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2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分析

一.试卷情况分析

整体文综试卷满分120分,单选题50分、非选择题70分,从试卷结构、题量、题型的难度看比较适中,符合新课程标准。既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的知识体系的构建,

加强知识的灵活运用与迁移,强调社会热点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如材料题的中的改革问题,国防与外交、与法制、民生问题等),重点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切合的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课标准为准绳,以学科的重点容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

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中考命题的改革方向,

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二、学生试卷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不透彻选择题部分试题明显体现了开卷考试的特点,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又注重了对学生历史分析能力、比较能力等的考查。

但不少考生平时对基本知识和主干知识掌握不牢,出现问题。

2、识图能力欠缺

试题材料丰富,形式多样,仍然出现了漫画、图片以及表形式的题目。这次的市模拟考试第

4、12、17、19题就是这样类型,个别学生就不善于做这种类型的题目,出现的失误比较多,这些问题特别考察了学生能不能根据图息,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有最基本的分析能力,但在这一点上还做的不够。

3、分析问题不深,解析材料能力欠缺31题和34题考察的是政史中的热点,即:与法制、中国的外交政策。相当一部分考生只从某一个方面分析,把一个要点答成了一簇花,对材料不做整体分析,发散思维差,辨析能力弱,分析和回答问题不善于变换角度。如34题第二问: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学生加答问题的角度很局限,角度不能扩展,所以造成失分。

三、考试容的特点

1、落实基础,紧扣课程标准今年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针对今年时政中的奥运、十七大、改革开放20周年等,这次模拟考试试卷将时事热点渗入多种题型中,有效避免了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密集、覆盖面较窄的问题,可谓立意高远。

2、题型新颖,突显课改魅力

从总体上看,试题贴近现实、联系热点、材料丰富、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十分符合初中生的阅读心理。通过这些题型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应用能力,并渗透对其他学

科知识、课外阅读知识的考查,体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关怀。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彰显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

3、难度尚可,有较高区分度

因为开卷考试相对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想考出优异成绩,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从考生来看,多数学生感觉比以前的试卷略难。因此平时基本功扎实的学生成

绩普遍较好,最高达98分,85分以上也不在少数,而70分及以下也有不少个别学生甚至不到60分,差距明显。

四、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选择题总体上得分率较高,统计人均得分12.80,基本知识掌握的扎实的学生有几个还取得该题满分。学生失分严重的小题依次是5、7、11、13、17、21.23小题。失分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准、辨析和比较的能力较差,反映出学生阅读理解知识和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差。

(2)简答题:学生28题第一问基本上都能拿满分。但第二问中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比较大,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缺乏理解、分析和比较,实际上此题难度并不大,但很多学生思维比较狭窄,不善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造成失分严重。

29题学生普遍答的比较好,多数同学第一问、第三问能够得满分,第二问个别学生出现问题。问题的原因在于答题时不能看分值答题,给出的答案太简单,点较少。

(3)探究实践题:

此题得分尚可,但无一人得满分。第二、三小题失分较严重,只有2人全做对,连成绩好的学生都出现失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平时学习掌握不准确,不求甚解。民族文化、世

界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部分知识本来就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加上复习进度没到这部分,造成这样的结果。

(4)活动与探究题:31题第一问学生大多能得满分,第二问失分主要原因是:①审题

能力差,粗心大意,不能准确理解题意。②分析综合能力差。③表达能力差,答非所问,偏离主题,不善于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表达。这说明我们的学生理解归纳能力亟待提高。32题学生第二、三问普遍没什么问题,存在问题的是第一问中的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掌握的不熟练,个别想当然地乱写一通,没有自己的思考。说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太差,我们教师平时教学应注重这方面的培养。33题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二问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多表现为答题角度偏少。34题,第一问问题比较严重,很多学生对解放以来,我国政治化的过程掌握的情况不好,个别学生乱写一气。

而对第三问学生应该怎样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一题,却答的比较好,反映出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还是有自己的思考的,

能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探究知识。这是值得肯定的。

从以上各大题情况分析来看,造成学生的答题失误主要是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获取和运用知识信息等能力低、

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和习惯,审题和解题能力弱所致,

但也与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行为有关。如过于着重抠课本、

忽视对知识的理解、分析比较,未重视主题知识的复习、不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迁移知识的教学,等等。

总的来说,这次模拟考试,学生的成绩还是令人满意的。优秀率达到了23%,及格率也达到了64%,只有个别学生成绩不及格。当然,考试只是对之前工作学习的一个检验与评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之后的教学和学习,

我们也不能就此满足于目前的成绩,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该继续努力。

五、今后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学习,切实提高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要求学生不仅记忆教材上的基础知识,

还要正确理解基础知识的涵和外延,掌握基础知识之间

的在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迁移、联系和比较能力。复习课教学要注重知识的归纳和整理,理清知识联系,完善知识网络,进行重要专题的整合。

2、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解决审题不严密的问题,提高答题“质量”。努力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审清题意基础上再答题的习惯。答题时注意理论实践结合,运用规化语言作答。

3、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多沟通、多交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要提高复习最后阶段的效率。要让学生将复习目标收缩到教材上来。通过看书上的目录、标题、自己平日勾画出的重点等,逐一地进行回忆,发现生疏的地方,及时重点补习

一下,,以便能在答题时,根据主干线索,迅速回忆,熟练地掌握知识的整体框架;另外要再翻阅笔记,强调讲过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注意以前做错了的地方。

5、多方面、多渠道的了解中考信息,研究各地模拟试题,把握中考的方向和趋势,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总之,“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必由之路,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迎着课程改革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让我们期待今年中考成绩再上新台阶!

2013-2014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