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基础知识教案(实用)

  • 格式:doc
  • 大小:596.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物象。这里我们主要学习四种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和圆的透视。

关于透视的概念和名词解释:

(1)视域:在一个视点上的正常可视的范围(60°范围)

(2)画面:视域内假想的平面

(3)视点:眼睛所处的位置

(4)视平线:和观察者眼睛等高的水平线

(5)心点:在视平线上与眼睛正对着的一点,它是平行透视中唯一的消失点

(6)视中线:画面上过心点与视平线垂直的线叫视中线

(7)余点:在视平线上,心点两侧由成角透视产生的消失点(8)基面:支撑物体的平面

(9)距点:在视平线上距离心点的位置和视点到心点距离相等的点

1、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立方体的正面与画面平行,低面与基面平行,与画面垂直的所有直线,由近及远消失于心点,这种透视叫平行透视。

立方体平行透视的特点分析:

(1)在视平线上只有一个消失点

(2)有两个面与画面平行,近面保持常态,远面透视缩小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师生互动

(3)立方体在平行透视时有八条线保持原状,四条线产生透视变化。

2、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又称两点透视,立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不能与画面平行,上下两个面与画面垂直,由此而产生的透视现象叫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的特点分析:

(1)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2)成角透视中立方体有四条线保持原状,八条线产生透视变化(3)任何一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

3、倾斜透视:

倾斜透视又称多点透视,立方体没有面与画面平行和垂直,成观察思考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倾斜放置状态,产生的透视现象叫倾斜透视。

倾斜透视的特点分析:

(1)倾斜透视有多个消失点

(2)倾斜透视中近高远低的倾斜线由下往上消失于视平线上方一

点叫天灭点;近低远高的倾斜线往下消失于视平线下方一点叫地灭

(3)与视平线平行的线保持原状

回答问题4、圆的透视:

正放的圆形如果把它平放,它的形状会产生很大变化,由正圆

变成椭圆,这个椭圆不是一个规则的椭圆,而是一个有透视变化的

椭圆,这种视觉变化现象称为圆形透视。

圆形透视的基本规律是:

(1)透视的椭圆,近处圆弧线弯曲度大,远处圆弧形弯曲度小。

(2)在平行透视状态下,椭圆的长直径不变,短直径随着与视平

线或视中线的远近距离不同而变化。

(3)离视平(中)线越远,短直径越长;越近则越短

(4)在视平线的位置上,短直径为零

四、构图基础知识

构图的基本规律是统一而有变化:

(1)统一就是有规律、有秩序。

(2)变化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

(3)构图时绝对的统一,会使画面呆板、单调没有生气,但过分追求个性化、多样化会使画面产生杂乱无章的感觉。

(4)统一是相对的,变化时绝对的,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使画面各部分成为一个变化统一的整体。

在静物写生时要注意:

(1)构图饱满。(2)主体突出。(3)上下、左右位置均衡。(4)有高低起伏变化。(5)有聚散关系。(6)有空间关系等。

静物画常见的构图形:

三角形、C形、S形、多边形等

五、素描静物写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1、观察方法:

(1)整体观察:就是对描绘的对象进行整体的全方位的观察。通过整体观察,一方面了解描绘对象的整体形状、位置、面积比例等;另一方面考虑画面的构图关系。

(2)比较观察:比较是对每个对象的个体比较和对象与对象之间的整体比较,主要是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高低、方圆、宽窄、前后位置、明亮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每个物体的个性特征,对每个物体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3)立体观察: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分析每个物体之间前后、左右、空间位置、距离关系等。立体的观察就是立体表现的基础。(4)理解观察:一些画家在研究中发现,自然界中的物体形象虽然复杂多样,但都可以用不同形状的几何形来概括,或者说可以把它们看成由不同形状的几何体组成。

(5)艺术观察:学习美术的目的就是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没有艺术的观察能力,就谈不上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对初学者来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艺术观察能力。

2、表现方法:

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观察的过程是由整体到局部,由浅到深得过程。表现的过程也是一样。

正确的表现方法是:整体——局部——整体。

(1)从整体开始,到整体结束,中间是局部深入的过程。

(2)整体、局部、整体的多次反复贯穿整个作画过程的始终。(3)反对只顾局部不考虑整体或者只整体没有局部的错误方法。

六、思考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