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美术成就——绘画与雕塑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古代绘画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遗迹可上溯到远古的岩画和新石器时代彩陶上丰富的装饰纹样。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运用线造型的方法表现物象的能力已经相当熟练,以线描的绘画技法成为民族传统的绘画风格,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绘画逐步成了完成的体系,文明于世界。
中国古代绘画根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类。
(分三大类阐述中国古代绘画的成就。
)人物篇展示《人物龙凤图》,帛画战国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的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作品《人物龙凤帛画》。
侧身站立的女子双手合掌视乎在祈祝什么,女子形象的上方是一只腾空飞舞的凤鸟,在女子和飞鸟的前画是一只向上升腾的龙,这些描绘说明这些作品的用途和后来在湖南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帛画一样,表示引导死者的魂魄升入天国。
虽然这是一幅勇于丧葬仪式的道具,但作画者在布局、造型、描绘技法等方面都经过一番苦心经营,特别画中的形象都以流畅的勾勒,线条遒劲有力,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绘画以线条作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传统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
东晋时期被称为才杰、画杰、诗杰的著名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可以看到我国魏晋时期的绘画风貌。
《洛神赋图》原系曹操之子、著名文学家曹植所作,以他经过洛水时梦中遇见洛神互相爱恋的故事,寄托他在爱情生活时的痛苦。
《洛神赋》文词凄切,是赋文中的杰作。
顾恺之依赋作图,以长卷形式描绘曹植赋文中这段浪漫的故事。
《洛神赋图》既有装饰画的手法,又有写实梦幻般的意境,画中景色的描绘更是开中国山水画的先河。
唐代的人物画在传统的基础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以恢宏大度的形象,充实明快的线条,辉煌灿烂的色彩,卓越的艺术成就,写下了中国美术史上的辉煌之页。
唐代初期著名画家阎立本所作的《历代帝王图》描绘了两汉甚隋代十三个帝王的肖像,画家通过形象的塑造细致的刻画了每个帝王的相貌、个性和气质。
对于开国创业的英明君主,在表现他们的貌宇堂堂——晋武帝司马炎像。
中国古代艺术的卓越成就从绘到雕塑中国古代艺术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绘画和雕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绘画到雕塑,中国古代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展现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和创造力,并且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艺术在绘画和雕塑方面的卓越成就。
绘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表现形式之一,起源于古代的壁画和文字绘画。
中国的绘画作品通常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和文化内涵,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线条和色彩运用,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中国绘画的特点是注重意境,强调以少胜多,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整个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中国绘画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特的影响力。
中国古代绘画的卓越成就源于其独特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画的“写意”风格,即通过勾勒和点染等技法,反映出画家的个人情感和创作意图。
这种创作方式追求以意传神,以少胜多,更加注重内在的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另外,中国绘画还注重表现作者对自然界和社会现实的独到观察和思考,通过画家独特的视角和构图技巧,将思想和情感融入到画面中。
中国古代雕塑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卓越成就在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雕塑技艺。
中国古代雕塑以青铜器和石刻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些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主题内容而闻名。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雕塑的代表之一,其雄浑厚重的形象和独特的纹饰艺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中国古代的石刻作品也以其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和精湛的刻画技巧而闻名。
这些作品无论是造型还是题材内容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艺术的卓越成就不仅体现在绘画和雕塑的创作上,还体现在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上。
例如,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书法以其独特的构图和笔触技法而闻名,通过书法作品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的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也与绘画和雕塑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中国古代艺术文化。
中国美术史 知识点总第一章 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1、陶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陶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早期早期::以实用为目的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简单粗劣、种类少, ,第二个时期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制陶工艺就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制陶工艺就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主要代表有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的红陶与彩陶的红陶与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
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
按陶器的用途可分按陶器的用途可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黄河 上游上游::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中游中游::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中下游中下游::龙山文化龙山文化;;下游下游::大汶口大汶口 长江 中游中游中游::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 下游下游下游::河姆渡文化与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与良渚文化北方地区:红山文化红山文化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大汶口、龙山]) ])1)仰韶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分半坡类型(鱼纹就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鱼纹就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图案多画在盆内侧) ) 《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出土于西安半坡。
古代中国的绘画与雕塑艺术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的绘画与雕塑艺术是其中最为卓越的代表之一,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绘画艺术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史前时代。
在那个时期,中国的祖先使用石器为绘画工具,在石壁、石头上画出各种以动物为主的形象图案。
这些图案虽然粗糙,但却代表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源头。
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的绘画艺术逐渐发展出独特的风格和技艺。
唐代是中国绘画的鼎盛时期,唐朝画家们在独立自我精神的启发下,创造了大量风格各异、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唐代绘画最有代表性的风格是“工笔重彩”和“写意”,表现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宋代则崛起了新的画风,表现出文人墨客的风范,这一时期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也深受后世学习和推崇。
在中国的绘画艺术中,山水画是最为著名和重要的部分,它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文化和艺术观念。
山水画通常采用写意的形式,艺术家通过笔触流畅、构图严谨地表现出大自然的风光和情感。
中国的山水画不仅是一种美学的表现,也是历史的见证和寓意的象征。
雕塑艺术古代中国的雕塑艺术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技艺。
最早的古代雕塑是青铜器,由于其材质的耐久性和艺术价值,在古代中国被广泛地用于祭祀和礼仪场合。
青铜器的雕刻技艺精湛,表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雄厚和高度发展。
汉代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时期,大量的石雕、陶雕、木雕作品得到了诞生。
这些作品以表现历史人物、神仙和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内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使得佛像成为了中国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佛像通过其雄浑、神秘和庄重的外表,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心灵与信仰。
总结绘画与雕塑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最为突出和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既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风格,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高度文明。
虽然这些作品所代表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仍然被后来的艺术家和观众所推崇和研究,这也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国美术史测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40分)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________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________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类。
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________为代表。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________。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________”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________”。
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________”山水,书写文人情怀。
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________”之法。
9、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石窟。
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________,殉葬的________和驼、________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________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________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________”,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________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________的表现形式。
14、明代“________派”的代表画家时________和________。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为最佳。
16、清初“四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________、________等人。
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版画制作步骤:制版、拓印_。
5、陶艺制作的步骤_ 揉土造型着色造型____。
4、“抽象的艺术不仅能被眼睛感知,而且可以被心灵感知。
”这句话是俄国画家康定斯基说的。
(√)7、《城阳散的女人》是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
()徐悲鸿-- 前进蒙德里安(荷兰)-- 灰色的树拉蒙(西班牙) ---松林德加(法国)-- 白桦树列维坦(俄罗斯)-- 舞台上的明星4 《水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马远)5 埃舍尔是(视错觉)画家24、纸版画的制作步骤:设计、分部剪、顺序粘贴、拓印完成。
12、列维坦的绘画风格抒情而包含深刻社会主题,表达画家对多灾多难的俄罗斯的同情和忧虑。
其代表作为《清风·伏尔加河》。
27、希什金在俄罗斯家喻户晓,他一生描绘森林景色,人们亲切的称他为“森林歌手”。
《森林的早晨》。
《冬》、《造船木森林》30、藏书票属于微型版画。
藏书票被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书上的蝴蝶。
29.河南南阳西峡盆地是世界上发现_A最多的地方。
A恐龙蛋32.战国秦汉的壁画可分殿廷宫室壁画和墓室壁画两大类。
11.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陶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13.秦汉时期的美术,从历史纪年来划分,应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220年。
45.卫协绘画的主要特点是“巧密与精思”(顾恺之语)。
15.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
18在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一座辽墓中出土了两件绢本画轴_〈〈竹雀双兔图〉〉〈〈深山会棋图〉〉_。
8战国秦汉时期,特别是秦汉两代雕塑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被用来作(丧葬)和(宗教祭祀)。
?????8.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修长城是把各国长城连起来,在明朝又对长城作了大规模修缮,使长城更长并留存至今。
11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有浙江良渚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和湖北河姆渡文化。
10六朝绘画以(秀骨清像)为美学标准,唐代(丰腴华贵)为审美理想。
6、拓印时要在底版背面摩,使印出的头像清晰。
一.填空题1.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主要包括二种类型,它们是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马王窖类型:马王窖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2.夏商周美术的成就最为突出所以又叫———。
3.T字行彩绘帛画自上而下分段描写了天上、人间和地府的景象。
4.最早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顾恺之,他创造的线形被称为高古游丝描.5.中国的三大石窟是云岗,龙门和莫高.6.隋代著名画家是展子虔,他的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
7.五代山水四大家是荆浩,关仝董源释巨然1.研磨和钻孔这种先进的技术,一般是到新石器时代才普遍采用的。
2.青铜是铜和锡及铅的合金。
3.战国漆器以当时楚国地区的为最出名。
4.青花和釉里红的烧成,标志着元代陶瓷工艺取得的重要成就。
5.顾恺之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在于,提出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在深度的新要求:传神。
6.莫高窟陆续开凿或改建,前后历经1000余年。
7.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是反映初唐绘画艺术水平的一件极为重要的作品。
8.唐代描绘仕女生活情态的绘画特别得到发展,代表人物是张萱和周肪。
10.南宋时期被称作“马一脚”和“夏半边”的山水画家分别是马远和夏圭。
1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
1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1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1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等四类。
1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武氏祠为代表。
1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蒿岳寺塔1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秀骨清象”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张家样”。
1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破墨”山水,书写文人情怀。
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泼墨”之法。
19、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和洛阳龙门石窟。
2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唐三彩,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中国美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第三章承前启后的战国美术(BC475~BC221年)
一、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战国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奴隶制度土崩瓦解,封建制度确立统治地位的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
由春秋“五霸”争夺战,发展为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的“七雄”战争。
直至BC221年,秦统一六国,才结束了这种封建割据局面。
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另一种分类方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在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思想意识自然也随之相应发生了变化。
在学术上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空前活跃的局面,思想的解放推动和影响着艺术的发展。
二、战国时期的突出成就:
两种形式:绘画+雕塑已开始脱离工艺装饰的地位,各自以其独立的美术形式发挥其社会功能,呈现出相当繁荣的景象。
表现对象:新取得统治权的封建贵族
题材内容:①炫耀统治阶级武功军功
②奢侈享受生活,死后升天的幻想性、神异性
突出成就和主要特征: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是战国美术的突出成就和主要特征。
表现手法:①善于在发展过程中选取关键性情节,通过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反映生活、刻画形象。
②雕塑绘画都重视外貌肖像相似的同时,更刻意追求对对象心理特征的表现。
③雕塑绘画的装饰纹样,都重视形象富有韵律,通过动态表现。
第二节走向独立的战国时期的绘画艺术
一、战国绘画的发展趋势:
①表现为它的造型艺术中扩大了自己的独立阵地,更能以绘画艺术本身的面目和要求来显示它的作用和威力。
②西周以前,我国的绘画艺术大部分主要依附于工艺品上,呈现其面目,这至少在形式上不能尽情的发挥自己的特征,在内容上也受到限制。
致使我国远古绘画艺术严重的带有装饰风,成为我国绘画民族形式的主要特点。
二、文献记载中的绘画活动
三、战国绘画艺术的成就
①宫室、庙宇里鸿篇巨制的壁画
②※直接用墨笔画在绢帛上的绘画真迹
③工艺装饰性绘画:青铜器上的若干装饰性画像、漆器装饰性绘画
四、帛画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用毛笔墨书和彩绘的缯帛美术品。
属于战国时代的帛画3件《缯书画像》(最早的毛笔墨书)、《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
因先后出土于湖南长沙,但是地属楚国,因此把他们叫做“楚墓帛画”。
五、战国时期的工艺装饰性绘画
依附于青铜器、漆器上的装饰性绘画,尽管不是独立性的艺术品,但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绘画的表现能力,其题材多是一些奇珍异兽、驱鬼升仙及反映现实生活的场面。
当其描写社会生活、处理画面各种情节时,那种注重人物动势的刻画显然达到了当时的较高水平,对后世画像石像、砖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青铜器工艺装饰性绘画:
①题材: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性纹样多表现现实生活,如狩猎、采桑、乐舞、庖厨、宴饮、水陆攻战等。
②特点:
1概括性强(形体大貌)、
2动作性强(捕捉形体动势)、
3注意人物形象之间的联系与呼应、
4构图特点——善于把不同事物的情节,以连续展开的手法表现出来。
画面效果疏朗丰富,构图对称而不呆滞
5形象处理采用“剪影”表现
6各组情节及连贯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作品:
《采桑宴乐渔猎攻战纹铜壶》【中国四川成都百花潭】
《镶嵌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中国四川成都百花潭】
《水陆攻战纹铜壶》【中国四川成都百花潭】
《宴乐狩猎纹铜镜》【中国四川成都百花潭】
《金银狩猎纹铜镜》【中国四川成都百花潭】
《狩猎纹画像壶》【美国旧金山】
《御龙纹铜壶》【日本东京】
结语:
绘画性装饰方法出现,打破了以往的严谨和规范化。
一变而为不对称、不均齐、不连续的散点格调,颇具绘画风格。
但处理手法,组织变化,利用“剪影式”的构图和处理方法,如此丰富而真实生动地完成了这种重大主题的装饰绘画创作,这无疑是令人惊异的。
六、漆器装饰性绘画:
战国时期的漆器,多出土于湖南长沙,湖北随州、江陵及河南信阳等地。
纹饰精美,题材多绘有神异形象及现实生活。
1.湖北曾侯乙墓出土漆器装饰画的特点:
勾线与平涂相结合,布局左右对称或分格排列,相比之下所绘乐舞人物,形象概括简练、优美而生动。
但都采用装饰性表现手法,与这一时期青铜器上所装饰的狩猎、战斗、乐舞等图像相一致。
在黑漆地上,色彩以朱、黑为主,兼有石黄、石绿、金、银具有深沉热、富丽堂皇的特点。
代表作:
《曾侯乙墓漆画内棺》【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二十八宿图漆箱》【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漆箱画扶桑戈射图》【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乐舞图彩鸳鸯盒》【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锦瑟漆画御龙图》【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
《锦瑟漆画狩猎图》【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
《锦瑟漆画仙人图》【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
《彩绘出行图漆》【湖北荆门宝山】
结语:
其实,描绘根据工艺品的性质而定,并未独立的发挥油质特征。
第三节承前启后的战国雕塑艺术
概述:雕塑艺术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趋势和绘画一致。
已逐渐摆脱工艺装饰的束缚,呈现出独立发展的趋势,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工艺装饰性雕塑:
战国时期的青铜工艺雕塑和彩漆木雕在雕塑艺术中占用相当地位。
虽大多数仍属工艺装饰的性质,但不少则已脱离工艺装饰而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1、青铜工艺装饰性雕塑:
曾经盛行于商及西周春秋时的鸟兽形,青铜器上的立体动物性装饰,到了战国时期,造型呈动物形象的器物(即“尊”)更趋向生动真实,有空阔的腹腔,背部有可以开合的盖,则完全可以看做独立的雕塑艺术品,作为器物上的立体雕塑的动物形象,既有器物局部构件的实用价值,又可以看做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雕塑小品。
不少具有相当完整性的青铜人物、动物雕塑形象,是作为某种器物的承托、支架形式出现的,标志着青铜雕塑艺术日渐向着独立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青铜冶铸工艺技术的高度水平。
代表作品:《铜人编钟架》【湖北随州】、《金银错龙凤方案》【河北平山】
目前所发现真中完全独立的,纯观赏性的金属雕塑品,数量不多但非常生动
代表作品:《银面铜人》【河南洛阳金村】、《举鸟铜人像》【河南洛阳金村】、《铜飞廉》【河北平山】
2、木质工艺装饰性雕塑:
战国木雕艺术取得辉煌成就,《彩漆木鹿》【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彩漆木雕禽兽座屏》【湖北江陵】,《彩漆木雕双凤双虎鼓架》【湖北江陵】
3、玉质工艺装饰性雕塑:
玉雕,与雕塑艺术其他方面一样,也出现了新面貌。
代表作品:《小玉人》【河北平山】
二、陶、木俑
1.战国时期的俑以木俑为最多,湖北长沙、湘乡;河南信阳;湖北江陵等地多有出土。
2.这些俑有男女侍从,文吏、武士、伎乐以及镇墓兽等,有全身像及半身像,姿态不一,有
坐有站。
3.在艺术上,面部眼神刻划;躯体姿态动作的塑造也颇简练、生动。
4.于口部、眼、眉等重要部位,在立体造型基础上,还利用绘画手段加以彩绘的涂染勾描,其服饰衣纹大抵也以彩绘表现。
这是原始彩陶人物塑绘结合手法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正式开启了战国雕塑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彩绘与雕塑相结合的传统。
在广大匠师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已有人用极朴素的语言总结了雕塑艺术的某些经验。
5.代表作品:
《木雕立俑》【河南信阳长台】
《立式木俑》【河南信阳长台】
《跽坐木俑》【河南信阳长台】
《木雕彩绘立俑三个》【湖南】
《彩漆木雕镇墓兽【河南信阳长台】》
《镇墓兽》【河南信阳长台】
《东周小陶俑》【山东临淄郎家庄】
结语:
战国时期的雕塑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从而为秦汉的大型(或纪念碑式)雕塑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