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自荐信

  • 格式:doc
  • 大小:33.9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杜甫自荐

作者:肖宝根

来源:《职业》2013年第11期

李白和杜甫是家喻户晓的唐代大诗人。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他们也卑躬求过官职。至于才华横溢的李白、杜甫,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史上有不同说法。总之,他们都有过卑微求职经历。

李白年轻时,不放过任何求职机会,多次谒见地方长官。他曾专程赶到荆州治所襄阳城拜见韩荆州,希望能通过他的举荐谋个一官半职。李白的自荐信虽然一开始就用时髦的语言“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来“拍马屁”,最后则表露宏大抱负“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韩荆州可能觉得李白不够谦虚,不够踏实。这次自荐求职,最终是泥牛入海。李白在42岁的时候,又向信奉道教的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妹妹,十分欣赏李白的才华,经过她的推荐,李白到长安拜见皇上,唐玄宗对李白的才华也很赏识,让他供翰林院学士职,做自己的文学侍从。

杜甫也曾靠朋友接济维持生活,长期怀才不遇,一直寻找自荐的机会,只不过他选中的自荐对象是皇上。这年杜甫获悉玄宗皇帝要参加祀太清宫、祀太庙、祀南郊三太典礼,杜甫就尽展才华,撰写了《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连同求职信一起,直接献给唐玄宗。杜甫的自荐求职信与李白的稍有不同,开头略述了中宗时期自己祖父杜审言超群文才,接着这样介绍自己的才干:我的诗文即使不能达到诸子百家那样的水平,但像杨雄、枚皋那样的水平还是能赶得上的,最后诉说了自己当前的落魄境遇,希望皇帝能给自己一个报国的机会。唐玄宗看了杜甫的求职信和几篇诗赋后,觉得杜甫是个人才,便安排杜甫在集贤院备案等候任用。虽然一等就是几年,但杜甫最终谋到检校工部员外郎这一职位,后又做剑南节度府参谋。

李白、杜甫求职成败的经历对今天有什么启发呢?现代人自荐求职,有些也会犯李白第一次求职的错误,一是动不动就溜须拍马,以为对方在晕晕乎乎中会录用自己。其实这样空洞的赞美很容易招致用人单位的反感;二是吹嘘自己,夸夸其谈。在缺乏研究的情况下,空展抱负,这样的求职很难成功。

《职业》编辑点评:

李白是恃才傲物的典型,说他给韩荆州“拍马屁”,可能不够公允。其实对他人适度赞美,无论古今都是一种礼节。自荐是目前就业择业的重要方式。怎样利用好这种方式,是现代求职者应该重视的话题。一是最好有相应的学历、资历。唐朝时科举制度已经成型,李杜如果中了科举,那时候肯定会“统招统配”,顺理成章地得到相应官职。当今虽已取消了“统招统配”的就业制度,但如果学校好或资历突出,就会有一定优势,甚至有单位主动上门聘用。二是通过他

人举荐。举荐人的意见,通常比求职人的就职愿望更有说服力,李白后来求职成功就是借助举荐的结果。三是通过自荐信。自荐信现在通常以《求职简历》方式出现。写求职简历应突出用人单位兴趣点。唐朝用人重视文才,杜甫不仅介绍了祖父的文才,还把自己的文章附上,很有说服力。不过像李“诗仙”那样“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大口号,最好不要出现。而通过对目标单位业务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想法,倒是不错的求职方略。篇二:李白个人简介

李白,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我想从小学一直到中学、大学。可能李白是我们阅读过,最多的一个诗人。特有很多的诗。大家都非常熟悉。比如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比如说“两岸猿声啼不住,青舟已过万重山。”这些诗都是耳熟能详、脍炙人口。我们读了这么多李白的诗,看上去好像对李白比较了解。所以我们会想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

李白这个人长什么样子。他胖瘦啊,他高低啊,他脾气好坏啊,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文化程度啊?就会有这些问题。就好像要打听我们邻居的一个人一样,也这样一种亲切的感觉。解说:唐朝长安元年,也就是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五岁那年,他随家人迁到四川省江油县定居。从此,一位冠绝中国诗坛的千古奇才,从这里走出。逐渐被世人了解和熟悉。然而,李白一生最大的理想,并不是做诗。而是从政。这是为什么呢?这位才华出众的天才诗人,会筋力怎样的坎坷与沉浮。李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李白出道之谜。

康震:李白在当时,跟他同时代有一个人,叫魏颢。魏颢是个年轻人。特别崇拜李白。他也算是李白的一个追星族。他就到处追李白。因为李白的行踪不定。后来就给他追到了。李白对他也很信任。把自己当时所做的一些诗文交给魏颢。可能是这么说的。小魏,你就帮我把这个诗文集整理整理。给我出版了吧。出版了没有我不知道。但是,魏颢,在这个诗文集的前面写了一篇小序。这个序流传下来了。在这篇序里边,他对李白的相貌,有那么一点点描述。他怎么说呢?他说这白这个人,“眸子迥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酝籍。”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这个人长得眸子迥然,眼睛炯炯有神。特别有神。“哆”

是哪个子?就是“哆嗦”的那个“哆”。“哆嗦”的“哆”,读duo的时候,是那个意思。可是它还有一个读音。就是读chi。读chi的时候,是什么意思?是张大嘴巴的意思。他这个意思就是当李白张嘴的时候,就像饿虎一样,人张嘴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愤怒的时候会吼叫,高兴的时候会大笑。也包括其他的什么感情状态。

但是他意思就是什么呢?李白这个人眼睛很有神,而且发威的时候,那是有下山猛虎一样的这种气势。这是动态的一面。还有一面是什么呢?他说了后边这两句话。说“或时束带”。可有的时候,他穿得整齐点,腰里挣根带子。头上挣个头巾。“风流酝籍”。看上去还像个知识分子,比较文静。这么一种评价。他因为是真的见过李白的。李白自己在诗文里边经常也说自己什么呢?说我“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他主要是要强调“心雄万夫”。但是,他个子不高。身不满七尺,我估计现在也就是一米七左右,找对象可能都有问题。别人也说他身不满七尺,所以我们说,李白仅仅从外形上来讲,从形态上来讲,他不是个高个儿,但是他眼睛有神。他神采非常飞扬。

李白原来年轻的时候,见过一个道士,这个道士叫司马承祯。是道教界的一个领袖。当时李白很年轻啊,大概也就是二十岁左右。他见了这个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对他有一个评价。说你是“有仙风道骨,可以神游八级之表。”意思就是说你这个人长得天生就是道士。在道士这条路上,很有发展前途。也说明他气宇不凡。而且李白自己在给别人写的诗文里面,对自己也有一些评价。他说什么呢?说自己“以天为容,以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说什么呢?说我这个人长得以天为容,以道为貌。对别人从来不肯屈服,也不去求别人。这是说他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为什么要花一个篇幅,一开始说李白,在政治上的发展之前,先说他的容貌呢?这就是说这个容貌,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这个人是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台湾有一个著名的诗人我们都知道,叫余光中。余光中在一首诗里写李白。说李白怎么样呢?说“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也就把李白给写神了。他写的就是李白的一个精神的内核。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写的是李白。写的不是杜甫。所以李白他的相貌,外貌、气质、个性,通过他的这个外表,我们阅读了之后,就能够感觉出来。

解说:家境富裕,接受了良好教育的李白,自幼便显示出了在诗文创作上的超凡才华。在当时,李白的诗才,就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和推崇。而时至今日,李白流传至今的九百多首诗文中,有很多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李白也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被称为“诗圣”的杜甫,并称唐代文学的“双子星座”。当然,后世的人喜爱李白,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