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传送带模型(原卷版)
- 格式:pdf
- 大小:729.08 KB
- 文档页数:10
2023年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与方法强化专训专练
专题05 传送带模型
特训目标 特训内容
目标1 高考真题(1T—2T)
目标2
水平传送带模型(3T—7T)
目标3 倾斜传送带模型(8T—14T)
目标4 电磁场中的传送带模型(15T—18T)
【特训典例】
一、高考真题
1.(2020年海南卷)如图,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PQ
竖直放置,底端与一水平传送带
相切,一质量
a1kgm=
的小物块a
从圆弧轨道最高点P
由静止释放,到最低点Q
时与另一质
量
b3kgm=
小物块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已知圆弧轨道半径0.8mR=,传送带
的长度L=1.25m,传送带以速度1m/sv=顺时针匀速转动,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2
=
,2
10m/sg=
。求
(1)碰撞前瞬间小物块a
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2)碰后小物块a
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3)小物块b
从传送带的左端运动到右端所需要的时间。
2.(2022年辽宁卷)机场地勤工作人员利用传送带从飞机上卸行李。如图所示,以恒定速
率v
1=0.6m/s运行的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37
=
,转轴间距L=3.95m。工作人员沿传送
方向以速度v
2=1.6m/s从传送带顶端推下一件小包裹(可视为质点)。小包裹与传送带间的
动摩擦因数μ=0.8。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sin37°=0.6,cos37°=0.8.求:
(1)小包裹相对传送带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a
;
(2)小包裹通过传送带所需的时间t
。
二、水平传送带模型
3.如图甲所示,质量0.5kg的小物块从右侧滑上匀速转动的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其位移
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线的0~3s段为抛物线,3~4.5s段为直线,(t
1=3s时x
1=3m)
(t
2=4.5s时x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B.传送带速度大小为 1m/s
C.物块刚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 2m/s
D.0~4.5s内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为-3J
4.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以初速度v
滑上水平传送带的左端,最后恰好停在传送带右端,已
知该过程中传送带一直保持静止不动,传送带两端水平间距为ns
(n
为整数)。在从左端算
起的第k
个s
段(k
为不为零的自然数,且kn),物块滑动时间为
k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
[(1)()]
ks
tnnknnk
v=−+−−
B
.2
[()(1)]
ks
tnnknnk
v=−−−−
C.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物块以速度v
滑上传送带,则物块滑到传送带右端时速度为零
D.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物块以速度v
滑上传送带,则物块一定从传送带右端滑离传送带
5.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
1v
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
绳相连,=0t时刻P在传送带右端具有速度
2v
,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
0=tt
时刻P离开传
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下列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可能
的是( )
A. B.
C. D.
6.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某一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一根轻弹簧两端分别与
物块和竖直墙面连接,将物块在传送带左端无初速度释放,此时弹簧恰处于原长且为水平。
物块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物块位移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质量为
m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g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0x
为已知量,则( )
A.
00~x过程,物块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左
B.
00~2xx过程,物块做匀速运动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0mg
x
D.运动到
03x处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2g
7.如图所示,水平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连接,当滑块轻放在顺时针转动的水平
传送带上瞬间,弹簧恰好无形变。在滑块向右运动至速度为零的过程中,下列关于滑块的速
度v
、加速度a
随时间t
,滑块的动能E
k、滑块与弹簧的机械能E
随位移x
变化的关系图像
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C.
D.
二、倾斜传送带模型
8.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以恒定速率
0v
顺时针运行。质量为m
木块以初动能
k0E
从
传送带的底端滑上传送带。木块在传送带上运动全过程中,关于木块的动能
kE
随路程s
变
化关系的图像不可能
...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某工厂需要利用质量为300kg
的物体B
通过轻质绳及光滑定滑轮协助传送带
将质量为200kg
的物体A
从传送带底端(与地面等高)由静止开始传送到距离地面H
高处,
已知传送带倾角为o
30,
与货物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为3
6,传送带以5m/s
的速度顺时针转
动,物体B
最初距离地面6.5m
且落地后不反弹。某时刻将A
释放,最终A
刚好到达顶端,g
取
2
10m/s。则(
)
A.释放后瞬间物体A
的加速度大小为2
15m/sa=
B.13.1mH=
C.此过程中物体A
会有2次与传送带达到共速
D.整个过程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12650
J
3
10.如图所示,倾角30
=
的传送带以大小为4m/s
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运行,一质量为1kg
的工件(视为质点)以大小为
8m/s的初速度从传送带的底端A
冲上传送带,并恰好能到达
传送带的顶端B
。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
5,取重力加速度大小2
10m/sg=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件沿传送带上滑的时间为2.5s
B.工件返回A
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42m/s
C.工件在传送带上滑行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工件做的功为18J−
D.工件在传送带上滑行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36J
1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以2.4m/sv=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与水平面
的夹角37
=,某时刻同时将A、B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已知A、B两物
块释放时间距为0.042m,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AB0.750.5
==、,设最大静摩擦
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sin370.6=
,cos370.8=
,重力加速度2
10m/sg=
,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物块B始终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块B最终一定能追上物块A
C.在0.54st=
前,A、B两物块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不变
D.在0.24st=
时,A、B物块速度大小相等
12.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
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
0v
沿逆时针方向运行。0=t
时,
将质量1mkg=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物体相对地面的vt−
图像如图乙所
示。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2
10m/sg=,则( )
A.传送带的速率
010m/sv=
B.传送带的倾角30
=
C.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µ=
D.0~2.0s内物体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为5m
13.如图所示,倾斜的传送带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速度大小为v
,传送带的两轮中心间距
离是L
,倾角为
。某时刻把一个质量为m
可视为质点的小木块无初速度放到传送带的中点。
已知木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关于木块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可能保持静止
B.木块可能先沿传送带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运动直到离开
C.木块和传送带由于摩擦在传送带上留下痕迹的长度可能等于
2L
D.木块在传送带上一定是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