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秋雨先生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其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余秋雨散文》等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题材广泛、语言通俗易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人文情愫,借山水探寻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深刻意蕴。在繁多的艺术创作中,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以清丽、典雅、厚重的特点尤其吸引人们的眼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的独特的价值取向、文化取向以及审美取向更能勾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给喧嚣浮躁的人们带来了栖息灵魂的圣地。通过他的散文,能够使人们感受到他的进退自如,他的洒脱不羁,看天问地,观山涉水,在自然与世俗之间切换自如,这正是余秋雨散文的独特韵味。仔细品他的散文,可以让人灵魂休息片刻,与浮躁的世俗隔离,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能够有如此的阅读感受十分难得,这是余秋雨散文的精华和气脉所在,也正因为如此,读他的文章才让人动情。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在他的散文集里,通过语言巧妙的组织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带给人们全新的感受,他对世界、历史、文化的理解在散文中都得以体现[1]。如今对余秋雨散文的研究在学术界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主要从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观、艺术手法以及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余秋雨散文的艺术品格和价值,通过品读他的散文、查阅资料,感受余秋雨散文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以期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

一、余秋雨散文与余秋雨现象

《文化苦旅》出版后在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一时间风行海内外,之后出版的《山居笔记》同样受到了人们的热捧,可以说余秋雨创造了当代散文出版中的奇观,它的受欢迎程度令人始料未及。对于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评论界纷纷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著名评论家对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文化苦旅》的出现是我国当代散文中一次货真价实的理性精神的回归,是我们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一次集萃[1]。作为大师级别的散文作家,余秋雨不仅在散文领域取得了不朽的成就,同时他也是一位诗人。朱向前看来,余秋雨的散文中渗透着中国文化的凄风苦雨和中国人的集体痛苦感,余秋雨经过文字的精雕细琢将这些感受通过文字表现出来,体现了他的真性情。但是,对于余秋雨散文,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李书磊从文化视角上批评了余秋雨的散文,他认为余秋雨散文的表现形式十分鲁莽,他觉得余秋雨用力过猛,文字有很大的表演成分在里面,余秋雨以不恰当的方式将文人内心最神圣和神秘的角落公之于众,这是

可耻的。此外,李书磊还指出了余秋雨散文中一些史识方面的错误。关于对余秋雨散文的评价,有了不同的声音,褒贬不一,各执一词,甚至有学者抛开文学层面,对余秋雨在文革中的历史问题进行人身攻击,形成了所谓的“余秋雨现象”,后来人们将“余秋雨现象”作为由于不同看法导致激烈争论的一种说法。余秋雨现象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余秋雨散文中存在的史识方面的错误,余秋雨文革中的历史问题以及余秋雨对待批评的态度,余秋雨引发的社会争议以及余秋雨散文艺术价值等等。余秋雨的散文是在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创作的,他研究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并将它们融入进了散文之中,进而发出了关于历史和现实的感慨。这种历史文化散文容易引起争端,不少学者对余秋雨散文的美学价值提出了质疑,例如上海《咬文嚼字》杂志编辑就对余秋雨散文中对于文史知识的错误指了出来。笔者看来,无论如何,余秋雨先生散文的成就和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任何一个学者的记忆都是有限的,对于文化散文来说,他无法像学术文章一样严谨,我们不能缘木求鱼、削足适履,余秋雨散文中存在的错误是确实存在的,但是这也不能掩盖余秋雨散文的美学价值。

二、余秋雨的散文观

仔细品读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就会发现,余秋雨散文追求的是人、自然、历史的融合,他的散文都是有感而发的,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余秋雨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不断质疑自己,质疑自己生命存在的方式,质疑人生的选择,当着这些困扰着他时,最后选择了生命向自然的回归,于是他贴近自然山水,从山水中探寻生命的意义。山水只是余秋雨追求生命真谛的一种介质,我们要从山水的背后去挖掘其散文背后所蕴藏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山水之中,余秋雨驻足在古人的足迹上,静听着风声鸟声,进而产生了写文的冲动。在历史的情境中,余秋雨释放了自己的文化情怀。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中都有山水的影子,在山水中,却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他将人生、历史、自然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篇又一篇佳作,将封存久远的人文意蕴展现给世人。在散文的创作中,余秋雨十分重视文学的历史情境,他认为只有找到自己与历史的关系才能寻到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当有创作的欲望时,生命与历史融为一体,历史能够给他带来遐想,带来创作的灵感,与历史产生共鸣。余秋雨散文展示出了无尽的历史文化魅力,注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审视。从历史的沧桑中,余秋雨已引发出了人生的沧桑感,在游历山水的同时,与历史进行对话,丰富了人生阅历和体验,并将这些都沉淀到他的作品之中。

三、余秋雨散文的艺术手法

(一)繁复的意象

意象一词是借助客观物象所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余秋雨散文可见丰富的意象,在他的散文中,山水意象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包含了古典诗词意象的痕迹。在《风雨天一阁》中,余秋雨对“雨”的描写是这样的:“就在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城市都在柔弱地颤抖”“只见大门内的前后天井,整个院子全是一片汪洋,打落的树叶在水面上翻卷,重重砖墙间透出湿冷冷的阴气”,天一阁的雨都浸透着浓浓的文化意味。在《夜雨诗意》中,余秋雨将夜雨作为心中的意象来刻画,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其中注入了丰富的想象,使得夜雨的文化意象更加浓烈,他将诗、思、史巧妙地融合到一起,向世人传达出深沉的文化意义。

(二)丰富的想象

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中,丰富的想象力十分重要,写作的原材料经过想象力的加工才能形成更好的文章。在余秋雨的散文中,随处可见富有创造性的想象。余秋雨散文中的想象主要是还原历史的想象,他再现历史,将一个个活泼鲜明的历史场景重现在人们面前,带着读者一起探寻历史文化。他的想象源于历史,却不是完全照搬历史,通过虚拟的手法,在史料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推测,实现历史的再现[6]。对历史细节的还原,他加入自己的合理想象,吸引了读者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性力量。余秋雨在散文中所描述的情景,有些类似于小说的情节,不同的是,小说的情节是虚构的,而余秋雨散文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而且余秋雨散文中的情景注重的是精神效能,而不是简单的叙述,这符合散文的本质精神,这也是余秋雨散文的一个鲜明特征。例如在《风雨天一阁》中,余秋雨对范钦的描写中,将范钦描写成一个仅仅将当官视为副业,而热衷于收藏图书的人,其中的细节描写都源于余秋雨的想象,但是这种想象并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基于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描写的,通过这样的描写更好地刻画出一个真爱书籍的文化行为,像这样带有历史真实影子的想象,余秋雨的散文中随处可见[7]。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还原了历史,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个性化的语言

余秋雨散文的一大特点就是语言朴素简洁,没有雍容华贵的外衣,将某个情景简单质朴地娓娓道来。他的散文简洁却富有个性,在散文的创作中,余秋雨借鉴了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