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5.25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 <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第一节垄断>

◎ <第二节外部影响>

◎ <第三节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 <第四节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 <本章小结>

※<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1)掌握垄断如何产生了低效率;

(2)了解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3)掌握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4)了解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重点掌握科斯定理;

(5)了解什么是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怎样确定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会用成本—收益分析公共物品的生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四种市场失灵情况;科斯定理

※<第一节垄断>

一、垄断与低效率

某代表性的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横轴表示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曲线D和MR分别为该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上述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状况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使经济运行于低效率之中,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但是在实际中解决起来比较困难。

二、寻租理论

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而付出的代价完全是一种‘叫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这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被概括为所谓的“寻租”活动: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垄断租金)的活动。寻租活动的经济损失的大小,就单个的寻租者而言,他愿意花费在寻租活动上的代价不会超过垄断地位可能给他带来的好处;否则就不值得了。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利润通常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这就使得有必要对垄断进行政府干预。政府对垄断的干预是多种多样的。本节主要讨论政府对垄断价格和垄断产量的管制。

四、反托拉斯法

从1890年到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反对垄断。其中包括谢尔受法(1890)、克莱顿法(1914)、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罗宾逊一帕特曼法(193)、惠特一李法(1938)和塞勒一凯弗维尔法(1950)。统称反托拉斯法。在其他西方国家中也先后出现了类似的法律规定。对犯法者由法院提出警告、罚款、改组公司直至判刑;或者强行进行行业重组。例如将微软公司强行一分为二;将中国邮电强行分解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通讯公司等。

※<第二节外部影响>

一、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的微观经济理论,特别是其中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要依赖于一个隐含的假定: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没有影响,即不存在所谓“外部影响”。换句话说,单个经济单位从其经济行为中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被看成就等于该行为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但是,在实际经济中,这个假定往往不能够成立。在很多时候,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而得到补偿。此时,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所谓“外部经济”。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经济可以分类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另一方面,在很多时候,某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所谓的“外部不经济”。外部不经济也可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二、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各种形式的外部影响的存在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完全竞争条件厂的资源配置将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换句话说,即使假定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竟争的,但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看不见的手”在外部影响面前失去了作用。为什么外部影响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当?一般而言,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条件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而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三、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如何纠正由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使用税收和津贴;第二,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第三,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四、科斯定理

只要明确地规定法定所有权,并且可以自由交换,只要所有权的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不论所有权在开始如何分配,市场机制所导致的均衡状态符合最有效率状态。即:科斯认为

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政府不需要制定微观经济政策,市场机制就能通过自我调节,使克服负外部性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科斯定理认为,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就不会发生。

※<第三节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一、排他性与竞用性

西方经济学主要论述的是私人物品——普通市场上常见的那些物品,例如,用于吃的水果、用于穿的衣服、以及火车上的座位等等。私人物品是那种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它在消费上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竞争性:如果某人已消费厂某个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了;

第二是排他性: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商品。

二、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公共物品是指是指由政府部门生产,并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一切物品和服务的总称。如国防、警察、教育、司法、邮政、消防、基础设施等。特点:

第一是消费的非竞争性:公共产品可供大家共同消费。如大家共同消费一条公路;

第二是非排他性:公共产品是免费的,它不阻止任何人享用;(前两个是消费上的特点)

第三是强制性。无论你是否愿意,每个人都必须使用某些公共物品。比如国防、警察、法律这类公共服务就具有强制性。

公共物品无法避免“搭便车”的情况,即不用购买也可消费的行为,因而造成市场失灵。市场经济不能自动解决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问题。许多由社会消费的公共产品难以通过正常的市场价格机制加以分配,公共部门和公共产品的生产和经营需要政府按照社会的需要适当进行直接的调节和管理。

※<第四节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完全竞争模型的一个重要假定是完全信息,即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具有充分的信息。而完全信息的假定并不符合现实。在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甚至是很不完全的。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为生产者抬高价格、欺骗消费者提供了可能不完全信息:

一指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事情;

二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获取信息是要支付成本的,如果获取信息的成本太高,人们就会放弃信息的搜集和拥有。

信息不对称:

交易双方对信息的占有量是不相同的,通常人们对自身相关信息的占有量多于他人,这样在交易过程中,拥有较少信息的一方会处于劣势。比如,投保人比保险公司更清楚某项保险业务的风险,贷款人比银行更清楚自己的偿还能力,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比普通散户更清楚公司的赢利状况,经理比董事们更清楚自己的努力程度。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

逆向选择:发生在交易之前,是指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后果的交易对象,往往最积极寻找交易并有可能被选中。它会导致一些市场的消失,以致市场经济不再充分有效。

道德风险:是一种事后行为,指交易达成后,交易的一方(通常为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倾向于从事交易另一方并不希望发生的高风险活动,从而可能给交易的另一方带来巨大的损失。

解决办法:机制设计(最优激励合同、锦标制度、效率工资、团队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