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巷道交岔口加固支护技术研究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3
芦岭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摘要:高地压、软弱破碎围岩的巷道支护,一直是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难题。
尽管不断提升支护材料等级,提高支护强度,但仍不能有效控制巷道收缩变形。
结合矿井实际,通过优化锚网喷支护参数,及时采取围岩加固和多种监测监控措施等,控制了巷道的变形破坏。
关键词:软岩巷道;支护;破坏机理;改进方案芦岭煤矿主采8 ,9 ,10 煤层,其中8 ,9 煤层联合布置,采区上山布置在距9 煤40~60 m 的底板岩层中,区段巷道布置在距9 煤20~40 m 的底板岩层中。
8 ,9 煤层采煤工作面采用跨上山开采,因此,采区上山、区段岩巷等布置在煤层底板的准备巷道,要经受多次跨采的强烈影响。
由于巷道的围岩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岩性松软破碎,地压大,跨采造成了底板巷道的剧烈破坏,每次跨采后必须进行修护才能继续使用。
巷道的频繁维修,多次挑顶、刷帮、挖底,使得围岩更加破碎,维护难度极为困难,严重制约接替安排,威胁矿井安全生产,迫切需要解决软岩支护工艺。
2006 年10 月,芦岭煤矿开始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积极开展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的科技攻关,根据芦岭煤矿实际施工条件,合理改进巷道支护工艺,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软岩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实践1. 1 优化锚网喷支护参数巷道支护应根据围岩条件、地压、服务年限、断面等不同条件,合理选择锚杆支护参数。
2007 年3 月上旬, 芦岭矿Ⅱ84 回风上山过Ⅱ1044回采垮落断裂带,围岩极为破碎且节理发育,并发育有煤线及软弱夹层,地压大。
巷道掘出后松动圈半径较大,巷道变形持续时间长;巷道顶板下沉及两帮内移量大,受采动影响破坏严重。
已施工稳定段两帮变形约在500~600 mm ,底鼓500 mm左右,中间喷层开裂严重,拱形顶板基本成为平顶。
根据经验,巷道变形破坏是围岩破裂、变形由浅部向深部发展造成的。
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采取了以下措施强化承载结构,及时控制巷道浅部围岩破坏。
采矿工程中巷道掘进和支护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11-07T02:29:34.961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13期作者:段伦祥段元帅[导读]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长足的提升,段伦祥段元帅山东万祥矿业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现阶段,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长足的提升,采矿工程的发展条件也更加完善。
采矿工程中巷道顺畅、安全掘进,是影响矿山作业成功进行的关键问题,为此,矿山单位应当做好对采矿工程地质情况调研,并选择科学合理的巷道挖掘方法。
同时,严格地按照规范条件做好支护,以为矿山作业的成功进行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本章将对采矿工程巷道挖掘方法加以分析,并研究了巷道挖掘方法和支护技术的使用要求,以供参考。
【关键词】采矿工程;巷道掘进;支护技术;应用1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科技得到一定提高和发展,与此同时,为适应煤炭资源的开发需要,新兴煤炭利用科技层出不穷。
怎样提升矿井工程施工的稳定性,是当前煤炭开发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关键性课题。
但是,就现阶段中国煤炭工程的开挖技术而言,受传统条件干扰严重,巷道挖掘质量差,或者巷道支护能力不够,导致了矿井施工总体质量较差,而且,随着矿井施工中巷道的挖掘过程,其分布位置不断发生变化,若未进行相应的支护设施建设,极易造成井下围岩移动,或者围岩下沉。
2影响采矿工程巷道掘进锚杆支护技术的因素首先,巷道截面大小与形式有关。
就采矿工程巷道掘进工艺而言,必须合理调节和支撑巷道周边的围岩应力,但由于巷道掘进工艺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截面形式,进而形成不同的应力分配,所以必须合理调节截面形式大小,使之很好的保证了应力分散。
其次,地应力。
因为矿山压力的作用会影响到煤矿开采,如支护围岩挤压巷道的变形断裂,挤压会造成煤层开采或压松、岩体位移或离散、人造支撑物的开裂和挤压下沉,最严重时发生在土壤地表和岩石之间坍塌、位移的情况。
回采巷道加强与耦合支护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 课题背景与意义-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概述-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二章:采巷道加强支护技术研究- 不同支护方式的特点分析- 支护结构设计及优化- 支护材料选用第三章:耦合支护技术研究- 耦合支护的基本原理- 耦合支护的支护结构设计及优化- 耦合支护的材料选用第四章:加强与耦合支护技术应用实践- 实际工程项目案例介绍-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问题解决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取得的成果和贡献-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总结意义及展望注:加强与耦合支护技术研究的论文提纲可能根据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
第一章:引言随着煤矿采掘深度的不断增加,煤矿采巷道工作面的切割面积不断扩大,导致采巷道支护难度和风险度不断提高,给煤矿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煤矿采巷道支护技术作为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煤矿采巷道加强支护技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支护方式,其主要是指在单层钢木支架外增加钢筋混凝土加强支护,以提高采巷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目前,煤矿采巷道加强支护技术已有一定的应用,并在现场生产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并受到了煤矿企业的广泛关注。
然而,单一采巷道加强支护难以适应不同煤层和巷道采掘条件的需要,需要对现有采巷道加强支护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
因此,耦合支护技术不断得到了研究和推广,它不仅可以解决单一采巷道加强支护技术应对不同条件和情况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提高采巷道的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和抗震能力等方面。
为此,本文将在梳理煤矿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的相关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采巷道加强支护技术和耦合支护技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实践,旨在为煤矿采巷道加强支护技术的优化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煤炭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章:采巷道加强支护技术研究2.1 不同支护方式的特点分析在煤矿采巷道支护技术中,不同的支护方式拥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矿井深部开采巷道支护技术实践【摘要】介绍了某矿区为适应深部开采的需要,开发或引进了一系列支护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文章分析了等强锚杆支护存在的缺点,提出了采用高强锚杆、高预紧力注浆锚索、厚钢带及与之相配套的其他配构件,同时注意选择合适的巷道断面形状。
这一系列措施在支护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对相似生产条件下的巷道支护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深部开采;等强锚杆;高强度锚杆;高预紧力注浆锚索;厚钢带;断面形状引言某矿区平均开采深度已达到了1 100 m以上,其中部分矿已达1400m左右,是我国开采深度最大的矿区之一。
该矿区不仅采深大,而且地质构造复杂、矿井灾害性现象多,使开采支护极为困难。
在这种条件下,矿区不断加强支护改革及资金投入,开发应用支护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并大力推广锚杆支护。
在该矿区,锚杆的种类从木锚杆发展成现在各式各样的金属锚杆;锚杆支护形式由单一的锚杆支护发展到现在的锚网带及锚索等多种方式联合支护,岩巷采用了锚网喷二次支护形式;锚杆支护应用范围从稳定岩层发展到了松软破碎岩层工程,由全岩巷道发展到了采区煤巷,从静压巷道发展到动压巷道。
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取得的研究成果对现场的指导作用仍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对深部支护缺乏指导性,出现前掘后修、巷道维修量增大等问题。
从2007年以来,该矿区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不断加强深部巷道支护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
1 以前深部锚杆支护存在的问题该矿区以前使用的锚杆绝大部分为20gmsi全螺纹右旋等强锚杆,杆体直径以φ20、φ18mm为主,长度以1800mm、2000 mm、2200mm、2500mm为主。
其中φ20mm直径的锚杆破断力在156kN,这种全螺纹等强锚杆对顶板及煤帮的适应性强,特别是围岩破碎,出现局部凸凹不平时,可顺利实现贴帮贴顶。
同时在巷修时,将锚杆截断后,仍可上托盘螺母护帮,而且锚杆的加工也比较方便。
由于这些优点,使得全螺纹等强锚杆得到大面积推广。