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风格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品---红蓝椅(2020年7月整理).pdf
- 格式:pdf
- 大小:228.18 KB
- 文档页数:5
荷兰“风格派”荷兰风格派是一些艺术家、设计家在1917到1928年之间组成的松散团体,也是现代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并不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宣言,同时也与包豪斯等艺术、设计院校完全两样。
主要组织者是杜斯伯格,而维系此集体的中心是《风格》杂志。
唯一能够展示风格派风格的展览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巴黎举行的展览。
风格派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强调合作,强调联合基础上的个人发展,强调个人、集体的平衡。
各部件通过立柱的联系组成新的、有意义的、理想主义的结构是风格派的关键。
但它实践中矛盾冲突不断,造成了风格派的早期分裂。
代表人物有杜斯伯格、蒙德里安等。
一.思想来源“风格派”深受斯宾塞哲学的思想影响,把几何学作为造型基础,追求造型的普遍性,如同自然规律一样。
他们的艺术和设计完全是抽象的,排斥一切写实的东西。
蒙德里安在他的作品中,色彩只有红、黄、蓝三原色,造型只运用水平直线和垂直线。
这种造型观念很快扩展到了家具、室内设计和建筑上去,对建筑形式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 设计思想1. 坚持艺术、技术、设计艺术的社会作用2. 认为普遍性和特殊化,个人和集体之间有一种平衡。
3. 对改变机械主义,以及新技术在设计艺术中的作用,有一种浪漫主义和乌托邦色彩。
4. 坚信艺术和设计具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具有改变个人生活和生活方式的力量。
三. 风格特征设计上,追求一种终极的、纯粹的实在,追求以长和方为基本母体的几何体,把色彩还原为三原色,界面变成直角、光滑、无装饰,用抽象的比例和构成代表绝对的、永恒的客观实际。
四. 代表人物1. 杜斯伯格“风格派”的理论奠基人,著名画家、设计师、诗人和美学理论家。
设计思想:(1)剥除传统设计因素,变为基本几何结构单体。
(2)将几何单体组合成简单的结构,而各单体之间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可视性。
(3)对非对称性的研究与运用。
(4)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中性色。
20 年代末,杜斯伯格开始主张“少风格”,日益深入到减少主义的简单几何结构、中性色彩计划中,全力研究新的国际主义。
现代主义“风格派“现代主义的概况现代风格即现代主义风格。
现代主义也称功能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起源于1919年鲍豪斯学派,提倡突破传统,创造革新,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重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特性,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现代风格一般用在描述建筑和室内作品及设计作品。
下面最主要来介绍荷兰“风格派”来说总体认识、代表性人物、设计风格、以及作品的分析。
荷兰“风格派”总体认识:本世纪初以荷兰为中心的现代艺术流派,严格地说,它是立体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认为艺术应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只有点、线、面等最小视觉元素和原色是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艺术主题。
其室内设计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木工出身的里特威尔德,他将风格派的思想充分表达在家具、艺术品陈设等各个方面,风格派的出现使包豪斯的艺术思潮发生了转折,它所创造的绝对抽象的视觉语言及其代表人物的设计作品对于现代艺术、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风格派不仅关心美学,也努力更新生活与艺术的联系。
在创造新的视觉风格的同时,它力图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陶斯柏声称:“艺术……已发展成了足够强大的力量,能够影响所有的文化,而不是艺术本身受社会关系的影响。
”在他看来,绘画和雕塑已不再是与建筑及家具不相干的东西了,它们都同属一个范畴,即创造和谐视觉环境的手段。
这种用艺术改造世界的思想显然是过于理想化了。
“风格派”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里特维德(Gerrit Thomas Rietve)和奠基人是杜斯博格。
在《风格》刊载上对包豪斯的理想主义持有完全不同的态度,他认为只有荷兰“风格派”,或者主要是荷兰“风格派”才真正了解结构与色彩的关系。
1921年,他到包豪斯学校参观,以至对这所学校产生极大的兴趣,以至他很快把《风格杂志》迁移到包豪斯魏玛的学校出版,他一方面赞扬了包豪斯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对他的批评却非同小可。
学 海 无 涯
1
荷兰风格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品—红蓝椅
(The Red and Blue chair)
里特维德(Gerrit Thomas Rietveld)在
19l7~l9l8年设计并制作了“红蓝椅”。
红蓝椅是荷兰风格派最着名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是家具设计
师里特维德受《风格》杂志影响而设计的。里特维德的红蓝椅对
包豪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17-18年设计,当时没有着色,着
色的版本要到1923年。
这把椅子整体都是木结构。13根木条互相垂直,组成椅子
的空间结构,各结构间用螺丝紧固而非传统的榫接方式,以防有
损于结构。这把椅子最初被涂以灰、黑色。后来,里特维德通过
使用单纯明亮的色彩来强化结构,使其完全不加掩饰,重新涂上
学 海 无 涯
2
原色。这样就产生了红色的靠背和蓝色的坐垫。把手和椅腿仍保
持黑色、少量的黃色被用來強化端面。这把椅子以最简洁的造型
语言和色彩,表达了深刻的设计观念。
从功能上说,这把椅子是不舒服的,但是通过展示,它证明
了产品的最终形式取决于结构。设计师可以给功能赋予诗意的境
界,这是对工业美学的阐释。而且,这种标准化的构件为日后批
量生产家具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它的与众不同的现代形式,终
于摆脱了传统风格的家具的影响,成为独立的现代主义趋势的预
言。因此,集中体现了风格派哲学精神和美学追求的《红蓝椅》
成为现代主义在形式探索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性的作品。
对于整个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红蓝椅的理性化设计与设计家对一战的反思和对抗有着内
在的联系。里特维德是将风格派艺术从平面延伸到立体空间的重
要艺术家之一。这款红蓝椅具有激进的纯几何形态和难以想像的
形式。在形式上,是画家蒙德里安作品《红黄蓝相间》的立体化
翻译。该画家以利用处于不均衡格子中的色彩关系达到视觉平衡
而著称。里特维德说"结构应服务于构件间的协调,以保证各个
构件的独立与完整。这样,整体就可以自由和清晰地竖立在空间
中,形式就能从材料中抽象出来。"里特维德在这一设计中创造
的空间结构可以说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开放性指向了一种
"总体性",一种抽离了材料的形式上的整体性。
学 海 无 涯
3
每件大师的名品都有自己的韵味。一件家具最后能成为世界
级经典作品,最重要的理由,是它是否能经得起时间的洗礼,多
少沧桑之后蓦然回首,形态时尚依旧,理念新锐依旧。
三原色设计理念
里特维德(Gerrit Rietveld, 1888-1964)
学 海 无 涯
4
里特维德生于乌特勒支市,是荷兰著
名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大师、荷兰风格派的
重要代表人物。他非常偏爱单纯的线条、
颜色,以便大量制造,这种简洁的设计概
念深刻地影响了日后的设计界。
里特维德1917年设计了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重要经典作品红蓝
椅,以一种实用产品的形式生动地解释了风格派抽象的艺术理
论。红蓝椅对于世界现代主义的风格形成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它的简单的几何形式,以中性色(白、黑、灰)为主的色彩计划,
以及立体主义造型和理性主义的结构特征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成为国际主义风格的标准符号。
这张“红蓝椅”是他在1918年的作品。
这张椅子的灵感是來自于手推车。 这张椅子最大的特色是:
沒有用到钉子固定,而是采用卡榫的做法。 为了方便裁切,只
用到厚、薄两块木材; 薄的那块切成两部分:一为座椅,一为
靠背。而厚的那块木板,切成长短不一的长度,组成椅子的架构
学 海 无 涯
5
及扶手的部分。通透、以激进的方式清晰的表达功能、断面严格
的裁切。红蓝椅,是功能与诗意的完美结合。
红蓝椅以最简洁的造型语言和色彩,表达了深刻的设计观
念。能经得起时间的洗礼,多少沧桑之后蓦然回首,形态时尚依
旧,理念新锐依旧。风格派哲学精神和美学追求的《红蓝椅》成
为现代主义在形式探索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性的作品。对
于整个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