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化学镀镍成分分析浅谈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13.06 KB
- 文档页数:3
化学镀镍介绍化学镀镍的定义与分类化学镀镍,又称为无电解镀镍,是在金属盐和还原剂共同存在的溶液中靠自催化的化学反应而在金属表面沉积了金属镀层的新的成膜技术。
化学镀镍所镀出的镀层为镍磷合金,按其磷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低磷、中磷、高磷三大类,磷含量低于3%的称为低磷,磷含量在3-10%的为中磷,高于10%的为高磷,其中中磷的跨度比较大,一般我们常见的中磷镀层为6-9%的磷含量。
当然,本站主要介绍的是化学镀镍磷合金,有时为了方便我们简称化学镀了,而且EN也是化学镀镍简称。
但化学镀不仅此一种镀种,比较成熟的还有化学镀铜,化学镀金,化学镀锡,还有一种复合镀层。
其它镀种的市场占有量不足总量的1%,本站不做重点介绍。
化学镀镍的特点与发展简史化学镀镍的历史与电镀相比,比较短暂,在国外其真正应用到工业仅仅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
1844年,Wurtz发现金属镍可以从金属镍盐的水溶液中被次磷酸盐还原而沉积出来。
经过了很多年1911年Bretau等研究者发表了有关次磷酸盐对镍盐的还原反应的研究的报告。
但那时的化学镀镍溶液极不稳定,自分解严重,只能得到黑色粉末状镍沉积物或镍镜附着物镀层,没有实际价值。
化学镀镍技术的真正发现并使它应用至今是在1944年,美国国家标准局的 A.Brenner和G.Riddell的发现,他们发现了克服沉积出粉末状镍的配方,于1946年和1947年两年中发表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化学镀镍工艺的庆用比实验室研究成果晚了近十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用运输公司对这种工艺发生了兴趣,他们想在运输烧碱筒的内表面镀镍,而普通的电镀方法无法实现,五年后他们研究了发展了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技术公布了许多专利。
1955年造成了他们的第一条试验生产线,并制成了商业性有用的化学镀镍溶液,这种化学镀镍溶液的商业名称为“Kanigen”。
目前在国外,特别是美国、日本、德国化学镀镍已经成为十分成熟的高新技术在各个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化学镀镍配方成分分析,镀镍原理及工艺技术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化学镍的研究背景,分类,原理及工艺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禾川化学引进国外配方破译技术,专业从事化学镍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化学镍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化学镀镍也叫做无电解镀镍,是在含有特定金属盐和还原剂的溶液中进行自催化反应,析出金属并在基材表面沉积形成表面金属镀层的一种优良的成膜技术。
化学镀镍工艺简便,成本低廉,镀层厚度均匀,可大面积涂覆,镀层可焊姓良好,若配合适当的前处理工艺,可以在高强铝合金和超细晶铝合金等材料上获得性能良好的镀层,因此在表面工程和精细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禾川化学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
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二、化学镀工艺化学镀工艺流程为:试样打磨-清洗-封孔-布轮抛光-化学除油-水洗-硝酸除锈-水洗-活化-化学镀-水洗-钝化-水洗-热水封闭-吹干。
图1 化学镀的工艺流程图三、化学镀镍分类化学镀镍的分类方法种类多种多样,采用不同的分类规则就有不同的分类法。
四、化学镀镍原理目前以次亚磷酸盐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镍的自催化沉积反应,已经提出的理论有羟基-镍离子配位理论、氢化物理论、电化学理论和原子氢态理论等,其中以原子氢态理论得到最为广泛的认同。
该理论认为还原镍的物质实质上就是原子氢。
在以次亚磷酸盐为还原剂还原Ni2+时,可以以下式子表示其总反应:3NaH2PO2+3H2O+NiSO4→3NaH2PO3+H2SO4+2H2+Ni(1)也可表达为:Ni2++H2PO2-+H2O→H2PO3-+2H++Ni(2)其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首先,加热化学沉积镍-磷合金镀液,此时镀液并未马上反应,而是金属首先进行催化,H2PO2-在水溶液中发生脱氧生成了 H2PO3-,同时释放出原子态活性氢。
镀镍铬成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镀镍铬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通常被应用于金属制品的防腐、美化和提高硬度等方面。
镀镍铬成分主要包括镍和铬两种重要元素,它们在镀层中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
镍是一种具有良好耐蚀性和导电性的金属元素,是镀镀镍铬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镍的添加可以有效地提高镀层的耐蚀性,使其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表面质量。
镍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一些需要传导电流的场合,如电子产品的金属外壳等,镀镍铬的镀层可以提供良好的导电性能。
铬则是一种重要的耐蚀金属元素,其添加可以显著提高镀层的耐蚀性能。
铬的特殊化学性质使得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可以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长时间保持其表面质量。
铬的镀层还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通常呈现出亮闪闪的金属光泽,使得金属制品看起来更加美观。
在实际的镀镍铬工艺中,通常会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应用场合来调节镀层中镍和铬的比例。
一般来说,镍的含量较高的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在潮湿或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中使用;而铬的含量较高的镀层则具有更好的装饰效果,适用于表面要求更高的场合。
除了镍和铬外,镀镍铬的成分中还可能含有一些其他金属元素,如钴、铁等。
这些金属元素的添加可以改善镀层的硬度、耐磨性等性能,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加耐用和持久。
镀镍铬的成分中镍和铬是两个最主要的元素,它们共同作用在镀层中,使得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装饰性能和硬度等优良性能。
通过科学合理地调节镀层中镍和铬的比例,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对镀层性能的要求,提高金属制品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第二篇示例:镀镍铬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镍铬合金,可以大大增强金属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外观。
镀镍铬的成分主要包括镍和铬两种元素,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它们的特性和作用。
一、镍的特性和作用1. 镍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防止金属表面氧化和腐蚀。
2. 镍镀层具有优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够有效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
镀镍铬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镀镍铬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将镍和铬沉积在基底金属表面形成镀层,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硬度和美观性。
镀镍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镀、航空航天等领域。
作为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工艺,镀镍铬不仅改善了材料的性能,还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
镀镍铬的基本成分主要包括镍和铬。
镍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导电性和磁性。
它可以有效地保护被镀物表面免受氧化、腐蚀和磨损的侵害。
铬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具有高温强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镀铬层可以形成一种致密的氧化铬层,有效地阻止氧、水和其他腐蚀性物质的渗透。
镀镍铬技术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镀层的厚度和组分。
其镀层可以提供不同的外观效果,如亮光、半光、哑光等,以满足不同行业和用户的要求。
此外,镀镍铬层还可以通过添加其他元素,如锌、铜、锡等,以增加镀层的特殊性能,如耐磨性、降低摩擦系数等。
总而言之,镀镍铬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在不同的工业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形成致密的镀层,镀镍铬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硬度和美观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镀镍铬技术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在更多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本文的组织结构和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编写方式:在本文中,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呈现关于镀镍铬成分的详细信息。
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概述:对镀镍铬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指出其在工业和科学领域的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对本文的组织结构进行说明,明确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1.3 目的:阐述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即介绍镀镍铬成分的相关知识,加深对其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的理解。
第二部分是正文,分为以下两个章节:2.1 镀镍铬的基本成分:详细介绍镀镍铬的化学成分和各个元素的含量比例,包括镍和铬的重要性和相互作用。
化学镀镍配方化学镀镍是一种电化学的金属镀覆技术,可以用来给不同种类的金属表面附加一层镍层,从而使它们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美观度。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制造和修理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和其他机械设备等领域。
本篇文章将介绍化学镀镍的基本原理和配方,并提供制备化学镀镍所需的材料和步骤。
一、化学镀镍的基本原理化学镀镍是通过将一种镍化学药液在金属表面上电化学还原的方式,来制造出一层镍金属保护层的工艺。
当材料浸泡在含有镍离子的溶液中时,金属表面上存在的一些杂质会吸附到溶液中,从而让表面变得更加干净。
随后,通过控制电流和温度,镍离子可以被还原到表面上,从而形成一层均匀的镍金属层。
这个过程称为“还原”。
化学镀镍的优点在于可以生产出非常均匀的薄层,并使复杂的形状更容易得到保护。
这种技术与其他金属镀覆技术不同,因为它可以在其中一个合标金属和非金属表面上制备出均质和连续的涂层,从而强化金属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化学镀镍技术还可以用于在成千上万的不同材料上,而且处理后的材料的完整性和表面质量十分高。
二、化学镀镍的配方化学镀镍配方包括镍盐、酸和添加剂。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化学镀镍配方:1.含锌化学镀镍配方:材料:镍氰酸 15 g/L硝酸 20 g/L氯化锌 2 g/L硼酸 25 g/L添加剂还原剂(Sodium Borohydride, NaBH4)2.5 g/L方法:① 在像槽这样的金属容器中混合镍盐、硝酸和氯化锌,然后向溶液中加入硼酸稳定剂,搅拌均匀。
② 在使用之前,还需要向溶液中添加还原剂。
③ 在将许多不同的金属材料浸入溶液中之前,需要调整镍盐、酸和稳定剂的配方,以便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形成适当的涂层。
2.光亮铜表面化学镀镍配方:材料:镍浴 44 g/L氯化铵 110 g/L添加剂硫代磺酸根离子(Thiourea, Tu)0.25 g/L硼酸 80 g/L方法:① 将镍盐和氯化铵混合在一起,然后添加稳定剂并用水稀释。
② 填充电容槽或者类似的容器。
化学镀镍第1篇化学镍的发展历史简述和种类序:在此,请允许简单自我介绐下,自名:化镀人生,湖北黄冈人,学业程度就不羞于说了,才疏学浅,仅以多年从事大小化学镀企业现场操作的认知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经验,以供同行们共同参考,希望能为众多加工企业和从事现场操作的从业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有不到之处还望谅解为感!言归正传。
化学镀技术是表面处理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制造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艺环节。
因化学镀层的功能性、防腐性的特点以及它属于一个重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因此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先进的制造业高速发展,对化学镀的工艺和新材料及设备的更新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技术的革新。
最早在1844年A.Wurtz开如发现了金属镍可以从盐类水溶液中被次磷酸盐还原而沉积出来的。
于1946年A.Brenrer和G.Riddell发现并发展成化学度镍应用体系。
1955年时期美国的通用运输公司(GATC)建成了第一条化学镀镍的生产线和商用品化学镀液。
后来在20世纪的70年代又研发了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的工艺。
在20世纪80年代,化学镍的研究和应用就有了巨大的发展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工艺类型比较多。
按化学镀镍按其形成的合金成份可分为镍磷(Ni-P)合金和镍硼(Ni-B)合金两大类工艺。
化学镀镍磷工艺,是采用次磷酸及其盐类作为还原剂的,吸附在工件表面被还原的有镍离子和磷,因而形成Ni-P合金镀层。
另一种镍硼合金工艺是采用硼氢化钠(NaBH4)或二甲基胺基硼烷(CH3)2NH·BH3作为还原剂,因而形成Ni-B合金镀层的。
化学镀镍磷中的磷含量是0.5% - 14%(质量),按溶液的PH值又可分为酸性和碱性两大类。
碱性化学镀镍溶液的磷含量较低,稳定性较差。
主要用在作为非金属材料或铝及其合金等材料的镀前预镀层,以提高后续镀层跟基材的镀层结合力,突出的典型例子如汽车轮毂中的应用。
目前在我们现实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还是酸性化学镀镍溶液的工艺。
第 1 页
化学镀镍成分分析浅谈
为了保证化学镀镍的质量,必须始终保持镀浴的化学成
分、工艺技术参数在最佳范围(状态),这就要求操作者经
常进行镀液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调整。1。Ni2+浓度 镀液中
镍离子浓度常规测定方法是用EDTA络合滴定,紫脲酸胺为
指示剂。试剂(1)浓氨水(密度:0。91g/ml)。(2)紫脲
酸胺指示剂(紫脲酸胺:氯化钠=1:100)。(3)EDTA容液0。
05mol,按常规标定。分析方法:用移液管取出10ml冷却后
的化学镀镍液于250ml的锥形瓶中,并加入100ml蒸馏水、
15ml浓氨水、约0。2g指示剂,用标定后的EDTA溶液滴定,
当溶液颜色由浅棕色变至紫色即为终点。镍含量的计算:
CNi2+=5。87M·V(g/L) 式中M——标准EDTA溶液的摩尔浓
度; V——耗用标准EDTA溶液的毫升数。2.还原剂浓度 次
亚磷酸钠NaH2PO2·H2O浓度的测定 其原理是在酸性条件
下,用过量的碘氧化次磷酸钠,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反滴
定自剩余的碘,淀粉为指示 剂。 试剂 (1)盐酸1:1。(2)
碘标准溶液0。1mol按常规标定。 (3)淀粉指示剂1%。(4)
硫代硫酸钠0。1mol按常规标定。 分析方法: 用移液管量
取冷却后的镀液5ml于带盖的250mL锥形瓶中;加入盐酸
25mL碘标准溶液于此锥形瓶中,加盖,置于暗处0。5h(温
度不得低于25℃);打开瓶盖,加入1mL淀粉指示剂,并用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计算:
第 2 页
CNaH2PO2·H2O=10。6(2M1V1-M2V2)(g/L) 式中M1——标准
碘溶液的摩尔浓度;V1——标准碘溶液毫升数; M2——标
准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摩尔浓度; V2——耗用标准硫代硫酸
钠溶液毫升数。3.NaHPO3·5H2O的浓度 化学镀镍浴还原剂
反应产物中影响最大的是次磷酸钠的反应产物亚磷酸钠。其
他种类的还原剂的反应产物的 影响较小甚至几乎无影响,
如DMAB。其测定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用过量的碘氧化亚磷
酸,但次磷酸不参 加反应;然而,用硫代硫酸钠反滴定剩
余的碘;淀粉为指示剂。 试剂 (1)碳酸氢钠溶液5%。(2)
醋酸98%。 (3)其余试剂同前。分析方法: 用移液管量取
冷却后的镀液5ml于250mL的锥形瓶中(可视Na2HPO3含量
多少决定吸取镀液体积),加入蒸 镏水40mL。加入碳酸氢钠
溶液50mL,使用移液管量取40mL标准碘溶液于锥形瓶中,
加盖,放置暗处1h。开启瓶盖,滴加醋酸至PH<4,摇匀,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淀粉试剂1mL,继
续滴定至蓝色消失1min即为终点。计算:CNa2HPO3=12。
6(2M1V1-M2V2)(g/l)式中M1——标准碘溶液的摩尔浓度;
V1——耗用标准碘溶液的毫升数;M2——标准硫代硫酸钠溶
液的摩尔深度;JBvMeH5 V2——耗用标准硫代硫酸钠的毫升
数。4。其他化学成分的浓度化学镀镍浴中还含有多种有机
羧酸盐作为络合剂、缓冲剂、稳定剂等,其深度的测定在现
场进行比较困难;大多数实验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红
第 3 页
外、紫外可见光谱、质谱定性定量分析。化学镀镍浴中有害
金属离 子则采用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定性定量分析。
5.化学镀镍浴稳定性的测定m7n8{J1O2 取试验化学镀镍液
50mL,盛于100mL的试管中,浸入已经恒温至60±1℃的水
浴中,注意使试管内溶液面低于恒温水浴液面约2cm。半小
时后,在搅拌下,使用移液管量取浓度为100×10-6的氯化
钯溶液1mL于试管内。记录自注入氯化钯溶液至试管内,化
学镀浴开始出现混浊(沉淀)所经历的时间,以秒表示。 这
是一种测定化学镀镍浴稳定性的加速试验方法,可作为鉴别
不同化学镀镍浴稳定性时的参考;亦可用于化 学镀镍浴在
使用过程中稳定性的监控,如果上述试验出现混浊时间明显
加快,说明化学镀镍浴处于不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