8、唐代画家周昉,创造了“ 水月观音 ”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 周家祥周家祥 ”。
”。
”。
9、杜甫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道出了画家 薛稷 笔下鹤的高昂神韵。
而“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 边鸾边鸾 的花鸟画。
的花鸟画。
1010、、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白画 ”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 白描 ”,其传世真迹有《五马图 》。
1111、突破“黄家富贵、突破“黄家富贵 ”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 崔白崔白崔白 。
1212、“南宋四大家”指的是、“南宋四大家”指的是 李唐李唐 、、 刘松年 、 马远马远 、、 夏圭夏圭 。
1313、元代画家、元代画家、元代画家 王冕王冕王冕 以画梅著称。
以画梅著称。
以画梅著称。
1414、“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 工笔重彩工笔重彩 闻名,代表作品是《 剑阁图 》。
》。
1515、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董其昌 。
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的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研究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要求低年级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研究惯。
2.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3.帮助学生认识常用色和平面形。
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表现和简单的工艺制作。
4.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中年级1.观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举行简单的评价。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愿望。
3.研究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研究色彩表现方法。
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高年级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进步对美的感受能力。
3.匡助学生熟悉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研究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进步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低年级1.认识平面形和组合平面形,运用多种工具进行简单表现。
2.认识红、黄、蓝、绿、橙、紫等常用颜色,研究平涂等着色方法。
3.以添画、写生画、记忆画、想像画等形式表现自已熟悉的生活。
4.研究以简便的材料,运用撕、剪、折、染、粘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平面图形。
5.研究对称形纹样和不对称形纹样知识,并作练。
6.用平面材料贴画,从实物上拓印画面。
7.研究运用揉、团、搓、捏、结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对象是未来的小学美术教师。
就目前的小学美术教育专业教学来看,大多数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完全采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偏离了师范性,忽视了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一: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分析摘要:美术教育应从小学生抓起,尤其是色彩教学,它能引领小学生走进美术课堂,感知美术的魅力。
对色彩的把握,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也是发现并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从色彩教学中,教师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构建良好的美育环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不同性格的学生对色彩有不同的感知,这为教师开展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心理学把色彩与学生的思维建立起关联,尤其是色彩的感知、触觉等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审美心理水平,促进学生色彩感知能力。
因此,笔者通过对比分析色彩艺术形态,从色彩的感知与想象力来优化小学美术教育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一、色彩艺术的形态表现色彩是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在分析色彩时,除了本身的物理色差之外,教师的心理感知也会呈现出一种意象。
如红色的花朵格外引人注目,所以公共场所的一些标志通常是红色的;橙色具有强烈的色彩意象,所以救生衣、登山服、消防员的服装多以橙色为主。
研究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之后,笔者发现有些色彩的组合会显得更加和谐、统一,令人赏心悦目。
如在照相时,选择冷暖色调搭配的衣服,能在不同的比例下形成主次分明的色调,以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色彩与色彩之间的搭配,以临近色阶较为和谐,如绿色与蓝色衔接、黄色与橙色衔接。
在对比中,不同色相之间会显得更加突出,如黄色与紫色、橙色与蓝紫色、红色与绿色等,强烈的色彩对比效果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二、色彩与学生心理的关联色彩与心理具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的色彩能反映出不同的心理。
如红色让人联想到火热的太阳,黄绿色让人感知到万物的生机与活力,而黑色则使人感知到不详、神秘或悲凉。
【导语】逍遥的假期即将退场,新学期的钟声已经敲响。
背起久违的书包,整理⽆限的向往,同学和⽼师亲切得令⼈难忘。
开学⽇到了,为了美好的明天,加油!以下是⽆忧考整理的《中⼩学美术开学第⼀课教案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中⼩学美术开学第⼀课教案 教学⽬的: 1、通过教学,使学⽣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和讲解,使学⽣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问好 ⼆、导⼊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型雕塑⼀个,绘画作品⼀幅。
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段”、“空间”、“审美价值”。
1、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2、绘画:使⽤笔、⼑等⼯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板、墙壁等平⾯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等表现⼿段,创造艺术形象。
(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 展⽰作品或图⽚资料若⼲,(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所以应找些较⼤的图⽚,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
另外,展⽰⼀部分⾃⼰的原作,如《⼥同学头像》、《临“太阳很⾜的晌午”》、《藏族妇⼈》,以增强学⽣的实际感受,使学⽣感到⽼师是⼀位名符其实的⽼师。
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反映社会⽣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汗⽔》: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的社会⽣活,“钢⽔的产量和⼯⼈的`汗⽔是成正⽐的”。
表达了对钢铁⼯⼈的⼀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中,我们似乎听见有⼈在说:“⼯⼈兄弟们,你们⾟苦了!” 3、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
中小学美术教材教法1.确立中学美术教学目的的基本依据(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2)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3)遵循学生的身心特征(4)注重美术学科自身的性质(5)学习、借鉴和应用教育目标分类理论2.从女团要素分析,中学美术教学目的就是一个双层次结构。
中学美术教学目的的双层次结构,即美术教学的一般目的与美术教学的具体目的。
美术教学的一般目的包括智育目的、德育目的、美育目的。
美术教学的具体内容目的,就是指通过美术教学并使学生的“双基”水平(“双基”即为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缩写。
)、美术心理素质、美术鉴赏力能够获得提升与发展。
1.要使学生的美术“双基”水平得到提高2.要使学生的美术心理素质得到提高3.要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3.中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1)遵循素质教育的精神,重在提高审美素质的原则。
(2)感性入手、理性渗透的启发式、遵循渐进教学的原则。
(3)传授“双基”和开发创造力相结合的原则。
(4)面向全体通识科善练和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结合的原则。
(5)主导与主体的师生关系和课内外教学相配合的原则。
4.美术教材的作用美术教材的概念:一切用作美术教学的材料,包含教科书、讲义、教案、教学参考书及教学辅助材料(例如折页、范画、幻灯片、录像带、磁盘等。
)都就是美术教材;狭义的认知指出,它就是指美术教科书或美术课本。
美术教科书的作用:中学教科书是根据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而编写的系统简明地反映中学美术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
他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也是考核美术教学成绩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课外扩大美术技能知识领域的重要基础。
1.它直接体现中学美术教学大纲2.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它是学生用于学习的主要工具4.它就是评估美术教学质量的关键参照依据5.美术教科书编制的基本要求(1)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不断充实美术学科内容(3)努力完善教科书编排体系(4)切合师生教与学的实际(5)要优化版面设计(6)要注意使用年限(7)注重学生审美文化素质、美的缔造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力图创建素质教育思想指导的美术教科书的科学体系。
七—九年级的阶段目标: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展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共通的原理和规律。
5、美术欣赏课怎样表达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答:欣赏课表达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分析美术作品时不单要讲技能,更要从美术文化上进展分心,把美术作品放到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去学习。
二、分析美术作品的技能要和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和感情,以及作品是怎样表达的这种思想感情联系在一起进展思考,并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特征、代表作品。
三、引导学生欣赏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和身边的一些典型的美术现象。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讨论和评论,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
6、什么是根本的美术素养?答:一、是对美术的容和现象有根本的了解;二、是对美术的创作方法和过程有根本的了解;三、是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根本的了解。
7、"造型〞与"表现〞的关系是什么?答:造型和表现可以看成该学习领域中的两个维度,造型是指与视觉造型有关的一切活动,表现是指与造型活动有关的全部过程。
造型是"点〞,表现则是〞线〞,造型是表现的根底,表现则是造型的过程。
造型与表现在本学习领域中是一体两面。
比方说学生进展一次玩泥巴的活动,泥巴是造型的材料,采用什么方法,想要表达什么感受,实际上在动手前就有所考虑,就已经开场了表现的过程。
在整个造型活动的过程中,也许中间想法会有所改变,但活动本身并不会停顿。
这说明表现始于造型之初,造型贯穿于表现的全过程。
8、如何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答: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
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开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抑制的弱点与开展方向。
9、"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应到达什么目标?答:第一、了解美术开展趋势以及美感的多样性,拓展想象的空间,综合运用丰富多样的美术媒材、形式、技能表达自己的创意,美化环境与生活。
1.美术教学论:是研究美术课教和学的本质、规律以及教学的策略、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2.美术教育的本质:一、美术教育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二、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三、美术教育为人的发展培育健全心智。
3.美术教育的原始形态:父子相传、长幼相教。
4.封建社会美术教育形式是:师徒式个人教育或画院形式的皇家教育。
5.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美术教育始于1904年,以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为标志。
6.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美术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创办了多所正规的美术学校,培养了许多
优秀艺术家和美术人才,但也经历了一些曲折。(属于现代美术教育1919-1999)
7.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美术教育进入了新
的历史阶段。
8.美术教学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课程以及教学物质资源与技术。其中学生是第一要素。
9.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10.论述美术老师应具备什么素质和要求:一、高尚的师德和艺德。二、坚实的美术知识与
技能。①相关的美术理论②美术技能。三、良好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四、扎实的美术教
育理论。五、卓越的教育教学能力①不懈的研究和创造精神②健康的心理素质。六、文明的
仪表风度。七、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11.课程标准:是对课程目标、学科设置、教学时数、活动要求、教材编写等问题作出的具
体规定,是美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12.现行的《美术课程标准》是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
13.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性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
用。
14.美术课程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15.教材:广义的教材指用于学校教学的所有媒体材料,包括教科书和各种配合教科书使用
的印刷资料、多媒体影像资料,以及通过网络形式呈现的教学资料;狭义的教材主要指教科
书。
16.高中美术课程分成五个模块:美术鉴赏、绘画与雕塑、设计与工艺、书法与篆刻、现代
媒体艺术。每个模块又有相应具体的学习内容。
17.中小学美术教学原则:视觉性原则、审美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因材施教
原则。
18.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工作方法
或手段。
19.中小学美术常用的教学方法: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
讨论法。二、以直接感知获得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尝试法、参观法。三、以实践
训练为主教学方法。练习法、评鉴法。四、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情境法、欣赏法。
五、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留空法、发现法。
20.论述怎么上好造型·表现课教学方法是什么?造型·表现课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
记忆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有着非常重要作用。一、通过随堂欣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
从培养观察力入手培养造型与表现能力。三、借助生活经验和其他学科知识解析绘画理论。
四、通过示范传授绘画技法。五、介绍好工具材料,提高学习效率。六、加强课堂实践巡回
辅导。七、重视学生作品评价,强化艺术个性。
21.“设计·应用”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步骤②用电教手段解剖难点③反复演示④讲清工具
材料的使用方法。
22.欣赏课的一般教学方法:一、看;二、查;三、谈;四、写。
23.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要素及其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安
排与决策。
24.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学期教学计划设计、单元教学计划设计和课时计划设计三部分。
25.美术课时教学计划设计从哪些方面进行?一、课题设计。二、课型设计。三、三维目标。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五、教具、学具准备。六、教学过程设计。七、课外作业。八、板书
设计。九、教学反思。
26.教学过程包括:组织教学、前提测评或导入新课、认定目标、导学达标(其中包括分析
引导、提问讨论、方法步骤、布置作业、辅导练习等)和达标测评(也即结果或教学评价)
等环节。
27.作业评阅应注意的问题:一、作业不代表学生的全部成绩。二、必须考虑学生的差异。
28.美术教育学习的过程和要求:一、准备阶段。二、实习阶段。三、总结阶段。
29.美术课程的评价指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和所获得的信息对美术课程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作出
客观、科学的判定。
30.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什么?①三维目标是否明确,重难点是否突出②评价教学过程,
是否注重学法指道,时间是否分配合理,节奏是否紧凑③教师的基本素养,专业技巧必须巧
熟规范④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知识,作业要良好,要有师生互动⑤教学特点是
否新颖。要有创新性。
31.说课:就是授课老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
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阐述自己对某一节课的教学设想(教学思路)及其理论依据。通俗
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
32.说课的内容:①说教材:主要说“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②说
叫法:主要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③说学法: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
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④说教学组织:主要说明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⑤
说教学板书。
33.美术教学研究是一种采用教育研究的方法对美术教育现象进行解释、预测和控制,导致
美术教育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并解决美术教育工作者实践问题的活动。
34.术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理论研究、比较研究。
35.学教学研究范围是什么?①以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为中心进行研究②以中小学美术教材
的开发为中心进行研究③以中小学美术教学理论为中心进行研究。
36.研究的步骤:①研究课题的选定②检索文献资料③研究计划的设计与制定θ④形成并实
施研究计划⑤研究结果分析和成果表述。
37.论文的基本是:文章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论、本论、结论、引文标注、注述及参考
文献就构成完整学术论文,或学术文文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