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急性胰腺炎流行病学调查及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模型犬的治疗效果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1.95 KB
- 文档页数:1
犬急性胰腺炎病程与血液指标变化相关性研究作者:王明月田欣欣周东海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7年第01期摘要:探究犬急性胰腺炎病程中相关血液指标的变化和病程发展的关系,以利于更好的评估急性胰腺炎患犬病程发展。
对12只本地杂种犬构建急性胰腺炎模型,对照组A组4只,水肿组B组4只,出血坏死组C组4只。
术后第1、2、3、4、5天各采血,进行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同时收集临床急性胰腺炎病犬血液指标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犬的白细胞在术后12 h开始上升,在15~40 h之间水平较高,在36~40 h开始下降;淀粉酶在术后12 h开始高于正常范围,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犬比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患犬淀粉酶维持在高于正常范围的时间更久;淋巴细胞于急性胰腺炎初期明显降低,术后第3天回复正常范围。
三个血液指标联合诊断,更能有效的评估犬急性胰腺炎的病程发展阶段。
关键词:犬;急性胰腺炎;白细胞;淀粉酶;淋巴细胞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1-0005-03犬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由高浓度游离脂肪酸、毒素、病原等诱发胰腺内一系列的酶被激活,造成胰腺本身及周围组织损伤的疾病[1]。
该病发病迅速,临床上分为水肿型胰腺炎和坏死型胰腺炎,后者预后不良[2]。
现阶段临床兽医工作者对犬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仅能做到确诊,未能对犬病情发展进行准确评估。
因此,寻找能辅助评估犬急性胰腺炎病程发展的指标对临床犬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对临床急性胰腺炎病例和12例犬急性胰腺炎模型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清淀粉酶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其阶段性诊断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物和材料5%牛磺胆酸钠;2 500 U/mg胰蛋白酶;盐酸塞拉嗪注射液;丙泊酚注射液;硫酸阿托品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生理盐水;淀粉酶生化试剂板;3 mL 肝素钠抗凝管,2 mL EDTAK2抗凝管;留置针;20 G平口点胶枪头;PGA可吸收缝合线。
犬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李 娜 张亚雄 李 芹 沈晨晨 高文娟 禹海杰胰腺炎是犬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在机体正常的情况下,胰腺中的多数消化酶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的,释放入肠道后,胰蛋白酶原经肠肽酶(也叫肠激酶,由十二指肠的黏膜细胞分泌)催化,肽链断裂后生成胰蛋白酶,并由胰蛋白酶催化其他酶原,这些活化的消化酶可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采食过多脂肪食物,腹部外伤,弓形虫病,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等)机体这一机制被破坏,导致胰腺自体消化引起胰腺水肿、出血、化脓、坏死。
犬急性胰腺炎根据病理学可分为轻度型胰腺炎和重度型胰腺炎。
轻度型胰腺炎分为水肿性、间质性;重度型胰腺炎又分为出血性、坏死性和化脓性。
重度胰腺炎常常伴有一些并发症,如心率失常(常为心室性)、DIC、呼吸困难、胸膜腔积液、急性肾功能衰竭、永久性糖尿病、结节性腹膜炎、败血症,肝外胆管阻塞,胰腺脓肿,肠梗阻(常发十二指肠)等。
D isease· breeding犬病 繁育112018·03中国工作犬业一、易发群体该病与性别无关,有研究表明绝育的动物高发于非绝育动物,中老年的犬和非运动型犬类易发,肥胖的犬易发。
临床中病例多发于迷你雪纳瑞和贵宾犬(前者没有实验数据支撑,参考价值十分有限;贵宾犬多发是因其饲养人数众多)。
二、发病原因该病发病原因十分复杂,至今未能探究其所有致病因素。
该病的发生与饮食有一定关系,经常食用高脂肪食物的犬多发。
刚地弓形虫感染、肝吸虫感染、车祸、摔伤、手术引起的创伤、有机磷酸酯类的药物(倍硫磷)等与该病的发生也有一定关联。
三、临床表现患病动物通常伴有突发性前腹部剧痛、休克、腹膜炎等症状。
在临床中接诊的大多数胰腺炎是重度胰腺炎(轻度胰腺炎与犬肠胃炎相似,往往未能引起饲主重视),临床表现为精神倦怠,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被毛失去光泽,呕吐(严重时呕吐物中可能带血),有腹痛表现犬做“祈祷姿势”,脱水,腹腔积液,黄疸,腹泻(严重时排泄物中可能带血甚至血性腹泻),严重的病例会丧失意识,休克甚至死亡。
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摘要】:目的:研究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2017年5月-2019年7月我院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抽取30例为对照组,另外30例为设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禁饮食、补液、持续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抗生素、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乌司他丁。
对比两组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评估总有效率,以此作为依据分析其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乌司他丁治疗后总有效率(93.3 %)相比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明显提高,P<0.0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中使用乌司他丁,能够改善患者愈后,对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缓解病情的发生发展效果明显,在临床上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乌司他丁;非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急性重症胰腺炎病因复杂,病情多变,病情凶险,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因此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较高。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治疗难度大。
由于手术治疗对患者损伤大,非手术治疗为首选的治疗方案。
早期的使用积极有效的保守治疗对患者度过急性期的炎症反应期有极大的帮助,也可以提高晚期手术的生存率。
本次研究选取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9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符合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的确诊病例,随机抽取其中30例为对照组,包含21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年龄29-66岁,平均年龄(45.6±7.6)岁,予以常规治疗: 禁饮食、补液、持续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抗生素、营养支持,另外30例为实验组,其中包含1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7.3±8.7)岁,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5年12月以前常规中西医综合非手术治疗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06年1月以后在常规中西医综合非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55例患者作为治疗组,评价疗效。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轻、重症急性胰腺炎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乌司他丁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尽早使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乌司他丁治疗资料与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2月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103例,将2005年12月以前非手术治疗48例(轻症31例、重症Ⅰ级17例)作为对照组,2006年1月以后在非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55例(轻症35例、重症Ⅰ级2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
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拟定的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诊断和分级标准[1]。
排除标准:①14岁以下儿童。
②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合并急性胰腺炎。
③对乌司他丁过敏或有明显过敏体质者。
④已应用生长抑素、抑肽酶、加贝酯或降钙素等。
⑤重症Ⅱ级合并外科情况需要手术者。
本组符合纳入标准的有103例,男60例,女43例,中位年龄46.9岁,轻症66例,重症Ⅰ级37例。
两组治疗前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类型、临床表现、血常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肝肾功能、B超或CT检查结果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UTI治疗组:①轻症:乌司他丁5万U溶于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2小时,每日2次,3~7天;③重症:乌司他丁10万U溶于5%葡萄糖液250ml 中,静滴2小时,每日2次,7~10天。
其余治疗措施如禁食、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应用H2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药、抗生素,脏器功能的监测,中医中药等同常规治疗(对照组)。
临床疗效观察:①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②腹部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的变化;③腹部体征: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的变化;④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的变化;⑤观察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发生以及UTI不良反应。
犬急性胰腺炎的病例报告病例报告:犬急性胰腺炎患者信息:品种:黄金猎犬年龄:6岁性别:公体重:30公斤病史:患者主人在一天前观察到犬只出现食欲不振、呕吐和腹痛的症状。
犬只的食物摄入量明显减少,频繁呕吐,并且显示出明显的不适行为。
主人立即带犬只到当地宠物医院就诊。
临床检查:患者在体检中表现出明显的不安感和痛觉反应。
体温略微升高(39.5°C)。
腹部触诊时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疼痛。
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加,但其他指标正常。
诊断:通过病史、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初步诊断患者为急性胰腺炎。
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医生建议进行腹部X光和超声检查。
治疗方案:由于患者临床症状较重,医生决定将其收住并给予监护。
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管理:暂停固体食物,采用静脉输液为犬只提供水分和营养支持。
2.疼痛管理: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3.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4.胰酶替代疗法:给予口服胰酶替代剂以帮助消化。
5.监测和支持:定期检查患者的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观察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症状有所改善。
食欲逐渐恢复,呕吐减少,并且精神状态逐渐好转。
腹痛和疼痛反应也有所减轻。
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开始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患者出院: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已经明显缓解。
主人接受了详细的饮食管理和康复计划,再次强调了合理的饮食和日常护理的重要性。
随访:在出院后的两周内,医生对患者进行了两次复诊。
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体重和食欲恢复正常。
主人表示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并且已经按照医生的意见改变了犬只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结论:该病例报告描述了一例犬急性胰腺炎的患者。
通过综合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及时正确地诊断了患者的疾病。
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系统的护理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康复。
这个病例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犬急性胰腺炎的机会,并且强调了在治疗过程中合理饮食和养护的重要性。
文章编号:1004-2342(2018)03-0053-03中图分类号:S856.4文献标识码:C1例犬急性胰腺炎诊断与治疗王云,胡念清,李浩棠,幸程鸿*(江西省畜禽疫病诊断与防控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群发性疾病监测与防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45)犬胰腺是位于胃后方被十二指肠包绕的V字型实质性器官,它是犬重要的器官之一。
由于其具有外分泌功能的腺体,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都与犬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胰腺炎是多发于成年犬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常出现呕吐、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1],严重者出现其他器官功能的改变,从而危及生命。
笔者现将一例贵宾犬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情况及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1基本情况贵宾犬(名Tom),3岁,雄性(未去势),体重5.4kg,免疫史完全。
主诉:该犬前几日有饮食较多肉类食品,已有2d未进食,精神差,呕吐黄色液体,排尿颜色黄,排便正常。
2检查结果2.1临床检查患犬精神萎靡不振、喜卧,体格瘦弱,被毛杂乱无光泽,轻度脱水。
口腔等可视黏膜粉红,听诊心音,肺呼吸音无明显异常,心跳95次/m i n,呼吸20次/m i n,体温37.4℃。
触诊腹部前部中部敏感,疼痛感明显。
2.2实验室检查2.2.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结果显示:病犬的血常规检查淋巴细胞比例略微减少,中性粒细胞略微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略微增大。
见表1。
表1血常规检查结果2.2.2血液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结果显示:尿素氮极大升高,无机磷、淀粉酶、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肌酐、肌酸激酶均升高。
见表2。
2.2.3血液电解质结果分析。
血液电解质检查结果显示:pH值降低,N a离子,Cl离子降低,BU N升高较多。
见表3。
2.2.4X光检查。
X光正侧位见胃幽门有疑似高密度影像,左肾稍肿大,使用钡餐造影后未见异物。
见图1。
作者简介:王云(1994~),女,江西抚州人,临床兽医学硕士研究生在读,Em ai l:1595296088@*通讯作者:幸程鸿,Em ai l:191171892@检查项目检验结果参考范围值单位检查项目检验结果参考范围值单位W BC16.7 6.0-17.010^9/L H C T39.439.0-56.0% Lym ph 1.90.8-5.110^9/L M C V67.662.0-72.0f LM on0.40.0-1.810^9/L M C H22.220.0-25.0pgG r an14.4↑ 4.0-12.610^9/L M CH C329300-380g/L Lym ph%11.3↓12.0-30.0%R D W11.011.0-15.5%M on% 2.7 2.0-9.0%PLT164117-46010^9/L G ran%86.0↑60.0-83.0%M PV8.27.0-12.9f L Eos% 1.3%PD W16.4R BC 5.83 5.50-8.5010^12/L PC T0.134%H B C130110-190g/L53··图1X 光检查结果2.2.5犬胰腺炎检测。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Vol.32 Semimonthly No.14【经验交流】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与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 效果王跃涛(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抚顺 113206)【摘要】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与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统计治疗期间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水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清CRP、WB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与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尿淀粉酶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加贝酯;乌司他丁;生长抑素doi: 10. 3969 / j. issn. 1672-0369. 2020. 14. 050中图分类号: R5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20)14-0125-03急性胰腺炎(AP)可分为高脂血症、胆源性、酒精性及特发性等多种类型,其发病迅速,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危及患者生命,故早期有效的治疗在改善患者预后中尤为重要[1]。
生长抑素、加贝脂均为酶抑制剂,对胰酶过度激活引起的组织损伤效果较好,但不能迅速降低炎症反应。
乌司他丁对糖类、脂类水解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还有一定抗炎效果[2]。
本文研究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犬急性胰腺炎流行病学调查及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模型犬的
治疗效果研究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腺外分泌组织分泌的胰消化酶原出现异常激活后,对胰腺以及临近器官的消化作用并由于引起组织水肿、出血、坏死的炎性反应。
犬急性胰腺炎是宠物临床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种。
此病诱因多,易发。
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若延误治疗时机,发展成重症胰腺炎,往往并发肝脏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导致死亡率升高。
本次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其一,针对福州某宠物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86例犬胰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
从这些患犬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表现、影像学检查表现、治疗方法、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更进一步了解犬胰腺炎的发病因素及症状表现,为临床上犬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其二,以流行病学调查做基础,设计分组治疗实验。
实验选用6只本地健康中华田园犬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3组,每组2只实验犬。
其中A组为AP(急性胰腺炎)组,B组为常规治疗组,C组为常规治疗加乌司他丁治疗组。
构建急性胰腺炎模型采用胰管逆行注射法,即在副胰管注入牛磺胆酸钠与胰蛋白酶复合液。
模型构建成功后,各组按规定药物治疗,观察动物用药后的反应,结合临床案例分析,系统评价乌司他丁在治疗犬急性胰腺炎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